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后,深圳居民的预防接种知信行情况,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394份,69.8%的调查对象获取疫苗相关资讯的途径不超过3种,最常见的信息来源为微信、微博、医生和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在单因素分析中,疫苗相关知识的得分与调查对象的学历(P<0.01)、生育情况(P<0.01)、职业(P<0.01)、收入情况(P<0.01)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历(P<0.01)、生育情况(P<0.01)、职业(P=0.023)以及是否主动了解疫苗接种知识(P<0.01)是影响疫苗相关知识得分高低的重要因素;仅有41.1%的调查对象表示了解本次疫苗事件,63.2%的调查对象理解疫苗事件中“效价不足”的含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调查者对疫苗事件做出理性判断的因素包括:职业(P=0.034)、疫苗相关知识的得分(P<0.001)、对本次疫苗事件的了解程度(P<0.01)。结论 疫苗事件影响调查者对疫苗接种的态度和行为,相关部门应在疫苗事件发生时加强多渠道的信息通报,引导群众理性思考,在日常的健康教育中应结合教育对象的身份背景开展有针对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5—2017年天津市0~25岁人群中学生及非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及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全市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制定和措施落实提供科学性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天津统计年鉴》中2005—2017年的数据,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2017年天津市0~25岁学生及非学生肺结核登记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由2005年的27.65/10万和24.28/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7.71/10万(P<0.001)和13.58/10万(P<0.001)。13~15岁(P<0.001)及16~18岁(P<0.001)人群患者构成以学生(54.32%~96.97%)为主,19~22岁(P<0.001)及22~25岁(P<0.001)人群患者以非学生为主,学生仅为7.96%~48.76%。13~15岁(P<0.001)和16~18岁(P<0.001)的学生病例数与同期在校生数呈正相关;19~22岁(P<0.001)和22~25岁(P<0.001)的学生病例数与同期在校生数呈负相关。结论 天津市学生肺结核疫情呈显著下降趋势,但0~25岁人群非学生患者中隐藏部分学生患者,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肺结核患者的主动发现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海南省农村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病的现状和趋势变化,为制定海南省农村妇女保健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5个市县农村2014—2017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系统中35~≤64岁妇女5种生殖道感染常见病(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黏液脓性宫颈炎、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5个市县农村2014—2017年35~≤64岁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13.77% ,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少数民族妇女感染率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间,育龄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率(16.73%)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文化程度中,以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妇女感染率高(P<0.001)。5种常见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疾病中,患有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妇女感染HPV的风险最高(OR=2.621)。生殖道感染疾病越多种,HPV感染风险越高(OR=2.244,95%CI:1.393-3.614,P<0.01)。结论 海南省农村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病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存在民族、年龄和文化程度间的差异,需加强农村妇女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早筛查早治疗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王楷翔  赵娟  党玉新  李莹  曹明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1):1153-1156
目的 了解保定市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其与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载量、肝病程度的相关性,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7年9月758例HCV-RNA阳性者进行HCV的基因型检测,分析其基因型与HCV-RNA含量和肝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758例HCV感染患者中1b型和2a型分别为50.79%(385/758)和36.68%(278/758)。HC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与性别、感染途径及种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b型患者ALT、AST、GGT及HCV-RNA水平均高于2a型和其他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肝病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b型丙肝肝硬化及肝癌比例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b型患者对长效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的ETVR应答率(57.92% vs 83.09%)和SVR应答率(24.68% vs 60.79%)均明显低于2a型患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1b型患者ALT与HCV-RNA呈正相关(r=0.685,P<0.01)。结论 保定市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株为1b型和2a型,其中1b型与丙肝肝硬化、肝癌的产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恙虫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3例成人恙虫病病例(恙虫病组),选取同期2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收集心电图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心电图异常与器官损害的关系。