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作为我国传统中医常用的滋补药,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尤其是补肝方面,但是最近几年临床上一直有关于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引起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产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就其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的相关报道,从何首乌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作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考虑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中成药的质量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应区分使用并注意合理用药,为正确应用何首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二苯乙烯苷是中药何首乌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被认为是何首乌保肝的主要有效成分。然而近年来随着何首乌肝损伤事件的频发,出现了一些关于二苯乙烯苷肝毒性的研究报道。目前尚未发现有对二苯乙烯苷对于肝脏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全面分析总结。文章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对已有的报道进行了整理分析,以期为何首乌二苯乙烯苷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肝脏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俞捷  谢洁  赵荣华  蔡少青  陈真 《中草药》2010,41(7):1206-1210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是重要的补益药物,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功效。然而,自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处不断出现由于服用何首乌或含何首乌制剂而导致肝损伤的不良反应报道,并引起了一些国家药监部门的高度关注。对何首乌肝损伤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实验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引发肝损伤的制剂、损伤发生的特点、剂量范围等,初步探讨了这种不良反应与其基源、炮制方法、复方配伍等相关关系,为何首乌肝脏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肝损伤为代表的中药安全性问题和事件频发,其中,何首乌是千百年来广泛应用且认为"无毒"的补益类中药,但近年来其肝损伤事件频频报道,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中医药事业及其国际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有学者发现何首乌肝损伤的易感基因,为合理制定何首乌及其相关制剂肝损伤风险综合防控对策奠定了科学基础,但在临床应用中,何首乌不良反应有哪些风险信号?自发呈报系统是药品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及发现ADR信号的重要方式,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不良反应信号,进而有效预防和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目前,数据挖掘技术已逐步成为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与评价的主要方法。其中,贝叶斯法中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是常用的风险信号预警分析方法。该文采用BCPNN法挖掘含何首乌中药制剂心元胶囊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为恶心、腹泻、皮疹、头晕、呕吐、腹痛、头痛、肝细胞损害等,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循证证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何首乌制剂不良反应研究进展与成因分析,为从制备工艺影响毒性表达的角度开展后续研究,提供研究思路。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含何首乌制剂的化学成分、炮制减毒、复方配伍、制备工艺、不良反应及其毒副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成因分析。从成分方面,何首乌主要含有二苯乙烯类、卵磷脂、蒽醌类、鞣质、微量元素等成分,二苯乙烯苷及蒽醌类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提出何首乌毒性的可能物质基础;从炮制方面,炮制工艺影响何首乌的成分组成,何首乌炮制前后的血药含量图谱有显著不同,致大鼠肝物质代谢途径的作用机制不同。从剂量、用法等方面,长期大量摄入何首乌可致可逆性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血清肝功能指标异常。在复方配伍方面,不同配伍是否会造成何首乌不良反应尚未达成共识。何首乌制剂临床不良反应提示,其对肝脏有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现代制备工艺可能也是其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但其发生肝毒性的规律特点、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均尚不清楚。在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及其炮制减毒机制方面研究基础上,应积极探索药学制备工艺对何首乌肝毒性的影响;在加强何首乌制剂安全性评价基础上,积极开展药学制备、复方配伍、药物相互作用对肝毒性的影响;探索临床合理用药模式,尽量避免患者因服用何首乌制剂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何首乌及其制剂致肝损伤的报道逐渐增多,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通过整理何首乌及其制剂的安全性研究进展并分析其风险因素,为后续建立系统安全性评价提供研究思路。药材质量方面,从何首乌的基源、种植采收、炮制三个角度分析提出最可能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因素是基源混用及炮制不当;临床应用方面,分析复方配伍、剂量对何首乌毒性的影响,长期超剂量使用可致肝损伤而配伍是否有影响有待研究;制备工艺方面,不同工艺条件可能使其活性成分产生变化造成不良反应。个体因素也是其导致安全性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后续系统安全性评价需要着重研究炮制及制备工艺对何首乌及其制剂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何首乌的肝毒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也针对何首乌的致肝损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的建立和何首乌肝细胞毒性与化学成分、溶剂、炮制、使用及患者病理基础的关系等。