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室安卡因(Tocainide,W36095)是一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自1973年以来,有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陆续报道。此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但可供口服,长期应用安全有效,是一种有前途的防治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我院内科自1980年4月至1981年8月,用山西省大同市制药厂试制的室安卡因治疗各种心律失常132例,其中除去室上性心律失常及静脉给药者外,其余113例室性期前收缩(以  相似文献   

2.
索他洛尔是一种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兼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 ,能有效地抑制多种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 ,其药代动力学具有生物利用度高 ,半衰期长等优点 ,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普罗帕酮为对照研究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1)病例选择标准 频发室性早搏 (Holter记录室性早搏≥ 30次 h或 2 0 0 0次 2 4h)及 或短阵、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2 )年龄 38~ 6 5岁 ,性别不限。1.1.2 剔除标准 有低血压 (收缩压 <13.3kPa) ,窦性心动过缓 (<6 0次 min) ,充血性心衰 ,严重传…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常因后者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而加重心衰、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纠正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电解质酸碱紊乱的同时,应用抗心率失常药快速中止心律失常,对于控制心力衰竭症状、减少猝死有积极作用,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伴持续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36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胺碘呋酮是苯呋酮衍生物,对控制和预防室上性及室性异位心律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少,作用时间长,对心肌无明显抑制作用,为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但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报道,在用药  相似文献   

5.
刘勇  李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7):278-278
心得安又叫普萘洛尔(Propranolol),是临床上最常用的β受体阻滞药,主要用于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我们在做心得安试验中,发现患者本无心律失常而服药后反而发生交界性早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动态心电图监测89例冠心病和59例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律失常总检出率冠心病与高血压均较高,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冠心病明显多于高血压病(P<0.01);频发室性早博冠心病高于高血压病(P<0.05);频发室上性早博和伴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冠心病较高血压明显增多(P<0.01).结果表明,频发、多源、联律性室性与室上性早博;伴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的出现有助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是一种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适用于室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早搏。安搏律定是近年抗心律失常新药 ,作用持久 ,半衰期为 2 4h ,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以上两种药物单用副作用均较大 ,但小剂量联合应用可能提高药效 ,国内报道胺碘酮与小剂量安搏律定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少见。 1994 - 10~ 1998- 0 8对 18例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 ,联合应用胺碘酮和小剂量安搏律定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 18例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Iown分级Ⅲ级以上 ,经 2~ 3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8.
心律平是一种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我院自1984年9月至87年2月底止,应用国产(广州兴明制药厂)心律平片剂治疗各类心律失常148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急诊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可分为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两类。室上性者包括房性及交界性期前收缩、阵发性至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  相似文献   

10.
心律平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室上性、室性过早搏动,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疗效较佳,对阵发性房颤也有一定效果。观察表明,心律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10%~34.8%。下面将其做一简述。 心血管系统心律平不仅可治疗心律失常,还可导致心律失常。国外  相似文献   

11.
报道动态心电图监测95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和64例高血压病非左室肥厚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左室肥厚组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定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早搏和非定性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不仅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也有很高的室上性早搏发生率和发生非室性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对此高危患者要早期发现、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2.
普罗帕酮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室性或室上性早博、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及其伴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过量后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尽快的心肺复苏对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创 《右江医学》2005,33(1):52-52
胺碘酮具有独特而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尤可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等优点,逐渐被许多临床医生所采用。我科近2年来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发病率约两倍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严重的室上速可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立即终止其发作是治疗的主要目的。我们对47例室上速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效果较好,体会颇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及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年龄分布。方法 用24h 动态心电图对643 例快速心律失常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46 .9 % ) 。60 岁以上与< 60 岁之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5) 。室上性心律失常伴有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显著多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P < 0 .05) 。室性早搏24h 1 万次以上患者显著多于房性早搏1 万次以上患者( P < 0 .05) 。结论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为室上性心律失常,60 岁以上患者发生率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年龄无直接关系,交界性心律失常极少发生。  相似文献   

16.
达舒平(双异丙吡胺)为化学合成抗心律失常药,其电生理特征与奎尼丁相似,经临床应用对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均有良好疗效,现将笔者经历的有较详细记录的76例总结分析报道于下,请同道指正。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本组7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4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我院近10年来冠心病监护病房住院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合并的心律失常。结果提示,心律失常仍然是AMI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却明显减少,而窦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相应增多。前壁心肌梗塞最易合并窦性心动过速,下壁心肌梗塞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不仅室上性心律失常与泵衰竭有关,室性心律失常同样也与泵衰竭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是较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中令人鼓舞的一种,我院于1977年曾应用阿根廷(Roemmers)实验室生产的此药Atlansil治疗6例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的疗效,1979年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仿制此药成功,我院临床应用于21例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此药的临床应用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全组病例于服用乙胺碘呋酮前多经服用多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未取得满意疗效,口服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所仿制的乙胺碘呋酮(简称广制组)者21例,口服Atlansil组6例,合计27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12~66岁,平均42.8岁。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43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9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24h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加以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43例,发生率为48.3%。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为最多,占32.6%,其次为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等也常出现,而且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低氧血症、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治疗上对其病因及诱因的治疗比抗心律失常更重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不是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道了用乙胺碘呋酮治疗2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本组病例包括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速各3例、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阵发心房颤动5例、持续心房颤动或搏动3例、病窦(快慢综合征)2例及预激症候群1例。他们均曾用多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未获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