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结核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对不起5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随诊。结果5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手术,尽快康复。方法通过术前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以及术后监测、体位安置、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高热护理干预、预防感染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结果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单纯后路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手术方式。本组27例患者,术前术后经过护士有效的护理干预,生命体征均平稳,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无护理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疾病的痛苦情况,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防止结核进一步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根治术后的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540-542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内固定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本科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结核、胸腰椎结核及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正确执行标准护理计划的护理并抗结核治疗及功能锻炼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8个月后91.3%的植骨融合。患者康复治愈率78.3%。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应用植骨融合是安全、有效的,制定标准护理计划是手术成功及康复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437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影响胸腰椎结核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精心的术前护理是患者应对心理应激,主动配合手术的关键;术中监护和积极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监护和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8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随诊。结果5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1.5年,均无复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制订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 将64例胸腰椎结核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临床护理途径表,观察组按临床护理途径表来实施诊疗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完成治疗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胸腰椎结核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陈岚 《中外健康文摘》2012,(49):346-347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后的护理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科腰椎结核行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记录比较两组的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痊愈时间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肺部感染、尿潴留、术后再出血等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缩短患者的术后痊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清除病灶与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术后康复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尽早痊愈出院的重要保证.本文就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216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术前术后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2例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以及疼痛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护理方法提出改进建议。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采取了全身营养支持疗法,同时结合相应的药物治疗,择期行结核病灶清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则在药物治疗以及全身营养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得到痊愈出院。结论对腰椎结核异体骨植入术患者进行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预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申霞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8):139-140
目的:制定一系列单病种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对64例患者的护理观察,总结经验。结果:该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并减少或预防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术前用药护理和术后的功能锻炼是腰椎结核病人康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延续护理对腰椎结核患者术后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60例腰椎结核患者,随机划分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延续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不良情绪状态评分、健康量表评分大小。结果护理前后,两组的术后焦虑不良情绪状态评分大小明显下降,各自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护理组的术后焦虑不良情绪状态评分为(33.32±4.10)分,和对照组指标大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延续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消除负面情绪影响,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得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罗露明  陈华 《大家健康》2016,(11):237-238
目的:总结有关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常规准备等;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结果:8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腰椎结核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结论:8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腰椎结核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是手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胸腰椎结核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16例儿童胸腰椎结核患者充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切口渗液的观察.卧石膏床的护理,及时予以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16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赵耘  刘立岷  郑万平 《重庆医学》2015,(26):3658-3660
目的:探讨前路经病椎短节段有限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2012年103例脊柱结核患者经前路(第12胸椎以上经胸,第1腰椎以下经腹膜后)结核病灶清除和椎管减压术,椎间结构植骨,残余患椎短节段内固定。结果结核患者接受手术后,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影像学结果显示病灶平均后凸角明显下降(P <0.05)。术后随访发现,半年后植骨已融合,局部的后凸平均角度为13°,与术后相比无明显改变。此外,1年后患者内固定位置并无松动断裂,植骨无位移脱落,四肢活动正常,局部无叩、压痛。结论前路经病椎短节段有限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脊柱结核占全身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椎体结核占大多数,椎体以松质骨为主,它的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结核杆菌容易停留在椎体部位,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量最大,腰椎结核发生率也最高。腰椎结核术后并发窦道,在抗痨、抗炎调节免疫治疗的基础上,成败的关键是抗痨:联合、全程、规则、足量。我们针对患者病情及心理特征给予整体护理,以保证患者完成标准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方法 对28例腰椎结核病人术前、术后的基础护理、用药护理、术后护理以及疼痛护理进行全面阐述,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方法. 结果 在28例病人中,通过积极全身营养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择期采用结核病灶彻底清除+自体骨植骨术;术后继续全身支持及抗痨药物治疗,加上精心护理,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腰椎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平均18个月(12-26个月)的随访,45例患者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矫正角度19°,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凸成角矫正畸形术后患者能早期离床活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郑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540-542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脊柱结核外科手术内固定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本科接受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颈椎结核、胸腰椎结核及腰椎结核患者均行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和随访期间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及治愈率。结果正确执行标准护理计划的护理并抗结核治疗及功能锻炼的23例脊柱结核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8个月后91.3%的植骨融合,患者康复治愈率78.3%。结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内固定应用植骨融合是安全、有效的,制定标准护理计划是手术成功及康复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付秀江 《当代医学》2011,17(10):78-79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并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腰椎结核并合并腰椎滑脱的40例患者,予以经后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术,观察术后结核恢复情况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10min。平均出血量800ml。术后患者症状及后凸畸形等均明显改善,ASIA评分和Cobb角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前Cobb角为(30.8°±8.7°),术后为(12.3°±4.3°),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平均5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后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全面,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术后即刻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腰椎结核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腹胀便秘影响的研究。方法将我科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住院的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8例患者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次序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健康状况给予饮食指导、药物服用方法及心理护理等;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责任护士在常规护理及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等延续性护理。结果胸腰椎结核术后腹胀便秘患者相关性实验表明进食纤维素类食物量、年龄、止痛镇静剂使用与否等因素与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腹胀便秘呈正数关系,床上运动量、饮水量、蔬菜水果进食量、医疗付费方式与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腹胀便秘呈负数关系。实验组24例腹胀例数为4例,其中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0例、1例、3例;对照组24例腹胀例数11例,其中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2例、6例、3例,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例便秘例数6例,对照组24例便秘例数12例,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便秘积分值为4.8±2.6分,对照组便秘积分值为(5.4±2.7)分,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胀便秘是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进食纤维素类食物量、年龄、镇静止痛药使用与否是影响该类患者腹胀便秘的主要因素。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