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OUR—QGD型全身伽玛刀治疗体部肿瘤的方法及其在体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OUR—QCD型全身伽玛刀治疗体部肿瘤178例,治疗次数5~20次,边缘剂量300~1003cGy/次,等剂量曲线55%~90%。结果 178例体部肿瘤患者经全身伽玛刀治疗后,151例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2例症状无改善;15例症状加重。152例患者治疗后1~8个月CT/MBI影像复查,12例病灶完全消失,占7.90%;127例病灶缩小,占83.55%,8例病灶无变化,占5.26%;5例病灶增大,占3.29%。总有效率91.45%。结论 全身伽玛刀治疗体部肿瘤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体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评估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对44例患者进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规化病灶直径0.6~2.6cm,平均1.4cm。等中心数目1~4个,覆盖病灶边缘等剂量曲线为40%~60%,平均边缘剂量18.5Gy。随访期11~52个月,平均33.7个月.结果 在37例获得MR影像随访资料的患者中,26例无改变,11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出血9人次,其中,治疗后2年内的出血率明显多于2年以后(P=0.043)。43例有症状的患者中,33例症状改善.有效率为76.7%.其中,癫痫症状的改善达14例(82.4%)。7例出现与病灶周围水肿样改变症状有关的神经功能障碍(18.9%)。结论 伽玛刀能降低脑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出血风险,改善临床症状,特别是癫痫症状。由于其并发症相对较高,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全身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02年10月治疗体部肿瘤124例(159个病变部位),122例获得随访。肿瘤的临床靶体积(CTV)2.76~972.6cm^3(平均为198.3cm^3),处方剂量2~6.6Gy,分6~14次行放射治疗,总量24~52Gy。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50例,部分缓解(PR)56例,无变化(NC)11例,进展(PD)5例,肿瘤控制总有效率为86.89%。结论:全身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近期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远期疗效和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1168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国内首创的OUR-QG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应用OUR-QC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1168例,男822例,女346例,其中肺癌664例。应用西门子SOMATOM-E spring型螺旋CT行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γ-TPS治疗规划系统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显示;根据肿瘤性质、类型、部位及脑干、脊髓、血管、神经、气管、食管、胃、肠、膀胱的毗邻关系制订适合的治疗计划,再行治疗方案的模拟显示,评估、修正、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结果 在702例随访复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伽玛刀治疗后3~6个月复查评价其近期疗效.肿瘤局部控制率(CR PR)91.7%(644/702);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90.9%。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仅8.3%,未见穿孔致死等严重并发症病例。1年、2年生存率正在统计中。结论 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等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方法。采用放化疗配合伽玛刀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更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海绵窦区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海绵窦区脑膜瘤伽玛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肿瘤平均最大直径2.6cm(1.4~3.2cm),平均边缘剂量15.7Gy(8~22Gy),覆盖病灶边缘等剂量曲线为40%~60%,靶点数目1—9个。视路受照剂量不超过10Gy,脑干受照剂量不超过15Gy。结果 随访4~43个月,平均22.6个月。22例病人症状稳定(59.5%),12例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2.4%),3例出现视神经和三叉神经并发症(8.1%)。在影像随访资料中,体积无变化者18例(48.6%),15例缩小(40.5%),4例增大(10.8%):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肿瘤控制不良与边缘剂量小于12Gy及肿瘤与视神经的解剖关系不清显著相关。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海绵窦区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伽玛刀治疗后疗效的评价与评价方法的选择。方法搜集68例可以准确测量肿块直径的肺内肿块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68例肺癌中鳞癌32例,腺癌12例,小细胞癌18例,大细胞癌6例;两肺共有病灶81个,肿块直径大小为0.8,13.5cm。结果68例中完全缓解率(CR)14例占20.6%;部分缓解率(PR)43例占63.2%;无变化(NC)3例占4.4%;进展(PD)8例占11.8%;CR PR占83.8%。鳞癌与腺癌及小细胞癌的伽玛刀治疗的效果相似,大细胞癌的放疗效果稍差。结论伽玛刀治疗对肺癌病灶的控制有显著的效果,影像手段评价肿瘤有一定的局限性,PET将成为最佳的影像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探索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合适剂量。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18例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首次治疗12例,术后复发4例,放疗后复发2例。螺旋CT扫描定位,利用深圳威达公司“CFMTPS2000”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系统制作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设4-6个共面或非共面射野,靶区(PTV)包括肿瘤(GTV)外1.5-2.0cm范围的肺组织,利用剂量一体积直方图评价放疗计划,要求80%等剂量线包括95%以上的PTV,处方剂量在80%等剂量线上。结果18例患者CR3例,PR10例,NR5例,总有效率(CR PR)72.2%。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4~30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80.8%,无进展生存率53.85%。全组病人仅1例发生3级食道损伤,无3级肺损伤。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满意,剂量扩增至80-90Gy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伽玛刀治疗后疗效的评价与评价方法的选择。方法:搜集68例可以准确测量肿块直径的肺内肿块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68例肺癌中鳞癌32例;腺癌12例;小细胞癌18例。