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和单侧肾脏切除后进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最佳方案。方法:清洁级Wiste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高脂高糖+STZ组(35 mg/kg腹腔注射),C组为单侧肾切除+STZ组(35 mg/kg腹腔注射),造模后2周、6周、10周测定体重、血糖,收集24 h尿液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实验结束时取肾脏病理切片观察。结果:高脂高糖+STZ组和单侧肾切除+STZ组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高脂高糖+STZ组成模率高,单侧肾切除+STZ组模型稳定。结论:单侧肾切除+STZ组(35 mg/kg腹腔注射)可以作为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实验检测和与症状均符合临床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并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动态观察16周,以大鼠体重、饮水量、尿量、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肌酐、尿素氮、肾脏病理等指标评价模型的成功和稳定性。结果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 d~16周血糖持续升高,饮水量和尿量大幅增多,体质量增长缓慢或负增长,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血脂代谢异常,尿素氮、肌酐升高。肾脏病理出现糖尿病肾病的典型表现。随时间延长,病情逐渐加重。结论单侧肾切除术后尾静脉注射STZ复制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与人类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症状、病理和化验指标非常相似,在16周内模型稳定,符合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III期。病情严重程度与病程相一致,适用于药物药效学评价和临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合保肾合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单肾切除及链尿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诱导DN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天合保肾合剂高、中、低剂量组;8 w后测定DN大鼠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G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光镜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天合保肾合剂能够降低DN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脏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明显减轻。结论:天合保肾合剂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抑制糖化血红蛋白生成,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变化,对DN大鼠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芪糖肾安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以及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65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57只。造模组行单侧肾切除,术后1周空腹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以72 h后血糖≥16.7 mmol/L、尿糖≥4+者为糖尿病造模成功。然后按大鼠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参芪糖肾安大、中、小剂量组,给药12周。每2周测1次体质量,第4,8,12周末收集大鼠24 h尿检测尿蛋白量。12周末处死大鼠,无菌取肾组织,行肾组织病理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肌酐(SCr)、尿素氮(BUN)、NO、MDA、SOD含量。结果:参芪糖肾安可以减轻肾脏病理改变,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增加大鼠体质量,降低TG、SCr、BUN,升高血清NO、SOD水平,降低MDA含量。结论:参芪糖肾安可能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因素组合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立中大鼠体质量、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高糖高脂饲料),C组[高糖高脂饲料 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组],D组(高糖高脂饲料 阿霉素 STZ组),E组(高糖高脂饲料 单肾切除 STZ组).大鼠造模后每2周测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造模12周后,处死大鼠.结果 E组大鼠明显多食、多饮、消瘦、血糖升高,尿微量白蛋白不仅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并且与前几个模型组比较也都有显著性差异.肾/体质量比显著增大.结论 以大鼠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单肾切除,2周后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模型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pathy,DN)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N 组)和小檗碱组。DN 组及小檗碱组大鼠行左侧肾摘除术,术后2周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 诱导 DN 大鼠模型,72 h 后测非空腹血糖>16.8 mmol/L 为造模成功;小檗碱组大鼠给予小檗碱0.1 g/(kg·d)灌胃。定时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与 DN 组大鼠相比,小檗碱组大鼠血糖和24 h 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P <0.05),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小檗碱可明显降低 DN 大鼠血糖,改善 DN 大鼠肾功能紊乱,对 DN 大鼠肾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芒黄颗粒(MHG)对Ⅱ型糖尿病肾病大鼠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并长期高脂饮食制备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对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 尿微量蛋白的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 MHG 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含量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可显著降低造模大鼠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含量,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大鼠 SCr、BUN 及尿微量蛋白含量。结论芒黄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构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的差异,以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5 mg/kg,B组大鼠单侧肾脏结扎后腹腔注射STZ 55 mg/kg,C组为假手术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缓冲液?大鼠造模后从第1周开始每2周称体重,取血测血糖(Glu)?血肌酐(Scr)?