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介素-10(IL-10)基因-1082G/A位点和干扰素-γ(IFN-γ)基因+874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及测序技术检测深圳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病例组及对照组各200例IL-10启动子区-1082G/A、IFN-γ+874A/T位点基因多态性.结果 病例组IL-10(-1082)位点A/A纯合子、A/G杂合子、G/G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5.4%、13.1%、1.5%,对照组分别为77.5%、22.0%、0.5%;病例组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1.9%、8.1%,对照组分别为88.5%、11.5%.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A基因型高于对照组,G/A基冈型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A、G等位基冈频率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FN-γ(+874)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中细胞因子IL-10(-1082)基因SNP与肺结核易感性相关.A/A基因型可能是一个肺结核易感的风险因素.细胞因子IFN-γ(+874)基因位点SNP与肺结核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TLA-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及外周血IFN-γ、IL-4和IgE的关系,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 2017年4月-2019年2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78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6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TLA-4 基因的rs231725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检测病例组外周血IFN-γ、IL-4、IgE水平。结果 病例组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比例高于对照组(66.7% vs. 19.4%),CTLA-4 rs231725 GG基因型比例低于对照组(19.3% vs. 73.2%)(P<0.05);病例组CTLA-4 rs231725 A等位基因频率比例高于对照组(73.7% vs. 23.1%)(P<0.05),CTLA-4 rs231725 G等位基因频率比例低于对照组(26.3% vs. 76.9%)(P<0.05);CTLA-4 rs231725 AG基因型IFN-γ、IL-4、IgE水平均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LA-4 rs231725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有无支气管哮喘伴泌尿系统损害、支气管哮喘伴消化道反应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OR=2.625,95%CI=1.273~5.138)及A等位基因频率(OR=1.987,95%CI=1.121~3.397)与支气管哮喘伴肾炎相关关系明显(P<0.05)。结论 CTLA-4 rs231725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均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增加相关;高水平的IFN-γ、IL-4、IgE可能是CTLA-4 rs231725 AA基因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性抗原-4(CTLA4)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UHA)发生风险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98例UHA患者,另选107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提取血液DNA,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法检测CTLA-4基因rs5742909、rs4553808、rs231775位点基因分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h1型、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分析CTLA4基因型与UHA发生风险、各位点基因型与炎症因子水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HA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水平均升高,IL-4、IL-6、IL-10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CTLA4基因rs5742909、rs4553808、rs231775位点实际基因频率与理论值无差异(P>0.05),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s5742909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rs231775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rs5742909、rs231775不同基因型者血清IFN-γ、TNF-α、IL-2、IL-4、IL-6、IL-10水平有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s5742909 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UHA相对危险度为C等位基因的1.984倍,rs231775 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UHA相对危险度为C等位基因的1.837倍。结论:CTLA4基因rs5742909、rs231775位点多态性与UHA发生相关,rs5742909位点C→T突变、rs231775位点A→G突变可增加UHA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基因+874位点、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10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120例食管癌患者和122例对照为研究对象,应用PCR法检测IFN-γ+A874T及IL-10-A1082G单核苷酸多态性;运用叉生分析,计算IFN-γ+874位点基因型与部分环境因素以及两种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定量分析指标。结果病例组IFN-γ+874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为37.92%,高于对照组的28.7%(χ2=4.6414,P=0.0312);IFN-γ+874AT基因型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IFN-γ+874AA型者的1.729倍(95%CI:1.015~2.947),IFN-γ+874TT基因型携带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是IFN-γ+874AA型者的2.923倍(95%CI:1.227~5.214),而IFN-γ+874AT+TT患食管癌的风险是IFN-γ+874AA基因型的1.821倍(95%CI:1.081~3.069);IFN-γ+874AT+TT与饮酒指数、霉变食品摄入和三餐时间不规律存在正相加模型的协同作用,S值依次为1.909、4.154和5.026,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依次为51.10%、31.72%和25.37%;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IFN-γ+874AT+TT与IL-10-1082AG+GG两者之间交互作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FN-γ+874AT和IFN-γ+874TT基因型可能增加食管癌患病易感性,T等位基因可能为食管癌发生的遗传危险因素。IFN-γ+874AT+TT基因型携带者如减少相应的环境危险因素暴露可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重症肺炎及病情转归的关联。