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2008-012年水痘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疫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8-2012年水痘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2008-2012年共报告水痘病例2135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62/10万,水痘的发病高峰期集中在4-6月份、12月至次年1月份;中学生占38.47%,散居儿童占22.90%,幼托儿童占17.07%。15岁以下病例占76.73%。暴发疫情共192起。其中191起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结论深圳市水痘疫情主要集中在春冬季节。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暴发场所以托幼机构和学校为主。加强易感人群监测和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是控制水痘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3-2017年深圳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情况,为水痘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深圳市报告的水痘病例、暴发疫情和疫苗接种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深圳市共报告水痘病例90 789例,年均发病率为161. 63/10万;发病率最高在龙岗区(230. 56/10万),最低在福田区(96. 8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6月、11月~次年1月; 4~14岁组发病居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近5年来共报告579起暴发疫情,其中493起发生在中小学,占85. 15%,疫情最长持续时间120 d。5年共接种水痘疫苗1 079 264剂次,先后对18起疫情实施了应急接种工作,共接种水痘疫苗4 310剂次。结论 2013-2017年深圳市水痘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有必要实施水痘疫苗两剂次接种程序,并完善暴发疫情中的应急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6~2009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控制效果。方法收集深圳市宝安区2006~2009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2006~2009年共暴发手足口病疫情20起,发病人数136人,波及人数2047人,1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暴发高峰集中在4~6月,3岁组儿童为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90%的手足口病例发生在幼儿园,10%的病例发生在家中。新安街道为暴发起数最多的街道。5起暴发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检出率为71.43%,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检出率占28.57%。85%的暴发病例是通过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播而发病。结论宝安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经过综合防制后,控制效果显著,今后的防控重点应在春夏季节,人群为3岁组托幼儿童。宣传教育教师及家长注重幼儿卫生习·赁的培养,及时做好玩具与被褥的消毒,避免日常接触传播病毒。  相似文献   

4.
陈丽华  李苑  叶恋花  马智超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2):1488+1499-1488,1499
目的 分析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暴发疫情情况,为其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性病学方法对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AHC暴发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宝安区共出现15起AHC爆发疫情,66.67%发生在学校,20%发生在幼儿园,13.33%发生在工厂;共报告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2008-2010年学校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制订学校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广州市番禺区学校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番禺区2008-2010年中小学校和幼托园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11起,累计发病237例,无死亡病例,累计罹患率3.70%。小学及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10起,占总数的90.91%;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3~5月、10~12月。暴发疫情时间持续最长47d,最短4d,平均6d(中位数)。大部分病例无水痘免疫史。结论 2008-2010年番禺区报告的中小学校和幼托园水痘暴发疫情有逐年减少趋势,水痘暴发疫情防控较理想,但小学幼儿园仍是水痘暴发疫情控制的重点人群聚集场所,需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水痘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2008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论;2007~2008年共报告水痘693例,2007年387例,2008年306例.病例中,1~14岁323例,占34.9%:15~29岁554例,占59.9%.1~5月份瘸例数339例,占48.9%;10~12月份病例数183例,占26.4%.学生发病数363例,占52.4%.结论:2007~2008年水痘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控.  相似文献   

7.
一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应急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北京市海淀区2007年某小学水痘暴发疫情中首发病例发现后3d内水痘疫苗应急免疫效果,为有效控制水痘暴发提供依据。方法对海淀区某小学水痘疫情相关资料及该校学生水痘疫苗既往接触及应急免疫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疫苗的有效率。结果2007年4月5日~5月10日该小学共发生水痘13例,均为学生,首例为五(6)班学生,五年级共发病11例,学生数为285人,既往患过水痘的72人、有水痘疫苗免疫史的33人、无免疫史的121人、免疫史不详的59人,易感者水痘疫苗接种率为15.5%(33/213),全部易感者水痘的罹患率为5.2% (11/213);首例发病7d后明确诊断,并于诊断后第2天完成全年级的应急免疫,应急免疫率为98.2%(167/170),应急免疫学生水痘续发率为3.6%(6/167),非应急免疫学生水痘续发率为8.9%(4/45),应急免疫有效率VE_(应急)为59.6%,95%可信区间为37.1%~88.1%。结论该小学水痘暴发疫情中,首例患者出疹后未立即隔离是导致水痘在该班级传播的主要原因;只有对易感者在首例发病后3~5d内进行水痘疫苗应急免疫,才能够迅速形成人群免疫屏障,有效控制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8.
