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80,自引:2,他引:78  
目的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疗效。方法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501例,术后出现PGS20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和诱发因素。结果术前流出道梗阻和胃肠吻合方式是术后PGS的高危因素。胃镜、X线口服造影和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PGS的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术后PGS在术后6周内一般可以恢复。红霉素对PGS的疗效有明确的个体差异。结论胃镜检查时对残胃予以适度刺激有助于PGS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1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残胃胃瘫综合征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于术后10~48d(平均25.3d)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胃动力,其中2周内恢复1例,3周内2例,4周内3例,4周者2例,无再次手术者,6月后随访无复发。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0,自引:2,他引:228  
目的 为探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病因,寻找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以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15例,对其发生率,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除糖尿病外,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比Ⅱ式吻合病人的发病率较高。胃镜、X线检查,核素标记胃排空测定对胃瘫诊断有价值。经非手术治疗,在术后6周内一般都能恢复。结论 胃镜检查时对残胃适度刺激对胃瘫治疗有价值,应用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4.
李君  徐新林  赵汉平 《腹部外科》2012,25(3):191-192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术后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其特征为胃排空延缓,多见于胃手术,亦可见于其他腹部大手术后,采取综合非手术治疗多可痊愈[1].现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36例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近年来行胃大部切除术后PGS及无PGS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年龄65岁以上,术前合并焦虑症、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毕Ⅱ式胃肠吻合,手术时间>4h,术后使用自控型镇痛泵,日补液量>3500ml患者PGS发生率较高。结论上述因素可能是胃大部切除术后PGS发生的高危因素,在围手术期纠正或避免这些高危因素对预防PGS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5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高危因素。结果焦虑或抑郁、术前有胃流出道梗阻患者更易发生PGS(P〈0.01);毕Ⅱ式胃肠吻合较毕Ⅰ式更易发生PGS(P〈0.05);经非手术治疗,PGS患者均可康复,平均治愈时间(28.64±15.74)d,其中肠内和肠外营养患者平均治愈时间较全肠外营养患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PGS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营养支持和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有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为提高PGS患者的治疗效果积累护理经验。方法对22例PGS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12例在术后3周内胃动力逐渐恢复,6例患者在术后4周内胃动力恢复,4例在术后2个月内胃动力恢复,均痊愈出院,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采用合理的保守治疗及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改善PG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胃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5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72年1月至2002年6月495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PGS发生率0.92%,均发生于术后5~8d。44例非手术治愈,15d内治愈12例,16d10例,18d15例,21d2例,22d2例,25d2例,27d1例。2例于胃大部切除术后14d和15d再次手术加行胃肠或肠肠吻合仍未缓解,继续内科治疗,分别于术后20d和30d治愈。结论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器质性病变。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均可治愈,手术治疗应列为禁忌证。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胃瘫的临床诊治经验。 方法 对 1985年至 1999年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 19例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胃瘫临床表现为胃潴留 ,而无明显腹痛 ,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差 ,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 18例经胃肠减压 ,支持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以及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均得以缓解。 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时间更长。 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胃镜检查有重要价值 ,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治疗 ,尤其是胃肠动力促进剂的应用 ,不应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3年6月568例行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PGS);以是否发生胃瘫为因变量,以选取的17项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幽门梗阻、精神紧张、术中Billroth II式吻合、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D3)、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血糖水平、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术后腹腔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是PG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和总蛋白水平是PGS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 结论: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工作,对防治PGS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皮下积液临床效果。方法 2005-03—2010-10共收治25例皮下积液患者,根据不同部位行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无感染,23例一次性治愈,2例再次引流后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皮下积液具有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危险因素及PGS发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422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PGS的危险因素,并比较出现PGS与未出现PGS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情况.结果 422例患者术后PGS发生率为9.5%(42/44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于65岁、术前合并焦虑症和低蛋白血症、术前存在幽门梗阻、术后血糖升高、毕Ⅱ式吻合、手术时间超过4h、术后使用自控型镇痛泵以及术后日补液量超过3500 ml者PGS发生率较高(均P<0.05),这9项因素可作为PGS发生的潜在临床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合并临床危险因素的个数与PGS发生率呈线性正相关(r=0.967,P<0.05).术后215例(50.9%)患者获得了3~60个月的随访,其中30例发生PGS患者和185例未发生PGS患者的术后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6.1和3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具有临床危险因素的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PGS发生概率增加,且PGS的发生会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 (PGS)的诱发因素 ,从而为PGS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 13例发生PGS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多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找出PGS的关联因素。 结果 病人自控性静脉镇痛、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术前低钾血症与PGS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PGS是多因素诱发的  相似文献   

14.
??The qua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depressive and anxious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 SONG Xue-qian*??MA Jia-chi??LI Yi-ping??et al.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yuan County??Jingyuan7306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MA Jia-chi??E-mail??tsmjc@hotmail.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ge-situation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s well as independent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patients with 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PGS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1 to October 2013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and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yuan County were selected randomly.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ere used to test the patients and the obtained scores were compared with Chinese norm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mean values of SDS and SAS of patients with PG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hinese normal group respectively(P<0.01).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independent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PGS included course of disease>2 months??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fection??preoperative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 and complic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emotion is very evident in the patients with PGS. The course of disease,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fection, preoperative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 and complication we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patients of PG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during treatment of PG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atients’ recove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Roux-en-Y式重建手术技巧与胃瘫发生的关系及治疗、预防办法.方法 回顾分析总结6年间21例胃癌根治术Roux-en-Y式吻合发生胃瘫综合征的患者资料.结果 21例胃瘫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均获得成功,2周内恢复1例,3周内恢复2例,4周内恢复6例,5周内恢复10例,另2例紧张情绪较重患者,1例于术后8周恢复,另1例于术后9周恢复.结论 根治清扫术后的淋巴渗出、小弯侧切线过高、胃肠吻合口位置及吻合方式与术后胃瘫的发生有关,积极全面的保守治疗可治愈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病人抑郁、焦虑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和靖远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上腹部手术后发生PGS的病人62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进行测查,将测得的数据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并回顾病例资料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PGS病人SDS、SAS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例PGS病人中发生抑郁49例,焦虑5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2个月、术后出现腹腔感染、术前存在流出道梗阻及发生并发症是PGS病人发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2个月、术后出现腹腔感染、术前流出道梗阻及发生并发症是PGS病人抑郁、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PGS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病程>2个月、术后腹腔感染、术前流出道梗阻以及发生并发症是其独立影响因素;建议在治疗PGS病人时采取心理干预,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