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结核病患者免疫细胞产生TH1类细胞因子的能力低下,而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各家报道不一。CD4^ T和CD8^ T细胞是结核病免疫中主要的效应细胞,也是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我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和CD8^ T分泌IFN-γ和IL-4的能力,从单细胞水平探讨结核菌感染患者TH1/TH2型免疫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IL—12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2/TH2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IL-12对慢性乙肝患者TH1/TH2类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分别与植物血凝素(PHA,100ug/mL)、HBcAg(1ug/mL)、HBeAg(1ug/mL)单独或联合IL-12(10ng/mL)体外培养48h,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 IL-2、IFN-γ、IL-4、IL-10水平。2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结果 IL-12对健康人群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无显著影响,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则显著增强PBMC产生IFN-γ,且慢性中度患者最为突出。IL-12与HBeAg联合诱导,不但显著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产生IL-12和IFN-γ,还抑制IL-4和IL-10的产生。结论 IL-12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优势表达,可促进HBeAg诱导的TH2型优势表达向TH1型优势表达转换。  相似文献   

3.
初始CD4^+T细胞经抗原刺激活化使它分化成两类功能不同的亚型TH1和TH2细胞,并且它们分泌的细胞因子和效应功能不同。TH1细胞主要分泌IFN-γ、IL-2、TNF-α和淋巴毒素(LT)等,介导细胞免疫,对胞内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与胞内病原体的清除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诱发有关。TH2细胞主要分泌细胞因子IL-4、IL-5、IL-10和IL-13等,介导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4.
TH1/TH2细胞因子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习惯性流产患者(RSA)及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含量,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习惯性流产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RSA患者,72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IL-2、IL-4、IL-10、IFN-γ、TNF-α及TNF-β水平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RSA患者IL-2、IL-4、IL-10、IFN-γ、TNF-α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5),TNF-β血清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妇女(P〈0.05)。结论血清IL-2、IL-4、IL-10、IFN-γ、TNF-α水平可能在习惯性流产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TH1型/TH2型细胞因子对滋养层及蜕膜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辅助T细胞 (TH) 1型 / 2型细胞因子对人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新鲜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建立体外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及催乳素(PRL)的模型。hCG及PRL的分泌水平应用放免法 (RIA)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 (IFN γ)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10~ 10 0 0ng/ml)对绒毛组织分泌hC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1) ;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4 (IL 4 ) (1~ 10ng/ml)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P <0 .0 1)。TH1型细胞因子IFN γ低浓度时 (1~ 10ng/ml)对蜕膜组织分泌PRL有刺激作用 (P <0 .0 5 ) ,高浓度时 (10 0~10 0 0ng/ml)则有抑制作用 (P <0 .0 1) ;TH2型细胞因子IL 4对PRL分泌的调节作用与对hCG分泌的作用相类似。结论 TH1型 /TH2型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影响滋养层及蜕膜内分泌功能而在早期妊娠中起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血热(HFRS)患者TH1样和TH2样细胞平衡状态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HFRS患者和健康个体血清,采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IFN-γ、IL-4和TNF-α的水平,分离PBMC,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HFRS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中IFN-γ^ 和IL-4^ 细胞的百分率。观察HFRS患者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比较了不同病程和病情HFRS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HFRS患者血清中TH1类和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IFN-γ和IL-4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个体(P=0.016,P=0.019)。HFRS患者PBMC中TH1、TH2、Tc1,Tc2细胞的平均百分率均高健康个体Tc细胞比例的改变较TH细胞明显,TH1样细胞的比例较TH2样细胞变化明显。发热期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于恢复期患者,发热期的重症患者的IFN-γ水平升高较轻症明显。结论:HFRS患者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以及PMBMC中TH1、TH2、Tc1和Tc2细胞的比例均有所升高,发热期的患者和重症HFRS患者上述参数变化更明显,表明感染机体总体的免疫平衡偏向TH1类。  相似文献   

7.
