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久久 《中外医疗》2013,(22):153-15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作用。方法将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6.7%,观察组平均残余尿量为(121.9±21.4)mL,对照组为(65.7±13.2)mL,观察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6.7%,观察组在尿潴留发生率、平均残余尿量、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主排尿膀胱功能锻炼法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0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主排尿锻炼法进行膀胱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术后14 d拔除尿管后,实验组有2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4%),对照组有9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5.7%),对照组有1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22%),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自主排尿锻炼法,能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宫颈癌术后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10.0%,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尿管后,观察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残余尿量、尿管置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宫颈癌术的患者术后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为(64.3)mL,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2.3%,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7%,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盆底功能情况,降低膀胱内残余尿量,对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有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7.3%,观察组分别为4.5%和6.8%,观察组尿潴留和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的全面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春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241-241
目的:探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06~2008年行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尿潴留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30例无尿潴留28例,尿潴留2例;对照组无尿潴留22例,尿潴留8例。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明确需要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按分期不同和入院时间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的术后排尿训练,试验组47例给予循证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测残余尿情况。结果对照组残余尿量〈100ml31例,明显低于实验组残余尿量〈100ml41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可降低其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蒙晓红 《吉林医学》2013,34(12):2364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残余尿量为(99.74±48.63)ml,自解小便率为91.23%,尿潴留发生率和再置管率均为8.77%;对照组残余尿量为(402.24±198.85)ml,自解小便率为57.89%,尿潴留发生率和再置管率均为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3例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入导尿管,观察组采用CIC。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2组在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可以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杨中银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47-148,15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尿潴留、失眠、腰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介入术后6、12、24 h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3%(42/45),对照组为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能显著减少尿潴留、失眠和腰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围术期胆结石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总满意度、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舒适度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81.00%),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评分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围术期胆结石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患者心理状态、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60例行PKRP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在PKRP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结果术后5d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舒适护理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P〈0.05);舒适护理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或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X2=7.89,P〈0.01)。同时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和RU均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和QO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较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行PKRP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术后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膀胱痉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疗效;并能改善下尿路梗阻症状,减少残余尿量,增加尿流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亦是最有害的类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和减少脊柱畸形的必要条件。为了对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对近年来脊柱结核易感性与相关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通过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γ干扰素(interferor-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基因及其受体基因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深入理解脊柱结核基因层面的易感性以及免疫学机制可为脊柱结核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以及疫苗研制提供全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IMB)模式的综合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IMB模式的综合护理,持续护理至术后2周。比较两组术后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功能、消极情绪、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brief 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 table,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接受基于IMB模式的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术后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减少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癌腹腔镜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对患者肠膀胱尿流动力学和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膀胱根治术,按照尿路重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1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随访,分别于手术后3月、6月、9月对患者肠膀胱尿流动力学进行测定,包括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尿流率,同时随访中统计患者术后感染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统计中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3月,尿流率为(12.7±2.5)ml/s,对照组患者为(13.9±2.2)ml/s,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对照组在手术6月和9月后的尿流率分别为(13.6±2.1)ml/s、(14.5±3.5)ml/s,而观察组6月和9月后的尿流率分别为(16.8±2.4)ml/s、(19.8±3.1)ml/s,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对照组感染人数为6例,感染率为31.58%;观察组感染人数为5人,感染率为8.47%,两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7,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由于手术造成的损伤,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肠膀胱尿流量并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比2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情况,对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05,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03±4.7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8.65±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5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坠积性肺炎、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7,P<0.05)。 结论 对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