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扶正化瘀319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例,服药3个月后,用腹腔镜检查、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和PAP法免疫组化显色Ⅰ、Ⅱ、Ⅳ型胶原和层牯蛋白(LM),观察319方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腹腔镜下见治后肝镰状韧带、大网膜和肠系膜上的细血管增生和静脉曲张好转,肝表面纤维束减少,炎性粘连消失。光镜下见治后肝细胞变性坏死有所减轻.12例中肝纤维化程度减轻7例,无明显变化4例,1例略加重(P<0.05)。免疫组化示治后肝宴周围Ⅰ型胶原和LM减少或不再增加,Ⅳ型胶原增多或不再减少,大部分样本的Ⅰ、Ⅱ、Ⅳ型胶原在汇管区和纤维间隔的表达减少或转阴,LM也有所减少。结论:319方能阻止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进展和促进肝内增生纤维组织的降解,有一定的保护肝细胞、抑制肝脏炎症的作用。其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该方抑制肝宴毛细血管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Ⅳ型胶原与慢性肝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Ⅳ型胶原与慢性肝病纪徐淮,李石,孔宪涛Ⅳ型胶原(Ⅳ-C)是基底膜(BM)的主要胶原成份,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慢性肝病肝组织中Ⅳ-C的分布、含量均有明显改变[1],尤其是其血清含量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对肝病及早期肝纤维化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栓后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同时采血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结果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透明质酸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且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层粘蛋白水平升高,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可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透明质酸更可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Ⅳ型胶原酶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纤维化是以胶原为中心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异常的沉积。这种异常的沉积,更大程度是由于降解的绝对或相对减少而引起的。肝纤维化时,在ECM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Ⅳ型胶原酶(MMP-2)是特异性Ⅳ型胶原降解酶,与肝纤维化的形成有关。现以四氯化碳(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northern印迹杂交,明胶酶谱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肝硬变的病理学基础,是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变的可逆阶段。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阻止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变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血清HA、LN、C-Ⅳ水平可以反映胶原合成状态,是临床诊断肝纤维化较可靠的指标。但其异常程度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9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A、LN、C-Ⅳ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以期了解肝纤维化指标与临床的关系。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检测了90例慢性肝炎、48例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Ⅳ型胶原(CL-Ⅳ),透明质酸(HA)和层连蛋白(LN)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血清CL-Ⅳ、HA、LN水平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以CL-Ⅳ≥350ng/ml、HA≥300ng/ml、LN≥150ng/ml分别为诊断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标准,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8%、82%、72%;特异度分别为98%、98%、100%。说明三者不失为诊断肝纤维化较为敏感的指标,其中CL-Ⅳ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优于HA及LN。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对于诊断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经肝穿刺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透明质酸)、LN(层粘连蛋白)、PCⅢ(Ⅲ型前胶原)、CⅣ(Ⅳ型胶原)水平。结果: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分级与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有显著相关性,组间对比部分有统计学意义,炎症分级组较为明显。结论:检测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对于判断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图象分析的关系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69  
目的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胶原(CⅣ)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所有患者均做肝活组织检查,对肝组织标本行Masson法网状纤维染色,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下对肝组织网状纤维染色标本进行纤维组织定量测定。结果 血清HA、PCⅢ、CⅣ水平与肝组织  相似文献   

9.
IV型胶原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及代谢方式与间质胶原明显不同。在肝纤维化时,Ⅳ型胶原在Disse间隙内显著增加,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直接影响肝病的预后。血清Ⅳ型胶原及其前肽测定,不仅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而且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肝纤维化过程中Ⅳ型胶原的研究进展作了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电镜技术对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的活检标本和3例正常肝的细胞外基质的Ⅲ、Ⅳ、Ⅵ型胶原,纤维连结蛋白(FN)和层粘蛋白(LM)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CAH其迪氏腔中的Ⅲ、Ⅳ、Ⅵ型胶原,LM,FN和肝细胞之间的间隙内的FN均较正常肝增多。Ⅲ型胶原,LM和FN在CAH贮脂细胞内质网的阳性程度比正常增强。本文的结果提示迪氏腔是肝纤维化的始发部位,FN与纤维化的始发机制有关。贮脂细胞是肝纤维化时产生胶原的重要细胞。  相似文献   

11.
