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浮床治疗小儿重度烧伤2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1个月、2岁各1例,3~6岁17例,7~9岁4例.烧伤面积:26%~48%19例、50%~65%TBSA 4例,均为Ⅱ、Ⅲ度.烧伤原因:火焰烧伤8例,热水烫伤15例.伤后入院时间:1~3 d 20例,4~6 d 3例.并发症:心肺功能不全者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3例.  相似文献   

2.
谭本玉 《护理学杂志》1998,13(3):165-166
我部1993~1995年收治冠心病(CHD)41例,在辨证施治的同时予以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1例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41~50岁17例,>50岁24例。病程<4年9例,4~6年23例,>6年9例;干部20例,工人2例,农民5例,退休人员14例。心绞痛38例,心肌梗塞3例;其中合并高血压14例,高血脂6例,浅表性胃炎5例。经辨证施治与施护,症状完全消失,EKG复查正常27例,占65.9%;症状基本消失11例,占26.8%;症状未消失3例(其中心肌梗塞2例),占7.3%;总有效率92.7%。90d治愈9例,基本治愈7例;120d治愈16例,…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经腹腔镜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60例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机器人经腹腔镜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利用da Vinci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对6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施行机器人经腹腔镜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63.7岁;Gleason评分5~9,平均6;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5.5~38.3ng/ml,平均9.4ng/ml。结果术前机器人准备时间平均28(10~90)min,手术平均时间200(95~330)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55(50—1200)ml,输血7例(12%)。术后平均1d恢复正常饮食。术后平均导尿管留置时间7d,平均住院时间3d。1例发生吻合口漏尿者紧急手术探查和重新吻合,1例因膀胱颈挛缩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1例因严重尿路感染行静脉输入抗生素。30例术前有性生活的患者术后6个月内自动恢复或经PDE5抑制剂或PGEl药物治疗后恢复性功能。术后3个月随访38例,完全控尿21例(55%),轻度尿失禁9例(24%),中度尿失禁8例(21%)。随访至术后6个月24例,完全控尿17例(71%),轻度尿失禁4例(17%),中度尿失禁3例(12%)。结论机器人经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中失血少、术后患者疼痛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使盆腔内难以进行的腹腔镜手术变得简单、方便,更加灵巧和准确。  相似文献   

4.
23例儿童肾移植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的临床特点,提高肾移植效果。方法:对23例3~17岁的儿童肾移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d至72个月,平均26.1个月,死亡1例,人、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93.3%和86.6%。术后7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6例治疗后逆转,1例因并发移植肾静脉栓塞,切除移植肾;2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1例移植肾功能丧失,恢复血液透析,另一例仍在随访治疗中;其它并发症有肺部感染4例,心力衰竭2例,肾静脉阻塞2例,肝功能损害2例,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结论:儿童肾移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血管较细、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以及药物代谢快等都是应妥善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外科治疗60岁以上肺癌2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6月间手术治疗223例60岁以上肺癌病例,其中左全肺切除6例(2.7%),右全肺切除2例(0.9%),肺叶切除195例(87.4%),支气管袖状切除8例(3.6%),双袖1例(0.4%),肺段切除2例(0.9%),肺楔形切除9例(4.0%)。结果本组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0.4%,死于呼吸衰竭。出现其他并发症130例,占58.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8例,占17.0%;房颤25例,占11.2%,房早8例,占3.6%,高血压17例,占7.6%;痰多致呼吸道不畅低氧血症37例:其中23例(10.3%)经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鼓励患者多咳嗽排痰后,血氧恢复正常:14例(6.3%)经纤支镜吸痰后,帆氧恢复正常;肺部感染2例(0.9%),肺不张1例(0.4%),Ⅲ度漏气1例(0.4%),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60岁以上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的;加强围术期管理可以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牢。  相似文献   

6.
颈椎次全椎体切除术治疗骨折脱位并四肢瘫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5年~1995年4月共收治40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四肢瘫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和植骨融合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8例。年龄15~68岁,平均34.2岁、坠落伤11例,摔伤9例,机动车事故伤7例,跌跤致伤5例,砸伤4例,跳水伤2例,海浪击伤和枪伤各1例。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6d~2年4个月,其中半个月以内11例,0.5~1个月6例,1~3个月10例,3~6个月6例,6个月以上7例。完全四肢瘫24例(60%);重度不全四肢瘫8例(20%),肌力在3级或以下;轻度四肢瘫8例(20%),最强肌力达4级,但肌张力高、…  相似文献   

