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诊医师负责制对业务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主诊医师负责制实施前后业务收入的比较,分析主诊医师负责制对医院经济效益和患者收容的影响,探讨完善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体系,促进医院良性发展,降低诊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医患和谐。方法资料来源于某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2006.01—2007.06为前期,2007.07—2008.12为后期。分别对包括门诊量、门诊人均费用、门诊收入、收容量、平均住院日、人均日住院费用、住院收入和业务总收入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是收容量、人均日住院费用及门诊人均费用增长所致。结论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有利于医院的发展,主要是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服务意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拟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路径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疗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获得最佳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配合医院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三项改革,在我院部分科室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的运作模式,现运行十二个月,通过分析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前后科室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投诉率、工作量、工作效率、综合效益等指标的变化表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实施对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指出在诊疗组设置模式、配套政策和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整复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爆裂性眼眶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诊疗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爆裂性眼眶骨折整复术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有效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不会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20-3321
目的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效果。方法将进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4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得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日数低于对照组(p<0.001),健康教育得分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原发性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手术患者住院过程中,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0月-2012年7月肝胆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工作,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候手术天数、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等作为评价指标,将CNP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组)和常规组(常规护理模式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NP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候手术天数、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诊疗费用,促进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康复、节约资源、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体现护理人员工作劳动价值,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活动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实用性。方法将40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制订的临床路径表格进行诊疗护理,对照组按常规的和一般医疗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病人在掌握子宫肌瘤及糖尿病知识和相关技能、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病人满意度等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明显提高。结论推广应用临床路径,加强了患者对所患疾病的了解,加深对疾病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护理,提高病人遵医行为,控制血糖,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提升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切除术医疗服务品质的效用。方法将实施临床路径的子宫平滑肌瘤手术患者138例设为路径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的1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等。结果路径组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缩短;用药规范性增强,住院费用结构发生改变,药品费用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提升了医疗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9.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和地区肿瘤单病种的费用控制管理提供参考数据信息.方法 利用某院2004-2009年住院首页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病例的数据,分析住院费用的构成,对影响人均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手术病例人均住院费用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平均住院日、出院年份、伴有其他非肿瘤疾病、院内感染及并发症等.1 537例病例人均住院费用的中位数为40 162元,男性人数比女性人数多,男性病例人均住院费用比女性高.年龄分布高峰在50~64岁,人均住院费用随着病例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在65~74岁到达最高.平均住院天数为25.4天,30%病例住院天数大于25天,人均住院费用随着病例住院天数的增加而上升.发生院内感染和手术后并发症的病例人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没有发生的病例费用,伴有其他疾病的人均住院费用比没有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例多.结论 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可采用规范合理用药,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院内感染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措施来达到控制单病种费用及最大效率利用卫生资源的医疗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对医疗费用结算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10月未实施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的小儿外科腹股疝手术病例、眼科翼状胬肉切除术病例、产科剖宫产病例,归到传统组;选择我院2011年9月~10月实施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的小儿外科腹股疝手术病例、眼科翼状胬肉切除术病例、产科剖宫产病例,归到临床路径组;以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路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施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可明显降低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医院在医保管理工作中,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创新型医保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随机抽选的2018年7-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0例住院类别为居民医疗保险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均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创新型医保管理。