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重建胰腺残端的手术指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同济医院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期间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并行胰胃吻合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52.1±78.3) min, 术中平均输血量(911.3±601.4) ml;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2±12.1) d; 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1.1%),其中胰瘘1例(2.6%),胃排空障碍2例(5.3%),切口感染2例(5.3%),腹腔积液1例(2.6%),肺部感染2例(5.3%),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住院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胰胃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及有效的胰腺残端重建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胰胃吻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Kissing式胰肠吻合[1]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观察及对策。方法对8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Kissing式胰肠吻合术并发症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胰瘘3例,消化道出血1例,乳糜瘘2例,肠梗阻4例,胃排空延迟3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Kissing式胰肠吻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方法预防胰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8年9月至2010年6月捆绑式胰肠吻合103例手术体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50~260 min,术中出血200~800 mL,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8.8%(40/103),其中胃排空障碍4例,肺部感染7例,低蛋白血症、腹水22例,胰漏2例,胆瘘2例,胃肠吻合口漏1例,ARDS 1例,死亡1例.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胰漏发生,术后并发伤口感染3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1例,胃肠出血1例,腹腔脓肿1例,胆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8/64)。结论胰管内支撑引流、精细的胰肠吻合和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预防Whipple术后胰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严重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1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25例,保留幽门和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1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8例。全组患者均放置胰管支撑引流,103例肝总管放置T管引流。结果术后胰瘘2例(1.52%),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0.76%),吻合口出血3例(2.27%),胆瘘2例(1.52%)。其他切口感染6例,胃排空延迟2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6%。结论胰管内支架安放和肝总管T管引流是预防PD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及时有效的处理出血、胰瘘、胆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8~ 1998年间连续施行的 6 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总结其经验与教训。结果 本组 6 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 18例 (30 % ) ,其中胰瘘 8例。住院期死亡 2例(3 3% )。采用单层吻合技术进行胰肠、胆肠重建的 14例无 1例术后并发胰瘘及胆瘘 ,亦无手术死亡。结论 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外科手术操作的精细及积极的围术期处理。单层吻合技术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胆肠重建是降低术后胰瘘、胆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统计近2年半内我院施行的1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诊治的注意事项。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明显高于其它并发症;术前化疗、术后并发胰瘘或肺部感染的患者更易发生腹腔内感染(P<0.01);与手术方式、病灶性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前一般状况等关系不密切。结论:术前接受化疗、术后并发胰瘘或肺部感染与腹腔内感染发生密切相关,严格掌握术前化疗指征,积极防治术后胰瘘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有助于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胰吻合术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的肠胰吻合的合理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施行的10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3.5~4.5h.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胰瘘发生;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第8天发生胆瘘经引流自愈;切口裂开2例,经行切口减张缝合后愈合;2例术后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方式能够较好的预防胰瘘,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比较,探讨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方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40例,其中行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的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套入式胰肠吻合的1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胰瘘、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胰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2/1 2,P<0.05),2组在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套入式胰肠吻合重建方式,空肠浆肌鞘套入双捆绑胰肠吻合方式简化了胰肠吻合过程,固定更牢靠,操作更简单,有双重保险的效果,预防术后胰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的胰头癌、十二脂肠乳状癌等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各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术中、术后处理措施。
