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27-29+3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QOL的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8),分别给予经皮血管内支架手术治疗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狭窄范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QOL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动脉狭窄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相比,经皮血管内支架手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效果较为理想,患者QOL评分高,可明显改善预后。血管内支架治疗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剥脱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5例行颈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成功率93.3%,术后3年再狭窄率14.3%;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年再狭窄率18.7%,术后再狭窄率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214,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但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及颈动脉内膜剥脱+人工血管补片成形术(p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成本。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CEA组和pCEA组。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病变狭窄程度及双侧病变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EA组在使用转流管、抗生素例数、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均低于pC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再狭窄及术后同侧脑卒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eCEA术式在治疗成本上优于pCEA术式,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多参数评分量表对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不良转归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以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术后1年发生再狭窄、脑卒中或者死亡等不良转归事件的患者纳入转归不良组(35例),将转归良好的患者纳入转归良好组(115例).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内膜剥脱+人工血管补片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资料,分为翻转式颈动脉剥脱组(eCEA)和颈动脉剥脱+补片成形组(pCEA).结果 共248例患者完成随访,共行274例次手术,其中eCEA组101例次,pCEA组173例次.所有手术操作顺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病变狭窄程度及双侧病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EA组在转流管使用率(15.8%)、抗生素使用率(26.7%)、手术时间(88±20) min、术中出血量(45±16) ml及住院天数(16±4)d上均低于p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再狭窄及术后同侧脑卒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eCEA术式具有潜在优势,但具体术式选择需根据患者颈动脉病变情况、术者经验等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5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最大面积,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颈动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为3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显著减轻或稳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卒中再发,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合并高血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IMT测定,其中合并高血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 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IMT有无差别.结果: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组动脉IMT明显增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增厚,斑块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并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脑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1例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观察组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收缩压、颈动脉内膜厚度等),手术前后脑血流指标(包括Vmean、Qmean、Wv、R),手术前后MMSE评分,血清γ-GGT、IL-6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各脑血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脑血流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观察组脑血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显著(F=12.31,P=0.000;F=8.65,P=0.012;F=10.59,P=0.003),术后6 h、24 h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6 h、24 h 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重复方差分析,术前两组患者γ-GG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γ-GGT浓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γ-GG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L-6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 IL-6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更能有效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及术后认知功能,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每晚10mg治疗6个月,强化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每晚20mg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施行治疗前和施行治疗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差异。结果强化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施行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施行治疗后强化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CAS)后再狭窄治疗缺血性脑 卒中的围术期安全性及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56 例行 CEA 或 CAS 治疗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其中颈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 9 例(治疗组) , 颈动脉中重度狭窄 47 例(对照组)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动脉切开长度、手术时间、血管阻断时间 及围术期相关并发症 ; 随访 6 ~ 30 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包括死亡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 术时间、血管阻断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近中期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治疗组切口 长度及颈动脉切开长度较对照组长( P <0.05) 。结论??CEA 治疗颈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安全有效。充分 的术前评估、术中电生理监测、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管理是提高 CEA 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 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前后颈动脉超声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颈动脉狭窄患者62例,均予CAS治疗,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CAS前后狭窄处管径及血流参数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例CAS中,2例手术失败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其余60例均获成功,共置入支架60个。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发现,患侧颈动脉狭窄处术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明显降低,血管内径(R)、血管搏动指数(PI)和前向血流明显增大(P<0.05),术后1周时与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复查,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经颈动脉超声复查发现手术侧再狭窄1例(3.3%)。结论 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段,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在CAS前后对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1年内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EA(CEA组,16例)和CAS(CAS组,10例)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1年出现的脑部、心血管及局部并发症,重度再狭窄(狭窄率>70%)的情况。