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失同步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效果已得到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1],尤其是DCM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患者CRT疗效已得到一致公认,但对存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的患者疗效不确切[2].报告CRT治疗1例DCM合并CRBBB和左心室不同步患者的2年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韩某,女,50岁,主因"阵发性胸痛3年,再发1周"收住我院心内科。该患者自3年前开始出现阵发性胸痛,呈针刺样,多于劳累、情绪激动后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静息后可缓解,未规律诊治。既往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相似文献   
3.
通常认为心悸由心律失常引起,但在临床上有心悸感觉的人检查可没有心律失常,而检查有心律失常的人可没有心悸感觉。有研究表明,心悸感觉不仅与心律失常有关,也有可能与心理障碍有关,这应该引起重视。了解和研究心悸、心律失常及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在临床上正确处理这类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抑郁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关系。方法将146名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无抑郁症状组、可疑抑郁症状组、明确抑郁症状组。比较三组冠脉Gensini积分。结果3组之间Germini积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AMD量表评分与Gensimi评分成正相关(r=0.244,P〈0.01)。结论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程度与抑郁障碍程度成正相关,抑郁障碍对冠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AF)的主要严重危害是局部血栓形成后脱落,并随血流循环到达全身各处血管,引发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为血小板活性标志物之一,其检测手段较其他血小板活性标志物更简单、经济,且临床获取更广泛、便捷。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MPV与AF、AF的发生及AF相关卒中风险有关,本文拟对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AF及其相关卒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估希氏束起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检索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评估希氏束起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疗效相关文献,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中患者基线资料及随访前后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起搏阈值等指标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包括539例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70.9岁。meta分析结果显示,希氏束起搏显著缩短QRS波时限(WMD=-51.51 ms, 95%CI=-59.50~-43.52,P0.01),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WMD=10.91%, 95%CI=7.55~14.27,P0.01)。然而与基线相比,希氏束起搏阈值存在上升趋势(WMD=0.26 V,95%CI=0.15~0.36,P0.01)。结论希氏束起搏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希氏束起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伴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中药组,40例)和盐酸舍曲林(西药组,40例)治疗共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定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HAMD总评分在第1、2、4、8周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7.5%,西药组为90.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组HAMD4个因素治疗结果比较,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大致相当,而情感淡漠疗效中药组较西药组差。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中2种不同切口缝合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首次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822例患者,按拟行切口缝合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A 组412例采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拉合法:包括单腔起搏器86例,双腔起搏器268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9 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D)39例;B组410例,使用连续皮内缝合,包括单腔起搏器82例,双腔起搏器271例,ICD 22例,CRT/D 35例。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B 组[(3.6 ± 1.5)min vs.(5.1 ± 1.8)min,P < 0.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5.16 ± 0.56)d vs.(6.18 ± 0.39)d,P < 0.001)];A组术后囊袋压迫时间明显短于B组[(6.5 ± 1.8)h vs.(8.7 ± 2.0)h,P < 0.001)];所有患者术后共有31例囊袋血肿,A 组明显少于B 组(2.42% vs. 5.12%,P < 0.05);所有患者均Ⅰ期甲级愈合,55例患者切口瘢痕较大,A 组明显少于B 组(4.37% vs. 9.02%,P < 0.05)。结论:采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拉合法明显缩短切口缝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囊袋血肿和切口瘢痕的发生率,适合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心脏X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X综合征是一组存在典型心绞痛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症候群。目前对本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现就冠脉储备下降、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精神神经功能异常等可能致病因素的检查方法以及进一步治疗手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心脏神经症和X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焦虑情绪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综合征和心脏神经症在临床特点及焦虑情绪方面的差别。方法:对19名心脏X综合征和49名心脏神经症患者临床资料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综合征患者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率高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组[52.6%∶24.5%](P<0.05)。心脏神经官能症组HAMA评分高于X综合征组[(14.76±5.94)分∶(11.26±5.94)分](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是X综合征的病因;焦虑情绪躯体化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胸痛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