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收集尿测24 h尿蛋白(24Upro)?尿肌酐(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1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称重并进行肾脏病理?结果:A?B 2组的成模周期相当,B组的存活率高于A组?结论:单侧肾脏结扎后再腹腔注射55 mg/kg STZ可以用来作为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N)模型的差异,以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 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B组大鼠单侧肾脏结扎后腹腔注射STZ(55 mm/kg),C组单纯腹腔注射STZ(55mg/kg),D组为假手术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缓冲液).大鼠造模后从第1周开始每两周称体重,取血测血糖(Glu)、血肌酐(Scr)、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收集尿测24 h尿蛋白(24Upro)、尿肌酐(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1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称重并进行肾脏病理.结果 A、B两组出现Chol、TG异常增高以及Ccr升高的现象均比C组早.A、B组肾脏超微结构检查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病理改变比C组更加严重,也更典型.模型组的存活率为C>B>A,成模周期为C>B=A.结论 单侧肾脏结扎后再腹腔注射55mg/kg体重STZ可以用来作为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不同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诱发型2 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肾动脉结扎+ 高脂饲料喂养+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结扎单侧肾动脉后,DN1 组及DN2 组分别予高脂饲料喂养4 周或8 周,其后予STZ 30 mg/ kg 腹腔注射,比较两组大鼠在STZ 注射4 周后及实验结束时的UAER,观察两组大鼠血糖?体重?HOMA-IR?肾指数及肾脏病理等情况?结果 STZ 注射4 周后,两组大鼠均可出现UAER 的升高,且DN2 组UAER 明显高于DN1 组( P <0.01)?第12 周末,DN1 组与DN2 组肾组织HE 染色均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肥大,系膜基质增多;肾小囊腔狭窄等病理改变?DN2 组体重高于DN1 组( P < 0.01),肾指数低于DN1 组( P < 0.01),而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 及UAER 与DN1 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 0.05)?结论 延长高脂饲料喂养时间能够加重DN 肾损害,但有可能会推迟干预时间,因此在试验中应权衡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两种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肾损伤相关检测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 方法 利用三联法(切除左侧肾脏+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二联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两种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检测大鼠模型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非酶糖基化、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肾重比,病理学观察大鼠肾脏组织学变化. 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对比,三联法组和二联法组大鼠空腹血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非酶糖基化、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肾重比明显增加,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肾组织学显示明显的损伤改变,其中三联法组大鼠死亡一只.②与三联法组大鼠对比,二联法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非酶糖基化、肌酐、尿素氮、肾重比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 三联法和二联法均可以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这两种方法结果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从模型成功率、成活率,以及实验操作方便性方面考虑,二联法优于三联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加味复肾汤(JWFST)对DN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5组,正常组8只,其余大鼠腹腔注射STZ+CFA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M)、JWFST小剂量组(L1)、JWFST中剂量组(L2)、JWFST大剂量组(L3)。L1、L2、L3组分别按8、16、32g/(kg·d)剂量灌胃;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每周定期测血糖。8周后,收集24h尿液,采集血清,检测INS、SCr、BUN、SOD、MDA、UP等生化指标;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q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1、L2、L3组的SCr、BUN、MDA、UP明显降低(P<0.05~0.01),SOD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nephrin、podocin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上调(P<0.01),qPCR结果表明,nephrin、podocin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JWFST可以有效改善DN大鼠的肾脏损害,对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人血管抑素(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carrying human angiostatin gene,rAAV-AS)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其余造模为糖尿病大鼠。大鼠空腹12 h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60 mg/kg,72 h后尾静脉测血糖大于16.7 mmol/L记为造模成功,适应性喂养1周后,把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N组(n=10),rAAV-0组(n=10),AS1组(n=10,1×1012VG/kg),AS2组(n=10,2×1012VG/kg),AS3组(n=10,4×1012VG/kg)。AS1组、AS2组和AS3组3组大鼠尾静脉注射rAAV-AS,NC组和DN组分别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rAAV-0组注射同等剂量rAAV-0空载体;从第2周起,整个实验过程共持续8周。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body weight,BW)、肾重(kidney weight,KW),计算肾指数(kidney in-dex,KI),检测血糖(blood glucose,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微量白蛋白(miscroalbunminuria,MAU)。结果与NC组相比,DN、rAAV-0、AS1组的KI、MAU、BUN、SCr、BG、HbA1c明显增高(P〈0.05);与DN组相比,AS2组和AS3组KI、MAU、BUN、SCr明显降低(P〈0.05);与rAAV-0组相比,AS2组和AS3组KI、MAU、BUN、SCr降低(P〈0.05);与AS1组相比,AS2组和AS3组KI、MAU、BUN、SCr降低(P〈0.05)。