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及代谢方式与间质胶原明显不同。在肝纤维化时,Ⅳ型胶原在Disse间隙内显著增加,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直接影响肝病的预后。血清Ⅳ型胶原及其前肽测定,不仅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而且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肝纤维化过程中Ⅳ型胶原的研究进展作了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相关性。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600例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CⅣ、PCⅢ水平,同时进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检测。血清学指标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阶段性一致,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其中HA、CⅣ在病理分期中,从S1~S4期均依次大幅度升高,与S0相比(P<0.01),对早期肝纤维化诊断优于LN。而PCⅢ在反映肝纤维化时与S2期呈依次明显升高,可作为肝纤维化中、晚期辅助诊断。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CⅣ、PCⅢ水平,对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是目前了解肝纤维化程度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比分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CⅣ水平与肝脏病理诊断。结果血清HA、IN、CⅣ由G0—G4、S0—S4依次升高,但在各级及各期间升幅不全一致,以HA上升最早,级间升幅较大,LN在S2期后开始大幅升高,而CⅣ于S2期前即有大幅升高;血清HA、LN、CⅣ水平与肝病分级及分期均呈正相关。结论 HA对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价值较大,HA和CⅣ似有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价值,LN可协助诊断中晚期肝纤维化。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有重叠现象,单一血清指标的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S)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50例慢性肝炎患者,抽静脉血检测其血清Ⅳ型胶原,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越高,血清Ⅳ型胶原值升高愈明显,S_1与S_2,S_2与S_3,S_3与S_4之间比较,呈现显著差异(P<0.05),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与血清Ⅳ型胶原两者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型Ⅳ胶原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变化的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炎平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肝炎平治疗组(G组)、和络舒肝胶囊治疗组(H)及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板层素(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进行检测,并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肝炎平组及和络舒肝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HA、C-Ⅳ、LN及PCⅢ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亦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炎平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文庭  贺永文 《肝脏》2007,12(4):265-267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CCl4诱导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试验组全程给予己酮可可碱治疗.测定大鼠血清ALT、Ⅳ型胶原含量及肝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大鼠肝脏不表达β-catenin;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呈强阳性,多表达于胞质,且向细胞核内转移;经己酮可可碱治疗后,试验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地显著降低,胶原面积占肝组织的面积百分比下降(P<0.05),β-catenin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两者呈正相关(r=0.842,P<0.001).结论 β-catenin在纤维化程度高的肝组织的表达增强,是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反应指标;己酮可可碱能显著降低纤维化大鼠肝脏β-catenin的表达,延缓大鼠肝纤维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VⅢ和Ⅳ-C水平,并与活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呈密切正相关。结论 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78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指标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HA、Ⅳ-C和PCⅢ3项指标在慢性肝炎轻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重度和重型肝炎之间依次升高,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型肝炎组HA、PCⅢ和Ⅳ-C显著高于原发性肝癌(HCC)组和肝炎肝硬变(HLC)组(P<0.05)。而LN在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P<0.05),在重型肝炎组、HLN组和HCC组LN水平则显著高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中、重度组(P<0.01),说明LN可作为区分慢性肝炎和肝硬变的辅助指标之一。4项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结果中,2项和3项以上阳性在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和肝炎肝硬变、重型肝炎之间依次升高,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极大增加肝纤维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为肝组织慢性炎症、纤维化,终末期形成肝硬变,部分患者发生癌变[1].明确诊断各种慢性肝病的不同阶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肝病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不少,但多缺乏特异性[2].我们观察肝病患者5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联合检测HA及Ⅳ胶原在肝病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为肝组织慢性炎症、纤维化,终末期形成肝硬变,部分患者发生癌变[1].明确诊断各种慢性肝病的不同阶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肝病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不少,但多缺乏特异性[2].我们观察肝病患者5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联合检测HA及Ⅳ胶原在肝病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