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 MRP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确诊的DLBCL患者共109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mTOR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MRP1的表达,分析p-mTOR蛋白与MRP1 mRNA表达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p-mTOR及MRP1 mRNA在DLBCL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8.7%、56.9%;p-mTOR、MRP1 mRNA在GCB型DLBCL与non-GCB型DLBCL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mTOR的表达与MRP1 mRNA的扩增显著相关(P=0.003)。p-mTOR表达阳性组、阴性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23%、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MRP1 mRNA扩增阳性组、阴性组患者的3年PFS分别为3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MRP1、mTOR可能参与了DLBCL的发病,MRP1的表达与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肾癌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 PN)和肾癌根治术(radical nephrectomy, RN)治疗pT1b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为pT1b期肾癌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湖北省肿瘤医院从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断为pT1bN0M0的肾癌患者(PN=16例,RN=52例)。比较两组之间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5年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和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同时收集了术前和术后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以评价肾功能的改变。结果 PN与RN的5年OS(90.3% vs. 88.6%, P=0.552)、RFS(90.3% vs. 75.4%, P=0.121)和CSS(90.3% vs. 92.8%, P=0.875)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肾功能下降患者所占比例在PN组显著优于RN组(0 vs. 12.6%, P<0.01)。术后一年血肌酐和eGFR水平在RN组中要高于PN组 [(0.3±0.6)vs.(0.2±0.1)、(20.1±12.6)vs.(9.8±12.1)],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 P=0.064)。结论 PN或RN对于pT1bN0M0期肾癌的治疗在预后和安全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N术后肾功能指标显著优于RN,PN是治疗pT1b期肾癌的一个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突变负荷(TMB)与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20年3月25日。RevMan5.3和STATA15.0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12项研究,共计1209例患者。结果提示TMB显著提高PD-1/PD-L1抑制剂治疗过的NSCLC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HR=0.54, 95%CI: 0.42~0.70, P<0.001),但TMB却降低客观缓解率(ORR)(OR=4.41, 95%CI: 2.54~7.63, 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MB对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CTLA-4抑制剂或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预测价值显著。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未观察到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 高TMB可预测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PFS的提高,但对OS、ORR及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髓外病变(extramedullary diseases,EMD)和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e antigens,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BCMA?CAR?T治疗的24例RRMM患者为研究对象,输注BCMA?CAR?T细胞后观察和监测治疗反应和毒性;比较有无EMD以及Tregs水平高低组患者的总体缓解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持续缓解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DOR)、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RRMM患者输注BCMA?CAR?T细胞2个月内,ORR为87.5%,其中无EMD患者的ORR优于EMD患者(P=0.038),Tregs水平高低不影响患者的ORR(P=0.876);EMD及Tregs水平异常增高均降低患者的中位DOR(P=0.004,0.001)。EMD患者的OS率和RFS率均低于无EMD患者(60.0% vs 84.2%,P=0.013;40.0% vs 57.9%,P=0.007)。Tregs水平异常增高患者的OS率与Tregs水平正常或较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但RFS率明显降低(40.0% vs 77.8%,P=0.01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EMD患者的OS和RFS均较无EMD患者短(HR=8.465,95%CI:1.150~62.315,P=0.036;HR=5.569,95%CI:1.332~23.285,P=0.019),Tregs水平异常增高患者的RFS也较Tregs水平正常或较低患者短(HR=8.806,95%CI:1.088~71.282,P=0.017)。有无EMD组及Tregs水平高低组患者在BCMA-CAR-T细胞治疗中总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有EMD的RRMM患者,BCMA?CAR T细胞治疗效及生存均较无EMD患者差,异常Tregs可能是其复发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10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86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肺部感染死亡者52例,并收集肺部感染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晚期肺癌患者肺部感染死亡率为27.96%(52/186)。