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四逆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内皮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内皮素(ET)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四逆汤组,用垂体后叶素造模,分别测定各组心肌ET浓度并做心肌ET-1的免疫组化及基因表达。结果:四逆汤组心肌ET浓度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免疫组化显示ET-1主要定位在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组心肌ET-1染色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四逆汤组(P<0.01);RT-PCR结果显示缺血组PCR产物条带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四逆汤组(P<0.01)。结论:四逆汤可显著降低缺血心肌ET浓度,这可能与四逆汤能有效抑制缺血心肌ET-1基因的表达及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及心肌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本方防治冠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当归四逆汤低剂量组[5 g生药/(kg·d)]、当归四逆汤高剂量组[10 g生药/(kg·d)]和复方丹参滴丸组[0.081 g/(kg·d)],每组10只。各给药组均按30 m L/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5 d。末次灌胃后1 h,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组均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30 IU/kg。注射后1 h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取心尖部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结果模型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各给药组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当归四逆汤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显示,模型组eNOS活性弱于空白组,而各给药组eNOS活性均强于模型组。结论当归四逆汤可提高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组织eNOS活性,促进内源性NO生成和释放,从而发挥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逆汤预处理诱导大鼠心肌延迟预适应的一氧化氮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颖  吴伟康  赵明奇  刘克玄 《中成药》2005,27(2):187-190
目的:探讨四逆汤(熟附子、干姜、炙甘草)能否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四逆汤预处理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5min,再灌5 min,反复循环3次,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mL·kg·d-1)连续3 d,末次灌药24 h后缺血1 h,再灌1 h.以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为评价指标并测定心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及一氧化氮的含量,通过RT-PCR检测eNOS mRNA及iNOS mRNA的表达.结果: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血清CK、LDH明显减少,SOD的活性升高,MDA的生成减少,NO含量显著增加伴随iNOS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组、延迟缺血预处理组及四逆汤预处理组的eNOS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四逆汤能诱导心肌延迟预适应,其机制与N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逆汤诱导的心肌延迟预适应对心缺血再灌注(MI/R)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缺血再灌注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h,再灌1h。四逆汤预处理灌胃(5g/kg·d)连续3天,末次灌药24小时后缺血1h,再灌1h。以大鼠左心功能为评价指标,通过RTPCR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心肌HSP70的表达。结果:四逆汤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上调HSP70基因的表达及蛋白合成。结论:四逆汤预处理对MI/R后心功能的损害具有延迟保护效应,其机制与四逆汤诱导HSP70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麦冬和黄连组分配伍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可  高普  刘剑刚  杨斌 《中医杂志》2011,52(2):144-146,150
目的探讨麦冬多糖和黄连生物碱组分配伍(简称冬连组分)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缓冲液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88g/kg)、冬连组分小剂量组(1.35g/kg)、冬连组分大剂量组(6.75g/kg),每组10只,另选正常SD大鼠10只为正常组。第2天灌胃给药,二甲双胍和中药组分配成相应浓度、同等体积的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心脏重量、左心室/体重指数、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 ngⅡ)、内皮素(ET)含量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受体在心肌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冬连组分大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心脏重量、左心室/体重指数、心肌组织A ngⅡ、ET含量(P<0.05或P<0.01),并抑制心肌ACE受体表达。结论冬连组分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组织ACE受体表达,降低心肌组织A ngⅡ、ET含量,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逆汤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50只,采用盐酸阿霉素(ADR)损伤大鼠心肌导致心力衰竭为模型(阿霉素16日累计用量20 mg/kg,第2、4日1 mg/kg,第6、8日2 mg/kg,第10、12日3 mg/kg,第14、16日4 mg/kg。腹膜内注射)。随机分为正常组、心衰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四逆汤组。测定大鼠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并应用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血清CGRP水平显著降低,血清ET水平明显升高。四逆汤及卡托普利均能降低ET水平,升高CGRP水平(P<0.05)。光镜结果显示,四逆汤治疗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四逆汤能调节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的神经内分泌功能,拮抗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延冰通心片对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延冰通心片低剂量组、延冰通心片高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空白对照组及心肌梗死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延冰通心片低剂量组灌胃延冰通心片溶液,剂量为30 mg/kg/d,延冰通心片高剂量组灌胃延冰通心片溶液,剂量为60 mg/kg/d,卡托普利组灌胃卡托普利溶液,剂量为50 mg/kg/d,所有组大鼠灌胃给药体积均为20 mL/kg/d。