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对严重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对86例严重肝损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复苏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86例患者中10例死亡,76例治愈,病死率为11.6%,治愈率为88.4%。
结论:损伤控制性复苏治疗应贯穿于严重肝损伤围手术期的全过程,早期成功复苏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包虫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肝包虫病85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85例术前均诊断为肝包虫病。均采取手术治疗,全组均治愈。
结论:B超及CT检查,血清卡松尼试验阳性,即可确诊。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2010年6月间肝叶切除治疗8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分布在左肝42例(50.6%),右肝18例(21.7%),分布于全肝的有23例(27.3%);合并胆总管结石28例(33.7%),合并胆管狭窄15例(18.0%),合并左肝内胆管癌2例(2.4%)。入院时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6例(55.4%),B级30例(36.1%),C级7例(8.5%)。统计术式选择、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
结果:全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12.0%),死亡1例(1.2%)。83例中71例(85.5%)无结石残留;12例(14.5%)提示肝内胆管残石,其中胆道镜取净结石7例(7/12,58.3%),未取尽结石5例(5/12,41.7%);5例未取尽结石中3例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并失去联系,2例在1年后出现症状入院再次手术取除结石(再次手术率2.4%)。全组随访2个月至3年,除上述3例失访外,其他80例(96.4%)获随访,均未发现复发。
结论: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取尽率高、病死率低,结合术后胆道镜再次手术率低,是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外伤性肝破裂经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肝破裂修补19例,右肝不规则切除4例;8例在肝破裂修补同时行肠系膜上静脉修补和坏死横结肠切除1例,膈肌修补、胃修补、肠系膜修补各1例,膈肌修补和股骨内固定1例;胆瘘造瘘和胃空肠吻合1例,脾切除和后腹膜破裂出血修补各1例。 
结果:4例术后第2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其余患者痊愈出院。治愈率87.1%。术后并发症有胸腔积液或肺部感染6例,尿路感染2例,伤口延期愈合2例,不全肠梗阻1例,胆瘘1例,所有患者并发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
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可根据具体病期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式治疗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外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以期提高再次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再次手术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8个月期间收治的152例肝外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既往手术原因、方式及再次手术的原因、方式。
结果:全组肝外胆道再手术原因:胆道残余结石(36例),结石复发(80例),胆道感染(12例),胆道损伤(18例)及其他(6例)。再次手术以胆总管探查+胆肠吻合为主,无1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残石率为4.6%。
结论:肝外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胆道残余或复发结石(76.4%);胆道损伤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9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者的发生率为5.45%;术前诊断率为83.3%。5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率38.9%;病理诊断为腺癌; 45例患者(占总数的83.3%)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行根治性手术病例平均存活21个月,行姑息性引流手术病例平均存活8.5个月,仅行探查术病例存活平均3.5个月。
结论:胆管癌伴有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较差,有可能时应力争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肝功能Child A,B级患者4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经腹胆囊全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经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胆囊切除+脾切除术、一期和二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左外叶切除+胆道手术。治愈率84.1%(37/44),并发症发生率22.7%(10/44),无死亡病例。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9例,采用内窥镜治疗5例,非手术治疗4例,治愈率11.1%(1/9),并发症发生率55.6%(5/9),病死率为22.2%(2/9),死亡原因为大出血和肝功能衰竭。
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术前应综合评估,肝功能Child A,B级患者应采取尽可能创伤小的手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病死率,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应视为手术禁忌,采取内窥镜或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P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17例RPH患者的MSCT(16排或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腹腔血管显像(CTA)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脾静脉及侧支循环的CT表现。