随机抽选同期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另外80例住院类别为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创新型医保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医保管理模式下的服务满意度以及住院费用支出和个人费用负担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服务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要高,观察组中各相同科室相同病种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及个人次均费用负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中,通过采取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的创新型医保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了患者住院费用的支出,遏制了不合理费用的增长,降低了患者个人的费用负担;明显改进了对患者的医保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临床路径作为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控制医疗成本、提升医疗质量的管理工具,在医院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医院实际医疗情况及临床路径标准的住院流程,结合医院信息系统,探索设计医护人员可接受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并探讨在当前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系统实施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计划性手术模式对围手术期管理医疗服务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消化外科单一医疗组实施计划性手术模式前后的数据,对比医疗资源指标、医疗服务能力指标、医疗服务效率指标、患者满意度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可用床位资源保持不变,人力资源降低33.3%,但年收治量增长26.4%。组间年手术占比、日间手术占比、高等级手术占比及患者满意度没有差异(P>0.05)。观察组单位资源收治量较对照组增长89.7%,单位资源手术量增长90.2%,平均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2)。结论“当日住院,当日手术”的计划性手术模式能够提高医疗团队的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有助于促进日间手术发展,对改善国内当前“住院难、手术难”现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管理对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95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7个病种病例作为路径组,将2009年入院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7个病种128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7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住院日缩短,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天数和内科抗生素费用比显著降低,其中6个病种的药占比降低,平均住院费用有下降趋势,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临床路径管理能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规范抗生素使用,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30例和非路径组30例,路径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路径实施诊疗、护理工作,非路径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诊疗,比较2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平均检验费、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路径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平均检验费明显低于非路径组(P<0.01),对医疗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非路径组(P<0.01)。结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有利于病人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了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救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惠娟  沈汝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42-4145
目的:调查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限价救助标准及效果评价,探索流动人口贫困孕产妇分娩救助方法。为政府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三所试点医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分娩资料,选择接受基本服务项目并且住院阴道分娩费用≤1000元的275例产妇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孕期检查正常、阴道分娩费用>1000元的312例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分娩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分娩数2004年比2003年平均增加80.3%。研究组总费用平均为909.15元,对照组平均为2102.56元。研究组主要费用花在必须利用的医疗服务上。对照组费用增加主要是药费、床位费、治疗费。由于实施本研究规定的正常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及收费,三家医院产科及相关科室收入减少。结论:本项目实施的分娩服务项目及费用对贫困流动人口是可行的,对她们的经济负担影响不大,是可接受的。但救助对试点医院存在显著影响,而且医疗风险增加。所以要实现现行救助方式的可持续性,政府应予以医院补贴及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2013—2016年兰州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住院费用,运用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度等方法进行分析,探索各个影响因素的内在联系,为减轻糖尿病患者经济负担、制定相关改革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可靠依据。方法使用通径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得出影响DR患者住院费用的最大影响因素与住院总费用各个部分影响总费用的程度。结果对住院费用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住院天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职业,影响总效应分别为0.328、0.266和-0.185,住院总费用的增长与服务费、药费和治疗费密切相关。结论医院应尽量减少轻度患者住院日,社区及时对重度患者进行转诊治疗,政府应加快医疗付款方式改革,患者做好预防工作,降低DR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计划性剖宫产实施临床路径前后住院费用变化。方法选择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7—9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病例35例和4—6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病例48例,分析住院费用有关指标。结果路径组住院天数缩短1.4天,住院费用减少了2148.29元,药占比由36%降为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费、化验费、麻醉费、护理费、其他费等5项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计划性剖宫产术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但是,住院费用依旧很高,住院费用结构差异提示临床路径有待优化,要重视医疗质量价值观和实施临床路径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叶小巾  赵杨 《中国校医》2020,34(6):447-449
目的 分析北京医改对某三甲医院生育保险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7日医改实施前出院病案5 692例住院患者相关信息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8日—2017年12月31日医改实施后出院病案3 870例住院患者相关信息作为观察组,收集北京医改实施前后涉及的住院费用,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育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18,P<0.05);且观察组一般治疗费用、监护及辅助呼吸设备费、输氧费、超声费、一般检查费、接生费、中医治疗费、西药费、中成药费、检查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治疗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药费3类、其他费用等12类费用较对照组低,诊查费、床位费、护理费、病理费、化验费、临床物理治疗费、手术费、抗菌药费、手术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等9类费用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育基金支付费用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某三甲医院医改实施后可有效减少生育保险住院费用,控制医用耗材费用,进一步加强医改政策的实施,可有效促进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改进产科服务模式,提高产时保健服务质量,我们于1999-2000年在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和深圳市妇儿医院进行了产时保健新模式--责任制助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同期对照和历史对照研究的方法,将产妇分为责任制助产组和传统助产组。比较两组同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异常产程情况,产科并发症,阴道手术产、产伤发生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工作时间效率,产妇满意度,结果:以上指标责任制组成优于传统组,结论:责任制助产既可以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医院定量管理,是一种可行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