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凯  陈凤兰 《新中医》2006,38(1):58-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常规应用西药洛伐他汀胶囊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脂汤(处方:生山楂、泽泻、丹参、何首乌、草决明、菊花、稀莶草、甘草)治疗。2组均以30天为1疗程,2疗程及停药3月后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6%,对照组为82.61%;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1.29%,对照组为45.65%。2组近远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近远期疗效均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方调脂汤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2疗程及停药2月后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指标(TC、TG、HDL-C、LDL-C)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近远期疗效均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胜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54-95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常规应用西药辛伐他汀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脂胶囊(处方:山楂、神曲、陈皮、半夏、茯苓、连翘、炒莱菔子、枸杞子、决明子、郁金、丹参、何首乌、三七)治疗。2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优于辛伐他汀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成凤韬  齐风海 《中医药学刊》2006,24(7):1387-138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治疗,2组均4周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70%,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消栓灵、纳络酮治疗)85例与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50例;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2.3%,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愈显率44.0%,总有效率9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陈凯  王淑敏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78-11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10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西医综合疗法,静脉滴注ATP、辅酶A、维生素C、氯化钾针等,连续用药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四参复脉汤口服。两组均以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总有效率82.6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级以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2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2.3%,1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8.75%,6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各60例,治疗6周后分别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按就诊先后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口服西药三苯氧胺,观察组加服逍遥散加味,疗程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8%、对照组6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医多种途径(中药口服、中药阑尾区外敷、中药灌肠、针灸)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17例,好转16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5%。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将6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肾康宁Ⅰ方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总疗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R和Uβ2-MG明显降低(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DN疗效显著,可降低UAER和Uβ2-MG。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吸氧、抗感染、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67%,对照组有效率为68.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较单纯基础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纤维肠镜确诊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灌肠,益气健脾化湿的中药内服,配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西医治疗组(40例)单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治疗2疗程后,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3.3%,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灌肠,配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PNS患者用泼尼松加中药治疗,治疗效果与单纯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NS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GINA方案指导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在改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住院日并进行比较。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加一般治疗,治疗组除给予上述治疗外加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52例中。治愈37例,有效11例,稳定4例,有效率为92.1%。平均住院日为15.7。对照组52例中,治愈26例,有效10例,稳定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69.2%。平均住院日为21.4。结论:加用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用中药及西药治疗,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水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多途径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多途径疗法加西药)和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肝功能4项、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肝功能四项,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及中医疗效上均较对照组为优(P〈0.01)。结论采用中药多途径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血瘀水停、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洪济 《中医药学报》2010,38(5):115-1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把5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予以口服氨茶碱和酮替芬,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每日一剂。两组的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优化治疗方案治疗IBS肝郁脾虚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过程及方法:纳入试验的病例共12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单盲随机原则单盲随机分为匹维溴铵组(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组(治疗组)两组。各组疗程均为1个月,在观察期间停用其它相关治疗药物。结论:①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组(治疗组)与匹维溴铵组(对照组)在IBS肝郁脾虚证的治疗中,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不同病程和不同性别的IBS肝郁脾虚证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③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IBS肝郁脾虚证,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疗效显著提高,以治疗30天疗效最佳。④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IBS肝郁脾虚证的主要症状腹泻、腹痛、腹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亦可较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⑤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应用1个疗程是安全可靠的。⑥IBS肝郁脾虚证病人自认为多种因素与发病有关,如饮食、情绪、着凉及疲劳等,并以情绪和饮食为主。IBS肝郁脾虚证病人发病或病情加重多与辛辣食品、海鲜等因素有关;IBS肝郁脾虚证病人具有不同程度精神症状,以焦虑、紧张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