结论中等剂量和大剂量rAAV-AS对DN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且不依赖血糖降低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其肾脏损害规律。方法用STZ6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饲养14周,期间观察大鼠血糖、尿糖及一般情况变化,实验结束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取肾作病理及超微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明显升高,出现肾脏肥大,病理显示明显的肾小球、肾小管病变。结论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表现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害,可以用作糖尿病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山药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肾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凌  谢少芳  张丽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456-1459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Chineseyampolysaccharides,CYP)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大鼠肾功能及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ptacticprotein-1,MC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后者以链脲佐菌素(sTZ)60mg·kg-’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按干预方法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组)、氯沙坦(LsT组)和CYP低、中、高剂量(cYP_L、CYP-M、cYP-H)5组,给药后6周及8周末,采用放射性免疫法观察大鼠24h尿蛋白水平;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采用Real—timePCR法观察肾组织CMP-1 mRNA表达。结果与DN组比较,LST组及CYP中、高剂量组24h尿蛋白、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同时下调大鼠肾组织CMP-1 mRNA的表达。结论CYP能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下调肾组织CMP-1 mRNA的表达,提示早期应用CYP有预防和减轻肾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组(D组)、糖尿病灯盏花素治疗组(DD组)各9只。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后,DD组每天给予灯盏花素20mg(/kg.d)灌胃,8周后测定三组大鼠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摘取左肾称重,右肾浸泡于4%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成模8周时,D组大鼠的体重、血糖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组与D组大鼠的血糖及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肾脏肥大指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与C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组经灯盏花素治疗8周后,血肌酐下降,但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HE染色显示,DD组大鼠肾小球体积较D组有所减小,血管襻开放。结论:灯盏花素不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但能降低大鼠血尿素氮水平,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异常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肾病缬沙坦干预组(VAL组)和雷公藤多甙干预组(TG组).DN组、VAL组和TG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于实验2、4、8、12周后分别处死大鼠,测定大鼠体质量、血糖、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RT-PCR检测肾脏CTGF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血糖、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UAER显著增高(P<0.05或P<0.01),肾脏CTGFmRNA表达增加(P<0.01).VAL组和TG组除血糖外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DN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VAL组与TG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对DN模型的干预效果相似,两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脏CT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朱斌  沈汉超  林斐莉  胡颖 《浙江医学》2005,27(8):576-580
目的研究辛伐他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G)、糖尿病肾病组(DN)、糖尿病肾病 辛伐他丁组(DN S),模型建立后6、12周时各组分别取10只大鼠称取体重、肾重,测定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肌酐(SCr)及过氧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血浆丙二醛(MDAp)及红细胞抽提液丙二醛(MDAe),留取尿液测定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并作肾组织切片分析肾小球截面积(GV)及系膜区面积(M/T).结果 6周及12周时各组间SCr、LDL、HDL、TG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DN组及DN S组GLU和肾重/体重较CG组明显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MDAp及MDAe也均升高(均P<0.05),抗氧化酶SOD、GST、CAT均下降(均P<0.05),12周时DN组及DN S组的UAE,GV和M/T均增多(均P<0.05).DN S组氧化应激指标(MDAp、MDAe、SOD、GST、CAT)改变较DN组轻(P<0.05),12周时UAE、GV也小于DN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UAE与MDAp呈正相关,而与SOD、GST、CAT呈负相关.结论血浆中过氧化脂质增多及抗氧化酶水平的下降为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辛伐他丁有不依赖于其降脂效果的抗氧化作用,进而起到保护肾脏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模型,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DN模型组(DN)、DN模型+灯盏花素治疗组(DS)三组。模型建立后,在第12周,测量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处死大鼠,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取大鼠肾组织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MMP-9。结果实验12周末,与DN模型组比较,DS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组织MMP-9明显增加(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增加MMP-9表达,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提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从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