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短期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组,各42例。阿奇霉素组接受单纯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接受甲强龙+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阿奇霉素组总有效率为78.57%(33/42),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阿奇霉素组(P<0.05)。治疗5 d后,两组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TNF-α、CRP水平均较阿奇霉素组低(均P<0.05)。治疗5 d后,两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CD3~+、CD4~+及CD4~+/CD8~+水平较阿奇霉素组高,CD8~+水平较阿奇霉素组低(均P<0.05)。结论短期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重症支原体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止咳、退热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Ig A、Ig G、Ig M、CD4+和CD4+/CD8+比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肺啰音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CD3~+、CD4~+、CD4~+/CD8~+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予阿奇霉素,对照组予红霉素,5天一疗程,14天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Ig A、Ig G、Ig M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治疗后,两组Ig A、Ig G、Ig M均低于治疗前,CD4+和NK细胞含量下降,CD8+含量明显升高,CD4+/CD8+明显降低,实验组CD4+、NK细胞、CD4+/CD8+为(38.16±7.18)%、(10.12±4.28)%、(1.13±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8±6.24)%、(15.25±4.18)%、(1.57±0.29),CD8+含量为(30.03±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11±8.31)%,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炎患儿12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2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CD8+水平均降低(P<0.05)。2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FEV1/FVC水平升高(P<0.05);2组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间101例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常规组50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51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儿咳嗽减轻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D4+/CD8+、CD3+、CD4+水平均高于常规组,CD8+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头晕、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减轻支原体大叶性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1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9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17A(IL-17A)、CD3~+、CD4~+、CD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肺表面蛋白-A(SP-A)、肺表面蛋白-B(SP-B)、肺表面蛋白-C(SP-C)、肺表面蛋白-D(SP-D)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CSP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sICAM-1、IL-17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MCP-4、MDC、CysLTs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P-A、B、C、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以减少患儿肺组织及气道的炎症性损伤,平衡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脾氨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小儿科收治的11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脾氨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免疫学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Ig A、Ig G及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氨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甘草锌联合治疗方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反应程度及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患儿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与甘草锌联合治疗,均持续14d,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炎症因子、Th17/Treg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Th17/Treg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6、IL-12、IL-13、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血清中Th17/Treg细胞因子IL-17、IL-25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IL-10、IL-35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甘草锌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全身炎症反应,优化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文茂 《中国民康医学》2024,(6):110-112+116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60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70.00%(21/30),高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CRP、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A、IgG、IgM、CD3...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效果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后HCVRNA阴转远期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结果:干扰素治疗后,经过18mo-26mo的随访,Ⅱ-1b型HCVRNA持续阴转率为20.0%;Ⅲ/2a型为70.0%,两型疗效相差非常显。结论;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疗效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关,对Ⅲ/2a型的疗效优于Ⅱ/1b。  相似文献   

19.
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求颈性眩晕的病因,确立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手法、针刺穴位.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手法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每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70%,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30%和60%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手法加针刺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自主招生试点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开始在部分大学进行自主招生的试点,明确提出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本文分析了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积极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试点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