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一次性消毒湿巾对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及对操作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万级手术间分为A、B、C组,每组5个手术间。选取手术间内高频接触的12个物体表面作为研究对象。A组采用季铵盐消毒液浸泡的一次性无纺布纸巾消毒,B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一次性无纺布纸巾消毒,C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毛巾消毒。比较三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经济成本以及操作人员的消毒操作依从性。结果三组物体表面消毒后采样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经济成本略高于C组,B组的经济成本远低于A、C组;A、B组的操作依从率分别为91.4%、87.9%,高于C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消毒方式对手术室物体表面均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但自制消毒湿巾的操作依从性远高于消毒毛巾,自制含氯消毒剂湿巾的经济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对物体表面擦拭消毒的效果。方法对物体表面分别用酸性氧化电位水、75%酒精、84消毒液擦拭消毒前后,细菌采样培养,比较3种消毒液消毒效果,观察对皮肤及环境的影响。结果3种消毒液消毒率分别是81.8%、76.5%、84.8%,物品擦拭消毒前后对细菌的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皮肤和环境无影响。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使用安全、有效、环保,擦拭消毒可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六亚甲基双胍类长效消毒剂对医院重点科室内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5家三级医院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试验第1天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为含氯消毒剂组,擦拭前和消毒后2、3、4、5、6 h采样;第2~4天使用有效浓度为1.7%~1.9%的新型聚六亚甲基双胍类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长效消毒剂组,擦拭前和消毒后2、4、6、24、48 h采样,通过菌落计数计算合格率。结果消毒前,2组不同区域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效消毒剂组消毒后4和6 h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含氯消毒剂组(χ^(2)=5.560,P=0.018;χ^(2)=7.800,P=0.005),消毒24 h后合格率与消毒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氯消毒剂组消毒4 h后合格率与消毒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效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及抗菌持续时间优于含氯消毒剂。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和评价微酸性次氯酸水对托幼机构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选取办园条件相近的3家托幼机构做为研究对象,一家为含氯消毒片组,另两家为微酸性次氯酸水组,同时3家均设置清水擦拭组。检测消毒前和消毒0.5 h、2 h后及清水擦拭0.5 h后的细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比较不同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 100 mg/L微酸性次氯酸水和250 mg/L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擦拭消毒0.5 h后的检测样品合格率均为100.00%。消毒2 h后,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细菌菌落总数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6%和99.72%(P>0.05)|只用清水擦拭各物体表面后的细菌菌落总数平均杀灭率为96.49%,大肠菌群平均检出率为5.88%,样品平均合格率72.06%,均低于2种消毒剂消毒后结果(P<0.05)。结论 微酸性次氯酸水与含氯消毒剂具有相似的消毒效果,可适用于托幼机构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  相似文献   

5.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综合ICU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综合ICU病床、床头桌、地面、墙面等物体表面擦拭及呼吸机螺纹管清洗消毒,了解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的消毒效果。方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对物体表面及环境地面样本采集进行观察。结果: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综合ICU的物体表面、环境地面擦拭接触3min,呼吸机管路各部件浸泡作用3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大于1,消毒合格。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环境物体表面及诊疗护理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达到理想效果,能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评估使用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对ICU病房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方法 将ICU病房医护人员高频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样本后使用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检测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对物体表面的擦拭清洁消毒效果。