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点是病态造血和高度向急性白血病转化。老年MDS尤多见于60岁以上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现将我院收治20例老年MDS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均为我院近13年内住院病例,其中男12例(12/20),女8例(8/20);年龄60~83岁;均符合MDS诊断标准[1]。根据FAB分型,难治性贫血(RA)7例(7/20),环状铁粒幼细胞性贫血(RAS)2例(2/20),难治性贫血伴原始  相似文献   

2.
李晓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5):282-28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增殖性疾病,按照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包括难治性贫血不伴有环状铁粒幼细胞(RA),伴有环状铁粒幼细胞(RAR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病态造血(RCMD),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5q综合征,及不能分类的(MDS-u)。MDS低危患者的治疗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随着人口的老化而逐年增加,占入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5.97%。其临床特点除以往文献报告外,我们观察还有:①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及贫血(以轻、中度贫血为主);②54.5%的患者以甲亢性心脏病的形式出现。还对治疗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体系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病人可无症状。  相似文献   

5.
王彩娟  须媚 《世界临床药物》2005,26(11):700-701
1商品名 Vidaza 2开发与上市厂商 本品由Pharmion公司开发,于 2004年7月在美国首次上市。 3适应证 本品在美国获准的适应证为骨髓 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包括难治性 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有环形铁粒 幼细胞增多(RAS,如同时伴有中性粒 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或需要输 血)、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 (RAEB)、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 多-转变型(RAEB-T)和慢性骨髓单核细 胞性白血病(CMML)5种亚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缺铁性贫血(IDA)、巨幼细胞贫血(MA)、溶血性贫血(H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55例贫血性疾病患者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分为AA组29例、IDA组38例、MA组29例、HA组32例及MDS组27例。另选取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美国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A、IDA、MA、HA、MDS、对照组中的LDH、ALT、AST、ALP等酶的活性度。结果 MA、HA、MDS组中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A组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ALT、AST、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酶检测简便、易行,患者接受程度高,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贫血性疾病的鉴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97例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中造血系统疾占84.5%,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占31.9%,其次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占18.6%,巨幼细胞贫血(MA)占12.4%,急性白血病占(AL)10.3%。非造血系统疾病占15.5%,不同疾病有各自特点。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较多,其中造血系统疾病占多数,依据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可进行鉴别,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重度贫血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老年患者51例(研究组)及非贫血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51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同时比较不同程度贫血的预后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贫血组患者病死率与中、重度贫血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χ2=5.37,P=0.016),且两组患者1年后LEVF、LVEDV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贫血可提高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且贫血越严重,病死率越高。控制患者贫血程度对于降低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正慧  窦志勇  句国栋  吕传林  王景明 《天津医药》2001,29(6):330-332,F004
目的研究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的凋亡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DNA含量和(或)膜联蛋白(AnnexinV)法检测了48例急性白血病(AL)、14例MDS及16例非白血病、非MDS贫血患者骨髓细胞的凋亡,并对上述两种凋亡的检测方法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1)白血病骨髓细胞自发凋亡率为(4.04±2.25)%低于MDS(7.42±6.39)%及贫血组(7.58±5.86)%(P<0.05)。在AL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患者凋亡呈一致性低水平(2.92±1.17)%,低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其他亚型(P<0.05)。影响预后的因素及预后本身与自发性凋亡水平无相关性(P>0.05)。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有效的AML-M3在用药期间以及AL完全缓解(CR)后,凋亡水平明显上升。(2)用流式细胞术DNA含量法及AnnexinV法检测凋亡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细胞凋亡在白血病中减低而在MDS中相对增高;AL中骨髓细胞自发性凋亡水平的高低与预后无直接关联;治疗因素可以影响凋亡。  相似文献   