在诸多因素中,年龄(P=0.039)、BMI值(P=0.000)、组织分化程度低(P=0.003)、功能状态评分(P=0.022)、转移部位≥3(P=0.029)、合并症(P=0.034)、多重耐药菌感染(P=0.000)、血红蛋白浓度<90 g/L(P=0.014)等在死亡组和非死亡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60岁)、BMI值(<20 kg/m2)、组织分化程度(低)、抗肿瘤治疗药物(≥3种)、靶向药物治疗、转移部位(≥3)、合并症、多重耐药菌感染、血红蛋白浓度(<90 g/L)等是晚期肺癌患者肺部感染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含贝伐珠单抗不同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截至2017年7月31日有关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2 64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Meta分析显示,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组(包括单药和联合化疗)前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优于无治疗组(HR=0.65,95% CI:0.53~0.78,P<0.001;HR=0.83,95% CI:0.71~0.98,P=0.020),但前者3~4级感觉神经障碍及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后者(P=0.001,0.008)。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组与持续治疗组对比,两者的PFS和OS相当(HR=1.05,95% CI:0.56~1.71,P=0.830;HR=1.11,95% CI:0.92~1.35,P=0.270),而后者3~4级感觉神经障碍、疲乏和手足综合征明显高于前者(P<0.001,0.020,0.040)。与单药贝伐珠单抗组比较,贝伐珠单抗抗抗联合厄洛替尼组能改善PFS和OS(HR=0.81,95% CI:0.67~0.96,P=0.020;HR=0.81,95% CI:0.67~0.99,P=0.040),但贝伐珠单联合厄洛替尼组3~4级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贝伐珠单抗组(P<0.001)。结论 贝伐珠单抗单药、联合低毒化疗药物或厄洛替尼,均可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FS和OS,患者可耐受,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维持阶段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药清肺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中晚期NSCLC患者98例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34例和清肺合剂联合化疗组(试验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总生存率(OS)、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上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1.8%,疾病控制率为76.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4.0%,疾病控制率为76.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失访6例,随访率为89.8%。两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9; P=0.802)。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358, 95%CI: 0.158~0.810, P=0.014)。按照实体瘤的中医肿瘤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疗效评分(50.89±6.47),试验组为(54.12±6.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在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转氨酶以及肌酐等指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与单纯化疗比较,在近期疗效、1年和2年生存率、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比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与阴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收集博茨瓦纳弗朗西斯敦市仰加奎医院肿瘤内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共71例,其中HIV阳性37例,HIV阴性34例,给予CHOP方案一线化疗,对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与HIV阴性组相比,HIV阳性组B症状发生率高(56.8% vs. 29.4%; P=0.020),更容易出现胃肠道(37.8% vs. 14.7%; P=0.028)、肝(29.7% vs. 9.7%; P=0.027)、肺(27.0% vs. 9.7%; P=0.048)浸润。HIV阳性组与HIV阴性组治疗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8.9%(7/37)与41.2%(14/34)(P=0.040);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8.6%(18/37)与70.6%(24/34)(P=0.060)。HIV阳性组化疗后出现贫血、白细胞下降及继发感染比例高于HIV阴性组(均P<0.05)。HIV阳性组中有24例在确诊淋巴瘤前已给予高效价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13例确诊后给予HARRT治疗,其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1.7%和61.5%(P=0.248)。CD4+细胞数>200/mm3和≤200/mm3患者,其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1.4%和34.8%(P=0.031)。结论 HIV阳性患者就诊时表现出更强的侵袭性。结合HARRT治疗,CHOP方案可使HIV阳性患者达到类似于HIV阴性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但完全缓解率低。HIV阳性组患者HARRT起始治疗时间不影响近期疗效。CD4+细胞数低是近期疗效不良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安全性的影响及近期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Ⅲ期胃癌患者138例,行新辅助化疗50例(观察组),直接手术治疗88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输血、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脏器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0.0% vs 17.0%,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出血量、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方案及周期等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关(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6.9个月,对照组为30.9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手术根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 vs 68.2%,P=0.042),术后12个月复发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4.0% vs 52.3%,P=0.038)。