结果 CEA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2例(75.0%),有效3例(18.8%),无效1例(6.2%);CAS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7例(70.0%),有效2例(20.0%),无效1例(10.0%)。CEA组有4例(25.0%)发生局部并发症,1例(6.3%)发生心肌梗死,CAS组有2例(20.0%)发生局部并发症,1例(10.0%)发生脑卒中,两组均无病死病例。两组1年内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例数分别为0例(0.0%)及3例(30.0%)。两组患者术后在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的治疗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并发症、脑卒中、心肌梗死及病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CAS组颈动脉血管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C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CEA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探讨颈动脉分叉类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208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颈动脉分叉部解剖学结构分为直分叉、直弯分叉、弯分叉。结果显示208例患者中颈动脉直弯分叉占46.16%(192/416),其次为弯分叉27.88%(116/416)、直分叉25.96%(108/416)。直分叉、弯分叉在右侧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左侧,直弯分叉在右侧的构成比明显低于左侧(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中PSV、EDV、阻力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PSV颈内动脉/PSV颈总动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颈动脉分叉类型的心脏指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分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直弯分叉、弯分叉(P<0.0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直弯分叉与弯分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颈动脉分叉类型能够对颈动脉血流速度、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影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E)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疗效.方法 42例颈动脉硬化狭窄,其中有慢性脑缺血症状7例,一过性脑缺血症状(TIA)23例,12例无症状;术前均行彩色超声波显像、DSA动脉造影或CT和MRA扫描检查,颈动脉狭窄程度65%~95%;在颈丛麻醉或全麻下行CAE,术中置放动脉转流管14例;手术方法:经典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8例和外翻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4例.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IA症状消失,5例仍有轻度慢性脑缺血症状,1例手术后4天出现脑栓塞,经治疗后症状缓解;36例脑部供血有明显改善.结论 CAE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莉  秦超  莫雪安  陈娅  邹东华  梁志坚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62-163,166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8例,均行CAS治疗;分析CAS的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残余狭窄率〈10%;术中发生高灌注综合征5例,颈动脉窦综合征2例,血管痉挛2例,栓子脱落1例,经积极治疗均好转。2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发现轻度再狭窄。结论掌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并予以正确的处理,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颅外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12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探讨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2例有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病例,手术治疗12例。结果11例患者良好效果,均康复出院,随访6-20月未出现TIA发作,原病变血管再狭窄小于20%,人工血管通畅,患者认知能力较术前有显著地改善。结论手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疗效肯定,加强围手术期监护,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Gu YQ  Guo LR  Qi LX  Hua Y  Li XF  Guo JM  Yu HX  Cui SJ  Wu YF  Tong Z  Wu X  Zhang J  Wang Z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197-3200
目的 探讨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寅武医院血管外科白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针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施行的12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其中男92例,女34例,平均年龄65.5岁(48~75岁);脑梗死后遗症25例,有脑缺血症状69例,无症状32例;术中62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颈动脉阻断后脑血流速度下降>50%的5例患者采用了动脉转流管;64例患者未行术中TCD监测,均采用了动脉转流管;术中22例分别采用了自体或人工血管补片成形,2例同时行颈-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术中术后采用控制血压、颈动脉压迫等方法防止颅内过度灌注.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有症状患者及部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伸舌偏斜10例,2周内恢复8例.随访118例,平均随访时间46.5个月(6~96个月),2例舌偏有改善;2例颈动脉重度狭窄,行支架成形术;4例颈动脉中度狭窄,继续随访;死亡7例,包括2例脑梗死.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狭窄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术中TCD监测利于防止脑缺血及颅内过度灌注;术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动脉转流管和动脉补片成形.  相似文献   

18.
丁锐  童钟  王成宏 《安徽医学》2011,32(8):1078-1079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疗效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探讨相关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 本组无死亡,2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CEA,10例放置颈动脉转流管,其中3例放置失败,11例未放置;头昏、头晕及TIA症状明显改善19例;7例术...  相似文献   

19.
杨雪  胡勇  向波  罗和川 《西部医学》2019,31(8):1273-1277,1282
目的 利用CT血管成像(CTA)探讨颈动脉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经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246例,共检测492侧颈动脉血管形态、管腔结构及分叉处解剖结构,并检查颈内动脉起始部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所有患者中只有单侧血管存在斑块的患者共54例(108侧),将整体情况下全部血管(492侧血管)及同一个体只有单侧血管存在斑块患者的两侧血管(108侧血管)分别分成两组,即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各种颈动脉分叉几何形态的差异。结果 492侧血管中,有154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存在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分叉的TF AHCB分型呈A型118 侧,斑块37侧;呈B型252侧,斑块75侧;呈C型122侧,斑块42侧;B型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A、C型;颈动脉分叉角度球形分型呈Ⅰ型72侧,斑块16侧;呈Ⅱ型138侧,斑块28侧;呈Ⅲ型99侧,斑块28侧;呈Ⅳ型183侧,斑块82侧;Ⅳ型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几型。同一个体的颈动脉TF-AHCB分型和角度球形分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情况下,颈内动脉窦最宽径、颈总动脉直径、颈总动脉分叉角度和颈动脉TF-AHCB分型,两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整体情况下颈动脉角度球形分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角大球型最易形成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P<0.0083)。结论 同一个体颈动脉分叉部几何形态差异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无显著相关性,但整体情况下颈动脉分叉角度和颈动脉球越大,则颈内动脉起始部越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置入疗法在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治疗的8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临床应用率较高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置入疗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残余狭窄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7.6%,残余狭窄率为32.3%,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为100.0%,残余狭窄率为27.8%,其临床观察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置入疗法治疗颈动脉狭窄较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