朱庆 《海南医学》2012,23(22):132-133
目的分析海口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预防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口市2007-2011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口市2007-2011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44起,占全市暴发疫情总数的84.62%;3~4月发生18起,9~10月15起,分别占40.91%、34.09%;病种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其中水痘20起,占45.45%,甲型H1N1流感15起,占34.09%;小学发生28起,占63.64%,中学11起,占25.00%;病例相关疫苗免疫接种率为1.53%。结论春、秋季开学后的1~2个月是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高发期,中、小学校呼吸道传染病是防控重点,针对性主动免疫是有效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输入Excel 2003软件,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1年全区共报告3 652例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61例重症病例,重病率为1.67%,8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22%;散发性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份,其中5月份发病例数最高,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8.56%;重症病例4~9月份出现发病高峰;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3岁以下年龄组;重症病例主要集中于2岁以下年龄组。民治、观澜和西乡三街道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57‰、4.15‰和3.40‰。结论应在夏季针对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开展散发性手足口病病例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并及时处置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沙区黄阁镇2007--2008年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及时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黄阁镇2007--2008年水痘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08年黄阁镇共发生水痘266例,病例分布于全镇各个村(农场除外),以大井、亭角、坦尾、留东村发病人数最多,占39.47%。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3~5月及12月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5.94%。病例中87.22%为14岁及以下儿童,小学生居多,占54.14%,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20:1。其中有2起爆发疫情,共发生112例水痘病例。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小学,多数患者无水痘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南沙区黄阁镇水痘疫情较严重,应迅速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水痘疫情的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1日至5月6日,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某学校发生一起水痘爆发疫情,累计发病35例,罹患率5.28%。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流行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阎辉 《中国民康医学》2013,(2):14-15,29
目的:了解东城区南片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的2009~2011年东城区南片本地水痘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东城区南片水痘年均发病率79.3/10万,以5~9岁组最高;五起暴发疫情的罹患率最高为2.8%,最低为1.1%。首发病例所在班的罹患率最低为2.5%,最高为28.6%。暴发疫情病例的发病年龄集中在8~9岁组,占47%结论:对地区内在校小学生水痘发病情况加强监测,密切观察水痘疫苗接种超过5年的学生,可以降低水痘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罹患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暴发疫情及流行相关因素。结果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77起流感暴发疫情,平均罹患率为4.48%,罹患率有逐年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于6~19岁的人群,多发于3~6月和9~11月,87.01%(67/77)发生在学校。甲型流感阳性率为34.77%(129/371),乙型阳性率为20.75%(77/371)。以罹患率Y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有3个因素(疫情持续时间X4、首次报告发病人数X5、暴露人数X6)进入方程。结论宝安区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防控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应加强在校学生流感样病例的监测,以降低暴发疫情的发生概率。疫情发生单位应该尽早报告疫情,以便迅速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控制效果才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查明吉安县横江镇一起水痘暴发的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措施尽快扑灭疫情。方法 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次水痘暴发流行共发生62例水痘病人,罹患率为22.3%;流行高峰在2003年11月6~9日,发病40例,占64.5%;病例以8~10岁学生为多,共54例,占87.1%。主要是二、三、四年级学生发病,分别占发病人数的17.7%、35.5%、22.6%;62例患者均未接种水痘疫苗。结论 免疫空白和疫情报告不及时是该次水痘流行的原因。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广泛开展预防接种是控制水痘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谢平 《广西医学》2009,31(4):574-575
目的分析北海市2006-2007年学生水痘暴发流行特征及暴发因素,探索科学的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海市2006-2007年报告的水痘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07年北海市共报告了18起水痘暴发疫情,共发病571例,无死亡病例。分布于市辖三区,全部发生在小学及幼儿园,平均患病率为3.07%,最高为25.56%,最低为0.58%。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以12、1、3、4、5月份为多发,共占总起数的94.44%。年龄分布为5-16岁的学生;男女之比约为1.4∶1。结论小学及托幼机构是该市水痘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冬春季是其好发季节,发病人群为5-16岁的学生。儿童对水痘的免疫屏障水平低是暴发的主要原因,首例病例隔离不及时和后继病例隔离不严格是暴发的重要原因。预防保健机构应加强水痘疫苗的免疫接种;学校要重视晨检和宣传教育工作,及时而严格地隔离患病学生。  相似文献   

16.