结果:胰源性14例,脾源性1例,白血病2例。CT显示脾静脉闭塞占35.3%,狭窄占64.7%;可见胃底静脉曲张占70.6%,胃体静脉曲张占76.5%。
结论:MSCT能显示RPH的病因及侧支循环情况,对于RPH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和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4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4例肝胆管结石并肝脓肿和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肝胆管结石并肝脓肿和胆管癌的发生率为0.58%(14/2 432),术前确诊5例(5/14,35.7%);另术中快速病检发现7例,术后病检发现2例。肿瘤切除7例(7/14,50.0%)。随访的5例行肿瘤切除者生存期均超过1年,其中1例存活5年3个月;4例非切除性姑息性手术分别存活1,6,7,13个月。
结论:有多年肝胆管结石病史患者合并肝脓肿时要考虑胆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及早行肿瘤根治切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胆道大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对胆道大出血的处理效果。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将导管放置于肝动脉后造影,显示肝脏出血部位,然后将微导管置于出血的分支血管,注入栓塞剂进行止血。
结果:全组23例胆道大出血(13例为肝外伤术后、6例为肝胆管结石病术后、4例为原发性肝癌),造影显示肝右动脉分支出血12例,肝左动脉分支出血5例,肝左右动脉分支均有出血6例。肝动脉分支中断、动脉瘤及造影剂外溢与胆道显影是其典型表现。23例均顺利完成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其中多个出血点分支血管栓塞11例。止血成功率100%。无继发出血及开腹止血病例,无出血死亡病例。全组随访0.5~3.0年,无胆道再出血及栓塞所致并发症。
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是胆道大出血的一种有效、简便、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并手术的22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胰岛素瘤21例(95.5%),恶性1例(4.5%);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4例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经症状;检测空腹血胰岛素15例,胰岛素释放指数均>0.3;术前B超,CT,MRI,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肿瘤检出情况分别为22.7%(5/22),54.5%(12/22),53.8%(7/13),100%(1/1),术中B超检出率为100%(10/10)。行肿瘤摘除术18例,胰体尾切除2例,胰体尾+脾切除2例。术后21例患者血糖恢复正常,1例术后仍有持续的低血糖症状,3个月后行二次手术探查发现位于胰腺钩突一肿瘤,切除后血糖恢复正常;l例术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发生胰瘘1例,经充分引流和抑制胰腺分泌治疗于3周后痊愈。结论:Whipple三联征和胰岛素释放指数>0.3是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术前CT和MRI等检查定位+手术探查、术中B超定位是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手术是治愈胰岛素瘤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随访结果。
结果:18例平均年龄64.3岁,男女比例为1∶5。术前诊断率为77.8%。18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一期肠切开取石手术,8例行一期行肠切开取石及二期胆囊切除加胆肠内瘘修补术,6例行一期手术解决肠道梗阻同时处理病变胆囊及胆肠内瘘,1例既往有胆肠内引流手术史患者一期行肠切开取石、胆肠吻合口切开取石、原胆肠吻合口整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9%,主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死亡1例(5.5%),为术后第4天死于心肌梗塞。
结论:胆石性肠梗阻以老年女性患者为主,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可及时诊断并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胆石性肠梗阻应尽早外科干预,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胆石性肠梗阻(BI)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现状。 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14年12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8例BI患者资料,并汇总近20年22篇中文文献中284例患者资料,分析并总结BI发病特点与诊治现状。 结果:302例BI患者中男86例(28.2%),女216例(71.8%);年龄36~89岁,平均63.4岁;术前确诊率为24.2%(73/302);294例(97.4%)行小肠切开取石术,8例(2.6%)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结石嵌塞于十二指肠27例(8.9%),空肠71例(23.5%),回肠末端201例(66.6%),结肠3例(1.0%);一期行胆囊切除术94例(31.1%),胆管切开取石术4例(1.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2%(82/302),术后病死率为0.7%(2/302)。 结论:BI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常伴有较低的术前确诊率和较高的术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60例嵌顿疝患者资料,其中32例行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28例行传统疝修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3.6 min vs.51.8 min)、术中出血量(10.3 m L vs.11.1 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9例(28.1%)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5例(17.9%),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无补片感染;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5.3 d vs.6.3 d,P0.05)。