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作者自1986~1990年救治严重创伤、大手术后ARDS16例,死亡5例(31.3%)。提出对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病人均应列为ARDS高危病人进行监测,应对其早期诊断。当出现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呼吸频数、低氧血症(PaO_2<8kPa)经高浓度吸氧后不缓解者即可确诊ARDS。强调及早使用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2.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将 492例胸部创伤患者按照诊断标准诊断为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36例 ,并进行分期。各期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 ,应用呼气末正压以及药物综合治疗。 结果  36例中死亡 9例 ,在先兆期 ARDS7例患者中死亡 1例 ,早期的 19例中死亡3例 ,晚期的 10例中死亡 5例。 结论 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并发 ARDS的患者 ,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治疗以呼吸支持为主 ,并给予抗感染等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严重肺挫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方法对24例严重肺挫伤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ARDS占同期外科ICU严重肺挫伤患者(47例)的51.1%,全组死亡6例,死亡率25%,24例均给予机械通气;并发肺炎占12例,感染率50%.结论救治严重肺挫伤合并ARDS患者的关键在于对导致ARDS的原发病肺挫伤有充分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正确使用呼吸机,正确治疗多发性损伤是减少ARDS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许多严重创伤病人经髓内钉固定(IMN)早期意外地出现呼吸功能恶化,并出现ARDS,其后果往往是致死性的。为探讨多发伤合并胸部创伤后早期IMN是否增加ARDS发生的危险性,对自1982年1月至1993年12月治疗的766例严重创伤病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创伤评分(ISS)>18、年龄在15岁以上合并股骨干中段骨折者有106人。将其分为两组,即胸部创伤组(T组)和无胸部创伤组(N组)。同  相似文献   

5.
脾切除术后并发腹腔内大出血是脾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病人生命。然而近年来文献中涉及此并发症的原因及诊治方法者甚少。MusserG报告306例因血液病行脾切除术而术后并发出血者13例,发生率为4%(Ann Surg1984;200(1):40)。我科1965~1984年共20年中实施脾切除术573例,其中门脉高压症473例、外伤性脾破裂75例、各种血  相似文献   

6.
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症胸部创伤患者62例,并发ARDS25例(40.3%),均采用呼吸机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
36%以上的严重创伤病人可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几乎所有的ARDS病人可有其它脏器系统的机能失常。为了观察损伤与血中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关系,选择1991年5月至8月洛杉矾Ⅲ级创伤中心、King-Drew医疗中心和UCLA健康科学中心收治的30例创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急诊病人复苏前从外周静脉抽血置于无致热源的消毒玻璃管内,离心后取得血浆并保存在-70℃的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25例急性脑梗死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25例急性脑梗死并发败血症的患者中,通过全血细菌培养,均有阳性结果,其中,大肠埃希氏菌9例,占36%,表皮葡萄球菌5例,占20%,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占16%,其他细菌7例,占28% 伴肺部感染者6例,占24%,泌尿系感染者8例,占32%,无明确感染病灶者11例,占44%.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及精神差.结论 脑梗死并发败血症的患者,大多数临床检查未发现原发感染病灶,均有发热及精神差,血常规WBC数目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败血症症状不典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治疗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进行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与脓毒性休克相比,创伤性休克引起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理生理途径较为简单,主要和血管内凝血和纤溶抑制两个连锁系统有关。但对220例有发生ARDS高度危险的创伤病人的观察结果表明:常规诊断DIC的实验室方法,如连续血小板计数,乙醇凝胶试验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不能区别创伤ARDS病人和一般创伤病人。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寻找特异的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检查方法,作为诊断创伤ARDS的生化指标。作者对收入瑞典Uppsala大学医院ICU的18例严重创伤和手术病人进行了分析研究。入院时所有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创伤性休克。多数是在创伤或手术后12~24小时后开始进行观察的。3~6天内,每8小时测定动脉血气,每12小时做胸部X线检查,每天测定抗凝血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是否能减轻严重创伤后的惑染从而降低死亡率,作者汇总9所大学附属一级创伤治疗中心协作组416例严重创伤病人的材料。此46例均为15岁以上,伤后30小时内入院, ISS(损伤严重程度计分)均超过25分者或ISS 19~25分但已明显并发中度至重度感染者。全部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各种类型急性呼吸衰竭(ARF)病人用通气机并发肺炎(简称VAP)占9%~24%不等,其中最后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达70%.因此肺炎是关系到(ARF)病人存活的重要因素.非ARDS病人用机械通气并发肺炎与无肺感染者的死亡率分别是48%和2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6例严重胸外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PH值PaO2 、PaCO2 、FiO2 与诊断及治疗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ARDS占同期胸外伤 (172例 )的 9.3 % ,占严重胸外伤 (3 9例 )的 3 9.0 %。 