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诊是指根据目之颜色、形态、视觉、活动等变化,来推断疾病的发生、辨别疾病的性质和判断疾病的后。因目有“机体之橱窗”之称,故目诊在中医诊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清代医家俞根初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说:“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内经》虽对目诊无专篇论述,但从散见于该书各篇中有关目诊的内容来看,不难发现其对目诊不仅最早述及,而且论述精详,后代医家多从其说。因此,笔者现将其目诊内容作一整理分析,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2.
诊法在《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灵枢》、《素问》中有关诊法论述74篇,归纳《黄帝内经》中涉及的脉诊、色诊、尺诊等近50种诊法,分析诊法的内涵外延,建立一种恒动整体观、双向判别、三因特色、四条途径的中医诊法理论框架,构建"形-神-运气"的诊法模式,和现代语言诠释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四维中医诊法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四诊渊源于《内经》。综观《内经》闻诊内容散见于各篇,其涉及面之广、理论之精湛、临床意义之大,决不亚于其它诊法。本文拟就其有关闻诊的内容,作一初步探讨。闻诊的理论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从而明确了闻诊的具体内容主要是“视喘息、听音声”。  相似文献   

4.
目诊是中医学常用的诊法之一。对目诊的全面阐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其临证活动中,通过对目睛的形、色、神等表征及症状进行观察和辨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目诊内容,这对晋代王叔和提出的目诊类证鉴别、利用眼部症状判断疾病预后,以及后世医家对于目诊的发展和完善都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此部分的分析总结,可于审病问治多有裨益,今辑其论目大要探讨如下。1论杂病多主热证《伤寒杂病论》中对目诊之论述凡70余条,《金匮要略》占之七八。杂病者,于汉即为今之内科诸病,如书中黄疸、短气、咳嗽、消渴、下利、狐惑…  相似文献   

5.
脉诊初探     
《黄帝内经》较全面的提出脉诊的内容、部位、作用。根据体征,提出了"十二经遍诊法";"寸口脉诊";"三部九候脉诊";"人迎寸口比较脉诊法"。自《难经》提出"独取寸口"后,历代医家偶有提倡多部位诊脉,脉诊部位逐渐统一到"寸口",其脉理解释从《黄帝内经》的实证向心证转变,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近现代的研究提示多部位脉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脉诊的扬弃,完善中医体征的内容,推动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是辨病识证并作出疾病诊断的依据。诊法始于先秦时期,奠定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1]67。以自我的正常状态对比患者的异常情况,从外部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状况,以局部微小征象测知邪气之结聚,这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诊断思维[2]。《灵枢?热病篇》通过司外“数惊,而狂……癫疾毛发去”表现[3]336,揣度其内在病因是热邪,因热邪易扰心神,且诸躁狂越属于火。《素问?刺热篇》凭肝热病“热争”症状断言患者“庚辛死”[1]335,可谓以微知著,看到热邪入脏,肺金克木,正气逆乱的病机。《素问?玉版论要篇》云:“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1]155,以至真如一的不变准绳揆度奇异变化的症状,是以常知变的推测思维。《素问?热论篇》“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一般邪气祛除后,脉静热退,此时遗有复热,是“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造成的[1]332。热病诊断是在诊法理论指引下,与具体不同的诊法手段相结合识病诊疾的。《难经?六十一难》提出“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其诊法理论在《黄帝内经》已基本完备,热病中面诊、舌脉诊、汗络诊、尺肤诊等诊法都是在辨证逻辑结合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共同形成热病的诊法。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脉学理论精湛微妙,内容丰富。在其所述多种诊法中尤其重视寸口诊法,在认识脉象方面着重应用取象比类法,其脉学理论体现了脉应四时、脉证相参、诊法综合应用的整体观,重视胃气理论在脉诊中的应用,为后世中医脉学理论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1四大经典著作1.1《黄帝内经》中医学起源于先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黄帝内经》一书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份,每部各八十一篇,共合一百六十二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法、治疗、预防等。全书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养生、运气等十一大类,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是中医的开山之祖。  相似文献   

