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腔镜组)4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开放手术组)4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开放手术组2例输血。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9个月,后腹腔镜组1例发生肝转移死亡,开放手术组2例出现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T1~2 N0M0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12例,男70例,女42例。年龄34~82岁,平均55.3岁。右侧62例,左侧50例。肿瘤直径2.5~12.0cm,平均直径7.1cm。术前临床分期T1M0N060例、T2M0N040例、T3aM0N010例、T3bM0N02例。结果112例手术均成功,1例膈肌损伤,术中修补,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1min。术中出血约50~400ml,平均85ml。术后24~48h开始进食,5~10d出院。术后病理报告透明细胞癌92例、囊性肾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12例、集合管癌4例、错构瘤(术前临床诊断为肾癌)1例。术后随访1个月~3年,失访35例,4例集合管癌术后3~6个月死于肺转移,其余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均无瘤生存。结论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总结50例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资料。18例采用了经腹腔途径,32例采用了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切断肾动静脉,在髂血管分叉处切断输尿管,沿肾周筋膜外游离切除整个肾脏,扩大切口后取出标本。结果经腹腔途径手术1例因肾静脉撕裂中转为开放手术,余49例手术获得成功。手术80 ̄150min,平均103.6min,术中出血50 ̄300mL,平均155.6mL,术后住院4 ̄7d,平均5.4d。46例患者术后随访2 ̄32个月,1例术后5个月发现肺转移,局部无复发,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此术式是治疗T1-T2N0M0期肾癌患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适应证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79例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其中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43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 的适应证、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短期随访结果 .结果 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肿瘤的大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术中平均失血量(85 mL vs 135 mL),术后3 d每日平均引流量(60 mL vs 88 mL)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 d vs 9.4 d)在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组明显减少,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对所有病例进行了12到36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肾细胞癌患者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h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4例,A组)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3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术后输血、血浆量、术后随访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A组中1例因最初对解剖结构难于辨认,无法分离肾前筋膜至肾门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损伤精索静脉出血难以控制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肾周脂肪过多无法将肾脏掀起显露肾蒂而玫开放手术。31例手术成功;B组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2个月因大面积脑出血死亡。余均无瘤生存。两组病例比较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最早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量、术中术后输血、血浆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肿瘤大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虽然技术难度大,但其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对T1N0M0和T2N0M0期肿瘤控制,临床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6.
199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但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出院后给予患者追踪随访,观察组无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2例患者因为肿瘤出现远处转移死亡。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比较,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不失为局限性肾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诊疗方法。结果40例平均年龄49.7岁。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透明细胞癌35例,乳头状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临床分期为T1N0M0期33例,T2N0M0期6例,T3期1例,其中无症状肾癌26例,有症状肾癌14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6例,保留肾单位手术4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1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36例。结论B超、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侧并发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经验及评价临床价值.方法:2000年10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肾癌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3~81岁(平均59岁),肿瘤平均直径5.4 cm,左侧30例,右侧26例,46例肿瘤直径小于8 cm,采用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0例肿瘤直径大于8 cm,采用手辅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结果:55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成功,1例右肾动脉损伤改开放手术,1例胰腺损伤,1个月后治愈;手术时间85~360min,平均155 min.术中出血量约50~420 mL,平均100 mL.3例穿刺口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皮下气肿,3 d后自行消失.术后24 h下床活动,48 h开始进食,术后7 d出院.41例随访0.5~5年,无肿瘤复发,无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的优点,对于T1~T2N0M0期肾肿瘤,效果优于开放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肾细胞癌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后腹腔镜组)51例,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开放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率、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后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瘤生存,未发现肿瘤复发、切口及穿刺通道的种植性转移或远处转移.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对肿瘤复发、肿瘤种植性转移或远处转移患者临床疗效相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0月至2007年12月267例诊断为局限性。肾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CT扫描确定术前分期,采用AJCC2002年制定的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分析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特点及预后。结果267例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有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T1aN1M0 1例,T1bN1M0 1例,T2N1M0 3例,T2N2M0 1例。6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核分级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4例;肿瘤直径4-10cm(平均7.7cm);均为中央型肿物。清扫区域淋巴结后5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于术后18个月死于复发转移。结论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多为高级别、中央型、体积较大的肾癌,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多数能无瘤生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2年11月~2004年7月于后腹腔镜下行肾癌根治术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23~86岁,平均58岁。3例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就诊,余53例为B超体检发现。所有患者腹部均未触及肿物。B超检查报告肿物直径1.5~8.0cm,平均4.5cm,肿瘤位于肾上极27例,肾中部13例,肾下极16例。56例均行CT检查,41例行MRI检查,报告肿物大小均与B超相符,术前临床分期:TlN0M03例,T2N0M048例,T3aN0M05例。结果该组手术时间60~255min,平均145min;出血量20~800mL,平均133mL;32例肿瘤位于肾上极、瘤体〉6cm、肿瘤与肾血管关系紧密者均行肾上腺切除。