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内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 P)、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及心肌AngⅡ含量。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延冰通心片能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大鼠血浆ET、ANP、ALD、AngⅡ含量及心肌AngⅡ含量,还能够降低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论延冰通心片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缩血管物质含量进而保护心肌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茯苓四逆汤化裁方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BNP、ET、TNF-α水平及心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12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其余采用盐酸阿霉素及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复制心肾阳虚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茯苓四逆汤化裁方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灌胃,阳性对照组用心宝丸灌胃,模型组、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天1次。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BNP、ET、TNF-α的含量。计算各组大鼠心脏脏器系数,心脏标本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送检,石钠常规包埋,HE染色,光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肿胀、变性、坏死,并可见心肌细胞明显肥大、排列顺序紊乱。在治疗各组中,茯苓四逆汤化裁方低、高剂量组虽然普遍具有心肌细胞肥大现象,但与模型组比较,程度较轻,且无心肌灶性肿胀、变性、坏死及间质纤维化表现。茯苓四逆汤化裁方中剂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浆BNP、ET、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茯苓四逆汤化裁方能通过降低血...  相似文献   

9.
刘颖  聂咏梅  吴伟康 《中药材》2008,31(11):1675-1678
目的:观察四逆汤预处理24h后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以PKC和Smac为着眼点,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四逆汤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经典大鼠冠脉结扎,缺血1 h,再灌1 h;四逆汤预处理组给予四逆汤灌胃(5 g/kg.d)连续3d,末次灌药24h后心肌缺血1h,再灌1h。流式细胞仪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PKC的表达,进行Smac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并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四逆汤预处理24 h后可以减少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率,PKC发生转位且蛋白表达升高,Smac自线粒体的释放减少,Caspase-3的活性下降。结论:四逆汤预处理24 h后可以减少MI/R造成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其活化PKC,保护线粒体,抑制Smac的释放,阻碍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2.5 mg/kg)法,每周1次,共6周,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附子组(1.5 g/kg)、附子-甘草组(3 g/kg)、附子-干姜组(2.5 g/kg)、四逆汤组(4 g/kg)及卡托普利阳性药组(6.25 mg/kg),并设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模型组和正常组予同体积蒸馏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心肌磷酸腺苷(ATP、ADP和AMP)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TP含量明显减少(P0.01),AMP和ADP含量升高(P0.05);附子-甘草组、附子-干姜组、四逆汤组和卡托普利组较模型组大鼠心肌ATP含量增加(P0.05),AMP和ADP含量降低(P0.05)。结论: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可有效调节心衰大鼠的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延缓慢性心衰的发展,以四逆汤全方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由基角度在小鼠垂体后叶素性心肌缺血模型上探讨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四逆汤可降低缺血心肌的氧自由基(OFR)浓度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营养血流量(NB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示四逆汤保护缺血心肌是通过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流,减轻自由基损伤反应,加强自由基防御能力等多种机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兔循环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浓度及其相关酶(ECE)和e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麻醉兔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造成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的模型,采用动物随机分5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测定NO、ET。取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组织进行原位杂交观察ECE和eNOS的基因表达与分布。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时ET明显升高,NO明显下降,eNOS明显下降,ECE的mRNA表达明显增多,eNOS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中药活血化瘀汤可以提高NO浓度和降低ET水平,降低ECE的mRNA的表达,增加eNOS的mRNA表达。结论:活血化瘀汤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提高NO水平,增加eNOS的mRNA表达,降低ET水平,降低ECE的mRNA的表达,维持ECEmRNA和eNOSmRNA之间的平衡,从而增加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灵(HXTML)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肌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及活血通脉灵大剂量组(HXTMLmax)和活血通脉灵小剂量组(HXTMLmin),采用ISO复制心肌缺血模型,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ET和CGRP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浆ET水平较空白组升高(P0.01),药物组及HXTMLmax组和HXTMLmin组较模型组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模型组血浆CGRP水平较空白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HXTMLmax组和HXTMLmin组CGRP水平较高。结论活血通脉灵能降低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浆ET含量,升高CGRP,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素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内关”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电针家兔左右侧“内关”穴2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电图(ECG)监测。