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志刚  刘顺林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411-1412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由于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或误诊,特别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肿块型的肺隐球菌病极易误诊为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医务人员对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诊疗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35例确诊为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和治疗情况。结果 35例肺隐球菌患者中,19例(54.3%)无明显基础疾病;29例(82.9%)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等;影像学表现为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11例,31.4%),或渗出实变影(12例,34.3%),或两种病灶混合存在(12例,34.3%);19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3例患者白细胞轻度增高;2例患者无法判断疗效,其余病情均有好转。结论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是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肺隐球菌病早期正确诊断水平。方法对收治的3例病理确诊为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诱因,临床症状相对轻微,影像学表现以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为主,3例患者病理学检查可见隐球菌孢子。结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穿刺后病理检查,但由于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且具有多样性,甚至病理学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极易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为提高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水平,我们认为应该关键在于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有潜在机会感染隐球菌的警惕性,提高放射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对本病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肺隐球菌病是由吸入环境中的新生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而引起的。肺隐球菌病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患者和非HIV相关免疫低下患者多见,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免疫功能正常患者亦被报道,肺隐球菌病不再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由于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的不典型,特别是免疫功能正常患者,易造成临床的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5.
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脏真菌病。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的高发以及各种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肺隐球菌病影像学表现易被误诊为炎性病变及肺癌。本研究收集了经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12例,分析其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肺隐球菌病发病特点的认识,以提高其治疗成功率。本文报告了一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经过及转归,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都不典型,极易误诊。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病,主要通过吸入空气中的新型隐球菌孢子而致病。隐球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肺部。肺部感染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发热、头痛、胸痛等。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野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及肿块影,结节直径约为0.5-6cm,甚至更大,边界多较清楚,形态多不规则,可有分叶及毛刺,40%病灶周边或邻近肺野环有毛玻璃样模糊影,称为“晕征”。一部分表现为局限浸润性实变,病灶呈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单发或多发的浸润性病变。本文就肺隐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改变,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不典型隐球菌属酵母菌属,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禽类的粪便之中,隐球菌感染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皮肤和肺。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影像学多表现为结节或团块状阴影,临床上与肺癌或结核鉴别较难。作者医院于2014-05月收治1例不典型肺隐球菌肺炎,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肺部真菌病。隐球菌仅侵犯肺脏或者首先累及肺脏称之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3~5],诊断仍存在一定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病理活检或细菌学确诊,且接受肺部CT检查,观察肺隐球菌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经病理检查或细菌学证实的61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中,患者肺部CT影像表现以结节或肿块、单发或多发斑片影、斑片影与结节或肿块影混合为主;其中多发结节型33例,单发结节型21例,突变型7例,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CT征象特点不同;病理对照结果发现,结节切面颜色主要表现为灰黄色,边界非常清晰,通过穿刺活检的方式可观察到纤维组织增生病。结论:经肺部CT增强扫描,可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且不同病理分型的肺隐球菌病的CT检查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临床诊断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PC)肺部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隐球菌病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CT增强扫描,记录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肺部CT检出多发结节型30例,单发结节型18例,实变型6例,以病变区域位于胸膜下端,与胸膜宽基底相贴,呈炎性肉芽肿改变,呈坏死,无钙化为CT特征,病理可见肉芽肿样病变,PAS(+)、CMS(+)。结论 PC其特异性CT征象为病变区域位于胸膜下端,与胸膜宽基底相贴,病变呈炎性肉芽肿改变,呈坏死表现,无钙化,对非典型病变者,配合病理穿刺活检可提升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胰腺癌CT及ERCP影像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胰腺癌的CT、ERCP特征,CT平扫及增强检查15例,ERCP检查10例,同时完成2项检查8例,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胰头癌11例,CT平扫及增强均示胰头形态、边缘、密度的改变,并对胆胰管扩张显示良好;2例无阳性发现(ERCP显示为阳性)。10例ERCP检查,均显示胰管闭塞、狭窄、破坏、以及胆总管扩张的改变。结论:CT、ERCP在早期胰腺癌的显示各有特点,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Parathyroid carcinoma (PC) is a rare neoplasm that accounts for 0.1%-5%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cases.HyperparathyroidiSm-induced hypercalcemic crisis (HHC) is sometimes due to a single PC.1 However,due to a lack of definitive diagnostic markers and overlapping clinical features of this condition with adenomas,it has been difficult to diagnose.2 In this report,we investigated th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clinical presentation,surgical management,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and outcomes of six patients that presented with PC initiated by HCC.The aim of the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to elucidate clinical patterns that may facilitate a diagnosis of PC.  相似文献   

14.
