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方法通过对5年中46例73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遴选理想手术方案。结果颞浅血管额支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为89%,其次为颞浅动脉顶支头皮岛状皮瓣、头皮游离移植、头发种植等方法。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钟雷  卢帆 《四川医学》2012,33(1):48-50
目的 选择理想的眉再造术式.方法 通过对12年中30例38侧外伤性眉缺损不同手术方法修复的回顾性分析,遴选理想手术方案.结果 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修复眉缺损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头皮游离移植和头发种植等方法.结论 颞浅动脉头皮岛状皮瓣是修复眉缺损尤其是全眉缺损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张兵  刘庆丰 《微创医学》2011,6(2):142-143
目的探讨运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联合口腔黏膜修复下睑全层缺损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探测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设计额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转移修复下睑全层缺损,再移植游离的口腔黏膜作为衬里。结果 12名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能纠正下睑外翻,眼闭合完全。结论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及口腔黏膜修复下睑全层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我科为一位烧伤后左眉完全缺损的女性患者行头皮岛状皮瓣眉毛再造术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19岁,1982年因烧伤致使左眉完全缺损,于1984年1月住入我科行左眉再造手术。术前剃去患者头部毛发,用龙胆紫仿健侧眉毛描绘出左眉及颞浅动脉的额支走行。在局麻下,于左耳尖前约3cm处,沿左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切开头皮、皮下组织及颞浅筋膜,暴露颞浅动、静脉及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扩张皮瓣联合邻近软组织扩张修复大面积面颊部瘢痕的疗效。方法对9例大面积面颊部瘢痕患者一期手术应用扩张器技术将颞浅动脉额支连同皮肤以及瘢痕周围健康皮肤一起扩张;二期取出扩张器形成岛状扩张皮瓣和局部邻近扩张皮瓣联合修复面颊部瘢痕,观察其效果。结果软组织扩张能很好地获得足够的组织量,面颊部瘢痕可一次切除修复,皮瓣一期愈合,无坏死。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岛状扩张皮瓣联合邻近软组织扩张是修复大面积面颊部瘢痕较好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额部岛状皮瓣修复鼻部肿瘤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额部岛状皮瓣进行鼻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额部岛状皮瓣对10例鼻缺损患者行Ⅰ期鼻再造或修复,方法是在额旁正中皮瓣及额斜皮瓣的基础上设计额部岛状皮瓣,即以一侧滑车上动脉为蒂,皮瓣的"靴筒"部为皮瓣岛状转移的蒂部;而皮瓣的主体为越过额部的正中线直达对侧颞区的横向皮瓣,其中包括对侧滑车动脉供血区及颞浅动脉供血区.结果 术后10例患者随访6~9个月,再造鼻均获成功,鼻的外形及通气功能均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额部岛状皮瓣进行的鼻再造或修复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皮瓣的血供可靠、手术可Ⅰ期完成、术后鼻外观良好等优点,是修复鼻缺损的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供一种理想的面中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一期手术时,在额部额肌下埋置扩张器。扩张完毕后,依据面中部皮肤缺损的形状与大小,以眶上、滑车上动静脉或颞浅动静脉额支为血管蒂,形成额部扩张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面中部皮肤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额部扩张岛状皮瓣血运可靠、转移方便,提供的组织量丰富,额部皮肤在皮肤色泽、质地和厚度等方面与面中部皮肤极为相似,额部扩张岛状皮瓣是面中部缺损修复的一种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
额部岛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额部岛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刘斌1李剑农2董佳生3我们利用颞浅动静脉系统的分支-额支为蒂的额部岛状皮瓣,修复创伤、烧伤、感染、肿瘤及先天性畸形所引起的鼻翼缺损12例,术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1应用解剖颞浅动静脉走向恒定,位置表浅。向头顶部越过颧弓...  相似文献   

9.
颜面深度烧伤愈后 ,眉缺损合并睑外翻是临床常见的畸形 ,不仅影响美观 ,而且由于睑裂闭合不全、致使睑结膜、角膜裸露 ,常可导致暴露性睑结膜炎、角膜炎 ,甚至失明等严重并发症。故需及时手术治疗。手术不仅要达到功能上的保护性修复 ,还要兼顾美观的要求。我们用颞浅动脉顶支或额支皮瓣眉再造同时纠正睑外翻 3例 ,效果显著。1 手术方法1 1 术前应进行眉定位、剃除毛发 ,若双眉均缺失时 ,可根据患者面部的形态、特点、眼裂大小设计眉形并用笔描出 ,使眉与眼和睑形和谐 ,病人满意 ,并用纸取样。1 2 术前应以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颞浅动脉 …  相似文献   

10.
