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对恶性疟原虫研究的证据提示,氯喹抗性机制与哺乳动物肿瘤细胞多重抗药性表型(MDR)类似,是由一种称为P-糖蛋白的蛋白分子介导的。在恶性疟原虫中,已证明有两种基因编码P-糖蛋白同系物,即pfmdr1和pfmdr2。pfmdr1有几种与抗氯喹表型有关联的等位基因。然而,恶性疟原虫抗氯喹株与敏感株之间的遗传杂交分析表明与编码P-糖蛋白同系物的基因无关。本文概述了氯喹抗性表型与哺乳动物肿瘤细胞MDR表型的一些相似物,探索pfmdr基因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带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制作及其G带显带方法 ,进一步分析其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特征。 方法日本血吸虫 18d童虫 ,经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后剪碎 ,经消化、低渗和固定等处理 ,然后作滴片、烤片、胰酶消化和Giemsa染色显G带 ,最后在光镜下观察并测量染色体大小 ,显微摄像 ,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其G带显示的特征。 结果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数 2n =16,按大小顺序排列分为 3组 :大型 1~ 2号为A组 ,其中 2号为性染色体 ,中型 3~ 5号为B组 ,小型 6~ 8号为C组 ,其核型公式为 2n =6st 8sm 2m ;各对染色体均显示出各自特征性的G带。 结论 本研究采用 2 0 μg/m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日本血吸虫童虫 ,能获取较理想的染色体图像 ,进一步证明血吸虫核型为 2n =16,n =8,多倍体亦可见。此外 ,对日本血吸虫染色体G带显示特征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湖南省衡山县再次证实确有适度仿雕石螺存在。对该螺形态及其孳生环境作了观察。就适度仿雕石螺与日本血吸虫的关系进行实验感染研究,其结果说明毛蚴可入侵该螺,但不能在该螺体内进一步发育,提示该螺不适作为目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4.
IMMUNOSCREENING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EGG cDNA LIBRARY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从日本血吸虫虫卵文库中筛选并鉴定出与免疫诊断及免疫预防有关的基因克隆。方法:采用S.jSEA超免疫兔血清对日本血吸虫卵文库进行筛选。先去除抗大肠杆菌抗体,经三轮筛选得到12个阳性克隆,然后,用辅助噬菌体进行体内剪切,经抗菌素平板筛选含重组质粒的阳性菌落,每个菌落分为2份,一份进行PCR扩增以测定插入片段的大小。另一份用于制备纯质粒DNA模板,进行DNA序列测定,通过GCG软件对所得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共筛得12个阳性克隆,PCR后测得其长度大多为1.2kb,其中8个与S.j热休克蛋白70的基因同源,2个与S.j钙网蛋白同源,1个与S.mimmunophilin同源,1个与S.j23kDa蛋白同源。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用抗SEA血清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文库的筛选结果,所得的12个阳性克隆均为编码日本血吸虫免疫诊断及预防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进一步了解具天然抗性东方田鼠血清识别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组分特性,为保护性抗原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SDS-PAGE分离Sj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经PAS染色及考马斯亮兰染色,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东方田鼠血清识别Sj不同发育期虫体的蛋白组分,根据标准分子量迁移率测算各蛋白组分分子量,比较被识别蛋白组分的特性.结果 东方田鼠血清对日本血吸虫4个不同发育期虫体蛋白识别的组分数量和分子量范围不尽相同,其中对子胞蚴蛋白(SSP)识别的仅有110 kDa组分,对肺期童虫蛋白(SLWP)识别的有110kDa和45~50 kDa组分,对肝期童虫蛋白(SHWP)识别的有150、110、22和14 kDa组分,与成虫蛋白(SAWP)识别的有110、80/82、90/92、45、22和14 kDa组分.在反应强度上,以识别SLWP和SHWP中的组分为最明显.这些组分与相应蛋白电泳区带与PAS染色结果比较,4个不同发育期虫体中的110 kDa组分及SAWP中45、22和14 kDa组分为糖蛋白.结论 东方田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Sj多种蛋白组分的抗体,识别的主要组分存在于肺期和肝期的童虫蛋白中,并具糖蛋白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不同化学染色法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染色的效果,以期获得在镜检下可分辨虫卵和粪渣的染色方法,为粪检血吸虫虫卵的计算机自动化识别奠定基础。方法用AO-EB、罗丹明、中性红、酸性品红、甲苯胺兰、台盼蓝、考马斯亮蓝和孔雀绿等化学染料,选择3个不同浓度和2个不同温度条件,分别对含日本血吸虫虫卵粪液进行染色、涂片镜检,用虫卵和粪渣反差程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各种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在8种化学染色方法中,以AO-EB染色和中性红染色的虫卵与粪渣其反差最大,镜下粪涂片中虫卵易于辨认,AO-EB法和中性红法的检出率分别为67.5%和65.0%,明显高于改良加藤法的检出率(40.0%)。