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扫描电镜,结合听觉电生理学和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缺铁对大鼠听毛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缺铁组大鼠耳蜗生物电位的产生受到抑制;听毛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或消失;听毛细胞形态学变化主要表现为静纤毛融合扭曲、相互粘连、劲度降低或纤毛缺失。对缺铁损伤听毛细胞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和氟化物喂养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形态,了解两者毛细胞的形态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取正常大鼠和添加氟化物饲料喂养180 d的大鼠各2只,处死后取出耳蜗经制样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组大鼠耳蜗基底毛细胞差异。结果:正常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排成4排,内毛细胞排成1排,静纤毛呈"一"字型;外毛细胞排成3排,静纤毛呈"V"字型,毛细胞排列整齐、规则;实验组大鼠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出现排列不整齐、静纤毛形态不规则的现象,外毛细胞静纤毛呈柱状或不规则的团块状,静纤毛排列有缺失。结论:实验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有明显形态学改变,但大鼠听力是否受到损害还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强化铁营养对抗稳态噪声致聋作用的可能性。方法:40只健康幼龄Wistar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0只:A组喂标准饲料;B组喂强铁化饲料。将A、B两组大鼠同时暴露于110dBSPL20~10000Hz稳态白噪声,持续40min。根据暴露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差值判定听力阈移,扫描电镜及光镜下观察耳蜗显微结构和听毛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暴露后2h,3d和11d的B组听力阈移值显著小于A组;暴露后21d,虽然两组听力阈移均数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但A组ABR阈值均数仍显著大于该组大鼠噪声暴露前平均听阈。扫描电镜下观察,暴露后2h的A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出现严重扭曲、倒伏、排列紊乱等病理变化,3d后,上述病变明显减轻,21d后,部分听毛细胞静纤毛排列紊乱仍未能完全恢复。在B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暴露2h后有轻度扭曲及排列紊乱,3d后这些病变基本恢复,21d后外毛细胞静纤毛形态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强化铁营养具有对抗稳态噪声听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含铁酶类活性的增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模拟载人飞船中微重力和噪声环境下大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探讨耳蜗三回(底回、中回和顶回)毛细胞的不同变化。方法: 选取32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失重组、噪声组和失重+噪声组4组,每组8只。失重组以持续尾吊法模拟微重力,噪声组以持续2周的(72±2) dB SPL的稳态噪声及之后的3次高达160 dB SPL的脉冲噪声模拟飞船内复合噪声环境,失重+噪声组同时给予模拟微重力和噪声环境,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饲养2周。暴露后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阈值,处死大鼠即刻取耳蜗基底膜行免疫荧光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 结果: 给予模拟环境暴露后,各组大鼠ABR阈值升高,各实验组大鼠暴露前后ABR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失重组底回以内毛细胞缺失为主,中回可见毛细胞肿胀,顶回毛细胞杂乱不清。噪声组底回以外毛细胞缺失为主,多见于最外层毛细胞,中回毛细胞肿胀,顶回杂乱并有毛细胞的缺失。失重+噪声组底回核缺失较明显,主要存在最外层毛细胞,内毛细胞也存在较多缺失。中回和顶回缺失发生在最内层外毛细胞。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失重组底回纤毛大片倒伏,偶有缺失,顶回和中回毛细胞纤毛无明显异常。噪声组底回纤毛大片倒伏伴缺失,顶回和中回均有缺失,其中顶回最为严重。失重+噪声组底回纤毛大片融合伴缺失,中回纤毛融合、倒伏并缺失,顶回内外毛细胞纤毛大量缺失。4组的损伤程度:失重+噪声组>噪声组>失重组>空白组;三回毛细胞损伤程度:底回>中回>顶回。 结论: 模拟载人飞船内微重力和噪声环境中暴露2周可致大鼠耳蜗形态学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尤以失重+噪声组变化最明显,三回毛细胞中以底回最重,顶回最轻。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报告非脱钙的大鼠耳蜗Corti氏器扫电镜样品制备方法,观察和测量了听毛细胞静纤毛及其表面结构。结果表明,经本方法制备的样品,Corti器表面超微结构保存良好,显示清晰。大鼠耳蜗可根据外  相似文献   

6.
