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通过芪参复康胶囊与氟西汀治疗重症抑郁症患者疗效比较,观察芪参复康胶囊治疗抑郁症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02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芪参复康胶囊组)及对照组(氟西组),对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12周、24周评定17项HAMD,CGL,TESS量表及临床疗效评估,并作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6周末,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1%vs.50.2%;69.2%vs.72.3%,P<0.05);两组有效率、无效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12周末,两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24周末,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9%vs.51.9%,P<0.05);两组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6周末,治疗组[(16.1±3.2)分vs.(17.3±3.4)分,P<0.05]。12周末,两组HAMD减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24周末,治疗组HAMD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9.4±4.2)分vs.(18.0±5.4)分,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周末,两组SI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GI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指数(EI)显著大于对照组[(3.2±0.8)vs.(2.8±0.6),P<0.05]。结论:芪参复康胶囊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起效快,副作用小,长期治疗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对新鲜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新鲜骨折疗效及对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局部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76%,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39.0±7.1d,对照组平均52.0±6.9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消肿效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ALP,治疗组4周后48.2±17.3,对照组31.8±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成骨活跃,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骨折后的局部疼痛和肿胀时间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路波  沈璐  米烈汉 《陕西中医》2005,26(11):1166-1167
目的观察行气、散结、消瘿类中药配伍治疗散发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行气化瘿汤(柴胡、枳壳、白芍、青皮、浙贝母、全瓜蒌等)治疗40例,对照组26例采用海藻玉壶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0.0%,对照组显效率42.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甲状腺直径治疗组3.19±2.23cm,对照组4.81±2.43cm,两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行气化瘿汤治疗散发性甲状腺肿疗效优于海藻玉壶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T IA的疗效及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00例后循环T IA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和盐酸川芎嗪加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TCD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用药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的变化,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对照组为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 p)值和血小板聚集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脑血栓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散结合剂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将10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治疗组在常规放化疗基础上给予扶正散结合剂,观察其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液粘度、血小板聚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扶正散结合剂能降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肺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6.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应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4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入院后7d、14d用欧洲脑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25%高于对照组72.5%(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扩张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藏药红景天对正常家兔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COLL)诱导剂促进血小板凝聚,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藏药红景天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并与空白对照组及阿司匹林组比较。结果家兔连续10 d灌胃给药,藏药红景天明显降低AA、COL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P<0.05),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有降低趋势,以及有降低家兔全血粘度的作用(P<0.05)。结论藏药红景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脉灵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脉灵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脑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血小板聚集及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通脉灵大剂量组、小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5天,而后记录各组血栓形成的时间;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伊文思蓝浸出液的OD值;计算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聚集抑制率和5min解聚率;血液黏度仪测定血液黏度.结果:通脉灵可显著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P<0.05或P<0.01);明显降低脑缺血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1);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率(P<0.05或P<0.01);明显降低血液黏度(P<0.05)或P<0.01).结论:通脉灵对脑血栓形成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养阴镇静片治疗神经衰弱10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广林  国敏  吴崇胜 《陕西中医》2008,29(5):518-519
目的:观察养阴镇静类中药治疗神经衰弱(阴虚火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筛选14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治疗组服用养阴镇静片(当归、麦冬、五味子、首乌藤、地黄、茯苓、柏子仁等),对照组服用天玉补心丹,疗程14d,分别于7±1d、14±2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数据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在疾病综合疗效和睡眠质量综合疗效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疲劳程度综合疗效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提示:养阴镇静片治疗神经衰弱(阴虚火旺证)具有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内皮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指标、内皮功能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心功能、内皮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状态,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促进老年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治疗老年病人腹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302例,按入院顺序和原发病种类等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后茵陈小承气汤灌胃+常规治疗,n=151)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n=151),统计分析两组病人术后至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为70.6±7.1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2±17.0h(P<0.01),排便时间治疗组为87.4±6.8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1±26.1h(P<0.01),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提示:应用茵陈小承气汤能加速老年病人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并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重组水蛭素抗凝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重组水蛭素对凝血系统、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研究其药理作用.方法:测定大鼠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采用A-V循环模型进行血栓形成实验;采用Born氏比浊法测定家兔血小板聚集.结果:重组水蛭素可显著延长大鼠血浆的CT、APTT、TT及PT(P<0.001),明显降低Fib含量(P<0.05),对AT-Ⅲ的活性无明显影响;明显减少血栓重量(P<0.001);显著降低凝血酶诱导的家免血小板聚集率(P<0.001),对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有降低趋势.结论:重组水蛭素具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洪岩 《陕西中医》1998,19(8):347-347
