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莫献凌  谢立  何芳  卓睿  陆红 《广西医学》2015,37(3):338-34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肝硬化患者右心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 方法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56例肝硬化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组的(1)右心腔结构指标:右房上下径、右房横径、右室基底部左右径、右室游离壁厚度( RVFWT)、右室舒张末面积;(2)右心舒张功能指标:右室外侧和内侧壁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波峰值( Em)/组织多普勒舒张晚期波峰值(Am)、舒张期血流E峰/A峰比值(E/A)、三尖瓣舒张早期流速 E 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组织运动速度 Em之比(E/Em);(3)右心收缩功能指标:三尖瓣内侧壁瓣环Sm、三尖瓣内侧壁瓣环Em、三尖瓣内侧壁瓣环Am、三尖瓣外侧壁瓣环Sm、三尖瓣外侧壁瓣环Em、三尖瓣外侧壁瓣环Am、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心肌机能指数(RIMP).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右房上下径明显增大(P<0.05)、RVFWT增厚(P<0.05);右心室外侧壁Em/Am、右心室内侧壁Em/Am、E/A减小(P<0.05);E/Em比值稍增加,但两组E/Em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内外侧壁瓣环Em、FAC、RIMP更低(P<0.05). 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价肝硬化患者右心形态和右心功能变化,测量方法简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PAH患者左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进一步观察PAH患者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PAH患者(PAH组)及门诊健康体检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心室及右心室相关指标。结果:PAH组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CA)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in)、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m)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左心室输出量(C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H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左右心功能能进行有效评价,患者心功能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右心舒张及收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王刚  冯天元  张凤艳 《浙江医学》2018,40(19):2142-2144,2154
目的分析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程度与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FTR患者共142例,根据有无心房颤动及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分为慢性心房颤动组(4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组(30例)及窦性心律组(70例)。比较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和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上的区别;评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RA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三尖瓣瓣环直径及瓣叶闭合高度等。结果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心房颤动组年龄较大(均P<0.05),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和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心房颤动组的RVDd、RADd、三尖瓣环直径及闭合高度均升高(均P<0.05),LVDd及LVEF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尖瓣瓣环径扩大、右室功能降低均是FTR的重要影响因素,心房颤动周期长短对中重度FTR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右心室壁局部心肌运动参数与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35例(血液透析组)和体检的正常成人41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右心室前、下、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心肌的收缩期组织速度和位移,以及舒张早、晚期组织速度。比较两组受检者右心室壁局部心肌运动参数与左心室功能指标,并分析血液透析组患者右心室壁心肌运动参数与左心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组患者大部分右心室壁心肌运动参数与左心室功能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侧壁基底段收缩期组织速度与左心室心输出量相关性较强(r=0.31,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28X+4.76;下壁中段收缩期组织位移与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相关性较强(r=0.25,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37X+10.02。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与舒张功能对右心室壁局部心肌运动有一定影响,同时右心室壁局部心肌运动可反映左心室整体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TAPSE)及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D)在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室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入选 67例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房颤组,另选取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M型超声测量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MAD、TAPSE值;采用二维超声测量患者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PCA);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右心室E值;采用QTVI测量左、右心室Vs、Ve值。分析房颤组患者左、右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患者的左、右心室LVEDD、LVES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心室Vs、Ve、MAD和TAPSE值明显降低,E值及E/ Ve明显升高(P<0.05)。 结论: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右心室功能下降,在传统的心功能指标未能发现异常时,QTVI联合TAPSE和MAD能够早期和快速地反映房颤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美托洛尔对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16例应用美托洛尔治疗,16例未用美托洛尔,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MVR-SV)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MVR-Dev),并两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左室腔径及心功能指标变化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的心功能,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观察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50例。根据心衰用药情况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3)。