结果 恙虫病组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比例(56.7%,132/233)高于对照组(40.0%,88/220)(P<0.001)。恙虫病组异常心电图发生频率高于对照组的有窦性心动过速(15.5%,36/233)、胸和(或)肢体导联低电压(10.7%,25/233)、房性早搏(6.0%,14/233)、U波改变(2.6%,6/233)(P<0.05)。恙虫病组心律失常发生频率(38.2%,89/233)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均很低且无统计学差异(P=0.659)。低电压患者发生胸膜炎或心脏增大者比例(68.0%,17/25)高于非低电压患者(41.8%,87/208)(P<0.05),并发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比例(20.0%,5/25)亦高于非低电压患者(5.3%,11/208)(P<0.05)。结论 成人恙虫病心电图异常非常普遍,心律失常常见但严重心律失常罕见;低电压患者需注意胸膜或心脏病变,甚至MODS可能,需密切监护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5例,并根据年龄、镜下分型和支气管CT评分对上述患者进行分组,同期选择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单核细胞和B细胞比例的差异。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D4细胞和CD8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4.76±17.44)%和(41.24±15.65)%,与健康对照组的(65.43±10.00)%和(32.3±8.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单核细胞比例(9.38±8.1)%高于健康对照组(2.15±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者相比,炎性浸润型患者和瘢痕狭窄型患者的CD4细胞比例降低,CD8细胞比例升高,CD4细胞/CD8细胞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炎性浸润型患者的单核细胞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溃疡坏死型患者的单核细胞和B细胞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CT评分高的组单核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低CT评分组(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免疫细胞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阐明肺结核的免疫致病机理,同时也可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保山市2005—201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保山市伤寒副伤寒年均发病率为12.11/10万,以伤寒为主;各年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伤寒=314.907,P<0.05;χ2副伤寒=249.316,P<0.05;χ2伤寒/副伤寒=249.316,P<0.05),2014年以后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下降,各发病率均以2015年最低;各月均有病例报告,7—9月为发病高峰;五县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施甸县、龙陵县、隆阳区、腾冲县、昌宁县(χ2伤寒=1 375.149, P<0.05;χ2副伤寒=431.417,P<0.05;χ2伤寒/副伤寒=249.316,P<0.05);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为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分别占总发病的53.95%、21.69%、12.60%;男∶女=1∶1.05;5~10岁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最高。结论 2014年后保山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对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以及高发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疟疾病例诊治基本情况,为提出针对性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18年长沙市报告的疟疾病例进行普查,采取电话回访病例及查阅病例资料的方式开展。结果 共调查70例疟疾病例,病例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88%)显著高于县级以下医疗机构(5%);病例就诊-确诊时间间隔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对就诊-确诊时间间隔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就诊前咨询疾控机构”、“就诊时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及“病例有疟疾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时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抗疟药使用规范率为74.29%,不同年度、不同疟疾类型及不同用药方式(口服或注射)抗疟药使用规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今后应提高重点人群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疟疾诊治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四川省绵阳市60岁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为老年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3—2019年绵阳市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登记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9年绵阳市老年人活动性肺结核登记发病率(91.00/10万)高于全人群(68.7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71,P<0.01);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登记发病率(29.74/10万)高于全人群(18.9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61,P<0.01);七年间,绵阳市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75.33,P<0.01);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患者的登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1.11,P<0.01);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在全人群患者中占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96.94,P<0.01);老年肺结核患者数和登记发病率均以60~<65岁组最多和最高;老年肺结核患者复治比例高于其他人群(χ2=44.39,P<0.01);老年肺结核人群重症比例高于其他人群重症比例(χ2=14.77,P<0.001)。