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何首乌相关性肝损伤的个案报道,尝试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到实际案例中,从理论到实践再次评估分析何首乌的致肝损伤风险因素及辨识特征,并从何首乌应用个体、药物选用及服用要求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提高中药何首乌的临床应用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在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中使用广泛,但近年来屡见有肝损伤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部分含何首乌和首乌藤制剂肝损伤风险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通报。近年来相关研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揭示了其特异质肝损伤的基本属性、主要成因、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发现其易感人群的基本特征和生物标志物,表明何首乌仅对极少数特定人群有肝损伤风险,对绝大多数人群是安全的。研究成果为正确客观地认识何首乌致肝损伤、合理制定何首乌及相关制剂安全用药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起草制定了《何首乌安全用药指南》,旨在帮助国内外公众和相关机构,科学认识、评估和规避何首乌肝损伤风险,指导何首乌及相关制剂的合理使用,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促进何首乌及相关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该指南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审核,并进行了发布,编号T/CACM 1328-2019。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何首乌对肝损伤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总结分析何首乌导致肝损伤的可能原因及作用机制,为何首乌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目前研究认为,何首乌肝损伤的发生与其误服伪品、炮制不当、药不对证及药物服用过量有关,而其发生机制可能为遗传易感性、干扰肝细胞摄取血中胆汁分泌的功能或结构及毒性成分对肝脏的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中药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rt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临床应用记载首见于唐代,历代本草文献对何首乌的基原、功效、毒性、炮制、使用禁忌等多有论述。近年来,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中的使用更为广泛,涉及何首乌肝损伤的文献报道也逐渐增加,何首乌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该文对历代本草中记载的何首乌毒性及用药风险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在安全性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种植、炮制方法等对何首乌的成分和毒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1.
何首乌为中医滋补肝肾的良药,但近年来屡有肝损伤案例报道。何首乌自古就有毒性记载,近年来何首乌肝毒性报道多为偶发性的免疫特异质型肝损伤。临床不合理用药是导致何首乌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药性功能定位不当、药不对症(证)可能是造成何首乌不合理用药的源头性风险。何首乌性温,不寒不燥,有"阴中阳药"的特征,而何首乌肝损伤多见于免疫异常活化类疾患,属中医辨证阴虚火旺、热毒内蕴者。提出何首乌可用于精血亏虚的血虚证,而兼有阴虚火旺、热毒内蕴的患者使用时则需配伍补阴药而慎用单味何首乌,可从辨证用药、合理用药角度减少何首乌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探讨何首乌毒性的潜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何首乌致肝损伤报道快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综观本草文献,记载何首乌毒性者寥寥。为何古代记载何首乌的毒性很少,而现在有关何首乌毒性的报道却很多?古代强调何首乌"制非九次,勿寝其毒",作为典型的生熟异治中药,何首乌临床效用的安全发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炮制工艺的规范性与可靠性。何首乌古代炮制强调九蒸九曝,而现代工艺已简化为仅蒸制一次,这其中的差异环节是否为何首乌肝损伤事件增多的潜在诱因?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将为其毒性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线索。为此,该文在整理历代医籍中收载的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基础上,对比现代炮制规范及相关研究,探讨何首乌炮制减毒的影响因素与关键问题,以期为针对性建立何首乌炮制减毒工艺规范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杨倩  李晓宇  赵新妹  孙蓉 《中草药》2017,48(9):1878-1887
查询《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20册)中所有含何首乌生品和炮制品的中成药,运用中国知网检索上述制剂的不良反应报道,并针对中药炮制、处方药味数、功能主治等中医特色,运用统计学手段对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含何首乌生品中成药已有不良反应报道的品种有13种,其不良反应发生依次为胃肠道反应、口干、肝损伤、过敏反应、心悸,主要发生在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痹症的中成药中;含何首乌炮制品的中成药已有不良反应报道的品种为37种,其不良反应报道主要有肝损伤、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多在治疗白发、脱发、体虚、血虚、肾虚、冠心病、脑血管等疾病时发生;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含生首乌制剂不良反应与处方药味数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而含制首乌制剂不良反应与处方药味数量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总之,含何首乌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尚缺乏明确证据证明其不良反应与何首乌毒性相关,应对其进行系统安全性研究,为客观评价何首乌及含何首乌制剂安全性,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易引起肝损伤中药的处方现状,并分析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选取了文献报道多、有明确肝损伤的中药13种,从我院2014年第3季度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3000张处方,采集含肝损伤中药的处方信息,运用计量法和统计学方法对所采集的处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含有13种易引起肝损伤中药处方数占抽查处方总数的58.0%。频率较高的前5种为柴胡、栀子、苍术、何首乌、川楝子。13种中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剂量现象,其中何首乌超量最为严重,占80.6%;应用于肝脏疾病的处方有205种,占11.8%;肝损伤中药联用处方537张,占30.9%。结论:易引起肝损伤中药在临床使用广泛,存在肝损伤中药超剂量使用、治疗肝脏疾病及联合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20)
