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牟卫伟  刘艳  孙娟 《药学研究》2016,35(7):396-398,407
目的:建立五圣伏龙胶囊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处方中的山药进行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赤芍进行鉴别,探索研究地龙、水蛭的薄层色谱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定量研究,采用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 -1,柱温:室温。结果在显微图片中可检出山药,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赤芍,薄层色谱中地龙、水蛭因互相干扰未收入质量标准中,芍药苷进样量在0.0602~1.806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47%(n =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五圣伏龙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盛燕  陈浩  张文婷 《医药导报》2014,33(2):244-247
目的 研究修订百合固金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当归、玄参、白芍及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SB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5)(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当归、玄参、白芍及甘草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芍药苷在15.01~3 752.5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3%,RSD=0.93%(n=9).结论 该方法 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百合固金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对通脉颗粒剂处方中的益母草、茵陈和当归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建立通脉颗粒中芍药苷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结果在通脉颗粒薄层色谱鉴别中均能检出益母草、茵陈和当归;通脉颗粒高效液相色谱图中芍药苷色谱峰与其他组分峰分离良好,芍药苷质量浓度在3.6~14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符合要求,通脉颗粒的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8.5%,RSD值为1.19%(n=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该标准可作为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小芳  肖柳英  陆润基  温预关 《中国药房》2008,19(18):1384-1386
目的:制备益智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水煮法制备益智合剂,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智合剂中的远志、黄柏、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液-质联用法对益智合剂中痕量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色谱特征明显,易于区别;本品中芍药苷检测浓度在0.25~10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6%,RSD=4.91%(n=5)。结论:本合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建立了该合剂的质量标准,其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5.
邹爱玲  孙娟 《药学研究》2017,36(5):276-278,291
目的 建立健骨丸定性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处方中的当归、川芎、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君药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当归、川芎、红花.芍药苷进样量在0.108 8~2.176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3%(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健骨丸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术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甘草和平地木进行定性鉴别;应用HPLC对方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制定合理的含量下限。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本品中芍药苷在0.316~1.58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1.24%。本品中芍药苷含量下限为0.43%。结论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术芍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夏参咽宁丸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的玄参,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可以准确鉴别出玄参,100例慢性咽炎患者使用后的总有效率为82.0%。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制定清解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金银花、连翘、桔梗等成分,并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胶囊中的绿原酸及芍药苷的含量。结果及结论经过色谱条件的筛选,有效控制组方中其他成分的干扰,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夏建洪  凌明 《中国药业》2007,16(22):48-48
目的探讨肠肛舒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制备肠肛舒口服液,并对口服液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过程合理,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芍药苷的加样回收率为100.66%,RSD为0.80%。结论肠肛舒口服液制剂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
鲍红月  许菊  谢浩洋 《海峡药学》2009,21(12):97-98
目的建立胃灵合剂定性定量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芍药苷进样量在0.0569~0.682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n=6),RSD为0.8%。结论本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及重现性好,可作为该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胡敏敏  张敏娟  金卓 《安徽医药》2013,17(3):391-393
目的对生津润燥合剂进行质量标准建立。方法采用TLC对制剂中玄参、赤芍进行鉴别;采用HPLC对生津润燥合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用TLC能检出玄参、赤芍,芍药苷在0.002~0.10 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4.83%,RSD为0.79%。结论该方法可靠,易操作,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生津润燥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草乌混入玄参或当作玄参入药不仅药效大变 ,而且由于草乌毒性极强 ,易引起中毒 ,本研究旨在探索鉴别饮片玄参、饮片草乌和两种饮片混淆品、掺混品的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观察、显微观察、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方法。结果 性状观察和显微观察表明 ,玄参与草乌虽有一定差异但不明显 ,加之切片不规范和两种饮片掺混在一起等原因 ,致使性状和显微观察极难鉴别 ,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两种鉴别方法则鉴别准确。结论 为鉴别草乌误作玄参与玄参中掺混草乌鉴别提供科学方法 ,可作为玄参饮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进行鉴别实验。结果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与对照药材在色谱图中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而空白对照无此斑点。结论鉴别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咽炎茶质量标准中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桃仁通痹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赤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赤芍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赤芍、丹参;芍药苷在7.17~358.59μg·mL^-1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0.44%)。,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该标准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香砂脘痛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香砂脘痛胶囊中木香、党参和郁金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香砂脘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木香、党参和郁金;芍药苷在0.1296~2.0736μg范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4%,RSD=0.81%(n=6)。结论本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有效控制香砂脘痛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董芳  姜翔之  陈英红 《中国药师》2012,15(6):791-793
目的:建立少腹逐瘀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赤芍、当归、川芎、延胡索、五灵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了芍药苷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赤芍等药材的特征斑点;测得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99.4%,RSD=0.6%(n=6).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并提高香砂养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针对原标准存在的部分方法操作繁琐或专属性不强、缺少主要药味的〔鉴别〕或〔含量测定〕项目等问题,改进并提高其质量标准。结果:改进后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且效率更高,用两个薄层色谱图即能鉴别苍术、广藿香、陈皮、厚朴、木香5种药材;试验发现原标准中豆蔻的TLC鉴别有明显的阴性干扰,应予删除;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建立了陈皮中橙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将原有的厚朴酚单指标HPLC质控方法改为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双指标。结论:改进提高后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更有效地控制香砂养胃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知黄溃疡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熟地黄、黄柏、玄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黄柏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GL Sciences Inc.Intertsil ODS-3 RP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熟地黄、黄柏、玄参的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1.08~1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0.8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知黄溃疡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李中娥 《中国药师》2012,15(6):788-791
目的:建立徵瘕消散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鸡血藤作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其中芍药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当归、川芎、丹参、延胡索、鸡血藤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5.98~59.8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43%,RSD为1.30%;丹酚酸B在12.16~121.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为1.45%。结论:本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控制徵瘕消散丸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伞形科植物空心柴胡(Bupleurum longicaule var.Franchetii)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基源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空心柴胡鉴别特征进行研究;薄层色谱结合HPLC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鉴别。结果空心柴胡药材性状特征、粉末、根及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均较明显,薄层色谱展开分离结果较好,其有效活性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可为空心柴胡的品种鉴别、质量评价、质量标准的制订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