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丹皮酚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检测丹皮酚利用率、包合率2个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含量,优选出最佳包含工艺。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丹皮酚: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h,丹皮酚利用率为93.26%,包合率为75.26%。结论3批验证性试验表明丹皮酚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丹皮酚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检测丹皮酚利用率、包合率2个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含量,优选出最佳包含工艺。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丹皮酚: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1h,丹皮酚利用率为93.26%,包合率为75.26%。结论3批验证性试验表明丹皮酚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 β -环糊精包合丹皮酚的最佳工艺。方法 :正交实验法 ,考察丹皮酚利用率、包合物产率 2个指标。结果 :优选出包合工艺为 :丹皮酚 :β-环糊精 (1 :1 0 ) ,包合温度 4 0℃ ,包合时间 4h ,乙醇浓度为 1 5 % ,丹皮酚利用率为 83.81 %。结论 :此工艺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4.
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正根  平其能  邹红  仲艳 《中草药》2005,36(6):842-846
目的建立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β-环糊精包合丹皮酚的条件,在此条件下,采用3种不同的包合工艺制备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并对pH和HPMC对包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1份丹皮酚用6份量的乙醇溶解后,以每小时1/30V的速度加入45℃10份量β-环糊精的饱和溶液中,搅拌包合至包合物形成,包合率可达80%,包合物收率可达75%以上,不同pH、HPMC下,丹皮酚相溶解曲线呈AL型,不同的pH和HPMC条件下包合稳定常数差异较大。结论采用优化的饱和溶液法及工艺条件制备包合物,包合率与收率高、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pH2.5、0.5%HPMC条件可进一步增强药物与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包合丹皮酚,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β-环糊精与丹皮酚的主客分子投料比、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效应面法筛选包合物最佳处方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二次多项式方程的复相关系数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性较好,相关系数r=951;优选的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丹皮酚的主客分子投料比为8:1,包合温度为38℃,包合时间为42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二项式方程预测值偏差小于5%。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且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提高夜热清颗粒中丹皮酚稳定性的处方工艺.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将丹皮酚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并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处方工艺筛选.结果 筛选出丹皮酚最佳包合工艺是:丹皮酚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12,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1.0 h.结论 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夜热清颗粒中丹皮酚的稳定性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包合物的收得率、丹皮酚的包合率为指标优选β-CD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份丹皮酚,7份β-环糊精,用24份50%乙醇溶液作包合液,超声处理30 min。结论该工艺可用于丹皮酚的包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以喷雾干燥方式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β-CD与丹皮酚的用量比、β-CD与水的用量比、包合时间、喷雾干燥进出风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得率和丹皮酚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丹皮酚-β-CD的包合工艺.对包合物和物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β-环糊精包合丹皮酚的条件,在此条件下,采用3种不同的包合工艺制备丹皮酚环糊精包合物,并对pH和HPMC对包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1份丹皮酚用6份量的乙醇溶解后,以每小时1/30V的速度加入45℃10份量β-环糊精的饱和溶液中,搅拌包合至包合物形成,包合率可达80%,包合物收率可达75%以上;不同pH、HPMC下,丹皮酚相溶解曲线呈AL型,不同的pH和HPMC条件下包合稳定常数差异较大。结论采用优化的饱和溶液法及工艺条件制备包合物,包合率与收率高、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pH2.5、0.5%HPMC条件可进一步增强药物与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清热凉血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正翔  任荣  李彬  李培凡 《中草药》2003,34(11):996-999
目的 建立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方法。方法 对水溶性成分,以绿原酸和浸膏收率为指标;对醇溶性成分丹皮酚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用8倍量水,每次提取2次,共提取3次。最佳包合工艺为β-CD与丹皮酚配比为10:1,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5h。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丹皮酚包合物的热稳定性考察和形成常数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测定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形成常数,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制剂加工和贮存以及包合态丹皮酚的药代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热分析技术考察包合物的稳定性;以水做介质,用紫外光谱法测定β-环糊精共存时丹皮酚的溶解度,以溶解度相图法确定包合物的形成常数。结果:被β-环糊精包合后,丹皮酚失重温度大大提高,熔融相变温度提高220℃以上;丹皮酚的溶解度随介质中β-环糊精浓度增加而增加,与共存的β-环糊精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包合物的组成比为1/1,形成常数为K=27.42mL·mg-1。结论:丹皮酚与β环糊精分子间作用力较强,当1/1混合时,包合态丹皮酚的理论转化率达90.5%;包合态丹皮酚的热稳定性和水溶性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穿蛭膏药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穿蛭膏药材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利用率、丹皮酚包合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最优包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超声法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并对制成的包合物进行鉴别和稳定性考察.结果 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包合时间30 min;包合温度50℃;超声功率250 W.结论 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质鼍稳定,包合率及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豆蔻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含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道权  鲁茜  王杰 《中成药》2003,25(10):785-787
目的:研究豆蔻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考察挥发油利用率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豆蔻挥发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2h,挥发油利用率为79.7%。结论:此工艺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陈国宝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11-1012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郁金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正交实验法,考察挥发油包结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郁金挥发油:β-环糊精(1:1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2h,挥发油利用率86.5%。结论:此工艺适合大生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胶体磨法包合丹皮酚及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胶体磨法、气相色谱法,以丹皮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丹皮酚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单纯丹皮酚混合物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丹皮酚混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浓讨了丹皮紛-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显微、X-射线衧射、荧光观察等方法比较了包合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证明是包合而不是简单的混合,并比较了包合前后的德定性、溶解度及溶出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以包合物形式存在时德定性增强、溶解度增大、溶出速率提 髙.将丹皮酚制成包合物有利于提高本品在固体制剂中的穗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正交设计法研究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纯  高杰 《中成药》1996,18(11):1-3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包封液的乙醇浓度对丹皮酚包封纺的影响最为明显:固-液比例对其收得率有明显影响。另外,超声处理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其包封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1份丹皮酚,8份β-环糊精,用24份40%乙醇溶液作包封液,超声处理40min。  相似文献   

18.
蒙药苏格木勒冲剂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苏格木勒冲剂中挥发油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和产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出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为2小时。  相似文献   

19.
本草蒜素液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霄岳  常树春  毕研更 《中成药》2001,23(9):634-63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本草蒜素液的最佳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考察本草蒜素液的利用率、包合物含油率及包合物收得率3个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为:本草蒜素液;β-环糊精1:12,pH值为6,包合时间为5h。本草蒜素利用率为94.61%。结论:此工艺适合制备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β-环糊精超声法包合五味子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超声法包合工艺,正交实验法,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2个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是挥发油:β-环糊精为1:4,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40min。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包合率较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