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分析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对20例(男16例;女4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PSE治疗,观察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计数以及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术后各期计数有明显升高,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滕红  赵张平  徐兴明  谢英  陈友琼 《四川医学》2013,(11):1738-1741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B级,采用TACE+PSE,每次脾脏栓塞范围约10%~30%,栓塞次数2~4次,至脾脏总的栓塞范围约60%~70%,记录术后外周血象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整个疗程后,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象均达到正常水平,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发的脾功能亢进,能准确控制脾动脉栓塞的范围及位置,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了PSE;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的变化、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外周血象较术前明显改善。8例有腹水者,腹水消失6例,腹水减少2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左上腹疼痛(15例)、发热(10例)、左侧胸水(3例)。结论 PSE对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和重要的临床价值。选择合适的病人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方法: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对43例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脾栓塞治疗,术前以及术后检测外周血细胞数,超声测定脾脏厚经、脾静脉内经和门静脉内经.结果:PSE术后1周患者周围血白细胞、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SE术后1月患者脾脏厚经、脾静脉内经、门静脉内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PSE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缩小脾脏,降低脾静脉及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2例),观察组应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自然杀伤细胞数量.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象均有明显改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K细胞活性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脾切除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均有确切疗效,部分性栓塞在维持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姜红  刘川 《西部医学》2006,18(2):247-247
目的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外周血象变化。方法对13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术后外周血象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后24小时白细胞及血小板即有明显升高,2周内达到峰值,其中11例随访1~3年,白细胞及血小板仍保持在正常范围。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1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1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行PSE,观察术前和术后的血象变化、脾脏大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上升,地中海贫血患者术后红细胞上升明显,脾脏2~3 个月后缩小,1年后12例回访,其中3例脾脏代偿性增生,脾亢复发,血象再次下降.术后1例肝硬化患者因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结论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疗效确切,但应重视脾亢复发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术后血象及门脉压力的改变。方法观察行PSE的216例肝硬化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其手术前后肝脾血流动力学、血像、脾脏大小等变化。结果 PSE术后,外周血象明显升高(P〈0.05),脾脏不同程度缩小(P〈0.05),消化道出血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脾亢患者实施PSE治疗,血细胞数值有不同程度升高,达到了治疗脾亢的目的,消化道出血减少,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4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清明  杨建军  权辉  李宽智  宁博  袁银会  田郁  杜锋 《医学争鸣》2006,27(24):2280-2282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我院46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观察术前及术后血象变化、脾脏大小变化、门静脉内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3 mo后稳定在一定水平,红细胞计数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脾脏3 mo后明显缩小,门静脉内径不同程度缩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价值.方法:对40例脾功能亢进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作为脾动脉栓塞剂进行治疗.结果:40例脾功能亢进PSE术后患者治愈32例(80%),缓解6例(15%),总有效率95%.结论:PSE适应范围广,疗效确切,只要熟练掌握插管技术,控制好栓塞面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完全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