结果 擦拭消毒前ATP值明显高于擦拭消毒后3 min、1 h、2 h的ATP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擦拭消毒后3 min、1 h、2 h的ATP值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擦拭消毒前及擦拭消毒后2 h,医护人员周围环境物体表面ATP值明显高于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A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擦拭消毒后3 min及擦拭消毒后1 h,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ATP值与医护人员周围环境物体表面ATP值接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含季铵盐成分的消毒湿巾具有清洁、消毒的作用,医护人员周围环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是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两种消毒剂对分娩缸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比较含氯消毒剂和酸性氧化电位水(EOW)消毒分娩缸的效果。结果 用有效氯1 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分娩缸并作用5 min,消毒后分娩缸内表面、缸内水和管道水的合格率依次为98.75%、99.17%和98.33%,检出细菌6株。EOW分娩缸内表面冲洗消毒并作用5 min,消毒后分娩缸内表面、缸内水和管道水的合格率依次为99.09%、99.55%和99.09%,检出细菌3株。消毒后,对分娩缸内水余氯检测显示含氯消毒剂组余氯量0.78 mg/L,EOW组余氯量为0.03 mg/L。结论 两组消毒剂对分娩缸消毒效果基本一致,但EOW综合性价比更高,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各个区域环境物体表面、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以现场实验的方法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含氯消毒剂对消毒供应中心各个区域进行擦拭消毒,并于消毒前、消毒后采样和菌落计数,进行两种方法消毒效果的比较;分别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喷雾、紫外线照射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检查包装区进行空气消毒,并于消毒前、消毒后采样和菌落计数,进行两种消毒方法效果比较。[结果]消毒前(A组)物体表面及空气采样菌落计数与消毒后(B组、C组)两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毒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杀菌效果好、制作便捷、成本低廉、无毒副反应、使用方法简单等特点,可以用于口腔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物体表面、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择一种高效、快速、刺激性小的消毒方法,应用于流动采血车采血操作时的手消毒。方法使用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工作人员手进行消毒,按规定方法对消毒效果进行测定,并观察对皮肤的刺激性。结果压力蒸汽灭菌小毛巾加含氯消毒剂擦手消毒合格率96.7%,丙二醇水刺无纺布擦手消毒合格率83.3%,醋酸氯已定酒精复配免洗手消毒液揉搓消毒合格率100%。压力蒸汽灭菌小毛巾加含氯消毒剂擦手对皮肤刺激性大,免洗手消毒液和丙二醇水刺无纺布擦手对皮肤刺激性小。结论免洗手消毒液手消毒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皮肤刺激性小,适用于采血者手消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化电位水(dectrolyzed oxidizing water,Eow)与含氯消毒剂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将62张床旁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氧化电位水小毛巾擦拭消毒,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剂(本实验采用消毒灵)小毛巾擦拭消毒。消毒前后分别采样,比较细菌杀灭率。结果氧化电位水的平均杀灭率为98.34%,含氯消毒剂平均杀灭率为99.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电位水与消毒灵的消毒效果相当,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于消毒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环保消毒剂。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微酸性电解水在医院物体表面擦拭消毒的效果。方法 分别应用微酸性电解水和500 mg/L有效氯溶液对2组床旁桌台面进行擦拭消毒,进行消毒前、消毒后5分钟、 4小时和8小时的微生物采样,比较2种消毒液的细菌杀灭率和消毒持久性。结果 微酸性电解水对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后5分钟的杀菌率为99.32%,优于500mg/L有效氯溶液的9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台面擦拭消毒后不同时段细菌培养的合格率均有下降,消毒后8小时微酸性电解水组和有效氯溶液组的合格率分别仅为62.9%和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酸性电解水的即时杀菌效果优于含氯消毒剂,基于其更安全环保,推荐临床推广应用;但物表消毒后易再次污染,应加强消毒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一次性医用消毒巾在消化内镜室内物体表面消毒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场消毒试验观察方法,对一次性医用消毒巾擦拭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观察,同时与含氯消毒剂浸泡的毛巾擦拭消毒作平行比较。结果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物体表面对自然菌具有明显清除效果,其消毒效果与含氯消毒液浸泡毛巾擦拭消毒法基本一致,但使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且无刺激性和损坏性。结论一次性消毒湿巾对医院内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具有较好的效果,使用方便和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吴建文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74-1575
目的 比较乙醇、新洁尔灭和含氯消毒剂3种消毒液对洁净手术室污染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万级洁净手术间3间,于非感染手术结束后,先用清水擦拭所有物体表面,再分别用75%的乙醇、0.5%的新洁尔灭和含氯消毒剂擦拭被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污染的物体表面,30 min后对物体表面采样,检测菌落数,比较3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结...  相似文献   