采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小儿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46例显效34例,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为25±4.6d,仍优于对照组(T=8.57 P<0.01)。该方法有利肝病病情的改善和肝功能的恢复,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中药散结方对鼻咽癌放疗增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中药散结方对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提高作用.方法中药组在放疗开始持续服用以生南星为主药的中药散结方至放疗结束,对照组施行单纯放疗.结果放疗剂量为40Gy时,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全消率,中药组为74.07%(20/27),对照组48.15%(13/27),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鼻咽病灶全部消退时的剂量,中药组为43.25±8.17Gy,对照组为57.18±7.86Gy,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放疗结束时,鼻咽病灶全消率,中药组为92.59%(25/27),对照组为88.89%(24/27),两组比较,P>0.05,元统计学差异;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全消率,中药组为96.30%(26/27),对照组为85.19%(23/27),两组比较,P=0.17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化痰散结法能明显提高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王建劳 《陕西中医》2012,33(8):1022-1023
目的:探讨运用补肾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129例采用续断接骨汤(续断、补骨脂、骨碎补、黄芪、丹参、自然铜)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接骨七厘片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后在骨折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骨痂生长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上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的骨折疼痛消失时间为22.1±2.6d,肿胀消退时间为18.9±3.2d,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为14.5±1.8d,肿胀消退时间为11.2±1.4d;对照组的骨折骨痂评分情况为2.98±0.91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49.7±5.2d,治疗组的骨折骨痂评分情况为2.16±0.21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4.9±3.6d;以上情况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续断接骨汤可有效缓解四肢骨折后的疼痛肿胀症状时间,缩短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有效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对四肢骨折愈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左心衰大鼠血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心梗后左心衰动物模型,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血TNF、血小板聚集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血TNF水平明显升高(2.842±0.983;1.412±0.387,P<0.01),各治疗组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升高(67.06±3.95;46.33±3.56,P<0.05),各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结论:活血、益气方药通过减少TNF的分泌或拮抗TNF的途径而降低血浆TNF水平,这可能是益气、活血方药改善心衰血流动力学、干预心室重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生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益气活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采用益气活瘀法制成的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同时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性、血栓素B_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剂(PAI)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及心电图、血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气活瘀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05),对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型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活性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0.01);明显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心电图及血流变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由此说明益气活瘀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益肺汤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肺癌脑转移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永忠 《陕西中医》2010,31(12):1577-1578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解毒散结类中药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肺癌脑转移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益肺汤(太子参、白术、茯苓、夏枯草、蜈蚣、石上柏、赤芍、百合、鳖甲、麦冬、生牡蛎、远志等)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缓解率85.5%,60%,(P<0.01)生活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87.5%、56.7%(P<0.01),止痛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61±0.38)h、(0.96±1.44)h,(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化痰,解毒散结的功效;可抑制脑膜微血管通透性和减轻脑水肿,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起到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李逢春  佟晶洁  郝伟  马振 《陕西中医》2008,29(7):839-840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和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采用稳心颗粒(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加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1.25%,对照组的为56.7%,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左心房内径(35.02±1.55mm),明显小于对照组(36.56±1.42mm)(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20.
调经4步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建辉  李国臣  王秀霞 《陕西中医》2006,27(10):1183-1184
目的:观察调经4步法改善克罗米酚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治疗方法:将80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应用调经4步法加克罗米酚;对照组30例,口服克罗米酚。结果:3个疗程后疗效统计,治疗组排卵率84%,略高于对照组7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为0.85±0.15,比对照组0.66±0.17明显增厚(P<0.01),受孕率治疗组42%,对照组20%,差异显著(P<0.05),结论:调经4步法加克罗米酚可以改善克罗米酚对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受孕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