3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1例为生殖腺静脉损伤,出血约800mL转开放手术;1例用直线切割器切右肾静脉时,误将腔静脉切割封闭了一半,但未出血;1例为直线切割器切断肾动脉后残端喷血,用钛夹止血。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51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错构瘤1例,嗜酸细胞瘤1例。随访1~20个月,平均9个月,1例因肾癌肝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其余病例仍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肾蒂阻断腹腔镜技术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期肾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3月烟台毓璜顶医院对32例和56例T1a期肾癌分别施行无肾蒂阻断及肾蒂阻断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肾癌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采用后腹腔途径手术。其中无肾蒂阻断组手术时间32~64 min,平均49 min;术中出血量30~210 ml,平均120 ml;术后放置肾周引流管23例,引流量18~56 ml,平均32 ml;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8 d;术后1周复查术侧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ECT)30~65 ml/min,平均50 ml/min;肌酐59~110μmol/L,平均75μmol/L。肾蒂阻断组手术时间36~77 min,平均58 min;其中热缺血时间18~35 min,平均23 min;术中出血量18~87 ml,平均53 ml;术后放置肾周引流管48例,引流量20~49 ml,平均29 m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1 d;术后1周复查术侧ECT 31~54 ml/min,平均46 ml/min;肌酐58~123μmol/L,平均86μmol/L。两组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透明细胞癌,切缘病理均阴性。术后复查肌酐较术前均无明显波动,但术后术侧肾ECT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40个月,平均18.3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无肾蒂阻断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可行,适宜病例的选择以及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有助于此术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4岁。20例中双侧肾癌1例,孤立肾肾癌2例,对侧肾有病变或有潜在功能受损的肾癌6例,对侧肾功能正常的肾癌11例。肿瘤平均直径3.8cm。开放手术行肾部分切除术14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6例,其中行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出血80ml,平均手术时间160min。平均肾动脉及肾段动脉阻断时间28min。术后病理均为肾透明细胞癌。18例患者获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外科并发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术后出现暂时性肾功能不全2例,肾萎缩1例。结论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安全有效,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比较,除术中出血稍多和手术时间稍长外,肿瘤的控制和并发症无显著差异。后腹腔镜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在肾功能保留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6 min(96~17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6 mL(70~5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 d(7~10 d)。术后切口感染1例,腹膜破裂3例,伤口愈合延迟1例。随访3~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技术对小肾癌(直径≤4 cm)行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42例肾占位患者,肿瘤直径1.2~4.0 cm,经后腹腔途径施术,术后病理为40例肾脏透明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癌。结果 4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5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7 min,平均24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平均60 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7~10 d,平均8 d,随访3~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小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癌根治术64例,术前均行B超、IVU、胸片、CT或MRI检查,证实肾脏实质恶性肿瘤,未发现肾蒂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肾静脉或腔静脉癌栓.临床分期为T1~T3aN0M0,健侧肾功能正常.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均1次成功,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80~24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引流管拔除时间24-72 h,肠功能恢复时间18-48h,下床活动时间48-72h.64例患者中52例获得随访3~36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可部分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方法处理末段输尿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7例,其中肾孟癌5例,输尿管癌2例,均行改进的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术及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结果 均顺利完成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7 min,术中出血量均<20 mL.术后肾窝皮管引流在术后2~4d拔除.导尿管留置时间为7d左右.均无漏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病理为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癌,其中G1 4例,G2 3例,T1N0M0 4例,T2N0M0 3例.术后随访8~2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及切口肿瘤种植.结论 在后腹腔镜肾孟输尿管癌根治术中应用改进的经尿道输尿管袖套状切除处理末段输尿管具有方便、快捷、学习曲线短等优点,可以减少输尿管残留、输尿管末端周围组织大出血等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以及降低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8.
程晓冬  施卫国  丛军  杨春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98-120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采用后腹腔镜行单纯肾切除15例,肾癌根治术8例,联合尿道电切镜肾全输尿管切除5例。结石梗阻致肾积水无功能1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致肾积水无功能3例,萎缩肾2例,肾癌8例,肾盂癌5例。术前均行B超、IVU、CT或MRI检查,健侧肾功能正常,肾脏良性病变提示患肾无功能,肾脏恶性病变选择T1~T2N0M0病例,肿瘤局限于肾包膜内,肾门及周围淋巴结无肿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50~24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20~140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引流管拔除时间24~72h,肠功能恢复时间18~48h,下床活动时间48~72h。13例肾脏恶性肿瘤病人已随访3~18个月,无肿瘤复发及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可部分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治疗上尿路肿瘤合并膀胱癌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8例单侧上尿路肿瘤并浸润性膀胱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尿流改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56岁。术前经膀胱镜、输尿管镜、B超和CT等检查证实为单侧上尿路肿瘤并浸润性膀胱癌,其中4例左肾盂癌和2例右肾盂癌合并膀胱癌,2例为左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2例行腹腔镜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平均手术时间4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75ml,均无输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d,下床活动时间为4d。6例患者行开放肾输尿管膀胱全切除术,其中4例行回肠膀胱术,另2例行输尿管造口术,平均手术时间366min,平均出血量767ml,平均输血量485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6.7d。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 7例为尿路上皮癌,上尿路肿瘤分期分级为T2~4N0~1M0G2,膀胱癌为T2~3N0M0G3,另1例为左肾盂鳞癌T4N1M0合并膀胱鳞癌T3N0M0。术后平均随访24.6个月,鳞癌患者术后18个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余7例患者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单侧上尿路肿瘤合并膀胱癌可行Ⅰ期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腹腔镜下行该手术是可行及安全的,较开放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治疗肾肿瘤21例。结果21例手助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20-300mL。平均85mL;病理报告均为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20例,乳头状细胞癌1例);术后住院时间5-14d,平均8d。结论采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治疗肾肿瘤是安全有效的,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痛苦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