14.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洁净度情况,规范医务人员清洁方法,防控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对ICU环境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应用ATP生物荧光法进行检测,计算出合格率,运用鱼骨图分析结果,找出缺陷的主要因素。结果 干预前共采样140件,99件不合格,合格率仅为29.3%。其中移动护理站、电脑键盘和鼠标的合格率最低。不合格的99件中,50件应用医用消毒巾立即进行擦拭消毒后检测,合格率为96%;49件应用75% 酒精纱布擦拭,合格率为79.6%,两组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进行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检测洁净度较差,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需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规范擦拭方法,使用清洁消毒一步法的消毒湿巾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医院物体表面采用清洁与消毒方法后,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变化,为医院减少消毒剂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Ⅲ类环境物体表面如普通病房、治疗室等,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自来水擦拭地面、桌椅及墙面。对照组常规采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监测清洁消毒前、清洁消毒后0.5,1.0,2.0,4.0h2组地面、桌面、墙面细菌菌落总数变化。结果2组清洁消毒前及清洁消毒后不同时间段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非有血液或体液污染,医院Ⅲ类环境物体表面,一般可用自来水作清洁处理而无需每日常规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HT5”SS〗比较含氯消毒液与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HT5”SS〗通过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2种消毒产品消毒医院病房环境不同材质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HT5”SS〗 用含有效氯4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4种材质的物体表面,对自然菌杀灭率范围为94.47%~96.46%;用双链季铵盐类消毒湿巾对4种材质物体表面自然菌杀灭率范围在83.36%~91.43%。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对物体表面上自然菌的消毒效果合格率明显高于双链季铵盐类消毒湿巾。结论〖HT5”SS〗 2类常用消毒产品对医院4类不同材质物体表面均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以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合格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医院物体表面采用清洁与消毒方法后,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变化,为医院减少消毒剂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Ⅲ类环境物体表面如普通病房、治疗室等,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自来水擦拭地面、桌椅及墙面。对照组常规采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监测清洁消毒前、清洁消毒后0.5,1.0,2.0,4.0h 2组地面、桌面、墙面细菌菌落总数变化。结果2组清洁消毒前及清洁消毒后不同时间段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非有血液或体液污染,医院Ⅲ类环境物体表面,一般可用自来水作清洁处理而无需每日常规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通过与传统消毒方法的对比,观察一次性季铵盐类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方法 使用一次性季铵盐消毒湿巾和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ICU物表进行擦拭,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0 min、30 min、1 h、2 h、3 h、4 h的物表进行菌落总数采样及培养。结果 消毒30 min,对照组与实验组达到最高的合格率,分别为96.7%、98.3%;对照组消毒4 h合格率为36.7%,而实验组的合格率可达到71.7%;两种消毒方法,各时间段抑菌率比较,仅消毒4 h有统计学差异,消毒湿巾、传统消毒抑菌率分别为(0.906±0.144)%、0.788±0.027,其余时间段抑菌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一次性消毒湿巾消毒物体表面效果可靠、方便、快捷,可取代传统消毒方法,成为医院物体表面理想的消毒方法,尤其是频繁操作的ICU更是最佳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验空气消毒净化机在治疗室和病房的消毒灭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室、普通病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自来水清洁擦拭地面、桌椅及墙面,干燥后用空气消毒净化机消毒灭菌2 h;对照组常规采用含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监测两组消毒灭菌前、消毒灭菌后1 h、2 h地面、桌面、墙面细菌菌落总数变化。结果两组消毒灭菌前及消毒灭菌后不同时间段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的治疗室、普通病房每日可用空气消毒净化机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20.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加强透析室日常消毒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透析室消毒措施,确保透析安全,预防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透析机:血液透析治疗后,在未进行化学消毒之前,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透析机快速接口内面、表面以及透析机上快速接口的连接器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机器表面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擦拭;病历牌:血液透析治疗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采取措施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取加强措施后,透析机快速接口进、出液口液体细菌检测菌落数低于未采取措施时,P〈0.01。病历牌表面细菌计数均低于未采取措施时,P〈0.01。结论:采取酸性氧化电位水加强透析室日常消毒,能够降低菌落数,保证透析液最佳的微生态品质,确保透析安全;减少病历牌表面的细菌数量,预防病历牌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减少消毒制剂对于透析机产生的腐蚀及对人体的刺激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