恶性淋巴瘤患者TH 1/TH 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9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7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仪(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4、IL-5、IL-10)表达水平.结果 9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分别为:IFN-γ(34.26±33.4g)pg/ml、TNF-α(8.17±10.09)pg/ml、IL-2(3.74 4±1.72)pg/ml;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分别为:IL-10(6.28±8.56)pg/ml、IL-5(3.53±3.20)pg/ml、IL-4(6.22±7.13)pg/ml.除TNF-α表达水平降低外,其余5项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1细胞因子IL-2与TH2细胞因子IL-4的比值明显下降(0.78±O.44),与健康体检组(1.09±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与疾病的进展相关,Ⅲ/Ⅳ期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表达水平为(9.58±13.96)pg/ml,Ⅰ/Ⅱ期的表达水平为(4.77±3.50)p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N-γ在大于60岁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其他年龄段恶性淋巴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检测TH1/TH2细胞因子可作为评价淋巴瘤临床进展及预后指标.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微囊化转mIFN-γ基因CHO细胞皮下移植对荷瘤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外源性IFN-γ对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同时验证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将mIFN-γ基因转染到正常细胞CHO,然后进行微囊化,移植到荷瘤小鼠的皮下,2周后,测定小鼠血清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FN-γ、IL-2、IL-12、IL-4、IL-10的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同时测量肿瘤的平均直径,以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并观察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果:经微囊化转mIFN-γ基因CHO细胞皮下移植干预治疗后,小鼠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IL-12水平明显升高,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变化不明显;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外源性IFN-γ促进荷瘤小鼠TH1细胞的分化,使TH1/TH2向着TH1方向漂移;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的移植,有望替代基因工程药物,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又一新平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感染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慢乙肝患者HBV基因型与临床特征、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02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及48例健康体检者IFN-γ及IL-4水平,并随机抽取50例慢乙肝患者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 乙肝病毒感染者IL-4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P<0.001);不同HBVDNA复制水平及HBeAg状态与TH1/TH2细胞因子无明显相关性(P>0.05);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基因B型34例(68%),基因C型16例(32%);HBV基因C型患者与基因B型患者相比,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8),Th1/Th2比值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2).结论 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对于解释HBV基因B型患者与基因C型患者临床转归差异可能提供了细胞免疫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小儿慢性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小儿慢性丙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1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儿及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T细胞亚群。(2)将慢性丙型肝炎患儿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72h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IL-12和TNF-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浓度。结果(1)CD4 细胞无明显变化。CD8 细胞与正常对照比较明显升高(P<0.05)。CD3 细胞升高,CD4 /CD8 比值下降,但与正常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0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没有检测到IL-2、IL-4、IL-12的基础分泌。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儿体内T淋巴细胞存在数量和功能的异常,CD8 细胞数升高,CD4 细胞功能异常,表现在以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为主。这可能与丙肝病毒(HCV)感染的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TH1型/TH2型细胞因子与妊娠的免疫调节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妊娠时期母体通过复杂细胞的因子网络对妊娠各个生理过程,包括着床,胚胎生长发育以及分娩进行免疫调节,大量临床与实践研究表明,母全在妊娠时,TH2型细胞因子参与的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而由TH1型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则受抑制。近年来,许多学者就TH1型/TH2型细胞因子对妊娠的作用与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推测TH1细胞因子不利于妊娠,TH2型细胞因子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利于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OCS)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TH细胞亚群(TH1/TH2)功能失衡中的作用,以及转录因子T-bet和GATA3与TH1/TH2反应的关系。方法 观察20例哮喘患儿及相同数量同龄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NF-γ)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测定淋巴细胞SOCS3、SOCS5、T-bet、GATA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TH1细胞比例显著下降,TH2细胞显著增高(P〈0.01);哮喘患儿淋巴细胞SOCS3、GATA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龄对照(P〈0.01),SOCS5、T-bet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SOCS3、SOCS5、T-bet和GATA3表达异常与哮喘患儿TH1/TH2失衡有关,其中SOCS3和SOCS5表达异常可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辅助性T细胞 (helpTcell,TH)亚群 1和亚群 2 (TH1/TH2 )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 (Cytokine ,CK)平衡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中起重要作用。类风湿关节炎 (RA)存在TH1/TH2 细胞失衡 ,其可能机制包括 :①外周耐受下调 ;②CD2 8,IL 4,IL 12的作用 ;③CC亚族、CXC亚族及其相应受体的作用。恢复TH1/TH2 细胞平衡 ,有望逆转RA病情。  相似文献   

14.