两组术后随访24~3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5例(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以来完成的12例钩突入路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资料。手术要点是于十二指肠水平部沿肠系膜上动脉右侧从下往上解离胰腺钩突部及其系膜,再依次完成其他手术步骤。结果:12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腹,其余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0~340 min,平均280 min;术中出血150~1 200 mL,平均300 mL;清除淋巴结9~15枚,平均10枚。术后病理检查示标本切缘阴性。术后并发胰瘘2例,胆瘘1例,经处理后痊愈。结论: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8次)妊娠合并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中期妊娠3例次,晚期妊娠15例次。重症急性胰腺炎5例。合并高脂血症6例,胆道疾病1例。血或/和尿淀粉酶升高者14例次(77.8%,14/18)。B超提示胰腺炎12例次(66.7%)。1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中1例转手术清创引流。13例终止妊娠。产妇无死亡,胎儿死亡3例(18.8%)。
结论:妊娠期合并胰腺炎以中晚期妊娠为主。高脂血症是主要病因。以保守治疗及保证孕妇安全为首选;及时终止妊娠,母婴分科协作抢救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闭合性胰腺损伤3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79.3%。非手术治疗4例,其中I级3例,II级1例。 手术治疗28例,I级5例和II级7例行胰周清创外引流术;6例Ⅲ级胰腺损伤中,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和脾切除术4例,行保脾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5例Ⅳ级胰腺损伤中,行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和脾切除术1例;5例Ⅴ级胰腺损伤中,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2例胰头严重毁损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由于复合伤情较重,首先应用损伤控制手术,于受伤后48 h再次行彻底性手术。全组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余25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76.0%),包括胰瘘、胰腺假性囊肿等,均经治疗而愈。
结论:无明确主胰管损伤、临床情况稳定时,胰腺损伤可先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于重度闭合性胰腺损伤,根据胰腺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甲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甲亢合并甲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比较。 结果:手术治疗甲亢患者85例,其中31例(36.5%)合并甲癌。术前结合临床表现和颈部超声结果甲亢合并甲癌确诊率80.6%(25/31)。31例患者待甲亢症状得到控制、甲状腺功能经检查恢复正常后行手术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术后均顺利出院,未发生永久性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经术后病理证实,1例为髓样癌,3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7例(54.8%)侵及被膜者,9例(29.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各项病理特点与文献报道的单纯甲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甲亢伴甲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应强调颈部超声在该病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性,确诊后尽早行手术治疗并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石症合伴腹腔肿瘤患者漏诊原因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胆石症合伴腹腔肿瘤36例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12例,年龄48~82岁。门诊均以胆石症诊断入院。结果 36例术前明确合并腹腔肿瘤诊断的18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术后5 d至3个月明确诊断6例,并再次手术,均获肿瘤病理学诊断。36例中包括胆囊癌5例(13.9%),胆管癌4例(11.1%),肝癌3例(8.3%),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8.3%),胰腺癌6例(16.7%),胃癌6例(16.7%),结肠癌7例(19.4%),直肠癌2例(5.5%)。2例放弃手术治疗,2例行介入治疗,32例手术治疗,其中1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或胆道探查取石术,4例行肿瘤姑息性切除及胆囊切除术和/或胆道探查取石,4例行剖腹探查术;另6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或胆道探查取石术中误诊者,术后5 d至3个月再次手术行肿瘤根治性切除4例,姑息性切除1例,介入治疗1例。结论胆石症可能合并腹腔肿瘤,特别是合并消化道肿瘤,但其漏诊几率较大。胆石症术前应仔细病史采集,对症状体征不典型者和老年患者术前进行系统全面检查,术中详细探查腹腔脏器,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腹腔肿瘤,术后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应严密随访,以避免漏诊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诊断采用CT,MRI,SAOG,术前B超,IRI/G和术中B超(IOUS),敏感性分别为64.71%,50%,42.86%,15.38%,94.74%和100%。术前确诊率54.55%,手术探查的阳性率为90.91%;治疗采用肿瘤局部摘除术24例,远段胰腺切除术9例。治愈率为90.91%,并发症发生率33.33%,病死率3.03%。
结论:术中触诊联合IOUS基本上可定位诊断;根据胰岛细胞瘤的大小、部位、数目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