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麦门冬汤合苇茎汤(简称金方/JIN)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LLC(Lewis lung carcinoma,Lewis肺癌细胞)于C57/BL6小鼠右腋下,观察小鼠生存期、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肿瘤组织EGFR/Raf/MEK的表达。结果?金方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金方、DDP组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5%、89%,金方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DDP组胸腺指数明显下降,金方、DDP组的EGFR表达均下降(P<0.05,P<0.01),而各组Raf和MEK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金方可以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有一定的抑制肿瘤增长和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肿瘤组织中EGFR的表达进而影响其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相关。   相似文献   

2.
沈康 《中外医疗》2009,28(31):53-53
非小细胞肺癌发现晚期为多,均以放,化疗延长生存期为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健择)+顺铂(GP)、紫杉醇+顺铂(TP)、多烯紫杉醇+卡铂(DC),多烯紫杉醇+顺铂(DP),吉西他滨+卡铂(Gc)等,本文表述吉西他滨(健择)+顺铂(GP)和诺维本+卡铂(NvB+CBP)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从临床中区分两者的一些差异优劣,疗效,毒副作用,经济方便性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益气养阴解毒方对Lewis肺癌(LLC)小鼠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复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将接种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组)、益气养阴解毒方低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高剂量组(D组)、顺铂(DDP)组(E组)、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DDP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肺积方对小鼠肺癌转移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鼠转移瘤模型,24只C57BL/6小鼠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和肺积方组,每组8只。模型组以生理盐水0.3ml灌胃,肺积方组予肺积方煎剂(4g/ml)0.3ml灌胃,1次/d,顺铂组予顺铂(0.5mg/ml)0.52ml腹腔注射,1次/3d。干预20d后,称取小鼠体质量、瘤质量和肺质量,玻片计数法计数肺部转移灶的数目。结果:顺铂组小鼠的体质量低于模型组和肺积方组(P〈0.01),而肺积方组体质量最大;顺铂组和肺积方组的瘤质量低于模型组(P〈0.01);顺铂组和肺积方组小鼠肺部转移灶数目比模型组少(P〈0.01)。结论:肺积方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肺部转移瘤的个数,并具有保持小鼠体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13,(10):1440-1442
目的:探讨自拟肺癌方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为肺癌的初治或复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自拟肺癌方(药物组成:生天南星30 g,玄参18 g,桂枝3 g,枳壳12 g,杏仁12 g,露蜂房12 g,生薏苡仁30 g,蜈蚣4条,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莲30 g,石见穿30 g,葶苈子10 g,丹参12 g,黄芪20 g)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4个疗程后观察各自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生存期等。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42.9%,其中完全缓解1例,中位生存期9.2个月;对照组有效率为46.4%,其中完全缓解2例,中位生存期8.7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资料显示自拟肺癌方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两者疗效、中位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而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性、改善和提高肿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遴选9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接受紫衫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生存期及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体积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肿瘤体积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存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55-58
目的探讨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单纯予以紫杉醇+顺铂静脉滴注化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紫杉醇+顺铂静脉滴注化疗的基础上辅以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探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在疗效、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化疗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CA125、TPA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在选择紫杉醇+顺铂静脉滴注化疗的基础上辅以紫杉醇腹腔灌注治疗,不仅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还能降低化疗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恩度与顺铂及联和用药对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使用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培养小鼠Lewis肺癌细胞,收集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至1×107/ml.于小鼠右侧腋部皮下注射细胞悬液0.2 ml(细胞总数为2×104).建立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待接种后第8天,能扣及肿瘤时(约8 mm)开始实验.将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顺铂组;C组:恩度组;D组:恩度与顺铂联用组.C组、D组每日给予恩度3 mg/kg,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B组、D组腹腔注射顺铂0.2 ml(按照1 mg/kg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A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二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质量情况,每3天称取体重一次并测量肿瘤长短径,描绘肿瘤生长曲线;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移植瘤生长较生理盐水组相对缓慢.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顺铂组和恩度组;顺铂组、恩度组和联合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32.19%、21.96%、55.08%.顺铂与恩度联用对小鼠移植瘤具有协同抑制作用(Q>1.15).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恩度与化疗药物顺铂均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恩度与顺铂对Lewis肺癌移植瘤具有较好的协同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在肺癌治疗中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节律化疗及地塞米松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LLC)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皮下接种LLC细胞,随机分组后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隔天测量小鼠体重及肿瘤体积。小鼠处死后称瘤重,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CD34和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皮下瘤重明显大于节律组、地塞米松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三个实验组(P〈0.05),三个实验组HIF-1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节律化疗和地塞米松可明显抑制LLC的生长及血管生成,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下调小鼠肿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而间接实现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观察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该院晚期食管癌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每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统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良反应方面有部分差异,即实验组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肌肉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相比,两者疗效相似,但紫杉醇脂质体耐受性相较紫杉醇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36例Ⅲ/Ⅳ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0%、97.1%,均优于对照组的30.9%、82.4%(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83.8%(P<0.01)。观察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谭红霞  张科  谭咏 《河北医学》2014,(3):441-444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和顺铂的联合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预后。方法:选取8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仅应用顺铂或姑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45.5%(20/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7%(1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2.5&#177;2.1)月,一年生存率为47.7%,与对照组患者(8.3&#177;1.9、27.3%)相比差异显著( 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杉醇和顺铂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期延长,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国产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的变化。