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TH亚群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RSV下呼吸道感染TH亚群功能状态。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PE/FITC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亚群CD4^ CD8RA^ 、CD4^ CD45RO^ 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IgE水平。结果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 CD45RA^ 细胞明显下降(P<0.05),CD4^ CD45RO^ 细胞虽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D4^ CD45RA^ /CD4^ CD45RO^ 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γ,IL-4水平均有降低,其中IFN-γ水平下降非常明显(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5)。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gE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亚群CD4^ CD45RA^ /CD4^ CD45RO^ 的失衡。TH1及其功能下降,TH2及其功能相对增强,TH1/TH2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重要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TH1/TH2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弥漫性血管炎,婴幼儿发病多见,至今,该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从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推测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或毒素超抗原引起免疫学异常有关.本研究通过对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PPD皮试的观察以及外周血血清IgE的变化、外周血CD4 T细胞CD30表达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IL-4、IFN-γ水平的测定,了解KD急性期TH1/TH2功能平衡状态及免疫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6.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Jurkat T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Jurkat T细胞T-bet/GATA-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调节TH1/TH2细胞分化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刺激Jurkat T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分别用ELISA法检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谱及用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表达的变化.为探讨实验结果是否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依赖性,同时设立加有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终浓度为10 mol/L)的对照组.结果 吡格列酮对Jurkat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IL-10的表达均起抑制作用,抑制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GW9662可缓解吡格列酮抑制IFN-γ分泌及T-bet mRNA表达,但对于IL-10和GATA-3 mRNA的受抑程度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吡格列酮抑制TH0向TH1细胞分化是PPAR-γ依赖性地通过转录因子Tbet进行调节,对TH2细胞的抑制作用则非PPAR-γ依赖性的转录因子GATA-3途径的负性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消化道溃疡肠上皮间淋巴细胞(iIEL)及其亚群(Thyl^-)的THl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和细胞毒活性。方法 利用水浸限制刺激方法诱发小鼠消化道溃疡模型,应用细胞溶解法分离Thyl^-iIEL,采用ELISA法、Northem斑点杂交法和生物学测定法分别检测iIEL及其亚群(Thyl^-)的THl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分泌、mRNA表达和iIEL细胞毒活性。结果 给予水浸限制刺激后,iIEL培养上清中IFN-γ,IL-2的含量于第3-4天达高峰,第6天仍维持较高水平。IFN-γ和IL-2的mRNA表达水平与测得的细胞因子水平呈相应变化。Thyl^- iIEL亚群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的含量与正常对照差异未见显著性。iIEL的杀伤活性在水浸限制刺激后第2天达高峰,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应激性溃疡发生后一定时间内,iIEL的THl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IFN-γ,IL-2分泌水平增加,细胞毒活性增强,这一变化可能对肠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THl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升高可能不是主要来自于Thyl^-亚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哮喘模型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药物组,每组各6只。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T-bet和GATA3的表达,同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细胞胞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肺组织T-bet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升高(P〈0.01),GATA3无显著变化(P〉0.05);经吡格列酮治疗的小鼠肺组织T-bet的表达与哮喘鼠比显著增高(P〈0.01),而GATA3无显著变化(P〈0.05)。哮喘鼠T细胞内IL-4/WN-γ比值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经吡格列酮治疗后细胞内IL-4,IFN-γ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参与调控TH1细胞转化过程中重要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改变IL-4/IFN-γ比值,从而改善相应的炎性症状,PPAR-γ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通痹灵总碱对THl/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及系统性血管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由于T淋巴细胞尤其是CD4 (TH)细胞是滑膜浸润细胞中的主要细胞亚群 ,因此一直被认为与RA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TH1及其细胞因子在RA的发病过程中占优势 ,TH1可诱发或加重疾病 ,而TH2可阻止或缓解病情。因此 ,绕过抗原调节TH1 TH2细胞因子平衡是治疗控制RA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的有效手段之一。中药复方通痹灵 (TBL)由《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而成 (组方包括桂枝、知母、白芍、防风、水牛角、制马钱子粉、制川乌…  相似文献   

20.
潘月龙  郑树  孝作祥  姚航平  曹江 《免疫学杂志》2002,18(6):471-473,478
目的 观察微囊化mIL 1 2基因修饰的 (中国仓鼠卵巢 )CHO细胞皮下移植对荷瘤小鼠TH1 TH2 类细胞因子的影响 ,进一步了解外源性IL 1 2对TH1 TH2 平衡的调节作用 ,同时探讨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将mIL 1 2基因转染到正常细胞CHO ,然后进行微囊化 ,移植到荷瘤小鼠的皮下。 2 0d后 ,测定小鼠血清TH1 和TH2 类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 2和IL 4、IL 1 0的水平。结果 经微囊化mIL 1 2基因修饰的CHO细胞皮下移植干预治疗后 ,小鼠血清TH1 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 2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而TH2 类细胞因子IL 4、IL 1 0则明显降低 (P <0 .0 5)。结论 外源性mIL 1 2促进荷瘤小鼠TH1 细胞的分化 ,使TH1 TH2 向着TH1 方向漂移 ;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的移植 ,有望替代基因工程药物 ,成为恶性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