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医院船消毒供应室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船是收治伤病员的专用船舶,根据船的大小有不同的分区,大型医院船布局较为复杂,在战时担任海上伤病员早期治疗和部分专科救治及后送任务,平时可供海上巡回医疗、医学救援、训练和科研使用,是海上主要卫勤力量之一。目前医院船已向设备先进、机动性强、保障能力强等趋势发展,其中消毒供应室是重要部门,承担医疗、护理的基础供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船海上救护演练排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医院船演练过程中,运用弹性排班对医院船62名护士进行日常排班和紧急突发事件排班。结果在医院船演练中应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共救治伤员300名,配合医生进行动物手术73台;承担各类重症伤员的救治和手术,包括危重伤员30名、烧伤伤员90名、重伤伤员60名、轻伤伤员120名,负责转运和后送伤病员30名。结论医院船可配置的护士数量有限,因此通过精细化排班管理,在护士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可满足批量伤员救治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船执行海上防卫任务血液保障模式,为搭建战创伤救治血液保障平台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对医院船近几年在重大任务中血液保障方面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医院船血液保障现状,参考卫勤专家血液保障理论,借鉴外军医院船血液保障经验,提出我军医院船血液保障模式。结果医院船在执行海上防卫任务时应采用血液携行与应急采供血相结合的血液保障模式,在血液储备方面,近海任务时应以液态血为主要储备,远海任务时应以固态血为主要储备。结论医院船建立以实物储备为基础储备,以"流动血库"为应急补充的血液保障模式,可为海上防卫任务中的战创伤输血救治提供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4.
海上救护伤员护理评估单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战时海上救护伤员护理评估的书写与规范中尚无文献报道,而战时伤病员护理评估,是信息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是实施护理措施、提供诊疗的重要依据[1],为使伤病员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护理,笔者根据海上作战伤病员伤情特点及护理工作实际,研究设计了表格式医院船伤病员伤情护理评估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战时医院船烧伤病房护理流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烧伤为现代海战伤的第一大伤类,而医院船为海上医疗救护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制订具有医院船特色的烧伤护理流程预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期为更多的海战伤病员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增加其生还、康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海上伤病员的护理是海上伤病员医疗后送工作的主要工作之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伤员救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由于海上环境的特殊性,伤员护理工作与陆地有很大的差别。近期,医院船医疗队通过海上卫勤训练,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对提高战伤护理的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个别医疗队在护理训练的组织和实施中仍存在不足,使训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结合参加医院船医疗队训练的实际,就医院船医疗队护理人员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型医院船岛礁巡诊中护理工作的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院船是军队海上一线医院,战时执行以外科为主的救治任务,平时可用于突发事件、灾害医学救援及为海上卫勤训练或为教学提供平台。现将岛礁巡诊中护理工作组织实施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军建设实现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和海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作为海上救治平台的海军医院船的使命越来越艰巨,其中血液保障是医院船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失血性休克是战伤、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液在创伤救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血液保障能力决定着医院船的救治能力。医院船液态血的保障模式已不能满足其远洋长航任务的需要,医院船应建立1套以冰冻红细胞为基础储备、悬浮红细胞为机动储备、应急采血为应急措施的血液保障模式,以满足医院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平方舟”医院船在赴菲律宾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助行动中的展开模式。方法分析此次赴菲律宾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助行动中前置野战医院及医院船主平台开展工作情况及各自任务,总结此次医疗救助行动的救援模式。结果前置野战医院共展开工作14天,接诊量1563例次,为医院船平台后送住院108例;医院船主平台收治伤病员113例,实施确定性手术44例。结论以前置野战医院作为海上医院机动卫勤力量的延伸和拓展,以医院船主平台为依托,海上以我快艇、空中以舰载直升机为主的立体后送、转运机制的救援模式在此次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救助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船手术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原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对2009-2011年参加各种海上遂行保障任务的医院船手术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参加各种海上遂行保障任务的120名医院船手术人员中,发生锐器伤61名,占50.83%;锐器伤的类型主要有针刺伤、刀片划伤、安瓿割伤及注射针头刺伤4种,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手术操作中、术后整理物品和处理废弃物过程中。结论应提高医院船手术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其操作行为,提高医院船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新型医院船重症监护室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结合近年来新型医院船海上医疗队模拟演练,从护理人力配置、新型医院船重症监护室特殊工作环境、海战伤的复杂伤情,分析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结果 应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为新型医院船重症监护室伤病员建立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高、脱针/渗漏少、不误伤操作者.结...  相似文献   

12.
