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学习为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某学生学习结果的综合评判等级为良,该方法效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1 中医药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综合评价方法(一等奖) 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的评价是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确保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课题。本研究在进行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并广泛吸取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系统科学的原理,结合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将中医药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分为基础、临床、开发、软科学4大类,并纳入同一评价系统,实行全过程分段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按各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和各自内涵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层次聚类组合,制订指标评价依据、等级标准、权重赋值、开关系数,构建了中医药科研项目立项、技术鉴定、成果奖励3套4类3级5等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加以改进,编制模糊综合评判程序,能迅速、客观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挂线疗法治疗耻骨直肥肌综合征所致排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耻骨直肥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挂线疗法,对照组15例,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法,术后1、3、6个月分别评价其排便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5例,术后1、3、6个月痊愈者分别为12例、10例、10例;显效者分别为3例、3例、2例,有效者分别为0例、2例、3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疗15例,术后1、3、6个月痊愈者分别为8例、4例、3例;显效者分别为5例、5例、4例,有效者分别为1例、2例、3例,无效者分别为1例、4例、5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挂线法治疗治疗耻骨直肥肌综合征所致排便障碍的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模糊综合疗效评价法评价复方羌芪片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一步推广模糊综合疗效评价法。方法:首先建立了指标集合及评价集合,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得出各种资料的频数分配并建立模糊矩阵,并依照有关专家意见,得出评判因素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进行综合疗效评判。结果:按最大隶属原则来判断疾病治疗质量,治疗组A组属于评价等级中显效,阳性对照组B组、安慰剂对照组C组均属于评价等级中有效这一等级,根据隶属度相加得出阳性对照组的有效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结论:模糊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现行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评定标准中部分模糊不能正确归类的病例的缺点,同时评价的内容范围明显扩大,因此其结果可能更为科学和可信,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综合疗效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樊旭平 《光明中医》2011,(10):2022-2023
目的观察化瘀生髓汤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化瘀生髓汤,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生髓汤能显著改善早期ANFH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缓解ANFH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促透剂促透效果评价的可行性,为促透剂评价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以双氯芬酸钠为模型药物,氮酮、陈皮挥发油、桉叶油、薄荷醇和冰片为促透剂,以离体SD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上进行透皮试验。采用HPLC测定接收液中双氯芬酸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80∶20∶0.5),检测波长276 nm,计算渗透系数、稳态流量、滞后时间、增渗倍数,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各促透剂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各组促透剂对双氯芬酸钠均有不同效果的促透作用,其中氮酮、薄荷醇和冰片表现为优,最大隶属度分别为0.761 1,0.582 1和0.495 4;陈皮挥发油和桉叶油表现为良,最大隶属度分别为0.454 2和0.480 9。结论:熵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对中药促透剂的促透效果进行客观、清晰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搬移术结合贯通冲洗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采用骨搬移术结合贯通冲洗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21~65岁,中位数32.5岁。股骨骨折3例胫骨骨折11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4例;均接受过骨折固定手术治疗,行骨折外固定术10例、骨折内固定术4例。合并软组织缺损10例。病程3个月至2年,中位数5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及患肢外形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搬移延长骨段3~11cm,中位数7 cm;贯通冲洗引流时间2~12周,中位数4周。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2个月,中位数12个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8~20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4个月,中位数10个月。行皮瓣移植术3例,软组织修复良好。搬移骨段出现成角偏移1例,经截骨、调整外固定架处理后成角偏移纠正;并发针道感染2例,经换药后感染控制;并发骨缺损处软组织塌陷3例,经克氏针牵拉处理后软组织恢复;并发踝关节功能障碍1例,行踝关节融合术后行走功能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改良ASAMI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10例、良2例、可2例。结论:骨搬移术结合贯通冲洗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有利于感染控制、骨折愈合和患肢外形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冲剂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冲剂质量曾春燕,黄福星(广东和平制药厂药物研究所和平517200)中成药的成分比较复杂,难以准确地加以检测,其质量也是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质量界限模糊。我们以板蓝根冲剂(块状)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冲剂的质量作了综合评价,较好地反映了冲剂质量的实际情况,为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1质量评价方法药学上的许多评估问题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我们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评估,其数学模型 ̄[1....  相似文献   

9.