方法: 初治的Ⅲ~Ⅳ期NSCLC患者40例,以国产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d1~d3,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TSGF应用生化比色法检测。结果: 全组35例可评价,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12例,进展(PD)8例,有效率(CR+PR)为42.9%。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Ⅲ~Ⅳ级为11.4%)和血液学毒性(Ⅲ~Ⅳ级白细胞下降为14.2%)。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治疗后TSGF明显下降(P<0.001),而在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治疗后TSGF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国产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毒性较小,TSGF可作为肺癌治疗疗效的评价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代云峰  周政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0):1077-1078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3例中晚期NSCLC患者均采用TP方案化疗,观察有效率、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毒副作用。结果63例患者总有效率为49.2%(31/63),初治组和复治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7.1%(24/42)和33.3%(7/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154,P=0.0748),中位生存期(12.00±0.64)月,1年生存率为31.1%;常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但均在可耐受的范围内。结论,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胃癌合并腹水病人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胃癌合并腹水病人75例,按照病人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腹腔直接灌注顺铂方案,观察组采用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顺铂方案治疗。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生存质量、1年累积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的37.14%(P<0.05);观察组病人血清CEA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不良反应症状程度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1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静脉滴注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胃癌合并腹水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部分病人生存质量,并可能延长部分病人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观察和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21 d/疗程)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RR)分别为33.33%(7/21)和28.57%(6/21);临床受益率(CBR)分别为76.19%(16/21)和71.43%(15/21);2组RR和CB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毛发脱落发生率23.81%(5/21)、不良反应合计数比例18.37%(27/147)显著低于对照组47.62%(10/21)、25.17%(37/147)(P<0.05).在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红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静脉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紫杉醇联合顺铂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接近,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在临床治疗中更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NP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1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P组30例,TP组31例。NP组:NVB25mg/m^2,静注,第1、8天;PDD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IP组:PTX13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持续3—4小时;PDD20mg/m^2,第2—6天。2—3周为一周期。结果:NP组30例,总有效率40.0%,1年生存率为36.7%,中位生存期10.7个月;TP组31例,总有效率45.2%,1年生存率41.9%,中位生存期10.2个月。两组间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骨髓抑制为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NP组较TP组稍重,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6.7%和67.7%。NP组静脉炎和胃道肠反应较TP组重,而TP组脱发和周围神经毒性/疼痛较NP组重。结论:NP方案和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两方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胸腺五肽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学治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胸腺五肽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胸腺五肽治疗组在NP方案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1 mg溶于2 mL注射用水中,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4周;完成2周期化学治疗后比较2组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常规治疗组和胸腺五肽组之间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胸腺五肽组治疗后CD3+、CD4+、CD8+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CD4+/CD8+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胸腺五肽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CD4+、CD8+、CD4+/CD8+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常规治疗组和胸腺五肽组IgA、IgM、IgG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胸腺五肽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结合紫杉醇对C57BL/6肺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癌组织S100A4与MMP-9的影响。方法:应用鼠源性Leweis肺癌瘤株制备瘤液,对SPF级健康C57BL/6小鼠进行分组,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未接种瘤液)、模型组(接种瘤液)、贝伐单抗组(接种瘤液)、紫杉醇组(接种瘤液)、联合组(接种瘤液),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贝伐单抗组腹腔注射15 mg/kg贝伐单抗;紫杉醇组腹腔注射10 mg/kg紫杉醇;联合组分别腹腔注射15 mg/kg贝伐单抗和10 mg/kg紫杉醇。所有小鼠2周后处死,摘眼球取血和取瘤称重。比较各组小鼠的抑瘤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IL-6、TNF-α、VEGF、S100A4与MMP-9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Western blot法测定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贝伐单抗组、紫杉醇组、联合组瘤重,IL-2、IL-6及TNF-α含量、VEGF水平、S100A4与MMP-9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联合组抑瘤率明显高于贝伐单抗组和紫杉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IL-2、IL-6及TNF-α含量、VEGF水平、S100A4与MMP-9含量显著低于贝伐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单抗组、紫杉醇组以及联合组的CD3+、CD4+、CD8+、CD4/CD8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结合紫杉醇能抑制C57BL/6肺癌小鼠肿瘤的生长,能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VEGF、S100A4与MMP-9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在体实验观察不同放疗方案以及顺铂增敏放疗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探讨自噬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肺癌细胞A549,以不同浓度(0、1.0、2.5、5.0、10.0、20.0和40.0 μmol?L-1)顺铂进行处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常规分割照射组(n=10)、超分割照射组(n=10)和联合组(n=10),建立C57BL/6小鼠肺癌异位移植模型。MTT法检测A549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自噬相关基因MAPLC3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MAPLC3Ⅱ、PI3KⅢ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 顺铂药物浓度>5.0 μmol•L-1时A549细胞的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对照组(0 μmol?L-1顺铂)比较,10.0、20.0和40.0 μmol?L-1顺铂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小鼠自噬相关基因MAP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超分割照射组小鼠肿瘤体积<联合组<常规分割照射组<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肿瘤体积均减小(P<0.05)。肿瘤组织切片染色,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自噬相关基因MAPLC3Ⅱ、PI3K-Ⅲ和Beclin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联合组达到最高值。结论:顺铂协同增敏放疗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自噬可能参与其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