何首乌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但其生品均有一定毒性,多为炮制后的制何首乌入药,近些年对其毒副作用的相关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在炮制前和炮制后何首乌的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炮制前后会存在临床功效的差异和毒性变化。本文对何首乌炮制历史和现代炮制工艺,对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毒性改变情况进行综述。对后续研究寻找何首乌肝毒性物质打下基础,为评价何首乌最佳炮制工艺提供参考,有利于保证何首乌炮制工艺、质量、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辛、苦,归肾、脾经。主要功效为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等;外用可消风祛斑。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冷痛、白癜风等。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补骨脂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促进骨骼生长、保护心血管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同时,较多的国内外研究发现,长时间或大剂量服用补骨脂及其复方可导致肝损伤、光损伤、肾损伤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则是补骨脂致肝损伤,关于补骨脂致损伤的临床报道大部分均为致药物性肝损伤事件,这使得补骨脂在临床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因此,充分了解补骨脂产生肝损伤的机制及减毒方法尤为重要。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补骨脂产生肝损伤的相关文献,对补骨脂致肝损伤临床报道、肝损伤成分、毒理机制及减毒方法4个方面进行综述,分别从胆汁酸淤积、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损伤、肝脂肪变形等方面对补骨脂的肝损伤进行了论述,并从配伍减毒与炮制减毒等方面对补骨脂致肝损伤的减毒方法进行总结,旨在全面客观地阐明补骨脂致肝损伤的潜在机制和减毒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补骨脂致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为常见的补益类中药,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有较多与何首乌相关的文献报道,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概述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目前,已从何首乌中分离出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磷脂类、苯丙素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共133种,其中二苯乙烯苷二聚体以及二蒽酮苷是近期从何首乌中分离得到的两类新化合物。何首乌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神经保护等作用,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等方面具有潜力,其药效成分主要包括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以及黄酮类,其中二苯乙烯苷类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葡萄糖苷即THSG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但对何首乌中其他化合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较少。因此,为保证何首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建议对其药效的物质基础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何首乌肝毒性问题屡有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何首乌肝毒性的物质基础、毒性机制与调控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现有文献及作者课题组的研究显示: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主要为蒽醌类化学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化学成分、鞣质类化学成分和外源性污染物,何首乌肝毒性机制可能与机体药物代谢酶缺陷、特异炎性免疫反应、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等有关。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二苯乙烯苷分解代谢障碍导致其在体内累积可能是何首乌肝毒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致毒机制。可通过建立合理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炮制工艺和实施辨证论治、个体化用药等进行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9.
总结何首乌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功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保证何首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对近些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何首乌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不良反应也多种多样,目前以治疗高脂血症、白发、脱发、高血压病、白癜风等为主,不良反应有肝损伤、过敏反应、精神症状、慢性肠炎等。何首乌功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的研究仍有不足,下一步研究宜立足临床,从药材的真伪、疾病的证型、不良反应发生的时相、个体异质性、配伍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何首乌的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海民  胡正海 《中草药》2005,36(2):311-314
何首乌又称首乌、赤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我国四川、湖南、贵州、河南等省区,生于灌木丛中、山脚阴处或石隙中。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是滋补肝肾的常用中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何首乌在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抗菌、造血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等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对何首乌的研究也更趋活跃,尤其是在化学成分、药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何首乌植物资源,本文对何首乌生物学特性与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