强化铁营养防治爆震性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应用强化铁营养防治爆震性聋的可能性。方法:30只体重200g左右的健康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只,A组喂标准饲料,B组喂强化铁饲料。将A、B两组同时暴露于172dBSPL强脉冲噪声下,共30次,分别测定爆震前后大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扫描电镜观察耳蜗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爆震后3h、3d、11d和21d,B组大鼠ABR阈值显著小于A组。扫描电镜观察到爆震后3h,A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排裂扭曲、倒伏、紊乱、融合及部分缺失,B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有轻度紊乱及松散;3d后A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病变无明显恢复,B组大鼠外毛细胞静纤毛病变已不明显;11d后A组病变减轻,B组病变基本恢复;21d后A组病变明显减轻,但有部分病变未完全恢复,B组病变均完全恢复。结论 强化铁营养对爆震性听力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铁缺乏对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军  樊荣  高下  孙爱华  高磊  查定军 《医学争鸣》2001,22(17):1546-1549
目的 观察铁缺乏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一般特征及幅值变化,探讨铁缺乏对DPOAE的影响机制。方法 1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及实验组,缺铁饮食饲养法制备动物模型,实验及动物处死前检测DPOAE,并进行耳蜗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分析DPOAE变化及可能机制。结果 铁缺乏组大鼠20个测试耳中,12耳2.0kHz以上频率点的DPOAE幅值略有降低,耳蜗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其外毛细胞的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无明显变化;另8耳2.0kHz以上频率点的幅值下降明显,尤以2.0kHz处为,相应的耳蜗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外毛细胞肌动蛋白免疫反应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铁缺乏可影响DPOAE幅值,其机制可能与耳蜗听毛细胞肌动蛋白免疫反应活性降低及组织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大鼠耳蜗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丹  孙爱华  吴志英  张天 《上海医学》1999,22(5):289-291
目的 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CRF)对耳蜗的影响。方法 应用5/6肾切除法制造大鼠CRF模型,检测茯肾功能及肾脏组织形态变化,观察CRF对实验动物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阈及耳蜗螺旋器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ABR阈值提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螺旋器表面超微结构的损伤,主要表现为耳蜗各回内毛细胞静纤毛的不同程度缺失,外毛细胞静纤毛较少受损。结论 CRF可影响其耳蜗听毛细胞的细胞  相似文献   

9.
本文经扫描电镜对豚鼠耳蜗盖膜与毛细胞纤毛的接触关系进行了观察与探讨。①豚鼠耳蜗螺旋器不仅第三排外毛细胞静纤毛嵌入盖膜的的网状膜面,且第一排、第二排的外毛细胞的纤毛也嵌入盖膜的网状膜面并有针孔状W形压痕,②本文还发现豚鼠耳蜗盖膜的网状膜面有内毛细胞静纤毛的压痕,有时还可见支柱细胞的头板的痕迹;③通过实验,作者认为盖膜与静纤毛的接触形式是嵌入形式(或称插入)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毒素诱导的中耳炎所致耳蜗组织损伤情况及其机制。方法:耳廓反射灵敏的豚鼠36只,随机等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双侧听泡各灌注50μl生理盐水;内毒素组(Ⅲ组),双侧听泡各灌注50μlLPS(1g/L)。3组均行ABR测试,并测定耳蜗组织中SOD活力和NO含量,同时观察耳蜗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Ⅲ组ABRⅢ波潜伏期、Ⅳ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较其余各组延长(P<0.05)。Ⅲ组耳蜗组织中SOD活力较其余各组降低,NO含量升高(P均<0.05)。Ⅲ组耳蜗底转内、外毛细胞纤毛出现明显的倒伏、脱落、排列紊乱,外毛细胞纤毛损伤从内排到外排逐渐加重,并可见内、外毛细胞纤毛缺失。结论:内毒素可以导致耳蜗组织中超氧阴离子及NO大量生成,从而引起耳蜗内、外毛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给豚鼠中耳局部交替注射bFGF和庆大霉素,与交替注射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组对照,发现实验组听力损失及眼疾缩短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扫描电镜发现:实验组耳蜗Corti's器仅见听毛轻度粘连;对照组Corti's器内、外毛细胞散在性坏死脱落,残留毛细胞听毛严重粘连,丧失;实验组前度纤毛排列不整、部分缺失,对照组前度大部分毛细胞坏死脱落,残留毛细胞纤毛大部分丧失。提示,bFGF对豚鼠庆大霉素耳毒性有一定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在内毒素介导的豚鼠耳蜗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耳廓反射灵敏的豚鼠36只,随机分为Ⅰ组正常对照组(12只);Ⅱ组生活盐水对照组(12只),双侧听泡各灌注50μl生理盐水;Ⅲ组内毒素组(12只),双侧听泡各灌注50μl LPS(1μg/μl).所有动物测试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并测定耳蜗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耳蜗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观察耳蜗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内毒素组ABRⅠ波、Ⅱ波潜伏期及阈值较其余各组有增大趋势.内毒素组耳蜗组织中SOD活力较其余各组降低(P<0.05),NO含量较其余各组升高(P<0.05).内毒素组耳蜗底转内、外毛细胞纤毛出现明显的倒伏、排列紊乱,外毛细胞纤毛损伤从内排到外排逐渐加重,并可见内、外毛细胞纤毛缺失.结论内毒素导致耳蜗组织中超氧阴离子及NO的大量生成可能是其引起耳蜗组织损伤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缺铁饲养期对大鼠耳蜗肌动蛋白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探讨铁缺乏致聋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 SDS-PAGE蛋白电泳、双波长薄层扫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测 ,观察比较铁缺乏 8周、12周的大鼠及正常大鼠耳蜗肌动蛋白含量与分布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对照大鼠比较 ,铁缺乏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大鼠耳蜗肌动蛋白相对含量明显下降 (P<0 .0 1) ,免疫组化反应减弱 ;但不同缺铁期间耳聋大鼠耳蜗肌动蛋白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耳蜗内肌动蛋白相对含量减少和 (或 )免疫组化反应减弱与铁缺乏致聋存在密切关系 ;缺铁时间长短对大鼠耳蜗肌动蛋白含量及免疫组化反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头孢唑啉在铁缺乏条件下对新西兰大白兔耳蜗毛细胞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D组,每组15只。A、B两组喂标准饲料4周,C、D两组喂缺铁饲料4周,后两组制成铁缺乏动物模型。B、D两组经耳静脉注射头孢唑啉(0.5g/kg,2次/d,共14天),A、C两组经耳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做对照,停药后第15天处死作耳蜗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缺铁头孢唑啉组(D组)停药后第15天,有9个耳蜗标本(60%)存在不同程度内、外毛细胞静纤毛散乱、扭曲、缺失,以中区、顶区损害较重。结论大剂量头孢唑啉在铁缺乏条件下可造成新西兰大白兔耳蜗内、外毛细胞静纤毛不同程度损伤。  相似文献   

15.