未来海上作战是多兵种合成作战,海上急救要求在多方位和迅速变化的战争态势中实施伤员的救治、换乘、后送等工作。救护艇是海上医疗救护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对落水人员实施捞救,对海上危重伤病员特别是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治和快速后送。为了能使海上救护工作圆满顺利,我院救护艇医疗队在新型专用的救护艇上多次进行检验性演练,并多次担任重大演习的医疗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未来海上作战是多兵种合成作战,海上急救要求在多方位和迅速变化的战争态势中实施伤员的救治、换乘、后送等工作。救护艇是海上医疗救护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对落水人员实施捞救,对海上危重伤病员特别是有生命危险的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治和快速后送。为了能使海上救护工作网满顺利,我院救护艇医疗队在新型专用的救护艇上多次进行检验性演练,并多次担任重大演习的医疗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中国海上医学救援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海上医学救援的分级救治模式。 方法回顾中国海上医学救援的历史,分析现阶段海上医学救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海上医学救援及浙江省人民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建设经验,提出中国海上医学救援分级救治模式。 结果发展中国海上医学救援分级救治,提高海上灾害的救援能力,需努力增强海上从业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现场医学救援能力,加快医院船及基地医院的建设。 结论海上医学救援是应对海上突发灾害的重要机制,通过分级救治,提高海上灾害医学救援能力,为中国海洋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海上医院船分类工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伤分类工作是战伤救护工作中的重要一项,为保障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伤员的救治成功率,对海上医院船分类工作的目的、工作质量标准及分类人员职责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海上医院船满负荷训练中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保障医院船满负荷训练中的护理工作有序开展,伤员救治及时无延误。方法改变护理模式、科学优化护理流程,在首次海上医院船满负荷训练中对护理人员、伤员、病历和物品实施管理。结果训练中护理工作快捷有效,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结论统一的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流程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医院船满负荷训练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大批海上灾害伤病员的医疗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上医疗队(组)在海上开展灾害医疗救护的展开效果,提高海上灾害的救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海上医疗队的10,15,50,120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的实践.全组经海上医疗救护68批次,抢救伤病员937例,对有关伤病员进行分类,心、肺、脑复苏,急救手术、海水浸泡伤的处理、并发症的防治和快速后送.结果 本组937例伤病员中,存活872例(93%),死亡65例(7%);伤后1 h以内死亡16例(25%),24 h以内死亡43例(66%);死于创伤合并症61例(94%),溺水3例(4.5%),中毒1例(1.5%).结论 在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海上救护中,除掌握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的特点、海上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与程序、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救治方法与措施外,还要及时、有效地组织现场急救和采取稳妥的后送措施.海上医疗队在平时海上灾害时医疗救护的实践,提高了海上灾害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海上医疗队的救护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海上医疗队(组)在海上开展灾害医疗救护的展开效果,提高海上灾害的救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海上医疗队的10,15,50,120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的实践.全组经海上医疗救护68批次,抢救伤病员937例,对有关伤病员进行分类,心、肺、脑复苏,急救手术、海水浸泡伤的处理、并发症的防治和快速后送.结果 本组937例伤病员中,存活872例(93%),死亡65例(7%);伤后1 h以内死亡16例(25%),24 h以内死亡43例(66%);死于创伤合并症61例(94%),溺水3例(4.5%),中毒1例(1.5%).结论 在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海上救护中,除掌握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的特点、海上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与程序、海上灾害大批伤病员救治方法与措施外,还要及时、有效地组织现场急救和采取稳妥的后送措施.海上医疗队在平时海上灾害时医疗救护的实践,提高了海上灾害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海上医疗队的救护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进行仿真优化救治的研究。方法根据该大型医疗救援船现有甲板舱室情况,将该船的三、四层甲板各舱室按照所配备的救治功能进行分区,并在对海上可能出现的伤情进行轻、中、重分类的同时将三种伤情的急救流程根据舱室功能优化处理。结果通过仿真手段模拟三类伤病员在治疗区域内的可视化救治流程。结论实现了救治流程的优化,为该船海上急救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上输液及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海上卫勤训练,摸索海上伤病员的护理方法,以提高伤病员救治水平。方法 海上医疗队海上卫勤演练护理试验。结果 静脉穿刺时选择好三个固定的支点,采用闭式输液装置,莫菲滴管内的液平面以2.5cm左右为好。结论 手术室物品的布置要合理,固定要牢靠,穿针引线需同船体摇摆同步进行,采用简便易行的消毒方法对物品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