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胡黄连苷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NF-κB抑制因子(I-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经尾静脉注射胡黄连苷Ⅱ(10mg·kg-1)和丹参素钠(10mg·kg-1)干预治疗,原位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NF-κB和I-κB的表达,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NF-κB和I-κB的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皮质、纹状体和海马区脑组织NF-κB和I-κB弱表达,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少,散在分布。阴性对照组大鼠各区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均增多,NF-κB和I-κB表达增强,脑组织匀浆NF-κB和I-κB增高(P<0.05)。阳性对照组和胡黄连苷组各区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量,NF-κB和I-κB表达(A值)及脑组织匀浆NF-κB和I-κB含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与胡黄连苷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下调NF-κB和I-κB的表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IκB和iNOS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GSPE组,于缺血2 h再灌注6、24、48 h时断头取脑,选取视交叉前后各1 mm的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κB(I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观察GSPE对其的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NF-κB的表达较GSPE组显著增加(P<0.01),而IκB表达却显著减少.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GSPE可通过抑制IκB的降解及NF-κB的活性、下调iNOS的表达,而起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哈巴苷和乙酰哈巴苷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WB法检测哈巴苷和乙酰哈巴苷对PC12损伤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核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含量的变化。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哈巴苷组(2 mg·kg-1)和乙酰哈巴苷组(2 mg·kg-1),每组6只。采用脑中动脉阻断法造模,评价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含水量,HE染色、Nissl染色、TUNEL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NLRP3、人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IL-1β、NF-κB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 哈巴苷和乙酰哈巴苷极显著降低了PC12损伤细胞中NLRP3、IL-1β、NF-κB蛋白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两组给药后降低了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组织间隙减轻,尼氏体数目增加,神经元凋亡减少,NLRP3、caspese-1、IL-1β、NF-κB蛋白红色荧光减弱。结论 哈巴苷和乙酰哈巴苷可通过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探讨胡黄连苷Ⅱ调控PARP-1基因对叶绿素光敏剂诱导脑梗死大鼠脑TH1/TH2细胞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100只,选择80只用叶绿素光敏剂诱导建立脑梗死模型,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20只,20只健康大鼠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高剂量组给予胡黄连苷II 80μg/(kg·bw·d),中剂量组给予胡黄连苷II 40μg/(kg·bw·d),低剂量组给予胡黄连苷II 20μg/(kg·bw·d)。测定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症状、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脑组织INF-γ/IL-4比值、PARP-1、P53和NF-κB表达。结果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神经功能行为学症状评分随时间变化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比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INF-γ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IL-4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INF-γ/IL-4值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大鼠脑组织INF-γ及IL-4表达和INF-γ/IL-4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INF-γ及IL-4表达和INF-γ/IL-4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组织INF-γ表达随剂量上升而下降(P0.05),IL-4表达随剂量上升而上升(P0.05),INF-γ/IL-4随剂量上升而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PARP-1、P53、NF-κ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PARP-1、P53、NF-κB蛋白表达随剂量上升而下降(P0.0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胡黄连苷Ⅱ下调脑梗死大鼠脑组织PARP-1基因,可修正大鼠脑TH1/TH2细胞失衡,保护其损伤脑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炎症反应探讨黄芪和三七主要有效成分配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ASTⅣ)组、人参皂苷Rg1(Rg1)组、人参皂苷Rb1(Rb1)组、三七皂苷R1(R1)组、4种有效成分配伍组、ASTⅣ+Rg1组、ASTⅣ+Rb1组、ASTⅣ+R1组及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组。预先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h。RT-PCR法测定TNF-α、IL-1β、ICAM-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p-IκBα蛋白及胞质、胞核NF-κB蛋白表达,计算NF-κB核转位率。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TNF-α、IL-1β、ICAM-1 mRNA表达增加。ASTⅣ可降低TNF-αmRNA表达,Rg1可降低ICAM-1 mRNA的表达,R1能同时下调TNF-α、ICAM-1 mRNA的表达。ASTⅣ与Rg1、Rb1、R1配伍对TNF-α、IL-1β、ICAM-1 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以4种有效成分配伍组和ASTⅣ+R1组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2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胞质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胞核NF-κB蛋白表达增加,NF-κB核转位率升高。ASTⅣ、Rg1、R1及各有效成分配伍均能抑制IκB磷酸化,减少NF-κB核转位的发生,且配伍组的效应大于各有效成分单用,4种有效成分配伍组的效应大于ASTⅣ+Rb1和ASTⅣ+Rg1组。结论黄芪和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配伍能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减轻脑缺血后脑组织的继发性炎症反应,发挥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组,每组15只。参照Zealonga等的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再灌注后,利用Bederson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I区神经元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模型组NF-κB和caspase-3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尼莫地平治疗组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5h再灌注24h。