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风病发病与肾水亏虚、肝风内动、脑髓气血逆乱等证机有关,三者存在递发关系,“肾-肝-脑”轴失调是中风病核心病机。在经络与功能上,督脉同肾、肝、脑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刺督脉腧穴是调节“肾-肝-脑”轴、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临床及研究证实,百会、大椎穴是治疗中风重要穴位。  相似文献   

2.
陈杰  谭峰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52-2354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后的跨神经元变性严重阻碍神经功能的恢复,胶质细胞的增生以及由此引起的轴突损伤在跨神经元变性中起了重要作用;"肾-肝-脑"轴系统(肾虚,导致气虚血瘀,痰瘀阻络,久则化热,携肝风内动,上扰脑窍)是中风病急性期的核心病机,督脉通过经络与上述轴系统发生联系,在中风的发病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地进行督脉取穴对脑梗死跨神经元变性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为常见的男性附属性腺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复杂、发病率高的特点。本文旨在基于“脑-心-肾-精室”轴探讨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脑-心-肾-精室”轴认为脑、心、肾与精室在生理上环环相扣,以督脉为纽带,以精血为基础,以神明为统领,以少阴为枢机,促进精室功能协调有度;在病理方面常以脑心失调、脑肾失济、心肾失交进而致精室失用为主。本文通过分析脑、心、肾、精室彼此间的经脉络属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倡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需要以肾为核心,以“脑、心共主神明”为依据,将整体与局部同治,心身同调为治疗原则,拟定止痛、改善排尿、调节性功能、调神等针法并结合“脑-心-肾-精室”轴的辨治思路确立相应治法,丰富选穴方案,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男科疾病发病特点,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的中医男科理论。以该轴为切入点,认为脑、心和肾脏腑失调及精室失用为早泄的核心病机,精室失用导致精窍开阖失控是发病的最终环节。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辨治早泄,更清晰地把握早泄中医发病观,治疗上突出对涉病脏腑的整体调控,同时注重心身同治。通过探讨“脑-心-肾-精室”轴与早泄的生物学基础,提出早泄与“脑-心-肾-精室”轴之间的生物学基础主要与局部脑区功能下降、神经调节失常、中枢神经递质失调、内分泌紊乱及阴茎感觉传入增强等有关,旨在为中医药防治早泄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66-1868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基于脏腑理论,正气虚衰是PSD的前提条件,"心-脾-肝"轴及其内生转化贯穿PSD发病始终。肝气不足,肝气郁结是该轴核心,也是PSD的始要病机。治疗应以顺气为先,辅以活血化痰,补益气血等,其中疏肝健脾养心法是治疗PS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于文晓    晏斌  王浩  杜冠潮  任凯  郭军 《陕西中医》2022,(10):1427-1431
现从脏腑辨证角度以“脑-心-肾-精室”轴辨治早泄,从“脑心之神为精室之主”“早泄病位责之于肾”“早泄的本质是脑心肾精室轴的失调”等探讨“脑-心-肾-精室”轴在辨治早泄中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整体与局部结合”“心身同治”等诊疗思路,同时遵本理论提出治疗早泄的常见组合药物,以期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肝-肾-脑”轴理论的构建来源于中医经典,丰富于临床实践。肝、肾、脑三者以精血髓为基础,以经脉为纽带,肝、肾功能的正常是脑功能维系正常的基础,而脑正常功能的保持有赖于肝、肾精血化生和不断充养。三者生理上互根互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笔者诠释了“肝-肾-脑”轴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为基础的疾病诊治主轴线,丰富了中医脑病学的基础理论,拓展了中医脑病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督脉的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脑髓损伤”、“神机失用”是中风病发病的病机关键,督脉痹阻是中风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而督脉为联系脑和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桥梁。在临床治疗上,疏通督脉可醒神开窍,促进脑髓修复,从而恢复脑髓对人体生命活动功能的总体调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脑、心、肾、精室与射精功能的联系,认为石菖蒲-煅牡蛎-菟丝子药物作用与“脑-心-肾-精室”轴相契合,组药石菖蒲-煅牡蛎-菟丝子对于早泄、不射精等射精功能障碍病症可发挥益脑心、补肾精、调精室之功效。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组药的应用,可丰富男科疾病治疗内涵,拓宽了男科疾病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机及用药思路。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属精室失用疾患,邪阻精窍、开阖失司为直接原因,脑心失调、神失所主是重要因素,肾虚不固、气化失常为根本所在。在“脑-心-肾-精室”轴用药观指导下,倡导“心身同调”“整体与局部同治”的治疗思路,可采取通利精室、调治心脑、培补肾气的治法,分别以黄芪-蒲黄-车前子、远志-丹参-茯苓、肉桂-覆盆子-金樱子角药组合为主治疗,结合病理偏重情况,辨证遣方用药,对脑、心、肾、精室进行整体调节,促进前列腺增生向愈。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1.
老年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情绪低落,易悲伤,易烦躁等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性心理疾病。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该病的发生与肾精亏虚、脑络失养、肝气郁结等密切相关。肾肝脑参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已得到证实,本文将试对近十年来肾肝脑影响老年抑郁症发生的机理与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金华 《吉林中医药》2013,(12):1272-1274
程为平授辨证运用“程氏头项针法”中的倒“丁”字形透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通过逆经为泻清热醒脑、顺经为补益脑宁神,通督调神为主导,疏肝益脾为辅,调节整个脏腑机能,使脑神聪、心神明、肝胆脾肾和而诸症自消。  相似文献   

