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多两他赛并同期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6例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化疗方案为奈达铂+多西他赛,对照组化疗方案为DDP+5Fu.观察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为60.71%,优于对照组32.14%(P=0.032);1年生存率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0.71%、46.63%(P=0.284);对照组恶心、呕吐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观察组高(P<0.05),而观察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并同期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与DDP+5Fu并同期放疗相比,能显著改善近期疗效,有望提高1年生存率,毒副反应较少且可控,治疗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含奈达铂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含奈达铂方案治疗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宫颈癌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8例患者,按治疗方案分3组:奈达铂单药同步放疗(A组)34例;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B组)20例;联合化疗同步放疗(C组)14例。结果:68例患者中,52例可评价疗效,14例为宫颈癌术后,1例因过敏停药,1例死亡。鼻咽癌、食管癌、肺癌的近期疗效分别为90.00%,76.92%,31.58%。67例可评价毒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52例(77.61%),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4例(20.90%),Ⅲ+Ⅳ度血小板减少13例(19.40%);消化道反应14例(20.90%);尿素氮增高1例。结论:奈达铂对放疗有增效作用;其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奈达铂可导致过敏性休克,临床上应重视。  相似文献   

3.
钟世虎  杨帆  朱丽华 《西部医学》2013,25(1):85-86,89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艾素)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2000年1月-2011年9月收治晚期食管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氟尿嘧啶加顺铂方案和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经2~6个周期化疗后,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在有效率、中住生存期、毒副反应方面,均优于氟尿嘧啶加顺铂方案(P〈O.05)。结论可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以替代原有的氟尿嘧啶加顺铂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晚期卵巢癌患者(Ⅲ-Ⅳ期)7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顺铂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36例(对照组),以及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34例(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化疗效果以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7.06%,毒副反应级别主要为Ⅰ-Ⅱ级。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55.8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较顺铂联合多西他赛静脉化疗疗效好,化疗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同期奈达铂或顺铂化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ⅠB2~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调强放疗期间采用顺铂单药30~40 mg/(m 2·周)化疗117例(D组)或奈达铂单药30~40 mg/(m2·周)化疗86例(N组)。评价2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随访2年,D组、N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5%、90.6%和8.1%、17.4%、8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放疗期间D组和N组因毒副反应导致放疗中断≥7 d的患者分别有3例和1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损害导致放疗中断超过1周以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机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顺铂或奈达铂单药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顺铂组耐受性优于奈达铂组,其毒副反应短暂且可耐受。肿瘤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和2年生存率2组相似。  相似文献   

6.
刘文峰 《甘肃医药》2015,(3):207-209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调强放疗方案用于食管癌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调强放疗,对照组40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95.0%(38/40)和92.5%(37/40),对照组分别为75.0%(30/40)和72.5%(29/40),各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同步调强放疗方案用于食管癌疗效确切,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奈达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固始县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均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42例)则给予多西紫杉醇+奈达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同时统计两组2 a内生存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 a内生存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奈达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能充分提升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进行化疗,均每21天化疗1次,每2疗程评价疗效,随访24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4.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5.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达Ⅲ、Ⅳ度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较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与顺铂单药化疗同期放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收集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原发性食管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顺铂组35例和多西他赛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放疗方案,多西他赛组在放疗同期给予多西他赛治疗;顺铂组患者在放疗同期给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存期、 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顺铂组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分别为(20.2±3.2)个月、60.0%,多西他赛组分别为(21.0±4.5)个月、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的近期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顺铂组的82.9%(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同期放疗对非手术食管癌的有效率较高,毒副作用较轻,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术后食管鳞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根治术后行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61例患者,术后病理为Ⅱ~Ⅲ期,放疗剂量为50.4 Gy/28F,5次/周,同期给予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2个周期。不良反应评价采用CTCAE4.0标准,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4.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57%、38%,总复发率为44%。29例(47%)患者发生Ⅲ级放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放射性食管炎和呕吐。结论 IMRT同步紫杉醇加奈达铂化疗治疗Ⅱ~Ⅲ期食管癌术后患者,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病中青壮年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不断更新,但是,达标治疗还缺乏有效的策略.围绕近年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作者研究团队的我国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结果进行论述,以期为今后该类疾病的探索性基础和临床研究方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