9.
目诊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诊在临床上的应用530001广西中医学院陶昌华目诊,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将其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形成了中医诊法中的重要内容。日,在人体中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同时又可反映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因此,诊察目之各种变化是推断疾病的发生及其病因病机与预后的...  相似文献   

10.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脉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仲景继承了这一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亦非常重视趺阳脉诊,他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对于该诊法多次论及。笔者尝试将《金匮要略》中趺阳脉浮的条文作一探析,归纳出其脉浮主胃气,但分虚实两端。以期能抛砖引玉,倡导张仲景之学,将趺阳脉诊法能够重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腹诊,是中医诊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难经》中已有关于腹诊的论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展了腹诊这一诊断方法,并将其应用临床。为后世开辟了腹诊辨证施治之先河,影响了日本汉方腹诊的发展。日本汉方医学界,从十六世纪开始提倡腹诊,以《伤寒杂病论》为理论基础所形成的"伤寒派"腹诊,主要以三指探按法、覆手按压法及抚循法手法,在腹部综合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对五脏病证开展诊察。腹诊作为"伤寒派"的一种主要诊察方法,对于辨别体质、人体正气强弱,诊断和鉴别疾病,确定病位,分析病因病机,指导治疗,推断预后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趺阳脉诊法是中医诊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继承了这一诊法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发扬,在其著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次论及。趺阳脉与脾胃关系密切,无论是单一脉还是相兼脉在判断疾病病位、病机、治疗以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其灵活运用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一书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内含许多中医的原始思维模型,对中医的影响深远。其对痹病的论述,不但专篇进行详论,还散见各篇,初步统计达160处之多,对痹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诊治记录相当清晰。《黄帝内经》痹病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的痹病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内经》对痹病的记载是较全面的,为后世对痹病的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治疗方法重视针刺。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理归纳《黄帝内经》中脉诊相关的文献记载,探析早期中医脉诊的独到之处。《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了凭脉识病,根据其脉象出现的部位及情况,即可判定疾病的类型,并指出了许多疾病的常见脉象;确定病位,通过脉象浮沉以及搏动的大小对比等情况诊断疾病病位;推求病因病性,通过不同脉象搏动的特征,阐释相应病证脉象的形成机理以推求病因、阐述病机;以脉象指导治疗以及根据脉象搏动的程度及至数的变化,判断病情深浅轻重及预后善恶。这些记载内容都展现了《黄帝内经》脉诊方法的广泛、准确、巧妙等特点,进而强调其为当今中医脉诊理论与临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 《难经》论诊法,重在谈脉,其于闻诊,所言不多,但却颇有建树,对闻诊之形成发展,亦为功不可没。首先,《难经》确立了闻诊在诊法中的地位。尽管闻诊的一些重要概念及基本理论,在《内经》已有所载和阐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将五音、五声与五脏相配属,奠定了闻诊的理论基础。但是,闻诊作为四诊之一的地位,在《内经》并未得到相应地确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虽然后世尚未对其脉诊种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等。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中医学脉学理论,为使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丰富多样,虽然后世未对其脉诊分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祖国医学脉学理论。为促进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内经》之“舌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渝 《河南中医》2009,29(2):118-119
舌诊乃中医学的独特诊法,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内经》有关舌诊的论述虽然不是很多,但已肇研究之端,实为后世系统研究和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基础。本文搜集《内经》全书有关舌诊的散在论述,分为“舌诊的依据和原理”、“舌诊的内容与主病”两部分,后者涉及到舌质之形态、颜色、润燥,舌苔之颜色,以及语声、味觉等,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日本《伤寒论》派腹诊与中医辨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源于《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在《伤寒杂病论》中,腹诊的内容较为丰富,已初具规模。日本汉方医腹诊的流派之一——《伤寒论》派腹诊即由此而发展形成,延用至今,在日本汉方医的临床诊断治疗中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中医腹诊在我国中医临床辨证中所占比重较小,为总结整理出较为完整实用的中医腹诊法,笔者按日本《伤寒论》派腹诊的理论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古人言"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少阳脉"的诊断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