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石清合剂对下焦湿热型尿路结石患者上尿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山市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尿路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尿石清合剂,对照组给予尿石通丸,空白组术后不予排石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肾盂压力,治疗前后的尿量变化,以及血清离子(Mg2+、Ca2+、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草酸和枸橼酸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肾盂压力为(12.8±2.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2.5)mmHg和空白组的(6.2±2.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量为(2645±725)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35±755)mL和空白组的(1935±7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g2+、SCr、BUN、枸橼酸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三组患者的Ca2+、P、草酸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P术后加服尿石清合剂可显著提高肾盂压力,增加尿量,改善血清各离子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章其鑫  曾玲  龙宇 《当代医学》2021,27(10):156-158
目的 探讨鹿角形肾结石肾盂感染与肾内骨桥蛋白(OP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30例鹿角形结石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30例普通肾结石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镜下5F活检钳肾盂肾盏结石分支所在区域黏膜两块,进行细菌培养和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OPN的表达.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细菌谱、感染、结石类型、手术疗效对OPN高表达的影响.结果 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造瘘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PN高表达率及术后肾盂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高表达患者细菌谱(大肠埃希杆菌)、结石类型(磷酸铵镁结石)、肾盂感染、结石未清除情况与OPN低表达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菌谱细菌谱(大肠埃希杆菌)、结石类型(磷酸铵镁结石)、肾盂感染、结石未清除是引起OPN高表达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较普通肾结石而言,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经PCNL治疗的手术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造瘘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长,且术后肾盂感染发生率及OPN高表达率均较高;而肾结石患者OPN高表达和细菌谱、肾盂感染、结石类型、手术疗效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乌梅提取液对雄性大鼠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A)、诱石组(B)、干预组(C,D,E)。喂养2周检测大鼠24h尿草酸(OX),钙(Ca2+)浓度;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Ca2+,P含量;肾组织超氧岐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草酸钙结晶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组大鼠24h尿草酸(OX)、钙(Ca2+)浓度,血清Cr较B组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SOD的活力,干预组较B组显著增高(P〈0.05);MDA含量,干预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OPN在各组肾组织中均有表达,A组中仅能检测到OPN的微弱表达,但在B组OPN表达则明显增强;干预组OPN表达强度低于B组。结论乌梅提取液对雄性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肾盂冲洗结合负压吸引取石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12月于我院住院的200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盂冲洗结合负压吸引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白细胞及降钙素原水平、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血色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及术后2h白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2h降钙素原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即刻降钙素原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热、术后出血、石街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d及术后30d结石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应用肾盂冲洗结合负压吸引治疗的手术效果更佳,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小,不会影响机体血色素水平,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巴胺(DA)与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休克纠正治疗,同时对照组静脉泵入DA,观察组静脉泵入NE,两组患者均治疗24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每小时尿量、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每小时尿量均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C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E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效果优于DA,且NE可改善肾功能,而DA无明显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6例纳入标准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行快速康复路径的患者60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56例(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7天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CT)、CD4+/CD8+.结果 两组患者CRP及PCT均较术前有所增高,对照组增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CRP:(17.24±10.16)mg/L,对照组CRP:(25.31±18.20)mg/L;术后第4天观察组CRP:(13.72±4.07)mg/L,对照组:(19.82±7.78)mg/L.术后第1天观察组PCT:(1.57±1.31)ng/mL,对照组PCT:(2.27±1.19)ng/mL;术后第4天观察组PCT:(1.43±1.13)ng/mL,对照组PCT:(1.85±0.96)ng/mL.CD4+/CD8+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CD4+/CD8+:(1.20±0.22),对照组CD4+/CD8+:(1.10±0.16);术后第7天观察组CD4+/CD8+:(1.24±0.19),对照组CD4+/CD8+:(1.13±0.17).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促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康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肾茶提取液对肾结石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茶对大鼠肾结石模型影响的相关机制.方法:在乙二醇法诱导的大鼠肾结石模型上,灌胃予肾茶提取液,以大鼠的尿pH值、尿草酸、尿量、尿钙及肾组织学检查作为观察指标.结果:(1)肾茶提取液组大鼠饮水量正常,尿量增加,可降低尿钙浓度与尿草酸的含量,其与模型组比较(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与枸橼酸钾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2)肾茶提取液组对尿液pH值无改变,其与正常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与枸橼酸钾组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3)肾茶提取液组能显著减轻肾结石程度,与枸橼酸钾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4)肾茶提取液组使肾小管管腔内结晶形成物明显减少,对肾组织恢复,与枸橼酸钾组相比,有优于枸橼酸钾组的趋势.结论:肾茶提取液可以增加尿量;降低尿草酸含量及尿钙的浓度;能抑制肾脏草酸钙结晶沉积;对尿pH值无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结石胆囊切除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观察组行LC,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IL-6、TNF-α水平即升高,第2天达高峰,第3天开始回落,术后3d的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而IL-10术后第1天即降低,第2天最低,第3天开始回升,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IL-6、TNF-α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能有效降低胆囊切阿衰术给患者带来的炎症应激反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夏伟芬  张坤  谭炜 《浙江医学》2023,45(9):955-95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肝癌根治术的81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两组术前、术后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肝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进流质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转铁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转铁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术后ALT和AST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AST和ALT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肝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将132例性根治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留置尿管定时开放,观察组患者辅以术前提肛收腹训练。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及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提肛收腹训练,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降钙素原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96%)高于对照组(69.57%)(P<0.05);两组PCT含量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PCT含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LT和TBIL含量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ALT和TBIL含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cr、BUN含量治疗后下降,而24 h尿量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Scr、BUN含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 而24 h尿量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可降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及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凌秀兰  陈兰卿 《吉林医学》2009,30(14):1402-140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按宫颈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残余尿量为(123.5±23.7)ml,发生尿潴留8例,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为(66.1±11.2)ml,发生尿潴留1例,两组患者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泌尿系感染5例,观察组发生泌尿系感染1例,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亦是最有害的类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和减少脊柱畸形的必要条件。为了对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对近年来脊柱结核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通过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γ干扰素(interferor-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基因及其受体基因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深入理解脊柱结核基因层面的易感性以及免疫学机制可为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以及疫苗研制提供全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3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排...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eteroscope lithotripsy,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合并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合并感染的患者共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2例采用MPCNL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URL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94.4%(6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51/64)(P<0.05);术后30 d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100%(72/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56/6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59.8±7.2)min与(7.02±2.3)d;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47.2±6.9)min与(4.15±1.9)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的结石清除率高,但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较长;URL操作简单,恢复快,但疗效较差。临床医师应根据设备条件及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IMB)模式的综合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IMB模式的综合护理,持续护理至术后2周。比较两组术后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功能、消极情绪、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brief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 table,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接受基于IMB模式的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术后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糖尿病合并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给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4周后日排尿次数、24 h单次最大排尿量以及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9-23
目的探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脊髓损伤伴有神经源性膀胱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在间歇开放导尿(保留导尿管)的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观察组改用间歇清洁导尿,余同对照组。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及并发尿路感染情况,并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优于治疗前;其中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残余尿量有所减少,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较前增加(P0.05),而膀胱顺应性较前稍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22例;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清洁导尿、神经肌肉电刺激,辅以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传统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病人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及宫旁切除长度、清扫淋巴数、术后拔除尿管的时间、术后残余尿量<100 mL的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病人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拔除尿管时间、残余尿量<100 mL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性高,有利于病人膀胱及直肠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