法舒地尔术前腹腔注射给药15mg/kg,术后12h再次给药。术后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伊文思兰法(EB)测定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缺血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8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抽提物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NF-κB p65mRNA的表达。结果:法舒地尔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缺陷症状,缩小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缺血侧脑组织的含水量、EB含量及MPO活性;显著抑制ICAM-1、VCAM-1、IL-8和MCP-1蛋白的表达;降低NF-κB p65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脑组织核抽提物中NF-κB p65的蛋白量(P〈0.05vsMCAO组)。结论:法舒地尔通过抑制NF-κBp65的活化,进而抑制黏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对脑缺血再灌注Caspase-3mRNA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5 mg.kg-1)和西红花酸组(10,20,40 m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每日上午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模型。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GSH-Px活性及Caspase-3mRNA和NF-κB表达。结果:西红花酸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脑组织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增加脑组织GSH-Px活性,减少Caspase-3mRNA和NF-κB表达。结论:西红花酸可能通过增加GSH-Px活性,减少Caspase-3mRNA和NF-κB表达,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藻蓝蛋白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60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应用藻蓝蛋白进行治疗,现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棱因子-κB,IL-6免疫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变化,以及藻蓝蛋白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h开始,皮质区和纹状体区神经细胞NF-κB表达逐渐增强,于再灌注1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IL-6表达部位和变化规律与NF-κB相似,但其表达高峰在再灌注2d。神经细胞凋亡于脑缺血再灌注6h开始逐渐增加,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分别与再灌注1d和2d达到高峰,其变化规律与NF-κB和IL-6表达一致。应用藻蓝蛋白后,神经细胞NF-κB和IL-6表达显著减低,神经元调亡明显减少。结论藻蓝蛋白具有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下调NF-κB和IL-6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藁本内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作用及其抗炎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藁本内酯对再灌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炎症因子的调控.方法 采用局部脑血流监测,建立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tMCAO)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媒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于再灌注后0、3 h分别ip给予3%吐温80溶媒、20 mg·kg-1藁本内酯.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经TTC染色法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并在实验过程中监测脑局部血流的下降和再灌注情况.给药后24 h,对大鼠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析统计,从蛋白水平上观察藁本内酯对炎症因子NF-κB的控制作用.结果 藁本内酯能显著改善tMCAO大鼠神经功能(P<0.01),给药组与溶媒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炎症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 藁本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并明显减少炎症反应中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Br)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Zea-Longa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96只SD大鼠根据不同的处理因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32只)、灯盏花素治疗组(Br组,32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32只)。Br组和I/R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再细分为3、12、24、48h4个小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在缺血再灌注3h时,大鼠海马NF-κB的阳性表达已明显升高,在12h时表达最高,随后表达开始下降(P<0.05);与相同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比较,3h时,Br组的NF-κB蛋白阳性表达未见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时间点则明显降低(P<0.05);蛋白印迹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结论灯盏花素很可能通过减少NF-κB蛋白的表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与其调节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断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和脑梗死体积;用免疫组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HE染色观察组织炎性细胞浸润;RT-PCR、免疫印迹和放免法分别测定大脑缺血皮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结果黄芩苷能显著降低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皮质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抑制ICAM-1,iNOS和NF-κB表达,降低缺血皮质IL-1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表达和释放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莹  赵晶 《河北医药》2023,(3):325-329
目的 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改善作用,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酒石酸布托啡诺组、尼莫地平组,每组20只。