13.
张栋亮  张捷  李晓政 《山西中医》2021,(3):34-35,37
目的:观察通督解郁针法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卒中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予通督解郁针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6周。结果:治疗4周、6周后两组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解郁针法可明显改善卒中后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优于盐酸多奈哌齐片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4.
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小血管病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今国内外脑卒中的研究热点。其与卒中、痴呆、抑郁等疾病的发病均存在密切的关系。督脉和肾在功能上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督脉依其循行路线,成为连接、沟通肾和脑之间的桥梁。肾、督脉和脑的阳气亏虚可能成为脑小血管病发病的重要病机。本文试从“肾亏-督虚-脑空”来探讨脑小血管病发病的病机,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脑小血管病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Windstrokeisoneofthecommonly-en-counteredandfrequentlyoccurringdiseases,withhighincidenceofmortalityanddisability.Since1992,theauthorhastreated5ocasesofwindstrokeusingacupunctureatthe13pointsalongDumeridian,anempiricalrecipeoriginat-edbytheseniorintheacupuncturecircles,DrWangLeting.Andthetherapeuticeffectwascomparedwiththatinthecontrolgroup.Itisreportedasfollows.CLIN1CALDATATheobservationwasmadeon5oin-patientsinthedepartmentofacupunctureinourhospitalfrom()ctober,1992toFebruary,1995.They…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将57例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治疗6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及改良Ashworth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5.17%,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督脉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活动能力,可明显改善患者肌肉痉挛状况。  相似文献   

17.
韩文刚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69+71-69,71
"毒伤脑髓"皆可引起脑病,而中风又是脑病的常见病,可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本文试图从"毒伤脑髓"引起脑中风的"毒邪"进行探究和论治,以期丰富中医对脑中风病理机制及辨证论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益肾养心通督针法对中风患者载脂蛋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与结果 将 5 0例中风患者的载脂蛋白A(Apo A1 )、载脂蛋白 B(Apo B1 0 0 )与正常人比较 ,再将 5 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益肾养心通督组 2 7例 (观察组 )和阳明经穴组(对照组 ) 2 3例 ,均治疗 30 d,观察治疗前后 Apo A、B变化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总体疗效。针刺后 Apo A1 升高 Apo B1 0 0 降低 ,神经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大幅度降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在改善载脂蛋白水平和临床疗效方面 ,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19.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主穴选择:小醒脑(内关、印堂、三阴交)、四神聪、神门、关元、肾俞、肝俞、太溪、足三里、太冲。辨证配穴:肝肾阴虚加阴谷、照海;脾肾阳虚加命门、腰阳关、脾俞;辨病配穴:失眠配申脉、照海;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配大陵;潮热盗汗配合谷、复溜;头晕耳鸣配百会、风池、听会;大便溏薄配天枢、阴陵泉;浮肿配水分等。失眠、潮热汗出、情绪改变是绝经期阶段最显著的症状。"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重在醒脑安神,调补肝肾,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