3 0例均给予机械通气 ,平均 5 .6天 ,并发肺炎 8例 ,全组死亡 2例 ,死亡率 12 .5 %。治愈者平均住院 2 9.8天。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ARDS ,正确地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同时 ,早期处理并发症和合理应用抗生素 ,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是创伤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我院于1956~1981年住院治疗破伤风病人392例,其中重型和极重型137例,占34.9%。男304例,女88例,男与女之比为3.5∶1,年龄11天~73岁;14岁以下者161例,占41%。其中84.9%来自农村地区。死亡82例,死亡率20.9%。本组病人的并发症见表1。82例死亡病人的死亡主要原因见表2。讨论1.肺部感染在破伤风的并发症中虽居首位(17.1%),但作为直接致死原因的仅6例。六十年代曾把窒息、肺炎和脓毒症列为破伤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医务人员对于肺部感染这一并发症的高度重视,注意呼吸道隔离,改善肺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烟威地区骨创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取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骨科收治的31 652例骨创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烟威地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静脉造影进行检查,最终确诊1 424例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吸烟史、骨创伤部位、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好发部位、伴随疾病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骨创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31 652例骨创伤住院患者中,1 424例确诊为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4.50%。其中,DVT 1 304例,发生率为4.12%,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237例,发生率为0.7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创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与年龄、是否需要长期制动、骨创伤部位、糖尿病、D-二聚体水平、简明损伤分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及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创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与年龄、是否需要长期制动、骨创伤部位、糖尿病及D-二聚体水平、AIS分级及ISS评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28例急诊手术后并发ARDS病人的初起症状、生理参数变化以及病情转归资料,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造行分析。结果:28例术后合并ARDS病人经抢救存活20例,死亡8例,占28.6%。结论:提高ARDS治愈率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诊断,迅速施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害1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急笥胰腺炎(SAP)并发包性肺损伤(ALI)和急笥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18例SAP并发ALI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6次动脉血气分析中,同时伴有低氧血症19例次(41.3%);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38例次(82.6%)。全组因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2例(11.1%。结论 SAP病人易发生ALI,当并发ARDS和MOF时病死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胸外伤致ARDS 24例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有报道达50%~76%[1].1989年1月至2004年10月,本院共收治胸外科伤并发ARDS24例,死亡4例,死亡率17%.笔者就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创伤引起ARDS的病人,有时即使提高吸入氧浓度或改用先进的通气技术也不一定改善低氧血症。经验证明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却可通过通气的影响,改善气体交换和肺脏血液的灌注,但长时间(超过72h)反复变换仰卧位、俯卧位,对这类病人肺机械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作者选择严重多处创伤伤员20例,其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均超过16,临床上完全符合ARDS诊断标准,ARDS评分2.84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病人术中并发严重低血糖陈济安糖尿病是手术病人常见夹杂症,据统计,糖尿病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为一般患者的11倍[1]。因此,术中维持血糖于适当水平是这类病人麻醉处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报告术中并发严重低血糖1例。患者女,73岁,患慢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20.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严重创伤 (特别是长管状骨折 )后 ,以意识障碍、皮肤瘀斑、进行性低氧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 [1 ]。由于其发病急骤 ,且病情危重 ,给临床诊断和护理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 ,我科收治创伤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者 9例 ,根据此组病人的特点 ,我们找出其主要护理问题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在治疗护理原发伤 ,积极纠正低氧血症 ,防治创伤性休克 ,保护和恢复肺功能的同时 ,特别加强了对易受累器官的功能监测和保护。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2~ 2 0 0 1年我科共收治创伤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