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自动(定量PCR)基因扩增诊断仪配套定量试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一种能用于仪器操作的灵敏、快速、特异的定量试剂。方法 使用一个生物素标记的上游引物,对HBV DNA及其竞争模板DNA进行不对称PCR扩增,使扩增出的单链带有生物素,并可结合在固定有链亲合素的微孔板的表面,用标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待测模板探针和竞争模板探针分别与两个微孔中固定的相应单链PCR产物杂交,而后加底物显色,测定吸光度进行分级定量分析。结果 该定量方法可以检测10拷贝数的模板,而且对简单处理的标本适应性强;以分级定量的形式定量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该试剂适用于仪器操作,可对临床血清中HBV DNA进行分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荧光实时定量PCR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病变通常由基因在不同阶段和部位的差异表达来决定。基因表达差异最终表现为蛋白质合成量上的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病变和凋亡。定量mRNA表达是了解机体生长发育调控和病理病变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准确定量mRNA表达成为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定量PCR模板使用浓度对产物量的影响,对如何改善定量PCR技术进行一些探讨.方法分别用1×浓度和1/10×浓度逆转录产物(cDNA)进行递增量的梯度PCR反应(0.5μL、1μL、2μL、4μL),观察其不同量之间变化的灵敏性;进一步增大样本量,来观察这两个浓度级别分辨两倍量差距(1μL和2μL)的能力.结果在梯度实验中,1/10×浓度的模板表现出了明显的线性关系(R2=0.9105),即产物量随模板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1X浓度的模板却没有表现出来(R2=0.2488).此外,1/10×浓度的模板有效的区分出了两倍量的差距(1μL组和2μL组之间,t=3.329,P<0.05)而1x浓度的模板却没有.结论进行定量PCR时,不同的模板浓度对PCR产物量有一定影响的;选择适当的模板浓度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DNA拷贝数 ,并了解 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指标组合相应的 HBV- DNA含量分布 ,以指导临床 .方法 采用 Ampli Sensor PCR定量方法 ,检测 2 0 8份不同临床类型血清标本的 HBV- DNA含量 ,再用EL ISA方法测定 HBV- M,统计不同免疫指标组合的 HBV-DNA平均含量 .结果 病毒量分为高、中、低三度 ,大于 10 7拷贝· m L- 1 为高滴度 ;10 7~ 10 5 拷贝· m L- 1 为中等滴度 ;10 5拷贝· m L- 1 以下为低滴度 .6 0例 HBs Ag(+) HBe Ag(+)HBc Ab(+)血清 ,HBV- DNA全部阳性 ,平均含量为 1.8× 10 8拷贝· m L- 1 ;48例 HBs Ag(+) HBe Ab(+) HBc Ab(+)血清 ,HBV- DNA平均含量为 6 .4× 10 6 拷贝· m L- 1 ;30例 HB-s Ag(+) HBc Ab(+)血清 ,HBV- DNA平均含量为 8.5× 10 5拷贝· m L- 1 ;13例 HBs Ab(+) HBe Ab (+) HBc Ab(+)血清 ,HBV- DNA平均含量为 2 .1× 10 5拷贝· m L- 1 .结论 定量 PCR可真实反应 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 ,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在生物医学实验研究中,人们常被复杂的专业问题所困扰。由于缺乏解决某些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技术和能力,不能将问题的“原型”正确地转变为统计学上的“标准型”,常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经常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分析。一旦定量资料所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属于这一类情形,就属于“难以直接辨析的实验设计类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弄清实验的真实情况,将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及其水平组合梳理清楚,弄清因素在实验中是同时施加还是有先后顺序,弄清因素对观测指标的影响是地位平等还是有主次之分,当把这些情况都摸清楚之后,对原先的列表格式进行适当的变形,使实验设计的本质特征能得到充分地体现,以便使略有统计学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实验设计的类型,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变形”辨析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人粪便内乳酸杆菌进行定量检测,建立乳酸杆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方法依据人肠道乳酸杆菌16S rDNA序列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乳酸杆菌的16S rDNA,对粪便中的乳酸杆菌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并与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乳酸杆菌和传统方法检测乳酸杆菌获得的结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比传统方法省时、省力,且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道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DNA定量测定技术在生殖道衣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荧光定量DNA测定与传统检测手段对衣原体感染的检测结果.结果 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DNA来检测沙眼衣原体(CT)感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传统的方法高.结论 CT-DNA定量测定不宜用作短期判愈,在沙眼衣原体诊断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RFQ-RT-PCR)检测HCV-RNA含量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5’-UTR)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一对杂交探针,PCR扩增目的片段并构建相应基因片段载体,体外转录RNA作为标准品,根据其建立的标准曲线对血清HCV RNA进行定量,同时用传统的巢式RT-PCR进行定性分析。结果:138例样本在HCV抗体阳性患者中,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HCV RNA含量显著高于慢性肝炎患者(P<0.05),而且HCV RNA含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91)。结论:RFQ-RT-PCR检测HCV-RNA含量比ELISA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HC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因定量诊断技术评价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使《中国医药导刊》的内容更贴进读者,全面介绍医药各方面的发展动向,本刊从2003年第1期起,每期设1~2个专题,重点介绍、讨论某一领域的有关进展和存在问题,供读者思索和争鸣。本期重点报道基因诊断技术,该专题由本刊副总编辑郑怀竞教授组稿和审阅。  相似文献   

11.
