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胃癌全胃切除手法和吻合器缝合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术手法和机械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时间、输血量、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共施行胃癌全胃切除术140例,按手法吻合和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法吻合组53例,吻合器吻合组87例。两组的肿瘤部位、分期无明显差别。结果手法组输血量为(443±432)ml,器械组为(430±435)ml(P>0.05)。手法组手术时间为(254±98)min,器械组为(211±87)min(P<0.05)。肺部感染手法组6例,器械组8例。切口感染手法组1例,器械组2例。吻合口狭窄两组各1例,吻合口瘘和术后出血手法组分别为2例和1例,器械组无吻合口瘘和术后出血。手法组死亡1例,器械组无死亡。结论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能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总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食管、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519例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2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后应用器械吻合防止吻合口瘘和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51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应用吻合器治疗的结果。结果 发生并发症7例,包括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2例,吻合口狭窄3例,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结论 器械吻合完整快捷,明显地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和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新型手工缝合吻合和器械吻合在胃癌Roux-en-Y吻合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笔者所在诊疗组接受根治性远端或全胃切除术的200例胃癌患者,根据吻合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新型手工缝合吻合)和对照组100例(器械吻合),比较2组患者的吻合时间、吻合费用、吻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吻合费用低于对照组[(194.1±13.5)元比(5 270.3±852.7)元,P0.001],但2组患者的吻合时间[(8.34±0.65)min比(8.29±0.61)min,P=0.540]、吻合口出血发生率[0(0/100)比3%(3/100),P=0.246]、吻合口漏发生率[0(0/100)比1%(1/100),P=1.000]、吻合口狭窄发生率[0(0/100)比2%(2/100),P=0.497]和住院时间[(18.8±7.4)d比(19.2±6.2)d,P=0.1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新型手工缝合吻合技术安全有效,简单易学,省钱省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单层连续手工缝合法重建消化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单层连续手工缝合法重建消化道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20例行食管空肠吻合,其中包括3例近端胃切除术后双通道吻合;12例行胃空肠吻合。手术时间平均(293.13±33.71)min;消化道重建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平均(46.75±15.33)min,胃空肠吻合时间平均(37.08±14.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9.38±93.74)mL,中位住院时间10 d。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经引流、营养支持治愈;随访2~22个月,胃镜或造影检查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单层连续手工吻合法安全、有效,同时因其优化了传统手工吻合、节省了费用,可作为器械吻合的有效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5.
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漏是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1-2].Billroth Ⅰ式吻合后,可发生胃十二指肠漏.BillrothⅡ式吻合后,可发生胃空肠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或胃残端漏.近年来由于采取器械吻合的逐渐增多,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下降,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约为1%[3].我们1997年2月至2007年2月共治疗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7例,现就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应用单根可吸收缝线行肠肠全手工吻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6月因腹盆腔肿瘤性疾病行肠肠吻合病人224例,根据吻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手工组98例,行单根可吸收缝线全手工肠肠吻合;器械组126例,行器械吻合加丝线加固。比较两组吻合时间、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费用等,统计分析单根可吸收缝线交互式内翻缝合在肠肠全手工吻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2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工组与器械组术后吻合口渗血分别为3例和15例,吻合口出血分别为1例和19例,吻合口狭窄分别为0例和13例,手术时间分别为(3.2±1.1)分钟和(5.5±2.1)分钟,吻合费用分别为(53±13.2)元和(2753±899.2)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单根可吸收缝线行交互式内翻缝合在全手工肠肠吻合中安全可靠,吻合相关并发症少,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后采用圆形吻合器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实验与临床可行性。方法Beagle's犬12条,随机分成A、B两组,在胃窦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3个月后,以器械行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测量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并观察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直径及愈合情况。选择163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C、D两组,C组89例,D组74例。胃次全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术,手术后观察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行稀钡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钡剂通过和2h后残胃钡剂残留情况。结果手术后12条Beagle's犬术后均恢复良好,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分别是(6.46±0.06)cm,(7.26±0.12)cm。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及小弯侧三角处愈合均良好,A、B两组吻合口直径分别为(1.18±0.13)cm和(1.20±0.09)cm。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55,P=0.804)。1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年,2组分别行上消化道稀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2h后残胃仅见少量钡剂残留。结论胃次全切除后应用器械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能够在残胃的原位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吻合难度,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双重器械吻合在保留肛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1994年6月至2002年1月期间对114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应用双重器械吻合,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经验。结果:本组114例无手术死亡,4例(3.5%)术后出现吻合口漏,5例(4.4%)发生吻合口狭窄,经冲洗引流及扩肛2个月后皆治愈。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应用双重器械吻合可使手术简便、可靠、安全、省时。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年余住院的54例直肠癌患者文施在腹腔镜下行TME保肛于术。54例中51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包括前切除14例,低位前切除(吻合门距离齿状线2.0cm以上)19例,超低位前切除(吻合口与齿状线的距离小于2.0cm)16例,结肠-肛管吻合(吻合口位于齿状线)2例。3例中转开腹;其中2例因Dukes C期肿瘤已浸润肠管周围,1例因骨盆狭小,肿瘤距肛缘7cm.腹腔镜下操作困难而中转开腹。结果 51例腹腔下TME的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10~210(平均145)min;术中出血30~80(平均50)mL;术后48~36h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7~14(平均9)d。术后应用止痛剂20例。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控便功能的恢复旧吻合口高低而存在差异.6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排便功能。51例术后均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均尤操作孔种植和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TME保肛手术安全可行,其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实施经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11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吻合口漏患者中Ⅱ级漏3例,Ⅲa级漏8例。3例没有任何症状,仅在行消化道造影时证实有吻合口漏,给保守治疗7 d后漏口愈合。8例有临床症状患者中有5例经内镜下经漏口置管冲洗同时保持负压吸引治疗60~90 d后漏口愈合,有3例经内镜下覆膜支架置入治疗,2例30~60 d后漏口愈合,其中1例术后45 d后死于吻合口大出血。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部位、时间、局限程度、漏口大小等往往差异较大,在局部处理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个体化治疗,腔内覆膜支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