Zhao P  Zong XY  Li CZ  Gui SB  Wang XS  Zhang YZ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1):2198-2200
目的 探讨脑脊液电影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前后引起的脑脊液动力学方面改变.方法 本组病例共146例经CT和核磁共振证实为脑积水,给予内镜下三脑室底部造瘘术.其中随机选取36例进行脑脊液电影检查(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判断造瘘术前后脑脊液动力学变化.同时在3个月至1年随访中应用脑脊液电影进行评价.结果 146例病人均成功进行了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其中121例(83%)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比较术前术后的脑脊液电影检测,显示脑室缩小、造瘘口流速、流量正常,脑脊液流动通畅.病人出院后随访表明症状明显改善的占110例(75.3%).结论 利用脑脊液电影评估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的疗效,可以定量分析脑脊液动力学改变,为评价脑积水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第二原发胰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以96例普通原发胰腺癌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了病理确诊的32例第二原发胰腺癌的临床特征.结果:32例第二原发胰腺癌15例(46.9%)发生于乳腺癌、胃癌之后.性别、年龄、部位、临床症状、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与普通进展期胰腺癌具有可比性,仅年龄略为提前,消化不良稍多,腹痛、黄疸比例稍降.B型超声、CT、MRI、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敏感率较普通胰腺癌高.处于Ⅰ期者仅2例(6.3%).总体半年存活率为50.0%,较普通胰腺癌略低.病理显示84.4%为腺癌,分化差.结论:第二原发胰腺癌症状更不典型,诊断更为滞后,预后更差,故应加强联系与第一次癌肿的早期检测手段(如肿瘤标志物)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三维医学影像软件在临床中的应用,该软件可以辅助医生全方位、立体诊断患者的内部组织,为医生在PC机上诊断患者病情提供了更加精确、方便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肺曲菌病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胸部X线及CT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曲霉菌感染的胸部动态X线摄片及CT表现和特点。结果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其中6例支气管肺炎型,3例中上肺发现有曲菌球。菌球在空腔内位置随体位改变可移动;3例两肺呈播散性病灶,黏液嵌塞1例。结论肺曲菌病影像学具有多形性和多变性特点,本组以支气管肺炎型多见。影像学诊断强调动态追踪,并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对蛋白C(PC)/蛋白S(PS)缺乏症相关的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诊治方法的认识,本研究分析了湘雅二医院收治的2例PC/PS缺乏相关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两位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9,26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反复双下肢肿痛,或胸闷气促、胸痛,或视力下将。血管彩超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肺部血管造影(CTA)示双下肺动脉栓塞;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血浆PC/PS总量明显降低,病例1为PC 57.4%,PS 28.9%; 病例2为PS 33.4%。患者行常规抗凝治疗疗效差,予以维生素B6、维生素B12联合抗凝治疗后症状改善。中青年无明显诱因的反复发作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血栓栓塞,应考虑先天性易栓症可能性,血浆PC,PS浓度及活性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多层CT胰岛细胞瘤 (NFIT)与胰腺癌 (PC)影像表现 ,阐述胰岛细胞瘤的多层CT(MSCT)影像学特点。方法  18例患者中 ,4例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平均直径为 5 8mm ,大小范围在 3 5~11 5cm) ,14例胰腺癌 (平均直径为 5 1cm ,大小范围为 3 2~ 10 5cm)。由 3个影像医师对 18例患者的平扫(边缘、肿瘤内坏死、周围结构 )及增强 (动脉期、胰腺期、肝脏期 ,实胰腺期和肝脏期的衰减情况 )MSCT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扫 :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中 ,边缘光滑 1例 (2 5 % ) ,胰腺癌边缘光滑 2例 (14 3% ) ;肿瘤内有坏死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1例 (2 5 % ) ,胰腺癌 9例 (6 4% ) ;浸及周围结构 :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中无 1例累及邻近动脉 ,而 14例胰腺癌累及肠系膜动脉的占 6例。增强 :4例NIC中 2例呈不均匀强化 ,2例动脉期和胰腺期明显高于胰腺实质 ,3例胰腺期与肝脏期的衰减范围是 1~ 10HU ;14例胰腺癌中 ,12例动脉期和胰腺期轻度不均匀强化 ,低于正常胰腺组织 ,2例胰腺癌肿块动脉期略高于正常胰腺组织 ;14例中 8例胰腺期与肝脏期肿瘤衰减范围 >10HU。结论 MSCT在鉴别胰岛细胞瘤与胰腺癌时有重要的意义 ,平扫和增强的强化模式是MSCT最有价值的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