7.
腰椎后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原因,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2002年收治的腰椎后路手术患者903例临床资料,男587例,女316例,平均年龄36.7岁(18~78岁),术前诊断均依据患者术前主要症状、体征及相应的影像学结果确定,根据不同诊断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对其中发生的早期并发症(术后2周内)进行统计及临床分析。结果:903例中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者76例78例次(8.6%),其中2例女性患者同时出现两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神经根刺激症状(占早期并发症的64.1%),多数患者症状经对症处理,于4~30d(平均10.1d)得到缓解;消化道症状(11.5%),除2例给予灌肠外,其他均对症处理3~10d(平均6.8d)后缓解;切口深(浅)部血肿(5.1%)、脑脊液漏(5.1%)、尿潴留(3.9%)、切口深部感染(2.6%)、下肢深静脉血栓(2.6%)、肺栓塞(2.6%)、泌尿系感染(1-3%)及皮下脂肪液化(1.3%)等,所有并发症均获得良性转归。结论:腰椎后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除了注重术中操作外,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围手术期临床观察及处理和早期功能锻炼,将有利于腰椎后路早期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2000--2006年笔者单位收治烫伤新生儿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出生即刻一出生后23d。入院时间:3例〈伤后2h,4例为伤后2~6h,2例〉伤后6h。烫伤面积为2%-26%[(14±3)%]TBSA,浅Ⅱ度3例次、深Ⅱ度5例次、Ⅲ度4例次,均为热液烫伤。致伤部位:下肢7例次、臀部3例次、后躯干6例次。住院时间为2—33d。[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计数在特重度烧伤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单位1994-2005年共收治特重度烧伤患85例,死亡19例,其巾有12例死于脓毒症。排除因非脓毒症死亡的7例患,将余下的78例分成3组:非脓毒症组6l例,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1~68岁,烧伤总面积21%~96%,Ⅲ度3%~65%TBSA;脓毒症治愈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40岁,烧伤总面积20%~96%,Ⅲ度10%~52%TBSA;脓毒症死亡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1~58岁,烧伤总面积71%~98%,Ⅲ度40%~65%TBSA。笔统计了3组患在伤后不同时期的血小板计数(PLT),见表1。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5.1~1995.12月共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6例。男3例;女3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13岁,平均年龄10.4岁。水肿型4例,出血坏死型2例。住院时间最短9d.最长21d。平均13.5d0术前谋诊3例,占50%。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手术指征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方式为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小网膜囊及腹腔置管引流或腹腔灌洗。术后并发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全组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现将其中三个典型病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机对术后30d死亡率的影响。方法233病例分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两组,对多个风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以确定AMI后不同时段手术是否为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233例中男176例(75.4%),女57例(24.5%)。年龄34~86岁,平均(65.6±9.2)岁。平均移植血管(3.46±0.89)支,137例(58.8%)应用乳内动脉137根。总死亡率4.3%(10/233例)。AMI距手术时间≤3d者,手术死亡6例(14.6%,6/41例),较心绞痛组3例(2.3%,3/130例)显著增高(P=0.033);4~10d者1例(2.7%,1/37例)与心绞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1~30d者无手术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3d后行冠脉旁路移植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内镜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999年3月至2008年1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采用内镜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梗阻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65±14)岁;晚期胃窦癌17例,胃癌术后复发15例(其中毕I式吻合8例),十二指肠癌4例,壶腹周围癌7例,转移性肿瘤13例。支架置入成功率98.2%(55/56)。49例患者(87.5%)在支架置入1~3(2±1)d后开始进流质饮食,进食半流质的时间为4-9(6±2)d;42例(76.4%)患者在支架置入10~16(13±3)d后开始进普通饮食。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疼痛14.5%、支架移位1.8%和出血25.5%,无穿孔。截至2008年1月20日,53例(96.4%)接受了随访,生存期14~332(139±15)d,中位生存期135d。支架通畅率94.3%(50/53),有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43d、158d和190d出现了再狭窄,通过再次置入金属支架后好转。结论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是治疗胃出口梗阻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8年5月~1996年3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04例,其中非手术治疗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12~72岁,平均33.2岁。合并伤7例,其中颅脑血肿1例,左肋骨骨折3例,左肾挫伤3例。就诊时间1h~9d,24h以内就诊19例,24h以后就诊3例,其中有2例为延迟性脾破裂。住院4~35d,单纯脾破裂平均10d。  相似文献   