结论 新辅助化疗不是影响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同时可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术后近期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程关护诊疗(total care and treatment,TCT)模式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1 810例肝癌患者资料,按照是否行TCT模式诊疗将患者分成TCT模式组和常规诊疗模式组,比较两组行根治性治疗术患者1年、2年复发率、复发后治疗率及生存率。结果 共收集行TCT模式诊疗肝癌患者1 054例(TCT模式组)和常规诊疗模式患者756例(常规诊疗模式组),其中TCT模式组行根治性治疗术784例,常规诊疗模式组556例。 TCT模式组行根治性治疗患者1年和2年复发率与常规诊疗模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54% vs 21.22%,χ2=0.093,P=0.760;40.31% vs 41.19%,χ2=0.105,P=0.746);TCT模式组1年和2年复发后治疗率高于常规诊疗模式组(100% vs 57.63%,χ2=9.836,P=0.020;100% vs 56.77%,χ2=7.679,P=0.060)。1年、2年总生存率亦高于常规诊疗模式组(83.20% vs 79.28%,P<0.05;67.12% vs 59.31%,P<0.05) 结论 肝癌全程关护诊疗模式符合肝癌治疗系统、序贯、个体化需求的规律,在行根治性治疗术患者中,两种诊疗模式患者复发率相当,但TCT模式诊疗患者复发后治疗率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D-L1表达在结直肠癌(CRC)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PD-L1表达与CRC预后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2018年6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及提取数据,用Stata SE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8篇文献,共5 724例CRC患者。结果显示:肿瘤组织PD-L1表达与CRC的总生存期(OS)(HR: 1.40, 95%CI: 1.02~1.93, P=0.039)和无复发生存期(RFS)(HR: 1.67, 95%CI: 1.27~2.20, P=0.000)显著下降有关,而与无疾病生存期(DFS)(P=0.933)无显著关联;且PD-L1表达还与肿瘤分化(P=0.016)和淋巴结转移(P=0.028)显著相关,与性别、肿瘤位置、TNM分期、浸润深度、血管侵犯、化疗、MSI状态和KRAS突变无显著相关性。亚组分析中,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与OS(P=0.033)和RFS(P=0.001)显著下降相关,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表达与OS(P=0.991)和RFS(P=0.210)的关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组织PD-L1表达提示结直肠癌预后不良,且肿瘤细胞中PD-L1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表达对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意义可能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组(观察组,n=42)和单纯超声引导治疗组(对照组,n=38),比较两组患者的定位率、消融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进展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定位成功率和两次消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进展率低于对照组(2.38% vs 21.05%,P=0.01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 vs 5.26%,P=0.602)。结论 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超声引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腋窝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特征,探索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入组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中心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分析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临床病理指标和超声指标。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超声指标。结果 共纳入1 05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低淋巴结负荷(1~2枚淋巴结转移)398例(37.7%),高淋巴结负荷(≥3枚淋巴结转移)657例(62.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5岁(OR=1.56,95%CI:1.20~2.02,P=0.001),超声肿瘤大小<20.0 mm(OR=1.54,95%CI:1.14~2.09,P=0.005)、超声淋巴结长径<20.0 mm(OR=2.03,95%CI:1.48~2.79,P<0.001)、超声淋巴结短径<8.6 mm(OR=1.41,95%CI:1.06~1.89,P=0.019)和超声可疑淋巴枚数1~2枚(OR=2.74,95%CI:1.63~4.61,P<0.001)与低淋巴结负荷独立相关。孕激素受体和淋巴结长径是DFS(HR=2.06,95%CI:1.21~3.50,P=0.008;HR=1.66,95%CI:1.15~2.40,P=0.007)和OS(HR=4.53,95%CI:2.18~9.59,P<0.001;HR=3.49,95%CI:1.96~6.20,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超声特征有助于预测腋窝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负荷及预后,指导后续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腔菌群失调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CL)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4例初治E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鼻拭子培养结果,根据是否存在鼻腔菌群失调将患者分为菌群正常组(n=114)和菌群失调组(n=130),并分析菌群失调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菌群失调组患者共培养出409株优势菌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菌群失调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升高比例高于菌群正常组(P=0.044),预后评分PINK≥1的中危或高危患者比例亦高于菌群正常组(P=0.003)。治疗结束时,菌群失调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菌群正常组(45.5% vs 61.4%,P<0.05),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亦低于菌群正常组(48.4% vs 63.9%,P=0.048)。亚组分析显示,早期及PINK低危患者中,菌群失调与否与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有关(P=0.022, 0.011)。