大细胞癌6例;两肺共有病灶81个,肿块直径大小为0.8~13.5cm。结果:68例中完全缓解率(CR)14例占20.6%;部分缓解率(PR)43例占63.2%;无变化(NC)3例占4.4%;进展(PD)8例占11.8%;CR+PR占83.8%。其中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CR+PR均大予80%,大细胞癌CR+PR为50%。结论:伽玛刀治疗对肺癌病灶的控制有显著的效果,鳞癌与腺癌及小细胞癌的伽玛刀治疗的效果相似,大细胞癌的放疗效果稍差。影像手段评价肿瘤有一定的局限性,PET将成为最佳的影像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9.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31例颅内较大、多发、不规则形肿瘤行立体定向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体会。方法 IMRT采用每次剂量2.5~8.0Gy、每周3~5次的分割方式,总次数为4~21次,配合脱水治疗。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19例(61.2%),无变化8例(25.8%),恶化1例(3.2%),死亡3例(9.7%)。随访中影像学检查结果:完全消失25.8%,缩小51.6%,无变化16.1%,进展6.5%。IMRT治疗计划优化程度:MD/PD≤1.5,PI/TV≤2.3。治疗反应:急性放射反应48.4%,早期迟发放射反应9.6%,经对症治疗均缓解,无晚期放射反应。结论 颅内较大、多发、不规则形肿瘤手术未能全切除或不适合手术,IMRT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疗效较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圣爱数控全身伽玛刀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对92例晚期肺癌患者用圣爱数控全身伽玛刀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结束后2~3个月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病灶完全缓解率(CR)为14.1%,部分缓解率(PR)为77.2%,无变化率(SD)为 8.7% ,总有效率(CR PR)为91.3%;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KPS评分平均提高18分;血液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9.8%,Ⅰ度7例,Ⅱ度2例;消化系统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10.9%,Ⅰ度9例,Ⅱ度4例;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3%,均为Ⅰ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7.6%,均为Ⅰ级.结论 圣爱数控全身伽玛刀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好,其放射不良反应轻,是肺癌患者安全而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门区恶性肿瘤全身伽玛刀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31例肝门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全身伽玛刀治疗,靶区确定为肉眼靶区(GTV)或影像学靶区适当外放10~15mm,50%的处方剂量曲线,300-400cGy/次,每目或隔日1次,共治疗10—12次,总剂量30—42Gy。结果近期疗效:CR17例54.8%,PR10例32.3%;NC3例9.7%,PD1例3.2%,总有效率(CR+PR)87.1%。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73.3%和55.6%。24例合并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21例引流和治疗后恢复正常,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5%。结论全身伽玛刀具有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特征,对手术难以切除的肝门区恶性肿瘤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胡宗涛  陆林  朱捷  吕东来 《安徽医学》2013,34(7):952-953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伽玛刀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8例,根据病变大小和部位选用不同大小的准直器,50%~7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4~6 Gy,周边总剂量40~55 Gy,分割8~12次,每周5次。结果 CR 14例,PR 19例,总有效率(CR+PR)为86.8%,肿瘤病灶小于3 cm的患者局部控制率较好。随访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1.6%和52.6%。结论伽玛刀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作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位于海绵窦旁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6例,采用直接伽玛刀治疗4例,开颅手术切除后伽玛刀治疗2例,平均有效照射剂量为12.9(11~16)Gy,视神经接受剂量均小于9.0 Gy(2.4~9.0 Gy)。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9年。结果治疗后5例症状改善,1例仍有复视。MRI显示病灶消失1例,缩小4例,无变化1例。结论对病灶难以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的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伽玛刀治疗后复发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二次伽玛刀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伽玛刀治疗后复发的原发性肺癌患者26例行二次伽玛刀治疗的症状缓解、肿瘤控制、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分别为58.8%、37.2%、4.0‰肿瘤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34.6%,部分缓解46.2%,总有效率80.8%,放射性肺炎、食管炎、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较少。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复发二次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位于海绵窦旁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6例,采用直接伽玛刀治疗4例,开颅手术切除后伽玛刀治疗2例,平均有效照射剂量为12.9(11~16)Gy,视神经接受剂量均小于9.0 Gy(2.4~9.0 Gy).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9年.结果 治疗后5例症状改善,1例仍有复视.MRI显示病灶消失1例,缩小4例,无变化1例.结论 对病灶难以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的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科2005年2月-2008年12月开展体部伽玛刀治疗以来,共收治肺癌患者103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3例肺癌患者中男74例,年龄35-86岁;女29例,年龄32-80岁。原发性肺癌66例,转移性肺癌,均经临床、病理或影像等检查(B超、CT或MB I)确诊。Karnaf-sky评分≥70分,肿瘤最大直径≤5 cm 40例,5-10 cm 63例。单病灶者32例,双病灶者50例,3个病灶以上者21例。1.2治疗方法采用OURQGO型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刀射线全身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17.
