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瑶  李柏霖  胡楠 《吉林中医药》2021,41(2):272-274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偏瘫患者的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应用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9%,(P<0.05);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2组FMA评分、BI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眼针联合带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供血,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以明显提升,对于中风后偏瘫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结合揿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眼针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揿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疗效、Fugl-Meye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Fugl-Meye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眼针疗法结合揿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具有疗程短、取穴精、安全性高、预后佳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M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A、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CA、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NDS、C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DS、CS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200.05)。结论: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运动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疗效及对SSEP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分别在对症干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和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及SSEP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均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明显(P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两组治疗后SSEP指标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有明显差异,且试验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结论头部电针同步运动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存质量,并有助于调节肢体感觉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观察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应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化瘀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后SHS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化瘀解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脑梗死后SHS病情严重性(SHSS)量表与病症相关评价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2组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与VAS评分、FIM与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变化,观察组NIHSS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IM与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中药化瘀解治疗脑梗死SHS的临床效果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SHSS评分,减弱神经功能损伤与肢体疼痛程度,肢体活动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吴晓晓  吴雪丹  李萍 《新中医》2020,52(13):179-18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在中风急性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风急性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比较2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FAM)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MA、ADL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干预能够提高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辨阴阳经证电针治疗社区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辨阴阳经证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简化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 BI),及修正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期间,两组共脱落8例;最终完成试验者112例,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2组间治疗后比较,FM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运动功能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B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组间治疗后比较,mR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改善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阴阳经证电针治疗社区中风偏瘫,疗效满意,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各19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续命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4天,随访3个月。治疗14天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随访3个月后,使用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残障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远期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第30天、第90天的BI指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第14天,第30天,第90天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续命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点穴疗法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推拿点穴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FMA量表、BI量表评分及上肢肌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FMA评分和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Hmax/Mmax值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点穴疗法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风肢体康复方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风肢体康复方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下肢FM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57.5%,治疗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肢体康复方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部手针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部手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及神经递质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QOL-BREF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递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头部手针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保护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肢体活动功能和生存质量;而其对于Gly和GABA表达上调作用可能是疗效优势形成关键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8年4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针灸疗法行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以及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四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及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药结合疗法可有效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各项受损功能的恢复,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申时针刺)和对照组(非申时针刺),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申时(下午3~5时)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非申时针刺治疗。观察两组C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FMA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下降(P0.01),BI指数评分、FMA评分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申时和非申时针刺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体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观察两组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浮针激痛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1例行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2次;治疗组7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浮针激痛点治疗,每周3次。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BI)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FMA评分及BI指数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1.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激痛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偏瘫肩痛有良好的疗效,能充分缓解疼痛,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腑祛痰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通腑祛痰汤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采用通腑祛痰汤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神经功能及肢体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探讨方氏头针对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配合Rood技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方氏头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Ashworth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shworth量表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和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均可明显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且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优化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偏瘫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比较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FMA评分、下肢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80.5%,明显低于观察组(治愈率为80.5%,总有效率为91.5%)(P0.05),2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偏瘫中风患者治疗中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单独使用脑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洁  何金峰  倪忠根 《新中医》2021,53(10):170-17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上下肢功能、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80.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Brunnstrom、Fugl-Meyer、Berg、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能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滋肾益髓针法联合眼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MoCA评分和MMSE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108例,采用分层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眼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益髓针法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各积分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较明显(P 0.05)。结论:采用滋肾益髓针法联合眼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