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本文对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从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对急诊危重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观察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效果.结果 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易穿刺,效果显著.结论 在急诊急救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急诊危重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观察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效果。结果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易穿刺,效果显著。结论在急诊急救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腋静脉留置针在极低体重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需静脉营养的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用留置针自腋静脉输入营养液;对照组30例用留置针自头皮、四肢静脉输入营养液。观察两组每次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和输液局部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腋静脉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四肢、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P<0.05),腋静脉留置输入静脉营养出现局部液体外渗、静脉炎、脱管、折管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极低体重儿腋静脉留置针输静脉营养液有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少了输液局部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情况.方法 在532名患儿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并对一次穿刺成功、渗漏、脱针进行观察.结果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常规静脉输液中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结论 静脉留置针可以用于儿科常规静脉输液中.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英 《吉林医学》2007,28(18):1951-195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BD、Y型、24GA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器及输入的药物,连接输液器及BD留置针,排尽空气备用,选择好静脉。按常规方法进行小儿静脉注射。结果: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解除了每天输液时护士遇到的困难,给家长看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每天多次间断静脉给药和紧急抢救用药、输血及某些输血标本的采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在临终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 92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 (颈外静脉留置针 )和对照组 (外周静脉留置针 )。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对临终病人的应用中可以保留较长的时间 ,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留置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短期全静脉营养(TPN)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短期TPN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组、静脉留置针组、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分别采用7号普通金属针、静脉留置针及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输注TPN营养液,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输注后拔除留置针,观察三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留置针组。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输液部位渗漏发生率低于留置针组及普通针组。结论非留置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短期TPN输液安全有效,能够取得优于普通金属针及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姚文娟 《吉林医学》2014,(26):5974-597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在输液后应用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对照组则不使用静脉留置针保护。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导管脱落、输液堵塞或减慢及液体外渗发生率、留置针留置及静脉炎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时使用保护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静脉留置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近年来静脉留置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抢救危重患者,静脉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静脉留置针不受体位及活动影响,只要病情需要,可随时选择静脉留置。在使用静脉置  相似文献   

11.
赵海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29-323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患者33例,重点分析其输液方法、效果以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33例患者中,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为7 d,最短为2 d,平均为(4.5&#177;2.5)d,在此过程中无患者由于留置针而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儿科患者行静脉留置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保护静脉血管畅通,有利于及时给药,并且能够减少儿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具有临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需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共185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静脉炎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输液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效利用率,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留置针的有效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堵管,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进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84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2例,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常规固定;试验组采用改进的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结果试验组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静脉炎及回血堵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进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留置针脱出、渗漏肿胀、静脉炎及回血堵管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留置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具有多种应用优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静脉留置针应用得更加合理、有效,使其临床应用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护士在应用静脉留置针时,需要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配制封管液的注意事项、封管的正确方法等加以严格的掌握,将静脉留置针相关护理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5.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方法改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最佳的穿刺和固定方法。方法:将本科9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入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并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采用新式置入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并在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的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自我粘缠外科绷带固定。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长且不易脱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留置针穿刺和固定方法,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在静脉内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6.
徐亚梅 《中外医疗》2012,(20):159-159
目的为了减少反复针刺的痛苦,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中静脉通路的持续通畅,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手术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提供全面服务和护理。方法规范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手法,如何选择合适的静脉及套管针;预防和处理多种并发症。结果本组135例患者,其中130例在手术中保持静脉通畅,有5例改为中心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6.30%,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手术过程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妥善固定,才能有效确保留置针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成功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手术患者 4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留置针组静脉维持满意率明显高于头皮针组(P <0 .0 1)结论 与头皮针比较 ,静脉留置针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更适合小儿关节部位静脉穿刺的静脉留置针型号。方法将24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分为24号Y型静脉留置针组、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组,在静脉炎发生比例相当的情况下观察并比较两种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24号Y式静脉留置针(P<0.05),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24号Y式静脉留置针(P<0.01)。结论在小儿关节部位静脉穿刺中,22号Y式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特点及体会.方法 临床观察分析972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情况.结果 静脉留置针可明显减少患儿痛苦,减少护理护士工作量.结论 正确、合理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患儿痛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翟慎华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99-199
目的: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癌症患者的应用比较,探讨如何减少癌症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癌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57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15例为PICC置管组,42例为静脉留置针组。结果:PICC置管组留置时间40~260天,静脉留置针组留置时间1~6天;PICC置管组静脉炎率5%,静脉留置针组静脉炎率65%;PICC置管组疼痛率5%,B组疼痛率35%;PICC置管组并发症率5%,静脉留置针组并发症率21%;PICC置管组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静脉留置针组日常生活50%需人照顾。结论:在癌症患者申,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