结论 绵阳市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登记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老年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登记率呈上升趋势,且在全人群患者中占比增加,老年肺结核疫情仍然严峻,应加强对老年人群的结核病防治宣传,及早发现患者,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控制老年肺结核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高危人群潜伏结核菌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抽取企业、学生、羁押场所人群、2017—2018年在南山区登记治疗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人群及社区≥65岁的老年人群,对5类人群采取问诊及拍胸片来排除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菌感染情况,并对抽样人群进行个人情况、既往史、行为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用Epidata软件录入问卷,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5类人群潜伏结核菌感染(LTBI)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老年人群最高(44.85%),学生人群最低(20.00%);密切接触者人群不同文化程度、卡介苗接种史、与患者接触时间LTBI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切接触者人群LTBI率接触时间低于三个月的LTBI率最高,其次为超过5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人群LTBI率最高,其年龄是影响因素;菌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文化程度及与患者接触时间是其LTBI率影响因素,其中人口迁入可能是短期接触后LTBI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户晶  李阳  李雯雯  张嘉熙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2):1188-1192
目的 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临床一线护士的焦虑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25日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的196名临床一线护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临床一线护士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判断该模型对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的预测能力。结果 临床一线护士196人中,82人有焦虑,构成比为41.8%(82/196)。单因素分析显示,容易疲劳、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格类型、告知家人在一线、独生子女、恐慌及睡眠质量与临床一线护士焦虑有关(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容易疲劳[OR(95%CI)=1.952(1.204~4.216)]、性格内向[OR(95%CI)=1.846(1.115~3.938)]、恐慌[OR(95%CI)=2.428(1.537~6.620)]及睡眠质量差[OR(95%CI)=2.713(1.715~7.258)]是影响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OR(95%CI)=0.628(0.316~0.964)]及告知家人在一线[OR(95%CI)=0.593(0.248~0.917)]是临床一线护士焦虑的保护因素(P<0.05)。该模型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28(95%CI:0.868~0.984,P<0.05)。结论 部分抗击新冠肺炎临床一线护士存在焦虑,其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护士的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之前与新冠疫情期间南宁市输入性疟疾疫情的差异,对输入性疟疾疫情作出预判,为今后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1年南宁市疟疾病例数据并将数据分为两组,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数据划为新冠疫情前的常规时期组,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数据划分为新冠疫情期间的新冠时期组,采用统计软件对两组病例的基本情况、境外活动情况、感染虫种类别、诊疗情况等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 P<0.05);两组病例在境外居留地区类型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虫种类别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时期组的卵形疟原虫占比高于常规时期组、恶性疟原虫占比低于常规时期组;两组病例的性别占比、现住址类别占比、因外出淘金患疟占比、轻中重病情程度占比、住院占比、规范治疗占比、全程服药占比、治愈占比、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宁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幅下降,恶性疟原虫感染的比例下降,需警惕随着新冠疫情控制进展入境人员增加引起的输入性疟疾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对SARS-CoV-2 Delta与Alpha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反应,为评价疫苗接种对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21年5月1日—9月3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确诊SARS-CoV-2感染者341例,依据病毒株和依据新冠疫苗接种史分为Delta变异株组、Alpha变异株组和接种组、未接种组。对比Delta和Alpha变异株组及接种组和未接种组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反应。结果 Delta变异株组253例(接种组103例和未接种组150例),Alpha变异株组88例(接种组21例和未接种组67例)。Delta变异株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低于Alpha。 Delta变异株组新冠疫苗接种率和疫苗突破性感染率分别为40.7%(103/253)和22.9%(58/253),均高于Alpha变异株组的23.9%(21/88)和8.0%(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9,9.484,P<0.01)。Delta变异株组咳嗽、发热比例和病毒峰值载量高于Alpha变异株组(P均<0.001),病毒持续时间长于Alpha变异株组(P<0.001),SAA、CRP及IFN水平高于Alpha变异株组(P均<0.05),CD4+T细胞计数低于Alpha变异株组(P<0.05),IgG及IgM水平低于Alpha变异株组(P均<0.001)。两种变异株接种组普通型COVID-19比例低于未接种组(P均<0.01),病毒峰值载量低于未接种组(P均<0.01),病毒持续时间短于未接种组(P均<0.01),SAA、CRP、IL-6水平低于未接种组(P均<0.05),CD4+T细胞水平高于未接种组(P均<0.05),IgG及IgM水平高于未接种组(P均<0.05)。结论 Delta变异株可引起更高的病毒载量和更严重病程,与疫苗突破性感染相关。