熊田甜  李苑  周小涛  朱奕  吴泰顺  马智超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2):1498-1499,1503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手足口病报告信息,对深圳市宝安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宝安区共报告手足口病8 035例,年均发病率为30/10万,其中2010年最高,达37.60/10万,死亡病例2例,均发生在2010年;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不同性别、年龄组发病有统计学差异(x2=997.20,P=0.000;x2=56502.11,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最多(占91.17%);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0.41%).结论 宝安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针对流行季节和重点人群做好健康教育,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逯建华  程小雯  房师松  吕星  吴春利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1):2102-2103,21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特征,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2005~2008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资料。结果深圳市2005~2008年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82起,累计发病人数3963例,平均罹患率为1.9%。全市六区均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234起(83.0%)发生于3-6月;245起(86.9%)发生于中、小学生人群;207起(73.4%)的疫情发病人数规模在15例以下。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由甲乙型流感病毒(80.5%,227/282)引起,其中90起(31.9%)甲型流感阳性、134起(47.5%)乙型流感阳性、3起甲乙型流感混合阳性(1.1%)。所有甲乙型流感PCR检测的阳性标本均立即接种MDCK细胞或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共分离流感病毒188株,溯源于71起疫情(71/227,313%),其中15起为H1N1亚型、17起为H3N2亚型、39起为乙型流感病毒。3月份以乙型流感暴发为主,占72.7%,4月份甲乙型流感逐步更替,5~6月份则以甲型流感为主,占51.9%。结论深圳市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由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3~6月,中、小学校是全市流感暴发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灵武市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1年报告的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发生43起暴发疫情,发病381例,罹患率0.87%,死亡1例。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并以小学及托幼机构为主,病种以水痘、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为主,两个小高峰集中在3~6月和10~12月份。结论小学与幼儿园是各种暴发疫情发生的高发场所,控制传染源、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防病意识,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水痘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0年连云港市水痘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水痘病例2 3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4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季节呈双峰特点,4~6月份占36.01%,12月~次年1月占全部报告病例的25.12%;发病以1~15岁学生为主,占总数的77.40%;男女性别比为1.68∶1。2005-2010年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连云港市水痘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少数地区发生水痘暴发流行,学校防控工作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2010年深圳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31家监测单位的流感样病例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深圳市的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为5.43%.2010年全市共采集日常监测ILI咽拭标本4 031份,分离出445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1.0%,其中14株季节性H1N1亚型(3.1%),42株季节性H3N2亚型(9.4%),171株甲型H1N1亚型(38.4%),213株B(Victoria,47.9%)亚型,5株B(Yamagata,1.1%)亚型.2010年全市报告了89起ILI暴发疫情,发病总人数741人,流感PCR检测阳性79起,其中季节性甲型6起(6.8%),乙型67起(75.3%),甲型H1N1流感6起(6.8%).结论 2010年深圳市流感活动较低,未出现明显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