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参数[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fractional area change,FAC)、三尖瓣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myocardial velocity of tricuspid valve annulus,S’)]、右心室–肺动脉耦联参数[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比值(TAPSE/PASP,T/P)]、左心重构指标[左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TAPSE、S’、FAC、PASP、T/P比值、LAD、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TAPSE、S’、T/P比值、LV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ASP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LVEDD、LVESD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FAC、LA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APSE、S’、FAC、PASP、T/P比值、LAD、LVEDD、LVESD、LVEF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缬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能改善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重构,亦可有效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并对右心室–肺动脉耦联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多种超声技术综合评价血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患者右心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并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组(T2DM组)43例,糖尿病前期组(也称糖调节受损,IGR组)38例,同时选取5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对入选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TDI)超声检查,主要检测右心室大小、右心室前壁厚度、三尖瓣口多普勒血流频谱及三尖瓣环右心室侧壁组织多普勒频谱参数,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NC组比较,T2DM组和IGR组三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增高、E/A降低(P<0.05),三尖瓣环右心室侧壁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增高(P<0.05)、Em/Am降低且<1(P<0.01),右心室快速充盈减速时间(DT)延长(P<0.05),右心室心肌作功指数(MPI)增大(P<0.01)。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均降低,组织多普勒成像在判断右心室舒张功能方面较多普勒血流有更好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QTVI及RT-3D超声心动图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诗彬  龚渭冰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6):751-752,754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tissuevelocityimaging,QTVI)及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和25例正常人,运用QTVI技术,测量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的峰值速度(Am),计算Em/Am值,运用实时三平面技术测量左、右室容积,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IJVEF)、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各组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Em及ErrdAm较对照纽均减低(P〈0.05或P〈O.01),向心性肥厚纽的Em及EngAm值最低;离心性肥厚纽LVEDV、LVESV、RVEDV、RVESV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LVEF、RVEF显著减低(P〈0.01)。结论QTVI技术能早期敏感地发现高血压所致的右室舒张功能障碍,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技术可快速简便地获得心脏的容积模型,定量测量右心容积并评价右心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曹怡  曾萍  王燕  杨慧  李滨滨  吴红宁 《现代医学》2014,(9):1011-1014
目的: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Tei指数、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照组30例,矽肺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行2DE右心常规超声指标测量;脉冲组织多普勒(PWTDI)模式下测算右室Tei指数;QTVI获取三尖瓣前叶及隔叶瓣环的心肌运动速度曲线,记录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计算VE/V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组右心大小及肺动脉压无明显变化,右室Tei指数明显增大(P〈0.01);心肌VA增加、VE降低,VE/VA值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右室Tei指数及QTVI测量的右心室局部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可以早期、敏感、准确地反映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矽肺患者右室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超声心动技术检测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并与三尖瓣血流频谱对比研究,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方法依据Ganau分类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Ⅰ组为正常左室构型组(37例),Ⅱ组为向心性重构组(29例),Ⅲ组为向心性肥厚组(29例),Ⅳ组为离心性肥大组(25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QTVI技术测量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舒张早期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计算Em/Am值。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E峰,舒张晚期血流频谱A峰,计算E/A值,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各组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Em及Em/Am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在高血压各组中,Ⅲ组Em及Em/Am值最低,其次为Ⅳ组、Ⅱ组和Ⅰ组呈递减趋势;原发性高血压Ⅲ、Ⅳ组A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Ⅰ组E/A值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Ⅱ、Ⅲ、Ⅳ组三尖瓣口血流频谱E/A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结论QTVI技术比三尖瓣口血流频谱更早、更敏感地发现高血压所致的右心室舒张功能障碍,随着左心室构型的不同,QTVI能准确评估右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早期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运用QTVI对30例正常人及30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室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进行分析,获得左心室心肌二尖瓣环处的收缩期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的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的运动速度(Va),并计算Ve/Va。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结果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LVEF等均在正常范围(P〉0.05);糖尿病组左心室壁Vs、Ve、Ve/Va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TVI技术可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左心室心肌运动异常,表现为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定量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方法选取肺动脉高压患者31例(PH组)及正常对照组33例,计算两组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应变率成像技术获得右心室各个节段舒张期纵向应变率及运动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组三尖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之比(E/A)、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右心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各段舒张早期应变率(SRe)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舒张早期应变率(SRe)与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三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右室游离壁厚度、肺动脉收缩压相关性较好。