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症肺炎组),并将经年龄、性别1∶1成组匹配的118名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PPAR-γ基因rs1805192、rs10865710、rs4684847位点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特点及血清中PPAR-γ、前列腺素内氧化酶还原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PPAR-γ基因多态性与病情转归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提示所有基因频率均满足遗传平衡法则;将重症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PPAR-γ基因rs1805192、rs4684847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进行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重症肺炎组PPAR-γ基因rs10865710位点CG/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CG/GG型及携带等位基因G儿童患重症肺炎的相对风险度OR值分别为1.780、1.609;...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干扰素(IFN)-γ基因多态性及术前炎症指标与宫颈癌术后感染的关联。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后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IFN-γ基因多态性及术前炎症指标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126例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49例,感染率为38.89%;感染组患者+874T/A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及+2109A/G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术前炎症指标IFN-γ、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 IFN-γ基因+874T/A位点AA基因患者炎症指标水平高于TA、TT基因患者(P<0.05),+2109A/G位点GG基因患者炎症指标水平高于AA、AG基因患者(P<0.05)。结论 IFN-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关系密切,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术前炎症因子水平介导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基因-330T/G(rs2069762)位点和IFN-γ基因-1615C/T(rs2069705)、+5171A/G(rs206972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07年6月—2010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肿瘤医院收集784例HCC患者和同期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广西区医院体检中心1 017名健康对照人群进行环境暴露调查;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上述位点进行分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组间基因-环境和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 IFN-γ的-1615C/T和+5171A/G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976,r2=0.549,P=2.22-16),单倍型CG在人群中发生频率<0.03,其他3种单倍型CA、TA、TG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330T/G和IFN-γ-1615C/T、+5171A/G 3个位点的基因型在HCC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中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和携带HBV等环境暴露因素与-330T/G位点的突变基因G对HCC的发生有协同作用,交互作用指数S分别为1.38、1.50、1.03;吸烟、饮酒、有肝癌相关家族史和携带HBV等环境暴露因素与-1615C/T、+5171A/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HCC患病风险中存在负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携带IL-2的-330T/G位点突变基因G并且同时携带IFN-γ的-1615C/T、+5171A/G位点的突变纯合子TT/GG能增加HCC患病风险(OR=1.84,95%CI=1.08~3.83)。结论 IL-2基因-330T/G和IFN-γ基因-1615C/T、+5171A/G位点多态性与环境暴露因素存在交互作用,基因-环境、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可能增加HCC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改变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7F(IL-17F)多态性分析。方法选择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科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梅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梅毒血清状态分为血清固定组(n=37)和血清转阴组(n=5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reg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对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和IL-17F基因rs763780位点进行扩增,通过测序确定分型结果。结果血清固定组患者血清IL-17、IL-17/IFN-γ水平低于血清转阴组,IFN-γ水平高于血清转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17A rs2275913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基因rs2275913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IL-17、IFN-γ、IL-17/IFN-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患者IL-17、IL-17/IFN-γ水平低于GG型和GA型,IFN-γ水平高于GG型和GA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明显的Th17/Treg失衡,其机制可能与IL-17A rs2275913位点突变有关,但与IL-17F rs763780位点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内科透析患者尿路感染易感性与FCGR2A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山东省泰山疗养院肾内科2018年3月-2020年3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透析期间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研究组(n=35)及对照组(n=101)。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FCGR2A基因rs39691A/C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其分型结果。常规分离血清后,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两组FCGR2A基因rs39691A/C位点基因型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群体代表性;研究组患者FCGR2A基因rs39691位点H/H基因型频率(28.57%)低于对照组,R/R基因及R等位基因频率(34.29%、52.86%)高于对照组(P0.05);以发生尿路感染作为结局变量,校正性别、年龄、透析龄及原发病等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CGR2A基因rs39691位点携带R/R基因型及R等位基因是MHD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FCGR2A基因rs39691位点携带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CRP、TNF-α、IFN-γ水平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型CRP、TNF-α、IFN-γ水平高于H/R型及H/H型,H/R型CRP、TNF-α、IFN-γ水平高于H/H型(P均0.05)。