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华支睾吸虫成虫特异性诊断抗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试验血清包括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正常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及囊虫病患者血清,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正常人血清.结果: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7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65 000、54 000、31 000、25 000、13 000的为主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000、94 000、71 000、65 000、56 000、53 000、43 000的蛋白带可被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108 000、71 000、65 000、63 000、53 000的蛋白带可被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108 000、94 000、71 000可被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56 000的蛋白组分只能被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而不与其他试验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6 000的蛋白组分为华支睾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2.
免疫印渍技术用于斯氏并殖吸虫病抗原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印渍技术分析了斯氏并殖吸虫30、60和90d虫体抗原组份与斯氏、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华支睾吸虫、血吸虫、囊虫、包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反应情况。结果发现斯氏和卫氏并殖吸虫病人血清均可识别9条抗原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7、27、29、35.5、37.5、60、72和90kDa,其中35.5、37.5和39kDa三条抗原带可100%同2种并殖吸虫病人血清起反应,特异性达100%。72和90kDa抗原多肽可与其他寄生虫病人和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不同虫龄期的抗原在反应条带上无明显区别,但以30d龄虫体抗原的显色更清晰。结果提示35.5、37.5、和39kDa抗原多肽具免疫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sj26-Sj32-Immunogold-IgG-Dot-ELISA用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纯化的rsj26-Sj32融合蛋白和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SjAWA)建立Immunogold-IgG-Dot-ELISA方法检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并以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乙型肝炎、肺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作对照.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rsj26-Sj32和SjAWA检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97.67%和95.35%;SjAWA与华支睾吸虫病和卫氏并殖吸虫病血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结论 纯化的rSi26-Si32融合蛋白是一种较好的免疫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简便的斯氏狸殖吸虫病Dipstick快速诊断法。方法 以纯化的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22kD为诊断抗原,胶体金标记的羊抗人IgC为显色剂,建立Dipstick快速诊断方法;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58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32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23例,健康者血清28例。结果 检测58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IgG抗体.其阳性率为98、3%(57/58),分别检测健康者血清28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32倒和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23例,前者均为阴性,后两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1%(1/32)和0%(0/23)。结论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22kD Dipstick快速诊断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简便快捷,勿须特殊仪器设备,是一种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IcG抗体较好的免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对8例并殖吸虫病患者进行皮内试验,其中7例为阳性反应。应用并殖吸虫成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并殖吸虫病、其它寄生虫病及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进行检测井殖吸虫抗体,结果:8份该病患者血清IFAT均为阳性反应,囊虫病患者血清7份及脑脊液2份,蛔虫病、丝虫病、华枝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各2份,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16份,IFAT均为阴性反应;旋毛虫病患者血清15份中,14份IFAT呈阴性反应,另一份IFAT为弱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标记技术(TES一IEST、AWA一IEST和TES一IFAT)及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LIB)对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与日本血吸虫卵和成虫可溶性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性及其表位分子基础进行了研究。710份上述3种吸虫病人血清与日本血吸虫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9%(10/259),4.2%(11/261)和3.2%(6/190).用ELIB对上述吸虫组分抗原分析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抗原与日本血吸虫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表位分子量分别为97~76ku,40~14.5ku和106~14ku,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成虫抗原之间显示67~14ku,范围的交又反应表位分子量。本研究为今后纯化抗原,提高血清学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IEST和快速ELISA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成虫石蜡切片抗原作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Q—ELISA)对比检测了52份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和50份健康人血清,两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6%和94%,假阳性率分别为4%和6%。应用IEST和Q—ELISA检测50份血吸虫病患者和20份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其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8%和5%、5%。结果表明两法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Q—ELISA更适台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8.
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新方法。方法:对抗体夹心金标免疫渗滤法(DAS-DIGFA)以抗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加待检血清后再加免疫金标的抗卫并殖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用DAS-DIGFA检测59例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清,其阳性率为96.6%(57/59);检测正常人血清20例,肺结核病患者血清20例,丝虫病患者血清27例,囊虫病患者血清20例和血吸虫病者血清26例,除1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外,余均为阴性,特异性为99.1%(112/113)。结论:DAS-DIGFA是一种快速,简便,敏感和特异的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龚唯  曹岷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6,16(6):1014-1017