研究豚鼠前庭上皮的扫描电镜结构。方法:制作 豚鼠前庭扫描电镜标本,用S-520型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前庭上皮由Ⅰ型、Ⅱ型毛细及支志细胞表有呈阶梯状排列的静纤毛及一根动纤毛,两种毛细胞大小,纤毛排列方式均不同相同。结论:正常豚鼠前庭毛细胞分为两型Ⅰ型毛细胞大,其静纤毛长,Ⅱ型毛细胞相对小,其静纤毛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toh1过表达水平对体外培养的耳蜗小上皮嵴区域毛细胞样细胞数量、prestin表达情况及其表面纤毛形态的影响。方法 取出生后第1天的大鼠耳蜗中圈进行体外培养,之后采用不同浓度的带有Atoh1基因的腺病毒(含报告基因EGFP)进行转染,检测腺病毒转染后不同时间点体外培养组织的Atoh1 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观察小上皮嵴区域绿色荧光蛋白信号强度、毛细胞样细胞数量、毛细胞样细胞的prestin表达情况及其表面纤毛形态。结果 带有Atoh1基因的腺病毒转染浓度越高,Atoh1的mRNA表达水平越高,小上皮嵴区域绿色荧光蛋白信号越强,同时该区域生成的毛细胞样细胞数量越多,表达prestin的毛细胞样细胞数量也越多(P<0.05),并且这些细胞表面静纤毛由低到高排列,形态更为规则。结论 Atoh1过表达水平与诱导生成的能够表达prestin的异位耳蜗毛细胞样细胞数量正相关,并且Atoh1过表达水平越高,这些细胞的表面纤毛形态越规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方法 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制成脑震荡模型.2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脑震荡后即刻组、2周组、4周组.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观察脑震荡后听功能变化;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 ABR Ⅰ、Ⅴ波潜伏期和Ⅱ~Ⅲ、Ⅱ~Ⅴ波间期均有变化;DPOAE于打击后在0.7、1.0 kHz频率其幅值有明显变化(P<0.05);扫描电镜下见耳蜗毛细胞的纤毛有排列紊乱和倒伏现象.结论 豚鼠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和耳蜗毛细胞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LPS)诱导的中耳炎所致豚鼠耳蜗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用耳廓反射灵敏的豚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5只),内毒素组(15只):双侧听泡各灌注50μl LPS(1g/L);地塞米松治疗组(15只):双侧听泡各灌注50μl LPS后,再灌注地塞米松50μl(1g/L).所有动物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测听,并测定耳蜗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耳蜗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观察耳蜗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内毒素组ABR Ⅰ波潜伏期、Ⅱ波潜伏期及阈值较其余2组有增大趋势,且其Ⅲ波潜伏期较其余2组延长(P<0.05);内毒素组耳蜗组织中SOD活力较其余2组降低(P<0.05),NO含量较其余2组升高(P<0.05);内毒素组耳蜗底转内、外毛细胞纤毛出现明显的倒伏、脱落、排列紊乱,外毛细胞纤毛损伤从内排到外排逐渐加重,并可见内、外毛细胞纤毛缺失.地塞米松治疗组耳蜗损伤及生化检查结果均较内毒素组轻.结论: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诱导的中耳炎所致耳蜗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讨论与介绍了内耳螺旋器扫描电镜标本的制备方法,并根据实际观察详细地记录了豚鼠耳蜗螺旋器超微结构。毛细胞的静纤毛里三列逐级增高,阶梯状排列。内毛细胞的纤毛呈弧形,外毛细胞的纤毛是W字形排列。放大1万倍时纤毛周围可见到如瘤样小结节。盖膜表面有放射状与蛇行两种纤维,在网状膜面有纤毛嵌入的压痕。其排列与纤毛一致。  相似文献   

20.
用器官培养结合扫描电镜方法观察成年小鼠耳蜗体外培养后毛细胞表面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培养1h后毛细胞表面纤毛排列整齐;3h后出现纤毛倒伏、融合;6h后出现严重结构变化,纤毛破坏消失。结果表明:小鼠离体耳蜗作实验对象以3h内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