颞浅动脉岛状皮瓣联合口腔黏膜移植修复眼睑全层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岛状皮瓣联合口腔黏膜移植修复眼睑重度全层缺损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颞浅动脉岛状皮瓣联合口腔黏膜移植修复眼睑重度全层缺损患者13例(13眼),眼睑缺损范围为(33.67±8.35)mm×(16.44±4.45)mm。颞浅动脉岛状皮瓣大小为(38.56±8.99)mm×(18.44±4.00)mm,皮瓣内层覆盖游离唇黏膜8例,硬腭黏膜5例,术后随访6~24月。结果皮瓣完全存活10例;皮瓣部分存活2例;1例皮瓣因严重静脉淤滞坏死,术后3月行游离植皮术,植皮存活。移植的口腔黏膜均存活。5例患者因皮瓣臃肿,行Ⅱ期修整术,其中3例同时行Ⅱ期上睑下垂矫正额肌瓣悬吊术。存活的皮瓣色泽近似邻近皮肤,质地柔软,有效保护眼球。结论以颞浅动脉岛状皮瓣联合口腔黏膜移植可有效修复眼睑重度全层缺损,重建眼睑,保护眼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眶内容剜除术后的一期修复。方法4例眶内容剜除后一期修复的病例,2例采用局部转移皮瓣(面颊部转移皮瓣或额部移位皮瓣)修补眼睑缺损;另2例采用颞肌瓣填充眼眶缺损,面颊部或额部转移皮瓣修补眼睑缺损。结果4例病人术后的眼睑和眼眶缺损得以一期修复,外观尚满意。结论颞肌瓣填充眼眶缺损和局部转移皮瓣修补眼睑缺损是眶内容剜除术后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可行性。方法:为19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新生儿患者实施了急诊大动脉调转术,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大动脉调转术是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必须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可行性。方法 为1例出生5d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患儿实行急诊大动脉调转术,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结果 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10天痊愈出院。结论 大动脉调转术是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必须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带血供的阔筋膜瓣转位重建膝交叉韧带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并观察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 ,解剖及观测大腿前外侧面阔筋膜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及分布特点 ,2例新鲜标本模拟手术。结果 :膝上外侧动脉起始外径 (1.7± 0 .3)mm ,干长 (2 .8± 0 .2 )cm ,起始后沿股骨后外侧向前外侧上行分为升支和降支 ,供血分布于大腿阔筋膜。临床应用该术式重建膝后交叉韧带断裂伤 1例 ,效果满意。结论 :以膝上外侧血管为蒂阔筋膜瓣转位重建交叉韧带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方式和时机.方法;全组32例.手术年龄最小3个月.≤6个月14例,>6个月18例.行单纯神经周围粘连松解术13例,神经移位移植术19例.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7.5%,神经粘连松解术有效率为76.9%,神经移位移植术有效率为94.1%.≤6个月组有效率为100%,优良率为50%.>6个月组为77.7%和22%.结论在生后3个月无神经修复或功能恢复,肌电图显示完全生或根性损伤均应早期手术.神经移位移植术是可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正常及各类异常甲状腺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探索彩超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彩超对50例正常及125例异常甲状腺(Graves病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腺瘤38例;甲状腺炎14例及腺癌6例)进行分析,测定其甲状腺上动脉(STA)流速、脉冲指数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彩超诊断符合率90.4%(113/125),Graves病与腺癌和正常组比较流速升高(P<0.05),其它几类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超是诊断甲状腺疾病及观察疗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柴军  王淑清  王景宇  王静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6):674-675,F0003
目的:探讨MSCT骨重建斜面重组对鼻区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鼻区骨折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鼻区骨折患者均行1.25mm/16i螺旋扫描,骨重建后传至工作站行斜面重组,然后观察重组图像。结果:45例鼻骨粉碎性骨折,33例鼻骨线形骨折,合并上领骨额突骨折16例,额骨骨折8例,眼眶壁骨折23例,鼻中隔骨折14例。结论:MSCT骨重建斜面重组对鼻区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合轴位扫描可作为鼻区骨折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the outcome of the reconstructive operation with colon or stomach for scarred stricture after esophageal bums. Meth. ods This retrospective report reviews the clinical history of reconstructive operation with colon or stomach for scarred stricture after esophageal burns. 74 cases underwent esophageal reconstruction by colon without resection of scarred esophagus,26 cases esophagogastric reconstruction with resection of scarred esophagus. Results In the group reconstructed with colon there were 5 postoperative deaths, including mediastinal infection caused by necrosis of transposition colon in 2 cases. Othe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cervical anastomotic leakage in 14 cases and anastomotic stenosis in 4 c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