14.
缺血时间与胭动脉损伤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时间与腘动脉损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5例患者年龄7~65岁,平均32.25岁。缺血小于8h组17例,8~48h组25例,另3例分别为伤后6、1t、17d来诊并择期手术修复。结果缺血小于8h组成活率82.35%,8~48h组成活率72%,大于48h组成活率100%。结论缺血时间不应作为判断截肢与否的直接指标,而应关注对肢体缺血的程度、肌肉活性的评价并加强手术操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5.
穿孔性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附17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传高 《腹部外科》1998,11(4):159-159
本文就我院1986~1996年来收治的急性阑尾炎中的穿孔性阑尾炎176例中的几种并发症的防治作一临床分析。本组176例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分类:切口感染64例(39.4%)。窦道12例(6.8%),肠漏3例(1.7%),肠梗阻4例(2.3%),腹腔感染6例(3.4%),腹腔出血3例(1.7%),其它并发症17例(9.7%)。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当时的机体状况、阑尾的病理类型等有明显的关系。如能轻柔而细致的手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等,则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就本组所见几种并发症的防治介绍如下:一、腹壁窦道和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股沟区淋巴静脉分流加硝酸银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 采用2%硝酸银肾盂灌注加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与大隐静脉主干吻合方法治疗乳糜尿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1~68岁,平均46岁。病史6个月~30年,平均3.6年。乳糜尿来自左肾14例,右肾12例,双肾2例。结果 术后3d内尿乳糜试验转阴者8例,7d转阴者17例,11d转阴者3例。27例随访3~12年,复发3例,复发率11%。结论 腹股沟区淋巴静脉分流加硝酸银肾盂灌注是治疗乳糜尿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截瘫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瘫患者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为判断截瘫患者是否存在血栓前状态,对20例截瘫患者和Ic例非截瘫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检测。30例患者均为本院1994年7月~1995年7月住院病人。截瘫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6~65岁,平均41岁。病损部位:颈椎12例,胸椎3例,胸腰椎5例。病根程度:完全性四肢瘫11例,不完全瘫9例。受伤至入院时间:最短4h,最长57d,平均13d非截瘫组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7~57岁,平均40.5岁。病损部位:防骨中上段肿瘤3例,肋骨干骨折4例,尺、烧骨骨折3例。所有病人均于术前、术后s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刺五加生脉注射液提高超薄超长带蒂皮瓣成活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95年3月--2003年5月收治的50例行超薄超长随意带蒂皮瓣手术的病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在手术后行刺五加生脉注射。观察两组皮瓣的成活率、皮瓣长宽比例增加的安全范围和皮瓣断蒂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实验组皮瓣100%成活率占97%,90%成活率占3%,对照组皮瓣100%成活率占15%。②皮瓣长:宽,实验组1~1.5:1为5例,2~2.5:1为11例,3~3.5:1为8例,4~4.5:1为3例,5~6:1为3例;对照组1~1.5:1为13例,2~2.5:1为6例,3~3.5:1为1例。③实验组的断蒂时间在7~14d,对照组为3周(传统断蒂时间)。结论:中药刺五加生脉注射液能够提高皮瓣成活率,可安全增加皮瓣的长宽比例,但以<4:1为安全,缩短皮瓣的断蒂时间是可行的,实验组中无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4~ 10月 ,我们在传统的切开 (切除 )基础上 ,充分治疗原发病 ,在缝合方法和引流两方面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设计了新的缝合方法 ,称之为挂线引流加桥形缝合法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6 0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 31例 ,男 2 5例 ,女 6例 ,年龄 19~ 6 4岁 ,平均 4 5岁。混合痔 17例 ,血栓外痔 1例 ,肛裂 2例 ,肛瘘 7例 ,肛门脓肿 4例。对照组 2 9例 ,男 18例 ,女 11例。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4 2岁。混合痔 17例 ,血栓外痔 1例 ,肛裂 2例 ,肛瘘 7例 ,肛门脓肿 2例。2 治疗方法2 1 术前准备 术前 3d进食半…  相似文献   

20.
2002年至2005年采用光选择性汽化(PVP,绿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01例。按前列腺体积分为2组,A组体积≤80ml 150例,B组体积〉80ml 51例。B组平均年龄73岁,其中美国麻醉学会分级3~4级者14例(32.6%)。结果:A组手术时间(59±26)min,B组(79±31)min(P〈0.001)。A组激光功率(189±89)kJ/m^2,B组(268±105)kJ/m^2(P〈0.001)。A组留置导尿管时间(1.7±1.3)d,B组(1.8±1.9)d(P=0.397)。A组住院时间(5.2±2.2)d,B组(5.6±2.6)d(P=0.394)。2组术中均无TUR综合征、穿孔,均未输血。术后并发症:①排尿困难〉10d:A组11例(7.3%),B组3例(5.9%)(P=0.506),抗胆碱能和非类甾醇抗风湿药疗效良好。②尿路感染(〈4周尿培养阳性):A组10例(6.7%),B组4例(7.8%)(P=0.7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