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右心室等容收缩期心肌加速度(IVA)与三尖瓣反流法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该参数能否作为预测肺动脉高压(PAH)程度的指标。 方法 选取三尖瓣反流法确诊的PAH患者45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PAH患者17例,中重度PAH患者28例,另选3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量3组的超声常用参数,右室壁舒张末期厚度(RVW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三尖瓣反流峰流速(V)、三尖瓣环收缩期峰速度(IVV)和等容收缩期时间(AT),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RVFCA)、PASP 和IVA,比较分析3组检查结果。并将RVEDD、RVFCA和IVA与PASP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轻度和中重度PAH组患者的RVWd、RVEDD、RVESA、RVEDA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或P<0.01),LVEDD及IVA有所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轻度PAH组和中重度PAH组间RVFC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AH组患者总体的IVA与PASP具有显著相关性(r=-0.701,P<0.01);组内分析IVA仅在中重度PAH组才与PASP有显著相关性(r=-0.646,P<0.01)。 结论 IVA是评估肺动脉压力的一项可靠指标,为临床早期准确地定量分析PAH并指导诊治提供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德霞  丁连芹  巨兰  于丹  陈旭  孙宇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98-99,101,161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跟踪技术评价下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右冠轻微病变(右冠狭窄〈70%)患者(A组)20例,下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B组)20例,对照组(NC组)为体检健康者30例。应用STI测得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室间隔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及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右心室纵向缩短率。右室射血分数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结果与NC组比较,A、B组T1、T2、Tm、Tm%、RVEF均明显减低(P〈0.05);B组较A组T1、T2、Tm、Tm%、RVEF亦明显减低(P〈0.05);各三尖瓣环位移参数与RVEF均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STI可以评价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2月—11月期间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进行麻醉,瑞马唑仑组采用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比较2组给药前以及给药后1,5,10,15,20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 O2)水平,并比较2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以及离室时间、Ramsay镇静评分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RR及Sp O2波动范围均较小(P>0.05);而2组HR及MAP波动范围较大,瑞马唑仑组给药10,15 min时HR均高于丙泊酚组,给药1,5,10,15,20 min时MAP均高于丙泊酚组(P<0.05);瑞马唑仑组麻醉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瑞马唑仑组给药10,20 min时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丙泊酚组(P<0.05);瑞马唑仑组低血压、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丙泊酚组(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探查高血压患者左、右心功能,探讨高血压病致右心功能改变因素。方法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查173例高血压患者,分为组1有左心室肥厚和组2无左心室肥厚组。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径(LVDS)、左房径(LA)、右室横径(RVD),肺动脉内径(PA)、左室射血分数(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右室前壁厚度(RVAWT)。三尖瓣反流法估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室舒张功能改变分为顺应性异常和松弛性异常。结果组Ⅱ与组Ⅰ比较IVST、LVHWT、EF、LA、PASP、RVAWT两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LVDD、RVD两组间无差异性P〉0.05。组1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主要以松弛性为主(占82.9%),组2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主要以顺应性为主(占45.4%),而肺动脉高压主要发生于左心室舒张功能顺应性减低患者,二者明显相关(r=0.44)。右室肥厚和右心室增大与左心房增大和室间隔肥厚明显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致左心室肥厚同时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顺应性异常和/或收缩功能异常时,是影响右心功能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Tei指数(TDI-Tei)及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方法 4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一般资料,Simpson法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TDI获取各组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的频谱图,测量等容舒张期(I RT)、等容收缩期(ICT)、射血期(ET)及TDI-Tei.应用STI技术分别测量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处和室间隔三尖瓣环以及此两点连线的中点相对于心尖部的位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度PAH组和重度PAH组TDI-Tei均增高(P<0.05),T1、T2及Tm则明显减低(P<0.01),RVEF明显减低(P<0.01).中度PAH组和重度PAH组相比,TDI-Tei及T1、T2、Tm均存在差异(P<0.05),RVEF则有显著差异(P<0.01).轻度PAH组和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PAH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受损;TDI-Tei联合三尖瓣环位移参数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肥胖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改变,为临床及时诊治肥胖患者的心脏疾病提供帮助。方法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以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分别测量本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132例肥胖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的左心房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灌注峰值流速(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值升高;肥胖组的肺静脉收缩期峰值速度(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灌注峰值流速与二尖瓣口舒张晚期灌注峰值流速比值(E/A)、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降低;三维整体应变参数中,肥胖组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升高,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以及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lobal area strain,GAS)减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肥胖组S、GLS、GCS、GRS以及GAS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有较好的相关性;Stepwise逐步回归分析发现GCS(P=0.002)与BMI相关性最强。结论3D—STI为临床评估肥胖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提供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B组为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每组30例,A组丙泊酚1~2 mg/kg复合阿芬太尼4μg/kg,B组苯磺酸瑞马唑仑7 mg复合阿芬太尼4μg/kg;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