采用Zea Longa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检测大鼠脑含水量,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比,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性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炎性因子和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脑组织病理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脑梗死体积比均增高,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表达升高,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κB磷酸化65(p65)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和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改善CIRI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比,并降低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和炎性因子表达,下调p-JNK、NF-κB、p65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龙生蛭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插线栓,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造模,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造模,给药剂量为20 mg/kg)和龙生蛭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造模,给药剂量依次为0.72、1.44、2.88 g/kg),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Zea 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进行评分;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并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LRP3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LR4、NLRP3、磷酸化NF-κB(p-NF-κB)及细胞核内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轴突再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红景天苷给药组,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MCAO),ZeaLonga标准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损伤,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p-Akt(Ser473)、Akt、p-GSK-3β(Ser9)、GSK-3β、p-CRMP-2(Thr514)、CRMP-2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NF200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比较,红景天苷能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NF200、p-Akt、p-GSK-3β蛋白的表达,抑制p-CRMP-2蛋白表达。结论红景天苷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此作用可能与促进Akt、GSK-3β的磷酸化,抑制CRMP-2的磷酸化,进而促进轴突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黄芩苷组(50,100,200 mg·kg-1),以及尼莫地平(0.4 mg·kg-1)组。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HE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以及RT- PCR等方法,观察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3、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抑制促凋亡基因caspase-3的表达,促进抑凋亡基因HSP70的表达。结论:黄芩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芩苷抑制caspase-3表达,促进HSP70表达,从而发挥抗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山奈酚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其对TLR4(Toll-like receptor4,TLR4)/NF-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奈酚低、中、高剂量组(5,10,20mg·kg-1)和尼莫地平组.线栓法制作大鼠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山奈酚对神经功能症状、脑梗死体积和HE染色后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TLR4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症状和脑梗死体积明显,病理形态学和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显示神经元损伤严重,TLR4,NF-κBp65,TNF-α和IL-1β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和山奈酚给药组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症状、脑梗死体积、病理形态学和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减少TLR4和NF-κBp65的表达,降低TNF-α和IL-1β的含量(P<0.01).结论:山奈酚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TLR4/NF-κB通路表达.  相似文献   

18.
探讨赤芍801减轻在体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采用线栓模型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缺血后给予赤芍801,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脑缺血周边区的NF-κB活性、COX-2和HSP70的表达量,用ELISA方法测定TNF-α的表达量,用RT-PCR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TLR-4的转录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赤芍801能抑制脑缺血周边区NF-κB活性,减少COX-2和TNF-α的表达,同时抑制NF-κB的上游TLR-4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对TLR-4的内源性配体HSP70的蛋白表达也有抑制作用。赤芍801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有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周边区的NF-κB活性,减少局部的COX-2和TNF-α的表达,达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同时对NF-κB的上游HSP70和TLR-4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是否加重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核转录因子NF-κB、Caspase-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后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5mL),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d)].利用TUNEL法研究凋亡细胞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NF-κB蛋白、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各缺血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地塞米松组各时点凋亡细胞数多于生理盐水组,NF-κB活化程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Caspase-3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加重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是与其阻碍NF-κB蛋白活化与上调Caspase-3 mRNA表达,并继而加重脑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5,(19):2644-2647
目的:研究阿加曲班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取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量生理盐水)组、模型(等量生理盐水)组和阿加曲班低、中、高剂量(0.75、1.5、3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复制脑出血模型。复制模型30 min后各组大鼠ip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Bcl-2、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增加,Caspase-3活性和MMP-2、MMP-9、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加曲班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减少,Caspase-3活性和MMP-2、MMP-9、Bax蛋白表达减弱,Bcl-2蛋白表达增强,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阿加曲班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脑出血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分泌及脑组织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