结论AO-EB法和中性红染色法有助于提高粪检血吸虫虫卵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人体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困难较大,以人体为非适宜宿主的虫种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熟,故不产卵;以人体为适宜宿主的虫种在人体内虽可发育成熟并产卵,但卵量有限且并非均能排出人体,因此寻求较理想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甚为重要。 我们曾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文将此方法应用于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有报道指出石墨碳纳米颗粒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只要尽可能将其控制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石墨碳纳米颗粒会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增敏效应。 目的:观察石墨碳纳米颗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材料学体外实验,于2007-01/2008-12在国家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石墨碳纳米颗粒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自制。人肝细胞(L02)、人肝细胞(Hl7702)、小鼠细胞(3T3)、人肝癌细胞(HepG2)购自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公司。 方法:取石墨碳纳米颗粒母液,稀释10倍后,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石墨碳纳米颗粒的大小及Zeta电位。取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设立11瓶,分别加入适量石墨碳纳米颗粒母液,使其含石墨碳纳米颗粒的浓度分别为100,75,50,25,20,15,12.5,10,7.5,5,0 mg/L。将L02细胞、Hl7702细胞、3T3细胞、HepG2细胞密度均调整为1× 109 L-1,接种后置37 ℃、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取处于指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各项指标测定。 主要观察指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计算细胞凋亡率。 结果:石墨碳纳米颗粒的粒径约20 nm,带有负电荷,其电位值为-14.8 mV。与未加石墨碳纳米颗粒的空白对照组比较,除人肝癌细胞(HepG2)外,不同浓度的石墨碳纳米颗粒对其余3株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且浓度为7.5 mg/L时促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在石墨碳纳米颗粒浓度为7.5 mg/L条件下,4株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石墨碳纳米颗粒作用24 h的L02肝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0期细胞数减少,更多的细胞进入到S期和G2期。 结论:石墨碳纳米颗粒能进入体外培养细胞内,并对细胞生长、增殖产生促进作用,不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强度与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旋毛虫肌蚴抗原诱导小鼠抗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旋毛虫幼虫抗原免疫小鼠对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交叉保护作用。方法:用4种不同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制剂经颈部皮下多点免疫小鼠,然后用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或100条攻击感染,攻击后45d剖杀小鼠,收集成虫、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并计数。结果:4种不同制剂均可诱导不同程度的保护性免疫效应,以旋毛虫幼虫匀浆上清可溶性抗原(TsSA)效果较好,减虫率为21.3%,加用福氏佐剂时,其减虫率为29.3%,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减少率分别达48%和58.5%,平均每鼠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EPG减少率分别为41.7%和48.9%;当抗原剂量为10000条旋毛虫并加用福氏佐剂时,其减虫率达39.6%。结论:旋毛虫抗原免疫小鼠能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相似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日本血吸虫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共同抗原的相似程度。方法 :应用 EITB和 ELISA技术对此 2种寄生虫可溶性抗原进行了血清学交叉反应分析。结果 :EITB显示 :在Ts ML A中 ,4 4、 53、 60、 64、 66/ 70 k Da和约 10 0 k Da的抗原为 Sj IRS识别 ,而 31、 4 2、 4 6、 51/53和 58/ 60 k Da成分为 α- Sj EARS识别 ;在 Sj EA中 ,4 6、58和 64k Da抗原为 Ts IRS识别 ,58、60、64和 70 k Da成分为α- Ts MLARS识别。EL ISA显示 :在 Sj IRS中抗 Ts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在Ts IRS中所含抗血吸虫卵的抗体滴度。结论 :日本血吸虫卵与旋毛虫肌蚴间存有较多的共同抗原决定簇 ,但两者间的相似程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