结果:共2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4.5%。其中胰瘘并腹腔感染9例,胆瘘并腹腔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7例,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胃排空障碍1例;死亡4例,病死率4.3%。其中3例死于胰瘘并腹腔严重感染,1例死于人造血管置换术后血栓形成。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仍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正确评估患者病期的手术耐受力,规范术中操作,积极处理并发症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方法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手术82例,采用胰胃双层吻合法,胰管内放置支撑引流管.结果: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占17.1%),死亡3例(占3.7%),无胰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双层吻合,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易并发感染并成为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何预防手术后胰瘘成为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根本措施在于肿瘤切除后胰空肠吻合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技术的改进[1] 。我院在 1982~ 1998年间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6 2例 ,其中 6 3例采用四点法胰管空肠粘膜吻合法行胰肠重建 ,未发生胰瘘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临床资料 :我们在 1982~ 1998年期间共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6 2例。自 1990年开始陆续采用四点法胰管空肠粘膜吻合法行胰肠重建 6 3例 ,占 38 9% ,其中男性 40例 ,女性 2 3例 ,男女之比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解放军第401医院肝胆外科自2004年4月至2010年6月期间所行的37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37),其中胃排空障碍1例,胰瘘3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无胆瘘、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漏、消化道应激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37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54个月,平均31.4个月。1年生存率为75.7%(28/37),2年生存率为56.3%(18/32),3年生存率为34.6%(9/26)。结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影响胰头癌、壶腹周围癌根治的彻底性,手术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ʮ��ָ���г���101������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将单层吻合技术应用于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33例施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余病例均行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采用传统的双层吻合。结果 101例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27例,其中胰瘘13例(12.9%),住院期间死亡4例(3.8%)。应用单层褥式交锁缝合进行胰肠重建的15例术后经过均良好。无一例并发胰瘘,亦无手术死亡。结论 单层吻合技术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肠重建以及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若干技术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最佳治疗方法。长期以来,术后胰肠吻合口胰瘘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亦是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防止胰瘘的发生。作对Whipple手术中消化道重建进行了改进。称之为胰腺残端闭锁Child套入式吻合加空肠减压术。,现已在6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实施,其术后胰瘘发生率由原来的14.3%降至3.2%,无1例因胰瘘并发症死亡,本重点详细介绍了手术步骤和方式。并就术式理论依据、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术式操作简便,安全而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将基于"洪氏胰肠吻合一针法"理念的改良胰胃吻合应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例采用改良胰胃吻合手术的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21例, 中位年龄54岁, 年龄范围18~70岁。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9例, 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1例,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 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腹腔镜手术胰胃吻合时间(15.4±1.0)min, 开腹手术胰胃吻合时间(9.1±0.5)min。4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级胰瘘2例(4.55%)、胃排空障碍7例(15.91%), 无B、C级胰瘘、胆瘘、胃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将改良胰胃吻合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安全可靠, 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防范Whipple术后胰瘘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2例的临床资料,实施胰空肠端端套入吻合术28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4例,全组病人均放置胰管支撑引流,外引流18例,内支架管引流24例,结果 全组无胰瘘发生,术后并发伤口感染2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1例,胃肠出血1例,腹腔脓肿1例,胆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内支撑引流的病人术后恢复明显快于完全外引流的病人。结论 胰管内支撑引流,精细的胰肠吻合和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预防Whipple术后胰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运用胰肠吻合与双荷包胰胃吻合的近期疗效,探讨胰肠吻合和双荷包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合理性选择.方法 回顾性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3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胰肠吻合12例,双荷包胰胃吻合26例.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双荷包胰胃吻合组胰瘘发生率(0%)、手术时间[(327.50±32.56) min]、术后住院天数[(10.31±2.44) d]显著少于胰肠吻合组[分别为3/12、(425.83±33.77) min和(14.33±4.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漏、术后腹腔出血、胃排空延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术中出血量虽然亦低于胰肠吻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荷包胰胃吻合是较胰肠吻合相对安全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前者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在近期疗效上对预防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具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 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术中置空肠造瘘管术后常规EN方法,观察EN实施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22例病人中,21例痊愈,1例死亡。痊愈患者中,未出现胰瘘和胃肠吻合口瘘,肠道功能均在 3~5d内恢复,并逐步恢复经口进食。术后出现胆瘘1例,经有效的引流后痊愈;肺部感染2例,经抗感染后治愈;1例死亡患者因胰瘘并腹腔感染致腹腔内反复出血而衰竭死亡。结论 采用空肠造瘘管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EN支持治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Kissing式胰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9月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应用kissing式胰肠吻合法完成消化道重建的2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B级胰瘘17例(6.37%),C级胰瘘6例(2.25%);术后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