10.
3号染色体长臂结构重排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为进一步阐明伴有3q21异常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笔者总结我院1993年以来接受染色体检测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发现10例患者伴有不同类型的3q21异常。对其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资料作了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细胞减少伴有异常形态或不正常的胃髓表现的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是重要的表现之一。为了探讨外周血中红细胞的免疫功能状态.我们对29例MDS病人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进行了观察.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12.
郭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90-491
目的探讨心肌酶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KB)和谷草转氨酶(AST)在血液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依据血液病诊断标准划分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溶血性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多发性骨髓瘤(MM)和缺铁性贫血(IDA)六组,对患者的心肌酶进行检查,并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白血病、MDS及溶血性贫血患者中α-HBDH和LDH同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P<0.05),AST均有程度不同的增加,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K-MB及CK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AA、MM及IDA三组患者中,五类心肌酶类都没有明显增加,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HBDH、LDH及AST都可作为血液病的诊断及观察病情的重要临床指标。但CK-MB和CK的检查无实际意义,从患者的经济考虑,可不必进行全套检查。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疾病,复杂多变的特征和形态各异的血象以及骨髓细胞畸变是本病衍变的特点。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经血象和骨髓象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MDS患者68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7年1月~2005年10月收集我院血液科住院患者血液细胞和骨髓细胞分类检查资料,结合临床、有关实验室检查,在排除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而确诊为MDS患者68例,其中男55例,年龄38~…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病率逐增。老年人高血压无论从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预后及治疗上都有别于中青年高血压。近年来许多大型临床试验为老年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依据。 1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 老年高血压一部分是从老年前期延展而来,65%以上的病人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E),多伴有脉压差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疗效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MDS患者79例,均使用EPO进行治疗,分析效果、疗效持续时间,并探讨各项临床特征对患者使用EPO治疗疗效持续时间的影响作用.结果 79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未能坚持治疗,1例患者因并发严重的不良反应(骨痛难以忍受同时伴有血压升高)而放弃治疗,另1例患者要求出院放弃治疗.77例患者达到治疗有效标准的有40例,治疗有效率为51.94%.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法分析:患者的治疗前EPO低水平、诊断到治疗的时间间隔<6个月、治疗前无输血依赖会显著的延长患者的疗效持续时间(P<0.05),RAEB-1分型会缩短患者的疗效持续时间(P<0.05).结论 老年MDS患者应早期使用EPO治疗,治疗前EPO低水平及无输血依赖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李鸿钢 《天津医药》1998,26(8):501-50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源于不同阶段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异常的获得性干细胞疾病。其特点为不同程度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亢进,并有三系血细胞或任两系血细胞的病态造血,如可有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及粒系核浆发育不平衡等,在疾病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白血病。现将我院诊治的24例MDS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4例MDS均系我院自1982年至1996年的住院患者,其中男、女各12例,男:女为1:1。年龄15~79岁,平均47.6岁,其中40岁以上者居多共17例(占70.8%)。诊断依据按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DS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110例MDS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4.55%,中数发病时间为第12天,病死率7.89%;主要为呼吸道感染(71%),白细胞≤1.0×10~9/L者感染率为75%,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1);各亚型中RAEB-T感染率最高(56.67%),与其它型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MDS医院感染率较高,与外周血白细胞数及亚型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宜因亚型及个体差异采取不同方案,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可望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骨髓小粒在鉴别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MDS及12例正常人的骨髓小粒。结果 8例MDS患者的骨髓小粒中出现多个系统的病态造血,其原粒、早幼粒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DS和正常人的骨髓小粒,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骨髓小粒的成分对AA、MDS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讨血清铁、铁蛋白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效造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我院45例初诊为MDS患者(未对输血形成依赖)、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的SI、SF水平,并将分为MDS组、AA组、健康组,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MDS组SI水平低于AA组(P<0.05),略高于健康组(P>0.05),MDS组SF明显低于AA组,高于健康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中环形铁粒幼细胞贫血4例(8.89%),而AA组均未发生,MDS组细胞外铁异常11例(24.44%),骨髓小粒可染铁基本均为球菌状存在,AA组11例(33.33%),骨髓小粒可染铁基本均为球状或块状存在。结论未对输血形成依赖的MDS患者SF显著升高,但仍低于AA,故通过SF的变化,能明确骨髓无效造血的特征,为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提供有利数据。  相似文献   

20.
WHO关于MDS MD/MPD CMPD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凤茹 《河北医药》2004,26(3):226-22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血细胞生成有量和质的异常,临床上表现有难治的、程度不等的不同系列或三系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有病态造血现象,约20%-40%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关于MDS分类,多采用FAB分类。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新分类,国内血液学界建议尽可能采用,以便与国际接轨,特介绍WHO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