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注和解释疗法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和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10周的关注和解释疗法,对照组接受渐近式肌肉放松训练。干预10周后,采用自制的患者训练依从性评价表测评;干预前、干预10周后及干预完成后3个月,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 结果 干预10周后,试验组训练依从性、心理弹性量表得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总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注和解释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订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智能化改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2020年2月—9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负性情绪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0年6月—9月收治的39例纳入试验组,2020年2月—5月收治的38例纳入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智能化改善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及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使用智能系统的各维度满意度较高,总体满意度达94.35%。结论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智能化改善方案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夫妻自我表露在青年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62例青年乳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试验组实施夫妻自我表露干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中途退出1例,最终试验组30例,对照组31例。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自我表露及复发恐惧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自我表露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恐惧总分及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夫妻自我表露干预可有效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自我表露水平,降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  相似文献   

4.
张荣梅  杨蓓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771-1776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焦虑、抑郁、疲乏变化情况,及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于2016年5月—2018年6月以某三级甲等医院所有入住器官移植科进行肾移植手术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多维疲乏量表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结果 ①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8.9%、29.4%、33.9%,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9.4%、36.3%、37.8%,重度疲乏发生率为14.4%、11.3%、14.3%。②肾移植术后焦虑、抑郁得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得分随着时间不断下降(F=7.667,P<0.001),术后1年总体健康状况得分也显著下降(F=3.746,P<0.028)。③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抑郁可负向影响术后总体健康状况(Wald χ 2=21.155,P<0.001)。④敏感性分析表明,插补与删失结果保持一致,抑郁仍可预测总体健康状况(Wald χ 2=12.386,P<0.001)。结论 焦虑、抑郁及重度疲乏在术后1年发生率分别为33.9%、37.8%、14.3%,术后1年总体健康状况相比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有所下降,焦虑、疲乏对术后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抑郁可负向影响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订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居家饮食护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6月,便利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级吞咽障碍的首发脑卒中患者,一病区的3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二病区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居家饮食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指导。出院3个月后,观察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出院后3个月,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的生活质量在进食时间、症状频率、选择食物、恐惧、心理健康、疲劳程度、心理负担、进食欲望、社会交往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语言交流、睡眠维度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进食时间、症状频率、选择食物、恐惧、心理健康、疲劳程度、心理负担、进食欲望、社会交往及睡眠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交流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居家饮食护理方案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褚彦香  王颖  熊欢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815-1819
目的 探讨分级管理方案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58例,试验组给予CINV分级管理方案,对照组给予CINV常规护理,比较两组CINV发生情况及CINV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 试验组接受高度、中度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CINV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接受低度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两组患者,CINV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接受高度、中度及低度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CINV分级管理方案总体上可降低CINV的发生率及等级,并降低CINV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折联络服务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7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依次编号,采用奇偶数字抓阄法,编号为奇数者纳入试验组(n=53),编号为偶数者纳入对照组(n=53)。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骨折联络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使用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比较两组衰弱程度、骨质疏松确诊情况和二次骨折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老年人衰弱评估量表的生理及心理衰弱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生理、心理、认知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生理、认知维度得分及总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试验组骨质疏松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时期,两组二次骨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联络服务可降低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衰弱程度,提高患者的骨质疏松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角色转变冲击模型制订的ICU新护士培训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7月选取6所三级甲等医院入职的100名ICU新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按照基于角色转变冲击模型制订的培训方案给予培训,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采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和护理行为六维度量表评价培训效果。 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转型冲击量表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行为六维度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新护士培训方案可以减轻ICU新护士转型冲击,提升ICU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授权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3月,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0)与对照组(n=150)。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个案管理,出院后试验组采用个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个案管理。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和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12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较干预前降低(P<0.01),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和足部护理5个维度得分、总分及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0.01)。