结论 FCGR2A基因rs39691位点携带R/R基因型及R等位基因增加了肾内科透析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其免疫学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易感性与IFN-γ、TNF-α及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旨在基因层面确立青海地区藏族人群HBV易感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和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藏族人群HBV感染患者血样258例作为病例组,从体检中心收集的健康人群血样126例作为对照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IFN-γ(+874A/T、+2109C/T)、TNF-α(-308)、IL-10(-592,-1082)多态性位点的碱基及基因型,并分析与乙型肝炎病毒性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TNF-α(-308)和IL-10(-592,-1082)多态性位点的碱基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92.4%、7.6%;24%、52%、24%,1.2%、23.2%、75.6%)与对照组(92.5%、7.5%;23.9%、46.3%、29.8%,4.5%、19.4%、76.1%)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IFN-γ多态性位点+2109C/T的基因型和碱基及IFN-γ+874A/T位点的基因型在对照组(14.3%、43.7%、42%;2.4%、19.8%、77.8%)和病例组(10.5%、47.3%、42.2%;3.1%、30.6%、66.3%)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FN-γ+874A/T位点的A碱基在病例组的频率(18.4%)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12.3%)(P0.05),T碱基在对照组的频率(87.7%)分布显著高于病例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海藏族人群,IFN-γ+874A/T位点的等位基因T可能是HB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而等位基因A是HBV感染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IL)-4、IL-10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感染科接受标准化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DLI标准判断87例患者为ADLI(ADLI组),按照1∶1比例匹配同期未发生ADLI患者为对照组,提取患者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确定IL-4(rs2243250、rs2070874)、IL-10(rs1800871、rs1800872、rs1800896)基因型,分析IL-4、IL-10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患者发生ADLI的关联。结果ADLI组和对照组IL-4 rs2243250、rs2070874、IL-10 rs1800871、rs1800872基因型分布频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L-4 rs2243250和rs2070874位点CC基因型、IL-10 rs1800871位点CT基因型、rs1800872位点AC基因型是结核患者发生ADLI的保护因素(P<0.05)。ADLI组IL-4 rs2243250、rs2070874位点T等位基因频数高于对照组,是结核患者发生ADLI的危险因素(P<0.05)。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ADLI组和对照组IL-4基因T-T、C-C单倍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T单倍型是结核患者发生ADLI的危险因素,C-C单倍型是保护因素(P<0.05);IL-4基因其他单倍型及IL-10各单倍型与ADL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4、IL-10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肺结核患者ADLI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尿道感染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泌尿系结石术后尿道感染的患者39例,选择同期术后未发生尿道感染的泌尿系结石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HMGB1水平,检测IL-6基因(rs1800796、rs2069837)、TNF-α基因(rs1800629和rs1799724)和HMGB1基因(rs1045411和rs2249825)的多态性,分析上述基因多态性与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尿道感染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HMGB1分别为(184.57±15.60)pg/ml、(132.56±12.74)pg/ml、(8.21±1.25)mg/L均高于未感染组(P0.001),上述血清炎性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患者术后发生尿道感染的AUC为0.924(95%CI:0.869~0.980),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水平(P0.05)。两组IL-6基因rs1800796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等位基因发生尿道感染的风险升高(OR=1.587,95%CI:1.089~2.312);两组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等位基因发生尿道感染的风险升高(OR=1.383,95%CI:1.022~1.870);两组rs179972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等位基因发生尿道感染的风险升高(OR=1.684,95%CI:1.211~2.340)。但两组IL-6基因rs2069837位点、HMGB1基因各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L-6、TNF-α及HMGB1水平可用于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尿道感染的诊断,且IL-6基因rs1800796位点G等位基因、TNF-α基因rs1800629和rs1799724位点A等位基因与患者术后发生尿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在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患儿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SP患儿168例为观察组,其中≤2岁104例为A组,2~5岁42例为B组,5岁22例为C组;同期随机选择正常健康儿童80名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变化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4和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4、IFN-γ、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分别为(9.8±6.2)、(69.1±13.4)、(20.5±5.3)pg/ml、(0.5±0.32)、(3.4±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不同年龄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4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越小,血清TNF-α、IL-4和IFN-γ水平越高,血清TNF-α/IL-4比值和IFN-γ/IL-4比值越高。结论细胞因子分泌紊乱和网络失衡是SP的重要因素,并与患儿的年龄呈反比,且TNF-α、IL-4和IFN-γ等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肺部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表面活性蛋白D(SP-D)、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9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2例为感染组,同期收治的老年T2DM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70例为未感染组。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ELP)检测两组患者SP-D基因Met11Thr (rs721917 T/C)位点、IL-10基因-1082 (rs1800896 G/A)位点基因型。结果 42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65.52%,革兰阳性菌19株占32.76%,真菌1株占1.72%。