新冠灭活疫苗可能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机制,降低病毒载量、缩短病程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重症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指标对重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普通组和重症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符合条件(P<0.2)的可疑影响因素;继续对筛选符合条件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估重症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普通组和重症组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采用ROC曲线对检测结果进行效能评价。结果 两组之间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武汉居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武汉居住史(OR=4.609,95%CI:1.219~17.428;P=0.024)是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症组患者LYMPH计数低于普通组患者,而CRP、IL-6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LYMPH、CRP、IL-6预测重症COVID-19 的AUC分别为0.812、0.844、0.856,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73.68%,83.33%)、(76.32%,83.33%)、(73.68%,87.50%),临界点分别为0.84×109 /L、36.7 mg/L、23.3 pg/mL。结论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武汉居住史是COVID-19患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其中武汉居住史为重症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LYMPH、CRP、IL-6联合检测有助于重症COVID-19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徐州市2016—2020年登记报告的学生结核病数据进行分析,为徐州市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和《2021徐州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0年徐州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徐州市共登记学生结核病患者574例,年均登记率为5.64/10万,徐州市学生群体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2.521,P<0.001);登记的574例学生结核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65例和209例,男女性别比1.75∶1,学生结核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20岁组和20~<25岁组;按不同教育阶段统计分析,确诊病例中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最多,占比48.61%,其次是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占比分别为20.91%和14.46%,学前教育确诊病例最少(占1.05%)。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522.39,P<0.001),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普通高等学校,其次为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报告发病率最低的为学前教育。结论 徐州市学校结核病疫情整体呈上升趋势,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特别是在处置学校结核病疫情时加强新生入学体检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点,分析患者发生重症的预警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3月六安市人民医院69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普通组(60例)和重症组(9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重症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患有基础性疾病及发热持续时间>5 d,是发生重症的危险因素(P<0.05),但发热程度在普通组与重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阴转时间长(P<0.05),出现畏寒、乏力、纳差、全身酸痛等毒血症状比例较高(P<0.05);实验室检查显示,重症组除淋巴细胞、血小板低于普通组(P<0.05);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LDH)、血糖等指标方面,重症组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若患者出现ESR≥50 mm/H,CRP≥100 mg/L,提示更容易重症化。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发热持续时间、LDH升高是导致疾病由轻症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COVID-19患者在早期病情评估时,临床医生需密切监测重症预警因素,尽早识别可能发生重症的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补体系统是否受新冠疫苗接种的影响,同时探讨补体与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时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和新冠患者的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1日—11月30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近半年内是否进行过疫苗接种,分为近半年无接种史组和近半年有接种史组,检测C3、C4、IgG、IgM、IgA、新冠病毒抗体IgG与IgM、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记录所有患者的住院天数,再根据患者住院天数14 d作为界限,分为≤14 d组和>14 d组,比较两组上述免疫相关指标。结果 近半年内有接种第一针疫苗的患者C3浓度为(0.86±0.157) g/L,第一针已超半年者为(0.96±0.172) g/L,近半年内有疫苗接种史的患者C3浓度更低(P<0.05),但C4、IgG、IgM、IgA、新冠病毒抗体IgG与IgM、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等指标,两组未见显著性差异;住院≤14 d的患者,C3和C4浓度均比住院>14 d的患者更低,但新冠病毒抗体IgG与IgM、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更高(P均<0.05)。结论 半年内启动的疫苗接种可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更早期对病毒进行识别,更有利于清除病毒,但该效应在半年后减弱;结合入院时C3、C4、新冠抗体IgG水平与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等指标可以综合预测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