结论 鼻腔菌群失调与ENKTCL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针对鼻腔菌群失调的措施可能进一步改善ENKTCL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甘氨双唑钠(CMNa)治疗骨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8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两组患者均接受姑息性放疗,观察组放疗的同时联合应用CMNa 800 mg/m2静滴30 min后1 h内行放疗,隔天1次,3次/周。放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止痛疗效、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93.1% vs 42.4%;χ2=4.350,P=0.037);观察组KPS评分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1% vs 69.0%;χ2=5.497,P=0.019);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联合CMNa可提高骨转移性骨痛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中心医院行同步放化疗的103例老年中晚期(ⅡB~ⅢB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高NLR组(NLR≥3.48)和低NLR组(NLR<3.48),比较两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高NLR组有效率明显低于低NLR组(57.69% vs 84.31%,χ2=8.840,P=0.004)。NLR与患者年龄、病灶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高NLR组中位OS低于低NLR组(24.0个月 vs 46.0个月,χ2=7.187,P=0.0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3.48是影响老年中晚期宫颈癌鳞状细胞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37,95%CI:1.086~3.456,P=0.025)。结论 老年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前NLR高同步放化疗疗效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Y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YC蛋白在DLBCL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检索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有生存资料和基因表达数据的DLBCL数据集,分析MYC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20例DLBCL组织中MY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8.64%,MYC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PFS)较阴性表达患者明显缩短(P<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GCB免疫亚型中,MYC蛋白表达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OS明显缩短(P<0.001);在non-GCB免疫亚型中,MYC蛋白表达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的OS及PFS明显缩短(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YC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GEO数据库中数据集GSE10846分析结果显示MYC基因高表达患者OS明显著缩短(P<0.01)。结论 MYC蛋白阳性表达的DLBCL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肠道支架植入术后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不能手术切除且伴肠梗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9例,根据其后续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肠道支架植入术,解除肠梗阻后,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两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肠道支架解除肠梗阻,并完成化疗计划。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5% vs 30.00%,χ2=2.921,P=0.087);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23% vs 50.00%,χ2=3.978,P=0.046)。两组患者化疗及肠道支架植入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治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3个月(16个月 vs 13个月,P<0.05),中位总生存期延长6个月(25个月 vs 19个月,P<0.05)。结论  肠道支架植入术可有效解除结肠癌患者肠梗阻,后续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的疗效优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替吉奥、奥沙利铂联合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晚期胃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阿帕替尼,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0.91% vs 20.45%,χ2=4.238,P=0.037),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36% vs 70.45%,χ2=3.289,P=0.070)。试验组中位总生存期较对照组长(12个月 vs 9.5个月,χ2=4.254,P=0.039),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亦较对照组长(9个月 vs 6个月,χ2=8.815,P=0.003);试验组高血压和手足综合征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和奥沙利铂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王润梅  杨昊  玉荣  王振飞  武瑜  李红  胡月 《肿瘤防治研究》2021,48(12):1096-1100
目的 探讨椎体转移立体定向放疗(SBRT)或大分割放疗(HF)疼痛爆发(PF)的发生率及地塞米松在预防疼痛爆发中的作用。方法 行椎体转移SBRT治疗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仅行SBRT或大分割放疗)和治疗组(33例,行SBRT或大分割放疗同时给予4.5 mg地塞米松治疗)。简明疼痛量表(BPI)用来评估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记录每组患者疼痛爆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PF发生率。结果 全组患者发生PF为24.6%,对照组发生率为37.5%例,治疗组发生率为12.1%例,两组P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患者PF主要发生在d1~2,占整个PF的62.5%,其中对照组为66.7%,治疗组为50%,在d1~2发生PF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比较不同分次方案与PF关系,对照组3F与10F中PF发生率分别为66.7%和33.3%(P=0.001)。治疗组3F与10F中PF发生率分别为50%和50%(P=0.643)。结论 口服地塞米松在预防和治疗椎体转移SBRT或HF的PF具有较好的疗效,显著降低PF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