采用免疫标记技术(TES-IEST,AWA-IEST和TES-IFAT)及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LIB)对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与日本血吸卵和成虫可溶性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性及其表位分子基础进行了研究,710份上述3种吸虫病人血清与日本血吸虫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9%(10/259),4.2%(11/261)和3.2%(6/190),用ELIB上对述吸虫组分抗原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用两型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童虫及后尾蚴抗原进行肺吸虫病患者及其他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各种抗原检测同型抗体血清的阳性率为90.9%~100%;检测同种异型抗体血清的阳性率为88.9%~100%。后尾蚴抗原检测同型及异型抗体血清的反应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PELA) 17 000组分的免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聚丙烯凝胶电泳(SDS-PAGE)和转印技术分离PELA 17 000蛋白组分,用ELISA检测实验感染旋毛虫的Wistar大鼠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抗体,并以PELA和成囊期幼虫抗原(ELA)为对照.结果对于感染旋毛虫的大鼠,17 000组分和PELA的首次血清阳性反应出现在感染后第10 d,而ELA则在感染后第14 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8份旋毛虫病患者血清,17 000抗原的阳性率为95.8%, PELA和ELA的阳性率均为100%,3种抗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7 000抗原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无反应,而PELA和ELA均与肺吸虫病、鞭虫病患者血清有反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ELA和ELA相比,PELA 17 000组分对旋毛虫病的早期诊断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简易、快速的猫、狗肺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方法以肺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点样于固相硝酸纤维素膜上,以胶体金-protein A为检测标记物,采用自行设计的渗滤装置,检测猫、狗血清中抗肺吸虫IgG抗体。结果检测7份肺吸虫感染猫血清和6份感染狗血清均为阳性,检测25份健康猫血清和27份健康狗血清均为阴性。结论金标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猫、狗血清中肺吸虫特异性IgG,不仅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判读容易,不需特殊仪器设备,而且敏感特异,有潜在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溶解性抗原,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匀浆后沉渣经尿素溶解,与成虫水溶解性抗原同时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蛋白谱与抗原谱;用ELISA检测不同样本中相应抗体。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尿素抗原蛋白条带少于水溶解性抗原;尿素抗原与感染大鼠血清、免疫兔血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在32000Mr处均出现强反应带,尿素抗原的反应带条数较水溶性抗原少。两种抗原包被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疑似病人血清和感染大鼠血清的阳性率相同;尿素抗原用于检测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的交叉阳性率明显低于水溶性抗原,检测正常大鼠血清、献血员血清及其他非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血清时,假阳性数较水溶性抗原少。结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抗原含有32000Mr抗原;广州管圆线虫尿素抗原用于诊断时,与水溶性抗原有同样的敏感性,而特异性高于水溶解性抗原。  相似文献   

14.
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的免疫诊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AC32)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切胶纯化法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抗原中获取AC32,用Western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61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5例正常鼠血清、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50例其他寄生虫体阳性患者血清和50例献血员血清。结果 AC32和成虫粗抗原包被的ELISA检测61份感染大鼠血清和1例临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均为阳性;AC32-ELISA检测的50例献血员、20例急性血吸虫病人、11例弓形虫病人和所检测的其他寄生虫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均为阴性。结论 AC32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成虫67kD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免疫血清识别的成虫抗原(AWA)中的特异蛋白带,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免疫印迹法分析AWA的特异蛋白带,电泳层析法分离靶抗原。结果:获得了感染血清和免疫血清识别的67kD蛋白。结论:电泳层析法是一种分离血吸虫抗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免疫血清识别的成虫抗原 (AWA)中的特异蛋白带 ,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提供新的抗原分子。方法 :免疫印迹法分析AWA的特异蛋白带 ,电泳层析法分离靶抗原。结果 :获得了感染血清和免疫血清识别的 6 7kD蛋白。结论 :电泳层析法是一种分离血吸虫抗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旋毛虫肌蚴可溶性抗原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ELIB技术观察旋毛虫肌蚴抗原(TsMLSA)与6种寄生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TsMLSA中31~100KDa,内的蛋白大部分被急性血吸虫颊人血清所识别,而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仅识别其中的44/45,51/53,62/64及100KDa蛋白,小于60KDa者可与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和肝吸虫病人血清呈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以前三者为最明显,45KDa蛋白可被部分正常人血清识别,提示,旋毛  相似文献   

18.
卫氏肺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及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纯化重组细菌Pw-1/pRSET B/BL21的表达产物肺吸虫重组抗原,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应用前景。方法:通过分步洗涤及透析对细菌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纯化.进一步做快速液相层析纯化,比较前后两法的纯化效果。初步纯化产物经氧化/还原型谷胱苷肽复性后即为重组蛋白抗原(以下简称重组抗原)。用该重组抗原,以ELISA法检测肺吸虫、血吸虫、肝吸虫、囊虫和包虫病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与卫氏肺吸虫粗抗原做比较。结果:经分步洗涤及透析纯化后的重组抗原纯度已较高,快速液相层析进一步纯化效果不明显。以初步纯化后经复性的重组抗原进行ELISA法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为91.07%,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粗抗原检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敏感性虽为100%,但与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血吸虫病11.43%,肝吸虫病4.84%,囊虫病3.22%,包虫病5.88%,正常人为2.5%。结论:研究制备的重组抗原应用于肺吸虫病的免疫诊断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广州管圆线虫病疗效考核抗原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广州管圆线虫抗原中筛选广州管圆线虫病疗效考核抗原。方法 用治疗前后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大鼠血清与广州管圆线虫可溶性抗原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用ELIS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感染大鼠血清中的AC-IgG和AC32-IgG抗体。结果 Mr38000~78000区间的抗原分子与治疗前后的感染大鼠血清的反应带无明显差别,Mr90000和Mr17000抗原与治疗前大鼠血清出现较强的反应,与治疗后血清未出现反应带,Mr32000和Mr24000抗原与治疗前大鼠血清出现较强的反应,与治疗后大鼠血清的反应带明显变弱;AC32-IgG抗体出现的高峰期较早,而且在治疗后消失较快,治疗后17周的阴转率为60%(6/10)。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Mr190000,17000,32000,24000,16000抗原具有潜在的疗效考核价值,ELISA检测AC32-IgG抗体可以用于感染大鼠的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