40min后恢复灌流,再灌注1小时,取静脉血及心肌组织,观察血浆内皮素(ET)及透射电镜下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针刺“内关”组ET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损伤轻微,肌纤维正常走向,少量线粒体空泡变,肌丝无明显坏死,溶解,结论:电针“内关”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对心肌呈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点四逆汤对该模型大鼠血浆中肌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的作用,探讨四逆汤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模型的CK和TNF-α动态药效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心肌缺血组、假手术组、四逆汤组。心肌缺血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起始部下2mm处结扎;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四逆汤组:预先给大鼠灌服四逆汤4天,第4天给药30分钟后,进行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手术。按时间点0、5、10、20、40、60、90、120、150、180、210、360分钟采血,分别检测CK和TNF-α含量。结果:心肌缺血组、四逆汤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组的CK(10、20、60、90、120、150、360分钟)、TNF-α(120、150分钟),四逆汤组的CK(10、20分钟)含量明显升高,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四逆汤组与心肌缺血组比较,四逆汤组可显著降低血浆中CK(60、90、120、150、180、210、360分钟)、TNF-α(5、20、40、60、90、120、360分钟)的含量。假手术组、心肌缺血组CK含量与时间变化均为正相关关系,四逆汤组TNF-α含量与时间变化为负相关关系。结论:实验表明四逆汤能够有效地减少心肌酶的释放,改善缺血心肌的损伤,对大鼠缺血心肌具有积极明显的保护作用。各组间动态相关分析提示,通过降低炎性因子TNF-α含量,可能是四逆汤抗心肌缺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和心肌缺血预处理对缺血一再灌注24 h大鼠血清NO、心肌HSP70影响.方法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正常喂食、1组中药悬液灌胃,10 d后选各组健康大鼠行冠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完成全部手术操作,只穿线不结扎冠脉.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4 h.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中药组):中药悬液0.32 g/100 g,连续10 d.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45 min后再灌注24 h.预适应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P组):模型建立后,心肌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3次,之后心肌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查NO、免疫组化查HSP70.结果 IP组、中药组的NO含量、HSP70表达较IR组显著(P<0.05).结论 预适应心肌缺血再灌注、活血化瘀中药对NO含量、HSP70表达增加具有同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心肌缺血模型加电针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双侧"内关".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心肌酶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肌中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心肌缺血模型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和心肌c-fos 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后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与下调心肌组织c-fos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四逆汤调节大鼠缺血心肌β受体信号转导的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大鼠心肌缺血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用心得安阻断β-AR,再以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心肌缺血,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心肌细胞膜β-AR密度,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cAMP水平,定量RT-PCR法测定β1-AR及β1-AR激酶(βARK-1)mRNA的表达。结果:心肌缺血时β-AR密度上调,而血浆及心肌cAMP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和P<0.05)。βARK-1mRAN表达增加(P<0.01);四逆汤能促进β1-ARmRNA表达,抑制βARK-1mRNA表达,从而增加β-AR密度,使血浆和心肌cAMP水平明显上升。结论:四逆汤能减少心肌缺血时的β1-AR脱敏,促进心肌β-AR传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冠心康胶囊保护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损伤模型组和冠心康胶囊治疗组,每组10只。实验中监测各组大鼠心电、心肌酶(CK,CK-MB,LDH)变化,同时观察血清和心肌组织匀浆中NO和ET水平的改变。结果冠心康胶囊治疗组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T段变化值,治疗组的心肌酶(CK,CK-MB,LDH)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和心肌组织匀浆中NO明显升高,而血清和心肌组织匀浆中ET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冠心康胶囊能明显减轻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损害,能提高血清及心肌组织的NO水平,并降低ET的水平;NO和ET的变化可能是其防治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逐瘀方参元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miR-24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元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参元丹高、中、低剂量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参元丹药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共给药2周。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CK、LDH水平及心肌组织miR-24基因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束时,与模型组相比,参元丹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CK、LDH水平(P0.05,P0.01),升高心肌组织miR-24 mRNA表达(P0.05,P0.01),同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P0.01)。结论:益气逐瘀方参元丹能够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及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心梗大鼠缺血心肌组织miR-24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