干预12个月后,两组生化指标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总分及量表条目4和条目8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门诊时间和护理干预总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个案管理平台的运用可激发患者糖尿病自我照护的内在潜力,有效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且减少了患者专科护理门诊时间和护理干预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订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并探讨其对降低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ICU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ICU肿瘤患者和家属为中心、由迁移联络护士为主导的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家属照顾能力量表调查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实施前后ICU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焦虑程度及家属照顾能力。结果 方案实施前,两组患者和家属基本情况、迁移应激水平、焦虑和照顾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实施后,两组家属迁移应激总分和各维度得分、焦虑程度、照顾能力量表总分和分量表得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ICU肿瘤患者转出方案能有效降低家属迁移应激的水平和焦虑程度,提高家属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决策辅助方案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专家函询、课题小组讨论以及预试验,基于共同决策三阶段会谈模型构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营养干预决策辅助方案,包括团队会谈、选择会谈、决策会谈3个步骤。2021年3月—12月便利选取重庆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眼科11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决策辅助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分别使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营养相关知识测评问卷、决策准备量表、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决策困境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营养相关知识测评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决策准备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决策困境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该研究制订的患者决策辅助方案,可提高患者营养干预相关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的决策准备度和决策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制作的性格色彩罗盘在乳腺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基于性格色彩学理论,研究设计一种可以快速、简便区别患者性格特征的彩色罗盘。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2019年1月—3月收治入院的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为试验组,2018年10月—12月收治入院的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入院后通过扫描罗盘上的二维码进行性格测试,了解自己的基本性格,护士通过管理后台获悉患者的性格分析,找到罗盘中对应颜色的性格特征及沟通策略,指导护患沟通;对照组按常规的沟通交流方式进行护患沟通。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应用性格色彩罗盘前后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结果 试验组出院时的焦虑评分为(5.75±1.73)分,抑郁评分为(5.42±1.59)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均分为(44.56±2.54)分;对照组出院时的焦虑评分为(9.22±2.58)分,抑郁评分为(8.71±1.87)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均分为(34.29±3.83)分(t=-7.794,-9.342,15.593,均P<0.05)。应用性格色彩罗盘进行护患沟通后,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总均分由应用前的(20.25±1.06)分提高到(26.81±1.60)分(t=-13.672,P<0.001)。结论 性格色彩罗盘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尚子妺  吴静  周洁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0):1456-1462
目的 构建基于生态瞬时评估法的症状评估平台,并以该平台为依托,探究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状况与相关症状的变化轨迹及关联度。方法 开发基于生态瞬时评估法的症状评估平台,以该平台为研究工具,采用自我监控法和便利取样法对6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1周的睡眠状况,以及疲乏、焦虑抑郁、恶心呕吐、疼痛症状进行持续监测,分析睡眠与症状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1周内,睡眠状况与疲乏、焦虑抑郁、恶心呕吐、疼痛症状在第2天急剧加重,在第2~4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缓解;睡眠状况与症状、症状与症状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其中醒来次数与疲乏在化疗第1天和第7天(r=0.613,P<0.01;r=0.780,P<0.01)呈显著相关,睡眠质量(r=-0.439,P<0.05)和睡眠效率(r=-0.471,P<0.05)与化疗第2天的焦虑抑郁呈低度相关。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睡眠与相关症状均呈现先恶化后缓解的趋势,并且在不同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也说明基于生态瞬时评估法的症状评估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症状的精准化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戒烟干预对COPD患者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18年1月—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戒烟干预,对照组接受呼吸科常规护理,并依据《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版)》对其进行简短戒烟干预及定期随访,两组均于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评定戒烟率、尼古丁依赖程度及焦虑、抑郁情况。 结果 试验组出院后1个月戒烟率为72.34%,高于对照组的戒烟率40.82%,试验组出院后6个月戒烟率为85.11%,高于对照组的戒烟率48.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尼古丁依赖程度分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戒烟干预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戒烟率,降低尼古丁依赖程度,尚未发现其对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吴燕  郑秀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782-1787
目的 组织康复期癌症志愿者参加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改善入住安宁疗护示范病房的晚期癌症患者的优质死亡结局。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住安宁疗护示范病房的69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康复期癌症志愿者参与试验组的安宁疗护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读国学经典、满足1个心愿、心灵的声音主题活动、节日家文化等。两组都由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安宁疗护小组给予病情评估、安宁疗护计划、中医症状管理、灵性照护之关爱时间等干预措施。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量表、灵性安适量表和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灵性安适程度和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试验组在生活质量的社会/家庭状况维度、灵性安适程度和焦虑抑郁情绪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试验组生活质量的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3个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灵性安适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完全由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安宁疗护小组,有康复期癌症志愿者参与的安宁疗护活动,能更好地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优质死亡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序贯排痰方案在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南宁市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45例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患者为试验组,2017年1月—12月44例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序贯排痰方案,对照组使用常规排痰方案。干预24 h后,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动脉血CO2分压、气道峰压值、日排痰量。比较两组干预7 d后排痰效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24 h后,两组呼吸频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波动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值、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及干预前有所升高(P<0.05),气道峰压和动脉血CO2分压较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日排痰量(29.48±4.54) ml,对照组(12.56±2.287) 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7 d后,试验组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序贯排痰方案能促进肺结核机械通气患者痰液排出,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提高生存质量,缩短ICU住院时间并减轻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