王璐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193-194
目的:对正常人不同部位行定量感觉测试(QST),并研究温度觉阈值与年龄、部位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检测230名正常人左手大鱼际、小鱼际、左侧外踝、左侧足背四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觉、热痛觉。结果:与足背比较,大小鱼际冷觉、热觉、热痛觉敏感,大鱼际冷痛觉敏感性差。外踝热觉、热痛觉敏感性差,冷痛觉敏感。年龄是重要相关因素,随年龄增加,热觉、冷觉、热痛觉、冷痛觉阈值增加。结论:温度觉阈值与检查部位高度相关,不同部位适宜应用不同参考值,年龄对定量感觉检查影响显著,应按年龄段制定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部位和年龄的正常人神经感觉定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193-194
目的:对正常人不同部位行定量感觉测试(QST),并研究温度觉阈值与年龄、部位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检测230名正常人左手大鱼际、小鱼际、左侧外踝、左侧足背四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觉、热痛觉。结果:与足背比较,大小鱼际冷觉、热觉、热痛觉敏感,大鱼际冷痛觉敏感性差。外踝热觉、热痛觉敏感性差,冷痛觉敏感。年龄是重要相关因素,随年龄增加,热觉、冷觉、热痛觉、冷痛觉阈值增加。结论:温度觉阈值与检查部位高度相关,不同部位适宜应用不同参考值,年龄对定量感觉检查影响显著,应按年龄段制定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标准品的制备方法.方法 RT-PCR扩增目的片段,产物与pGEM-T裁体连接并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经筛选和测序鉴定,阳性质粒体外转录合成cRNA,准确定量后作为标准品.结果 RNA标准品具有较大的线性范围(109 copies/ml-101copies/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也较好,cv分别为3.68%和8.40%.结论 本法制备的RNA标准品具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三维以上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以上的定量构效关系均以化合物的3D结构为基础,只是在计算中不断增加处理的自由度。4D-QSAR以每个配体的构象总体(conformational ensemble),配体的定位(alignment)和配体的不同质子化状态(protonation states)作为第四维,5D-QSAR的第五维为受体对配体的诱导契合(induced fit),而6D-QSAR则再增加一个自由度,即考虑不同的溶剂合模型(solvation model)。本文对三维以上的定量构效关系做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实时定量PCR的应用进展及常见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对核酸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PCR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根据定量 PCR检测结果 ,了解血清不同基因型 HCV- RNA的含量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PCR和逆转录巢式定性 PCR同时检测 16 6例丙肝患者的血清 HCV- RNA,再进行酶切分型 .计算各型 HCV- RNA平均含量 .结果 定量 PCR阳性血清 (131例 ) HCV- RNA含量在 1× 10 4 .0 4~ 1×10 8.1 1拷贝· m L- 1 .HCV- 型 (10 6例 )、HCV- 型 (18例 )和 / 混合型 (3例 ) RNA平均滴度分别为 1× 10 6 .88± 2 .0 1拷贝· m L- 1 ,1× 10 5.79± 1 .82 拷贝· m L- 1 和 10 5.50± 1 .6 2 拷贝· m L- 1 .结论 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HCV- 型病毒含量显著高于 HCV- 型 .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34例滋养细胞肿瘤细胞内的β-HCG进行了半定量与定量比较研究。发现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的滋养细胞内β-HCG半定量与定量之间有高度一致性。结果提示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的β-HCG半定量测定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的定量方法和半定量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合理选择降钙素原检测方法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应用半定量法(胶体金)和定量法(化学发光法)对60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通过直接比较和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判断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60例标本中有54例标本测定值比较一致,一致率为90%。结论:两种检测降钙素原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肝病情进展中病毒复制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病毒复制程度的变化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采用FQPCR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 ,并与血清ALT和TS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率分别为 72 .1% ,6 0 .5 %和 4 0 %。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78.7% ,6 8.4 %和 5 3.3% ,轻、重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HBVDNA定量在轻、中、重度组分别为 (8.2 6± 1.12 ) ,(7.95±1.0 2 )和 (7.35± 0 .94 ) ,轻、重度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清HBVDNA定量与血清ALT和TSB呈负相关 (P <0 .0 1,P <0 .0 2 )。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 ,HBV复制程度逐渐下降。CTL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荧光探针杂交定量PCR技术和全自动定量PCR分析仪的出现,使PCR扩增和产物分析整个过程完全在同一个封闭系统下完成,并在分析软件支持下实现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自动得出定量结果。彻底解决了PCR技术中扩增产物污染和不能定量的问题,为PCR技术作为常规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