吴高峰  雷进  周家全  唐轶 《四川医学》2003,24(3):243-244
目的 探讨0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1997年1月至200l年8月采用0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转移瘤188例,男114例,女74例,年龄31-85岁。治疗程序:应用VectraⅡ0.5Tesla中场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定位,r—Tps系统2.5版本软件进行规划,边缘剂量12-25Gy,平均17Gy,中心剂量30-60Gy,平均47.5Gy等剂量曲线30%-65%。结果 治疗后3-24月,140例获得随访:128例(91.5%)有效,无变化10例(7.1%),复发2例(1.4%)。结论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转移瘤疗效确切。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病变性质、体积、数量、肿瘤周围水肿情况及病人自身状况,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保证安全及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宗涛  费振乐  彭勇  王崇 《安徽医学》2010,31(10):1157-1158
目的评价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所有33例患者首先经全脑放疗,2-3Gy/次,5次/周,DT30~40Gy后复查头颅MRI,病灶直径小于3cm采用单次伽玛刀治疗,大于3cm采用分次伽玛刀治疗,50%~7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伽玛刀治疗剂量为12~18Gy,分次伽玛刀单次周边剂量给予3~5Gy,周边总剂量18~24Gy,分割4~6次,每周3~5次。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脑部MRI或CT,完全缓解12例(36.4%),部分缓解19例(57.6%),有神经系统症状22例患者,神经症状完全缓解7例(31.8%),部分缓解14例(63.6%),所有患者KPS评分均有上升。随访至今,有12例死亡,中位生存期10.7个月。结论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癌不仅能控制脑转移病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33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旋转式伽玛刀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9例垂体腺瘤和4例垂体腺瘤术后残留患者实施旋转式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为20—56Cy,平均为35.02Cy。边缘剂量9—27Cy,平均15.54Cy。视神经受射剂量10Cy以下。结果 本组获随访27例(6—21个月,平均13.5个月)。肿瘤消失9例(33.33%),缩小13例(48.15%),中心坏死3例(11.11%),无效1例(3.7%),死亡1例(3.7%—瘤卒中)。肿瘤控制生长率88.80%,症状改善率74.40%,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达70.40%。本组有3例大腺瘤采用剂量分割或体积分割的治疗方法,4例手术后残留行伽玛刀补充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旋转式伽玛刀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伽玛刀分次治疗海绵窦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9例海绵窦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安装立体定位头架并定位,然后采用伽玛刀在20个月内分次治疗,即1~5个月行第1次伽玛刀治疗,病灶中心剂量为18~26 Gy,边缘剂量为9~13 Gy; 6~12个月行第2次伽玛刀治疗,根据病灶缩小程度及大小不同,病灶中心剂量为26 Gy或30 Gy,边缘剂量为13 Gy或15 Gy; 12个月后根据病灶缩小程度及仍有明显病灶者行第3次伽玛刀治疗,病灶中心剂量为30 Gy,边缘剂量为15 Gy。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36个月,39例患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及新的脑神经受损症状。39例患者第1次治疗后6~8个月行MRI检查示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病灶缩小>30%。第2次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行MRI检查示18例患者病灶基本消失,病灶缩小>90%;21例患者病灶缩小,病灶缩小>50%。21例第3次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行MRI检查示病灶缩小,病灶缩小>90%。5例由于不能耐受或其他原因拒绝第3次伽玛刀治疗的患者,治疗后24个月行MRI检查示病灶较第2次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进一步缩小,病灶缩小>80%。39例患者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及新的脑神经受损症状,症状改善率为87.2%。结论伽玛刀分次治疗海绵窦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