两组患者年龄、T2DM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D基因Met11Thr (rs721917 T/C)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IL-10基因-1082 (rs1800896 G/A)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但感染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老年T2DM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SP-D、IL-10基因多态性与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及受体(IL-4R)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维族)变应性鼻炎的关联。方法采用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成组设计,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维族变应性鼻炎(AR)患者109例为病例组,以同居住地、同民族、同性别作为匹配条件,选取393例非AR居民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IL-4rs2243283C/G和IL-4R rs6498011A/G位点基因多态性,比较其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 IL-4R基因rs6498011A/G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IL-4基因rs2243283C/G位点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结论 IL-4Rrs6498011A/G位点与维族变应性鼻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曲霉菌感染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1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67例单纯COPD患者为对照组、33例COPD并发曲霉菌感染患者为研究组。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1800795(-174G/C)、rs1800796(-572C/G)、rs1800797(-597G/A)多态性,分析外周血IL-6基因多态性与COPD并发曲霉菌感染易感性及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外周血IL-6基因-174G/C、-597G/A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72C/G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是影响COPD并发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肺功能COPD并发曲霉菌感染患者轻中度和重度患者外周血IL-6基因-572C/G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重度患者外周血IL-6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并发脓毒症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5月浙江省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14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为合并脓毒症组51例和未合并组63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RAGE、IL-10水平,检测患者RAGE基因rs9469089、rs2070600、rs184003、rs2071288位点及IL-10基因A-1082G、A-592C位点多态性,比较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分析RAGE、IL-10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的关联。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合并脓毒症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清RAGE水平高于未合并组(P<0.05),血清IL-10水平低于未合并组(P<0.05);两组RAGE基因rs9469089、rs2070600、rs184003、rs207128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合并脓毒症组IL-10基因A-1082G、A-59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载脂蛋白E(ApoE)、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1年8月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设为MPP组),并纳入经性别、年龄1∶1匹配的156名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poE基因rs7412、rs429358位点及IL-8基因rs4073、rs2227306位点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并分析ApoE及IL-8基因多态性与MPP患儿支气管黏膜形态学改变及预后转归的关系。结果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提示各基因频率符合遗传平衡法则,具有较好群体代表性;MPP组ApoE基因rs429358位点CC型及等位基因C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CC型患MPP的OR=3.694,携带等位基因C患MPP的OR=1.849;MPP组IL-8基因rs4073位点AA型及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AA型患MPP的OR=4.104,携带等位基因A患MPP的OR=1.457;ApoE基因rs429358位点及IL-8基因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PU患者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4、IFN-γ、CGRP水平,对PU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比较不同Hp感染状态下患者上述血清指标,并对各指标与Hp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IL-4、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血清IL-4、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血清CGRP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4、IFN-γ水平与Hp感染呈显著的正相关,血清CGRP水平与Hp感染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血清IL-4、IFN-γ、CGRP参与PU发病机制中,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感染性角膜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庆阳市人民医院眼科2017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28例,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角膜损伤但未发生感染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及一代测序法对IL-17F基因rs2397084位点、IL-10基因rs1800871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0、IL-17水平。结果两组IL-17F基因rs2397084位点、IL-10基因rs1800871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组IL-17 F基因rs2397084位点、IL-10基因rs1800871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7 F基因rs2397084位点GG基因型、IL-10基因rs1800871位点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携带IL-17F基因rs2397084位点G等位基因、IL-10基因rs1800871位点T等位基因发病风险分别增加0.568、1.017倍;研究组不同病变严重程度IL-17F基因rs2397084位点、IL-10基因rs1800871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后不佳组患者血清IL-10、IL-17水平高于预后佳组患者(P0.05)。结论 IL-17F基因rs2397084位点、IL-10基因rs1800871位点多态性与感染性角膜炎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但与疾病严重程度无关,其血清水平对于判断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