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冠心病易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早搏)常见。胺碘酮(amiodarone,AM)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而负性肌力作用很轻,适用于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本文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经心电图证实有心律失常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治疗组,60例)与普罗帕酮(心律平)组(对照组,30例),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90.2%,房性早搏总有效率为71.7%,对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为81.7%。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可明显改善老年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症状,对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索他洛尔不仅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而且具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对多种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报道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低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降低QT离散度(QTd)或不延长QTd有关。为此,作者观察了索他洛尔对室性早搏患者QTd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治疗组选2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年龄18岁~65岁,有非致命性室性早搏,24h动态心电图(DCG)记录为窦性心律,平均室性早搏大于30次/h。所有病例均除外以下情况:低血压(收缩压小于等于13.3kPa)、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康加尔多联合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1例经Ⅰ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者,27例获满意控制。总有效率达87.1%,室早平均减少187次/小时(P<0.01)。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治疗后左室收缩末内径减小(P<0.01),射血分数增加(P<0.01)。提示康加尔多联合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控制难治性室性早搏,使用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处理策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临床上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通常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室性早搏(室早),其他室性心律失常(室性融合波、室性逸搏、室性自身节律和心室停顿等)多数是心电图上的诊断或是继发于某些心律失常。本文重点讨论室速及室早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策略,而心室颤动(室颤)则是另一个诊断和治疗的大问题,本文只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6.
当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室性心律失常(VA)轻则早搏,重则猝死,治疗不尽人意。早在CAST试验已表明,仅对症治疗,抑制早搏,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虽见减少,但死亡率反见增加,由此改变了人们对VA治疗的观点,治疗不单纯为了消除VA,而应求其总体生存率的提高,从此心律失常治疗走上了正确的轨道。本期VA专栏发表了相关的论文,探索正确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室性早搏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心肌缺血、心肌损伤所引发。临床多用普罗帕酮(心律平)、美西律(慢心律)等治疗。这些抗心律失常药副反应较大,有负性肌力作用,有致心律失常作用。稳心颗粒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改善胸闷、胸痛、心悸不宁、心烦气短等症状,在抗心律失常方面,与心律平的作用相近似。  相似文献   

8.
乙胺碘肤酮和心律平二联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26例临床分析曾国彬张创成(武警福建总队医院福州350019)关键词室性过早搏动乙胺碘肤酮心律平室性早搏(室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临床意义在于是否会发生室速、室颤、甚至猝死[1]。一般情况下单用一种抗心...  相似文献   

9.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评价陈灏珠(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200032)1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与病因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颤动。后3者足以致命被称为恶性心律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6年8月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病人100例,给予胺碘酮(可达龙)口服6周。同时检测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频发室性早搏减少33例,成对室性早搏数量减少20例,阵发性室速消失12例,心功能改善率74%,总有效率66%。治疗4周后,频发性室性早搏明显减少40例,成对室性早搏数量明显减少26例,阵发性室速消失12例,心功能改善率88%,总有效率79%。治疗6周后,频发性室性早搏数量明显减少43例,成对室性早搏数量明显减少28例,阵发性室速消失13例,心功能改善率95%,总有效率85%。结论口服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抗心律失常药的联合应用是近年来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两年来我们联合应用心律平和胺碘酮(Amiodarone)治疗难治性室性早搏3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院几年来住院患者及黑龙江省双城市中医院少数患者共35例,男2...  相似文献   

12.
观察老年期与老年前期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与血浆儿茶酚胺(CA)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年期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老年前期显著增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较老年前期显著增高;血浆NE含量与24h室性早搏(VPC)总数显著正相关(r=0.356,P<0.01)。经卡托普利治疗后,血浆NE,E含量均显著下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本文提示,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性增强是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静脉美西律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摘要)贺丽霞宋有城章晏朱俊黄洁陶萍美西律是Ib类抗心律失常药,其静脉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笔者报道用静脉美西律制剂对30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室性早搏(室早)患者进行了疗效和安全性观察。1....  相似文献   

14.
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人群相当广泛,包括健康者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早多是起源于RVOT的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及致心律失常因素基础上的室早,药物控制较差,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目前尚有争议,未广泛开展。本文总结我院22例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RVOT频发室早患者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评价其治疗RVOT频发室早的安全性和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心律失常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鉴别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性早搏(房早)、室性早搏(室早)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除心律失常外无其他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目前,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改善房早、室早患者的预后,致使这类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面临很大困难。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本身可引起明显胸闷、心悸等症状,这可能与房早、室早引起的症状相混淆而不被认识。本组从心理学角度对有房早、室早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的评估,同时对伴有一定程度焦虑抑郁的心律失常患者,用抗抑郁焦虑药进行治疗,探讨心理障碍对房早、室早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及治疗转归。  相似文献   

16.
室性早搏(PVS)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现对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PVS超过1000次以上者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年芬  叶绍色 《内科》2009,4(5):699-701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为预防治疗尘肺合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80例尘肺合并肺心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80例单纯尘肺无合并症作对照。结果尘肺合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70例(占87.50%),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为主要表现,其次为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律失常出现及严重程度与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密切相关。结论尘肺合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是多种原因,治疗应采取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纠正心力衰竭,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频发室性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若不伴器质性心脏病则预后良好,从危险-效益比的角度不支持常规的抗心律失常治疗。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起始治疗。但若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和频发室性早搏,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就受到极大的限制,尤其是β-受体阻滞剂,就需要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徐楚材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ythmia)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或使原有心律失常加重恶化。如室性早搏的频度增加,室性心动过速的速率加快,由非持续性室速变为持续性,由单形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在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VMC患儿的DC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8例VMC患儿中,心律失常发生率79.6%,而以室性早搏发生率最高占56.8%,其次为房性早搏(37.8%)和ST-T改变(20.4%)。心肌缺血、室性早搏多见于患儿活动后,而一些致命性心律失常则多在夜间睡眠时检出。结论 DCG检查对儿童VMC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观察疗效,减少向慢性心肌炎及心肌病转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