背景: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已广泛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但尚未见到较大样本临床对照研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目的:通过对220例老年胃癌预后的分析,研究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对老年胃癌预后的影响。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同期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65岁及以上老年胃癌病例(来自上海龙华医院肿瘤一科、瑞金医院消化外科和仁济医院普外科)分为接受中药复方辨证治疗的中药组和未接受中药治疗的非中药组。主要结局指标:依据临床病理分期,是否接受根治性手术和化疗进行分层。运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手术、化疗以及中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有220例病例纳入研究。中药组89例,非中药组131例。总体220例病例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分别是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化疗和中药治疗(P0.01)。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322,95%可信区间在0.212~0.489。中药组中位总生存期为41.12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55.6%、45.7%;非中药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7.19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26.9%、21.9%。对未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分层研究,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中药治疗和化疗是影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独立的保护性因素(P0.01),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421,95%可信区间在0.255~0.693;晚期中药组(36例)中位总生存期为17.819个月,晚期非中药组(60例)中位生存期为8.548个月。对临床病理分期为Ib-Ⅳ(T4N1-3M0、T1-3N3M0)接受根治性手术(R0)且接受3个及以上周期术后辅助化疗病例的分层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中药组和术后非中药组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未达到中位数,故未作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中药组(33例)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7.0%、59.9%、50.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4.1%、61.4%;术后非中药组(69例)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2.6%、51.1%、51.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55.6%、55.6%。结论: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可改善老年胃癌的总体预后,是老年晚期胃癌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对老年根治性胃癌术后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需要继续随访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方药:基本方生地、生石膏、代赭石各30克,川牛膝15克,丹皮10克,知母、黄柏、细辛各6克,升麻、甘草各3克。实火牙痛加黄连、大黄各6克,黄芩10克;虚火牙痛去代赭石,熟地易生地,加山萸、何首乌各10克;风火牙痛者加芥穗、防风各10克;并发风热感冒者加二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各15克;并发扁桃腺炎、咽炎者加射干、马勃、桔梗、山豆根、元参各10克等。水煎服,d 1剂,2剂为1疗程。治疗结果:治愈(服药1个疗程痛止,3月内未复发者)20例;好转(服药2个疗程痛减轻,3月内有复发者)6例;显效(服药3个疗程痛减轻,3月内有复发者)1例;无效(服药3个疗程以上,痛仍未解者)1例。总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11.
愈骨丹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观察愈骨丹内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以马氏骨丸为对照,将3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治疗观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髋痛、跛行、关节功能及X线平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4项指标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75.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愈骨丹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复元散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讨复元散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脂质代谢的影响。将4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免随机分为模型组、复元散组和对照组,采用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尼松建立股骨头骨细胞坏死模型,每隔2周分别进行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测定和肝脏及股骨头组织学变化观察。结果显示复元散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肝脏和股骨头的病理变化亦较模型组轻。表明复元散能降低血脂,减轻肝脏的负荷,减少脂肪栓子形成,改善股骨头血循环,具有确实可靠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补蚀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辉 《中医正骨》2001,13(10):10-11
为验证外用中药制剂补蚀散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应用补蚀散外敷法治疗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20例156髋,应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价法(百分法)对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和X线情况分别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不同病因导致的不同分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用药前后的分数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药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明纯中药制剂补蚀散外用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药增骨Ⅰ、Ⅱ、Ⅲ号序贯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将1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随机均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中药增骨Ⅰ、Ⅱ、Ⅲ号序贯疗法,对照组应用验方增骨汤,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84%.在缓解疼痛及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按骨重建理论制定的序贯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优于验方.  相似文献   

15.
活骨注射液治疗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观察活骨注射液治疗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选择了符合诊断标准的Ⅱ型股分头缺血性坏死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活骨注射液进行髋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其髋关节疼痛和功能、X线、CT的变化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活骨注射液对于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促进坏死区新骨生长,活血止痛效果明显,80例临床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经治疗6—12个月后,治愈率达96.25%,总有效率为98.75%。表明活骨注射液治疗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6.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15例。结果其中15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参照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中1例。结论PFNA操作简单,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NO、ET的变化及丹参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变化以及丹参对它的影响。方法 :2 8只兔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 8只、模型组 1 0只、模型组加复方丹参组 (简称复方丹参组 ) 1 0只。放射免疫检测血浆 NO、ET的浓度。结果 :模型组第 8周 NO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 (P<0 .0 5 ) ,而且随激素应用时间的延长 (2、4、8周 ) ,NO水平逐渐降低少。第 8周 E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明显 (P<0 .0 5或 P<0 .0 1 ) ,而且随激素应用时间的延长 (2、4、8周 ) ,ET水平逐渐增高。复方丹参组第 8周 ET水平较模型组降低明显 (P<0 .0 5 )。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复方丹参能部分影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4年1月~2010年9月1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结果:145例获得随访,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7%。术后并发症包括单纯髋内翻8例,股骨头颈钉切割穿入髋臼合并髋内翻3例,螺钉断裂1例,股骨颈短缩1例。结论:髋部生物力学的特殊性及老年人骨质疏松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复位欠佳、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手术操作技术欠佳和不恰当的康复锻练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医病机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中医发病机理.方法: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醋酸氢化泼尼松)诱导家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为对象,33只雄兔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模型 右归饮组(右归饮组),动态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形态和功能,以及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HPA轴出现形态萎缩功能抑制状态,表现为垂体、肾上腺重量减轻(P<0.01),垂体前叶ACTH细胞减少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降低(P<0.05),肾上腺皮质萎缩及血浆皮质醇(CORT)降低(P<0.01).性激素水平紊乱,表现为雌二醇(E2)升高(P<0.01),睾酮(T)降低(P<0.05),E2/T明显紊乱升高(P<0.01).右归饮能有效拮抗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HPA轴从形态到功能的抑制状态,纠正性激素水平的紊乱.结论: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中医病机学属于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20.
骨复生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日本大耳白家兔每周2次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8mg.kg^-1,造成激素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模型,通过设立骨复生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观察血流流变学指标。结果发现骨复生具有降低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质含量的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骨复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